(1)“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一句,表达了奶奶 怎样的思想感情? (2)“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16.文章主体部分主要是通过奶奶的口吻来叙述的,若改用“我”的直接叙述好不好?为什 么?根据文章中“我”和奶奶各自的叙述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简要回答。(3分) 17.认真研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主旨,说说我们今天应怎样正确对待“侵略所造成的伤 害”这个历史问题。(3分) (1)作者孙荪在写作此文时说“我所以来告诉世人自己的一点近乎隐私的东西,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那些企图淡化甚至涂改日本作为侵略者的历史罪责的人给我的刺激”,又说“一 个民族受侵略被蹂躏的历史,和一个负有侵略罪责的民族的历史,都是人类的惨痛悲剧和经 (2)在南京东南大学工作了12年的日本老人植松信晴常常告诉他的中国学生,日本人 有很多事情要弥补,破裂的感情需要精心的呵护才会康复。他在1997年获得了“江苏友谊 奖”。东史郎等多名日本老兵,为求得自己余生的宁静,多次来中国向中国人民忏悔,在南 京大屠杀纪念馆前,他们还用下跪的方式谢罪,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理解与尊重
(1)“眼里忽然射出一种少见的悲愤的光,牙齿像是咬着似的说……”一句,表达了奶奶 怎样的思想感情? (2)“奶奶说到这里,已是气喘得厉害 .....……”一句中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16.文章主体部分主要是通过奶奶的口吻来叙述的,若改用“我”的直接叙述好不好?为什 么?根据文章中“我”和奶奶各自的叙述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简要回答。(3 分) 17.认真研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主旨,说说我们今天应怎样正确对待“侵略所造成的伤 害”这个历史问题。(3 分) (1)作者孙荪在写作此文时说“我所以来告诉世人自己的一点近乎隐私的东西,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那些企图淡化甚至涂改日本作为侵略者的历史罪责的人给我的刺激”,又说“一 个民族受侵略被蹂躏的历史,和一个负有侵略罪责的民族的历史,都是人类的惨痛悲剧和经 验”。 (2)在南京东南大学工作了 12 年的日本老人植松信晴常常告诉他的中国学生,日本人 有很多事情要弥补,破裂的感情需要精心的呵护才会康复。他在 1997 年获得了“江苏友谊 奖”。东史郎等多名日本老兵,为求得自己余生的宁静,多次来中国向中国人民忏悔,在南 京大屠杀纪念馆前,他们还用下跪的方式谢罪,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理解与尊重
参考答案: 13.答题要点:(1)为了消掉心里的灾,(2)叫“我”永远不要忘记这个灾。(3分。答 到第一点得1分,答到第二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14.依次为:孙子忽然降生→急烙(贴 勒)油饼→躲进野坟地。(3分。一处1分,意对即可。)15.(1)写出了奶奶对侵略者 的刻骨仇恨。(2分。意对即可)(2)既写出了话语的多和讲话的快速,又写出了奶奶说 话时的气愤之情。(2分。答到一点得1分,若只答奶奶的年龄大得1分。)16.没有标准 答案,赞成与反对都可,也可取折中态度。(3分。视分析是否有理,语言是否通顺分3、 1给分。若持反对意见,可围绕奶奶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即口语化、真切自然、真实可信、 感情强烈等来说:若赞成,可依据“我”的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即有较大自由度,可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文学性强,能直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等来说;若折中,可把两者的特点和作 用结合起来阐述。若有其他独到见解且理由阐述不脱离文本,亦可得3分。)17.不设统一 答案。答案要点:(1)被侵害的一方,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侵略者带来的伤害和灾难;(2) 对负有侵略罪责的一方,只要能真诚忏悔、谢罪,也应给予理解与尊重。(3分。答对一点 得2分,答对两点得3分。) 最美好的礼物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 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 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 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 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 己也能当这样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参考答案: 13.答题要点:(1)为了消掉心里的灾,(2)叫“我”永远不要忘记这个灾。(3 分。答 到第一点得 1 分,答到第二点得 2 分。意思对即可。)14.依次为:孙子忽然降生→急烙(贴、 勒)油饼→躲进野坟地。(3 分。一处 1 分,意对即可。)15.(1)写出了奶奶对侵略者 的刻骨仇恨。(2 分。意对即可)(2)既写出了话语的多和讲话的快速,又写出了奶奶说 话时的气愤之情。(2 分。答到一点得 1 分,若只答奶奶的年龄大得 1 分。)16.没有标准 答案,赞成与反对都可,也可取折中态度。(3 分。视分析是否有理,语言是否通顺分 3、2、 1 给分。若持反对意见,可围绕奶奶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即口语化、真切自然、真实可信、 感情强烈等来说;若赞成,可依据“我”的语言的特点和作用,即有较大自由度,可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文学性强,能直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等来说;若折中,可把两者的特点和作 用结合起来阐述。若有其他独到见解且理由阐述不脱离文本,亦可得 3 分。)17.不设统一 答案。答案要点:(1)被侵害的一方,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侵略者带来的伤害和灾难;(2) 对负有侵略罪责的一方,只要能真诚忏悔、谢罪,也应给予理解与尊重。(3 分。答对一点 得 2 分,答对两点得 3 分。) 最美好的礼物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 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 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 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 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 己也能当这样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且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 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前面,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 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 然后指着 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 的圣诞礼物.他不用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 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 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 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9、第一段文字中,写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作者运用了 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思考,男孩此时内心在想些什么?(不超过20个字)(3分) 10、文中划线的句子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①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②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1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美好的礼物”的含义?(2分) 12、从保罗和作为哥哥的小男孩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且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 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前面,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 弟 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 然后指着 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 的圣诞礼物. 他不用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 到我一直跟你讲 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 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 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 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9、第一段文字中,写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作者运用了 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思考,男孩此时内心在想些什么?(不超过 20 个字)(3 分) 10、文中划线的句子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4 分) ①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②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1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美好的礼物”的含义?(2 分) 12、从保罗和作为哥哥的小男孩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 分)
参考答案: 9、动作描写(1分例(2分):如果我能让弟弟坐在这样一部车上该多好啊!10、①(2 分)“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表明了希望自己是一个受益者。②(2分)“希望能当这样的哥 哥”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给予者。(意思差不多即可)11、(2分)保罗从给予中感受到了快 乐,“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可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感动了 保罗,使他感受到人性之美在于给予,对保罗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礼物。(能紧扣主题,合 乎情理即可)12、(3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意思对即可) 让铺 从大连返回大庆时,总算买到上铺硬卧票,心里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担心着儿子睡上铺 的“危险”。看着邻近的两个铺,中铺住着母女两个,下铺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曾经期待着 的“希望”,瞬间在心底破灭了 临近睡觉时,懂事的儿子多次攀爬到上铺适应环境,看得出来,他还是有些胆怯。我和 爱人便想尽办法鼓励他。多希望听到一个声音“哎,换到我的下铺来吧。”其实我们心里明 白,谁愿意把下铺换给你?就在车厢熄灯的前几分钟,中铺的女孩明白自己的要同妈妈挤在 狭小的中铺,说什么也不干,哭闹着要在老爷爷的下铺睡。已经躺下去的老爷爷明白了小女 孩哭闹的原因,便坐了起来,阻止着妈妈对小女孩的呵斥,忙着收拾铺位上的东西,并笑着 对小女孩说:“小宝宝,睡爷爷的铺,爷爷的铺又凉快又方便。”小女孩的妈妈见老爷爷 真要让铺给她们,说什么这不干,又制止不了女儿的哭闹,急得脸都红了。 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看着老爷爷吃力的样子, 我便扶着老爷爷,并对他说:“别这样,要是把您摔着就麻烦了,咱们再想想办法
参考答案: 9、动作描写(1 分)例(2 分):如果我能让弟弟坐在这样一部车上该多好啊! 10、①(2 分)“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表明了希望自己是一个受益者。②(2 分)“希望能当这样的哥 哥”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给予者。 (意思差不多即可) 11、(2 分)保罗从给予中感受到了快 乐,“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可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感动了 保罗,使他感受到人性之美在于给予,对保罗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礼物。(能紧扣主题,合 乎情理即可) 12、(3 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意思对即可) 让铺 从大连返回大庆时,总算买到上铺硬卧票,心里暗自庆幸的同时,也担心着儿子睡上铺 的“危险”。看着邻近的两个铺,中铺住着母女两个,下铺是年近古稀的老人。曾经期待着 的“希望”,瞬间在心底破灭了。 临近睡觉时,懂事的儿子多次攀爬到上铺适应环境,看得出来,他还是有些胆怯。我和 爱人便想尽办法鼓励他。多希望听到一个声音“哎,换到我的下铺来吧。”其实我们心里明 白,谁愿意把下铺换给你?就在车厢熄灯的前几分钟,中铺的女孩明白自己的要同妈妈挤在 狭小的中铺,说什么也不干,哭闹着要在老爷爷的下铺睡。已经躺下去的老爷爷明白了小女 孩哭闹的原因,便坐了起来,阻止着妈妈对小女孩的呵斥,忙着收拾铺位上的东西,并笑着 对小女孩说:“小宝宝,睡爷爷的铺,爷爷的铺又凉快又方便。” 小女孩的妈妈见老爷爷 真要让铺给她们,说什么这不干,又制止不了女儿的哭闹,急得脸都红了。 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看着老爷爷吃力的样子, 我便扶着老爷爷,并对他说:“别这样,要是把您摔着就麻烦了,咱们再想想办法
小女孩仍旧哭闹不止,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中年军人,把老爷爷接到下铺。半夜我醒 来时,看到那位军人在过道的凳子上坐着。那位军人看到醒来的我,便示意我下来,帮助他 攀爬那张中铺。就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手触摸到了他冰冷的腿,原来他那双腿是假肢。看 着他微笑着对我表示谢意的眼神,我的热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18、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串连全篇?(2分) 19、请你在方框内填写文章的主要情节。(2分) 20、文章为什么从“我”期待换铺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1、你认为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真切、感人?请写出来并进行赏析。(4分) 22、文末写“”,请展开想象,用一两句话来表现“我”当时的激动心情。(3分) 参考答案 18、换铺。19、“我”在心里想换铺一一小女孩哭闹要换铺—一老爷爷主动要换铺一一中年 军人主动让铺(语句相近即可)20、因为“担心着儿子睡上铺的‘危险’”,“我”在心里 想换铺,这表明“我”是自私的。这样写更能够突出老爷爷和中年军人(中年军人)人格的 高尚。(意思相近即可)21、“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 突出老人的互精神。或“就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手触摸到了他冰冷的腿,原来他那双腿是 假肢。”突出中年军人人格的高尚。(只要找到相应的语句并作出相应的理解,言之成理即 可)22、多么高尚的人哟,相比之下,您是多么的伟大,而我却是那样的渺小。(意思表达出 “我”的激动即可给分) 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 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
小女孩仍旧哭闹不止,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中年军人,把老爷爷接到下铺。半夜我醒 来时,看到那位军人在过道的凳子上坐着。那位军人看到醒来的我,便示意我下来,帮助他 攀爬那张中铺。就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手触摸到了他冰冷的腿,原来他那双腿是假肢。看 着他微笑着对我表示谢意的眼神,我的热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18、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串连全篇?(2分) 19、请你在方框内填写文章的主要情节。(2分) 20、文章为什么从“我”期待换铺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1、你认为文章中哪些细节描写真切、感人?请写出来并进行赏析。(4分) 22、文末写“”,请展开想象,用一两句话来表现“我”当时的激动心情。(3分) 参考答案: 18、换铺。19、“我”在心里想换铺——小女孩哭闹要换铺——老爷爷主动要换铺——中年 军人主动让铺(语句相近即可)20、因为“担心着儿子睡上铺的 ‘危险’”,“我”在心里 想换铺,这表明“我”是自私的。这样写更能够突出老爷爷和中年军人(中年军人)人格的 高尚。(意思相近即可)21、“倔强的老爷爷,不顾小女孩的妈妈的阻拦,便从梯子向上爬。” 突出老人的互精神。或“就在我感到奇怪的时候,手触摸到了他冰冷的腿,原来他那双腿是 假肢。”突出中年军人人格的高尚。(只要找到相应的语句并作出相应的理解,言之成理即 可)22、多么高尚的人哟,相比之下,您是多么的伟大,而我却是那样的渺小。(意思表达出 “我”的激动即可给分)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 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