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众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 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的 能力,其直观、简便的人机界面大大改善了计算机的操作方式,丰富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类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方式 还贴近大众生活,引领着社会时尚。本章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设备、数字 多媒体处理技术等内容 81多媒体技术概述 “媒体”有多重含义,既可以看作存储信息的实体,又可当作表示信息的载体。 811媒体的分类 国际电信联盟将媒体分作五类,即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 体 1.感觉媒体。是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如视觉媒体,表现为文 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听觉媒体,表现为语音、声响、音乐:触觉媒 体,表现为湿度、温度、压力、运动等:还有嗅觉媒体、味觉媒体。由视觉、听觉获取的信 息,占据了人类信息来源的90%。目前对视觉、听觉媒体的研究与实现,技术相对完整和成 熟,而对触觉等其他感觉媒体的硏究与应用仍在不断探索中。 2.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地研究、构造岀来的一种媒体, 表现为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语音编码、视频编码、条形码、图像编码等。 3.显示媒体。是用于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它实现感觉媒体和用于通信的电信号之间的转 换。如键盘、话筒、扫描仪、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输入设备和显示器、音箱、打卬机等输 出设备都属于显示媒体, 4.存储媒体。用于存放信息,以便计算机随时调用和处理信息。硬盘和光盘是最典型的 存储媒体。 传输媒体。用来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主要指通信设施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主要指的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 视频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交互能力和信息处理能 力的系统的技术统称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学科交融的产物,是基于计算机技术 的多种技术的融合,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众传播技术 8.1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具有媒体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等多 种显著的特点
1 第八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众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 展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的 能力,其直观、简便的人机界面大大改善了计算机的操作方式,丰富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类获取、处理、使用信息的方式, 还贴近大众生活,引领着社会时尚。本章将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设备、数字 多媒体处理技术等内容。 8.1 多媒体技术概述 “媒体”有多重含义,既可以看作存储信息的实体,又可当作表示信息的载体。 8.1.1 媒体的分类 国际电信联盟将媒体分作五类,即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 体。 1.感觉媒体。是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如视觉媒体,表现为文 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听觉媒体,表现为语音、声响、音乐;触觉媒 体,表现为湿度、温度、压力、运动等;还有嗅觉媒体、味觉媒体。由视觉、听觉获取的信 息,占据了人类信息来源的 90%。目前对视觉、听觉媒体的研究与实现,技术相对完整和成 熟,而对触觉等其他感觉媒体的研究与应用仍在不断探索中。 2.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地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 表现为各种编码方式,如文本编码、语音编码、视频编码、条形码、图像编码等。 3.显示媒体。是用于输入和输出的媒体,它实现感觉媒体和用于通信的电信号之间的转 换。如键盘、话筒、扫描仪、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输入设备和显示器、音箱、打印机等输 出设备都属于显示媒体。 4.存储媒体。用于存放信息,以便计算机随时调用和处理信息。硬盘和光盘是最典型的 存储媒体。 5.传输媒体。用来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主要指通信设施。 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主要指的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如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 视频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交互能力和信息处理能 力的系统的技术统称为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多种学科交融的产物,是基于计算机技术 的多种技术的融合,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大众传播技术。 8.1.2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具有媒体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等多 种显著的特点
1.集成性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体现在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硬件集成、软件集成、信息媒体集成等各 个方面。首先,多媒体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系统,需要将计算机硬件、通信设 备、各种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有关的智能控制设备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硬 件平台:其次,由于媒体的多样性,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多媒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工 具等相互协作,必须将多种软件进行组合、协调,集成到应用系统中;另外,就多媒体信息 的内容而言,各中媒体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需要精心安排和组织,实际上是信息 内容的集成 2.交互性 早期,以广播、电影、电视为主的大众传播技术能将多种媒体信息快速地传播。这种单 向的信息传播途径使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很难做到自主地控制和干预信息的获取和处 理过程。交互性不仅增强了人们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 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延长信息保留时间。人机交互不仅能提高人对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 和控制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信息表现形式与人的逻辑和创造能力结合的程度。借助交互活动, 用户可参与信息的组织过程,甚至可控制信息的传播过程,从而可使用户学习、研究感兴趣 的内容,并获得新的感受 3.实时性 声音、图像、动画等媒体往往与时间密切相关。比如视频和动画都存在画面内容与音频 的同步要求,实况转播中画面的连续、清晰与及时性等都是媒体信息实时性的体现。这就决 定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必须具备严格的时序要求和很高的速度要求。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 应用需要对系统结构、媒体同步、多媒体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提出更高的实时性要求,当用 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813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硏究内容不仅包括多媒体硬件设备,还包括软件技术、数据编码解码技术 应用系统开发工具以及集成技术。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数据量巨大。一幅分辨率为640×480的24位真彩色图像约占 0.9MB的空间。如果在PAL制式下(25帧/秒)同样分辨率的动态视频,数据量将达到22.5MB 秒。该视频1秒钟的数据若用电话线的标准速率(240bps)传输,需要花费约为21小时 视频与音频信号不仅数据量大,而且还有时间同步的要求。在通信网络上,最常用的电话网 的传输速率只有1200~9600bps,这种通信带宽根本无法满足非压缩的动态视频音频在线播 放的要求。尽管目前推出的快速网和宽带网传输速率已大大提高,但相对于多媒体数据通信 的需要,仅靠增加存储空间和改变通信带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不断研究出优秀的压缩解压 算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压缩,一直是多媒体技术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信息的存储技术 经过压缩处理后的多媒体信息,仍需占用相当大的存储空间。从目前的技术来看,选用 大容量的硬盘虽然能解决多媒体的存储问题,但硬盘容量有限且价格较高,还不便于交流多 媒体软件产品。只读光盘(CD-ROM)由于其容量大(650MB)、价格低、数据保存寿命长而成
2 1.集成性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体现在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硬件集成、软件集成、信息媒体集成等各 个方面。首先,多媒体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处理系统,需要将计算机硬件、通信设 备、各种媒体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有关的智能控制设备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硬 件平台;其次,由于媒体的多样性,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多媒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工 具等相互协作,必须将多种软件进行组合、协调,集成到应用系统中;另外,就多媒体信息 的内容而言,各中媒体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需要精心安排和组织,实际上是信息 内容的集成。 2.交互性 早期,以广播、电影、电视为主的大众传播技术能将多种媒体信息快速地传播。这种单 向的信息传播途径使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很难做到自主地控制和干预信息的获取和处 理过程。交互性不仅增强了人们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 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延长信息保留时间。人机交互不仅能提高人对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 和控制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信息表现形式与人的逻辑和创造能力结合的程度。借助交互活动, 用户可参与信息的组织过程,甚至可控制信息的传播过程,从而可使用户学习、研究感兴趣 的内容,并获得新的感受。 3.实时性 声音、图像、动画等媒体往往与时间密切相关。比如视频和动画都存在画面内容与音频 的同步要求,实况转播中画面的连续、清晰与及时性等都是媒体信息实时性的体现。这就决 定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必须具备严格的时序要求和很高的速度要求。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 应用需要对系统结构、媒体同步、多媒体操作系统和应用服务提出更高的实时性要求,当用 户给出操作命令时,相应的多媒体信息都能够得到实时控制。 8.1.3 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多媒体硬件设备,还包括软件技术、数据编码解码技术、 应用系统开发工具以及集成技术。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数据量巨大。一幅分辨率为 640×480 的 24 位真彩色图像约占 0.9MB 的空间。如果在 PAL 制式下(25 帧/秒)同样分辨率的动态视频,数据量将达到 22.5MB/ 秒。该视频 1 秒钟的数据若用电话线的标准速率(2400bps)传输,需要花费约为 21 小时。 视频与音频信号不仅数据量大,而且还有时间同步的要求。在通信网络上,最常用的电话网 的传输速率只有 1200~9600bps,这种通信带宽根本无法满足非压缩的动态视频音频在线播 放的要求。尽管目前推出的快速网和宽带网传输速率已大大提高,但相对于多媒体数据通信 的需要,仅靠增加存储空间和改变通信带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不断研究出优秀的压缩解压 算法,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压缩,一直是多媒体技术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2.多媒体信息的存储技术 经过压缩处理后的多媒体信息,仍需占用相当大的存储空间。从目前的技术来看,选用 大容量的硬盘虽然能解决多媒体的存储问题,但硬盘容量有限且价格较高,还不便于交流多 媒体软件产品。只读光盘(CD-ROM)由于其容量大(650MB)、价格低、数据保存寿命长而成
为多媒体产品发布的主要存储体。DⅦD光盘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单个盘片上单层存储的数 据量已扩展到4.7GB,采用多层技术其容量能扩展到17GB。目前,三星公司的“蓝光盘”(尺 寸与CD一样)存储容量己达到27GB,而超级光盘、全息光盘、多层存储技术的研发,将 使存储容量不断增大。DVD光驱和刻录机价格越来越低,DVD光驱已成为PC机的标准配置 使用刻录机刻录光盘保存多媒体数据,能够解决多媒体数据的扩展问题,但用DVD保存 高清晰度电视影片,存储容量的矛盾又凸现出来,相对于快速膨胀的多媒体信息存储与交换 的要求,目前的存储设备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世界许多著名的公司都在研发新的存储 技术,使硬盘、光盘的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功耗更低,以满足多媒体信息存储 和发布的需要 此外,数据存储管理技术也是多媒体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磁盘阵列、分布式存储管 理等的硏究和发展,能为多媒体数据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量存储。 3.媒体输入输出技术 媒体输入输岀技术包括媒体变换技术、识别技术、理解技术和综合技术。媒体变换技术 是指改变媒体的表现形式,如视频卡、声卡等都属于变换设备。媒体识别技术是对信息进行 对一的映射。例如,语音识别是将语音映射为文本字符,而触摸屏是根据触摸屏上的位置 来识别其操作要求。媒体理解技术是对信息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理解信息内涵。如自然 语言理解、图像理解、模式识别等。媒体综合技术是把低维信息表示映射成高维的模式空间 的过程。例如,语音合成器就可以把语音的内部表示综合为声音输出。媒体的变换技术和识 别技术相对成熟,应用较为广泛。而媒体理解和综合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只用在某些特定的 场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推出新颖、便捷、直观的输入输出设备和智能识别与理解 技术,使计算机操作更加人性化 4.多媒体通信技术 无论哪一种网络下的多媒体应用系统,都需要有高传输速率、髙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多媒 体通信网络提供支持。巨大数据量的多媒体系统要满足实时性要求,对网络带宽够成了巨大 的压力:数据的突发性,网络数据流量的控制失当,节点或线路的故障等都容易造成网络拥 塞甚至瘫痪,使多媒体应用系统失控。随着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多媒体电子邮件、远程教 学、远程医疗等网络多媒体应用不断増加和普及,多媒体通信的业务要求将急剧膨胀。需要 不断硏发新的多媒体通信设备和网络通信管理技术,满足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的需要 5.多媒体操作系统和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操作系统能够象处理文本、图形文件一样方便灵活地处理动态音频和视频;能灵 活方便地控制录像机、音响、MIDⅠ、CD-ROM等多媒体设备,并具备多任务处理、多线程控制 等功能:还提供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的底层接口。如 Windows就提供了对多媒体的支持,它 提供了多媒体开发工具包MDK、底层应用程序接口(API)和媒体控制接口(MCI)。设计者只 需直接用它进行多媒体的开发,不必再关心物理设备的驱动程序。目前用于微机的多媒体操 作系统主要有 Windows系列、0S/2、 Macintosh0S等,开发功能更加强大、操作更加方便的 多媒体操作系统,能为多媒体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多媒体数据不规则,没有一致的取值范围和相同的数据量级,也没有相似的属性集,是 种无结构类型。如何组织、处理和查询多媒体数据是多媒体数据库要解决的难题。目前的 多媒体数据组织形式可使用数据库管理和超媒体链接形式实现。将原有的关系数据库扩展成 支持多媒体数据存储和输入输出的系统,能够解决部分多媒体功能要求,但存在的问题仍很
3 为多媒体产品发布的主要存储体。DVD 光盘具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单个盘片上单层存储的数 据量已扩展到 4.7GB,采用多层技术其容量能扩展到 17GB。目前,三星公司的“蓝光盘”(尺 寸与 CD 一样)存储容量已达到 27GB,而超级光盘、全息光盘、多层存储技术的研发,将 使存储容量不断增大。DVD 光驱和刻录机价格越来越低,DVD 光驱已成为 PC 机的标准配置。 使用刻录机刻录光盘保存多媒体数据,能够解决多媒体数据的扩展问题,但用 DVD 保存 高清晰度电视影片,存储容量的矛盾又凸现出来,相对于快速膨胀的多媒体信息存储与交换 的要求,目前的存储设备总是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世界许多著名的公司都在研发新的存储 技术,使硬盘、光盘的体积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功耗更低,以满足多媒体信息存储 和发布的需要。 此外,数据存储管理技术也是多媒体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磁盘阵列、分布式存储管 理等的研究和发展,能为多媒体数据的安全、稳定提供保障,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量存储。 3.媒体输入输出技术 媒体输入输出技术包括媒体变换技术、识别技术、理解技术和综合技术。媒体变换技术 是指改变媒体的表现形式,如视频卡、声卡等都属于变换设备。媒体识别技术是对信息进行 一对一的映射。例如,语音识别是将语音映射为文本字符,而触摸屏是根据触摸屏上的位置 来识别其操作要求。媒体理解技术是对信息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理解信息内涵。如自然 语言理解、图像理解、模式识别等。媒体综合技术是把低维信息表示映射成高维的模式空间 的过程。例如,语音合成器就可以把语音的内部表示综合为声音输出。媒体的变换技术和识 别技术相对成熟,应用较为广泛。而媒体理解和综合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只用在某些特定的 场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推出新颖、便捷、直观的输入输出设备和智能识别与理解 技术,使计算机操作更加人性化。 4.多媒体通信技术 无论哪一种网络下的多媒体应用系统,都需要有高传输速率、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多媒 体通信网络提供支持。巨大数据量的多媒体系统要满足实时性要求,对网络带宽够成了巨大 的压力;数据的突发性,网络数据流量的控制失当,节点或线路的故障等都容易造成网络拥 塞甚至瘫痪,使多媒体应用系统失控。随着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多媒体电子邮件、远程教 学、远程医疗等网络多媒体应用不断增加和普及,多媒体通信的业务要求将急剧膨胀。需要 不断研发新的多媒体通信设备和网络通信管理技术,满足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的需要。 5.多媒体操作系统和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操作系统能够象处理文本、图形文件一样方便灵活地处理动态音频和视频;能灵 活方便地控制录像机、音响、MIDI、CD-ROM 等多媒体设备,并具备多任务处理、多线程控制 等功能;还提供多媒体应用系统开发的底层接口。如 Windows 就提供了对多媒体的支持,它 提供了多媒体开发工具包 MDK、底层应用程序接口(API)和媒体控制接口(MCI)。设计者只 需直接用它进行多媒体的开发,不必再关心物理设备的驱动程序。目前用于微机的多媒体操 作系统主要有 Windows 系列、OS/2、Macintosh OS 等,开发功能更加强大、操作更加方便的 多媒体操作系统,能为多媒体应用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多媒体数据不规则,没有一致的取值范围和相同的数据量级,也没有相似的属性集,是 一种无结构类型。如何组织、处理和查询多媒体数据是多媒体数据库要解决的难题。目前的 多媒体数据组织形式可使用数据库管理和超媒体链接形式实现。将原有的关系数据库扩展成 支持多媒体数据存储和输入输出的系统,能够解决部分多媒体功能要求,但存在的问题仍很
多。需要硏究多媒体数据模型,开发岀较为通用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方便多媒体数据的存 储和检索 6.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文本的检索通常采用关键词检索技术实现。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是 非规格化数据,不能按关键词检索,需要采用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实现。各类媒体有较大的 差异性,并且与组成媒体信息的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密切相关,信息特征的提取方法以及匹配 方法的研究要依赖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硏究,不仅是多媒体技 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当今高新技术研究和发展的热点 814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最初只能用二进制的0、1来替代,其目的纯粹是为了计算。这种 0、1的形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便产生了 ASCII码这一类的字符编码。将字符处理过 程引入到计算机中,不仅方便了用户,也使计算机不再局限于计算范围,而进入了事务处理 领域。随后计算机开始处理图形、图像、语音、音乐和影像视频,这个过程就是计算机的多 媒体化过程。以此同时,在大众传播界,从印刷技术开始了电子数字化的过程,逐步发展了 广播、电影、电视录像、有线电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和高清晰度电视HTV,从另外一个 方面发展了信息的广泛传播技术,且逐渐地开始具有交互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信网络技 术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地扩展了信息传递的范围和质量,另一方面又不断支持和促进了计算 机信息处理和通信、大众信息处理和传播的发展。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1978),计算机、通信和大众传播几乎是独立发展的三个领域,八十年代开始有部分重叠, 2000年以来,这三个领域有90%以上的部分已重叠在一起 多媒体系统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的各个应用领域,也涉及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如小家电、 电子游戏、手机等)、通信、传播、出版、商业广告及购物、文化娱乐、各种设计等领域或行 业。多媒体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应用又推动了多媒体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开创了多媒体技 术发展的新时代。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都竞相加入多媒体元素,多媒体节目也渗入到各行各 业中,并进入到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娱乐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三个领域的不断融合密 切相关,多媒体应用的普及也与这三者的社会化、大众化密不可分。如图8-1所示。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如今,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以及通 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已覆盖了通信、传播、出版、广告、商业、文化娱乐、工程设计、 购物消费等众多领域 (1)教育与培训 以网络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教 学手段更加直观、形象。多媒体教学系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强了教学的 直观性: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增强了师生互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很好 的情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远程教育系统以及网络在线辅助学习打破 了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为实现自主学习、社会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多媒 体远程教育系统,能使边远地区的学生同样享受到一流学校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使教学资
4 多。需要研究多媒体数据模型,开发出较为通用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方便多媒体数据的存 储和检索。 6.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文本的检索通常采用关键词检索技术实现。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数据是 非规格化数据,不能按关键词检索,需要采用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实现。各类媒体有较大的 差异性,并且与组成媒体信息的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密切相关,信息特征的提取方法以及匹配 方法的研究要依赖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研究,不仅是多媒体技 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当今高新技术研究和发展的热点。 8.1.4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过程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最初只能用二进制的 0、1 来替代,其目的纯粹是为了计算。这种 0、1 的形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因此便产生了 ASCII 码这一类的字符编码。将字符处理过 程引入到计算机中,不仅方便了用户,也使计算机不再局限于计算范围,而进入了事务处理 领域。随后计算机开始处理图形、图像、语音、音乐和影像视频,这个过程就是计算机的多 媒体化过程。以此同时,在大众传播界,从印刷技术开始了电子数字化的过程,逐步发展了 广播、电影、电视录像、有线电视、交互式光盘系统 CD-I 和高清晰度电视 HDTV,从另外一个 方面发展了信息的广泛传播技术,且逐渐地开始具有交互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信网络技 术的发展,一方面不断地扩展了信息传递的范围和质量,另一方面又不断支持和促进了计算 机信息处理和通信、大众信息处理和传播的发展。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1978),计算机、通信和大众传播几乎是独立发展的三个领域,八十年代开始有部分重叠, 2000 年以来,这三个领域有 90%以上的部分已重叠在一起。 多媒体系统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的各个应用领域,也涉及到消费类电子产品(如小家电、 电子游戏、手机等)、通信、传播、出版、商业广告及购物、文化娱乐、各种设计等领域或行 业。多媒体在各行业、各领域中的应用又推动了多媒体技术与产品的发展,开创了多媒体技 术发展的新时代。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都竞相加入多媒体元素,多媒体节目也渗入到各行各 业中,并进入到人们的家庭生活和娱乐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三个领域的不断融合密 切相关,多媒体应用的普及也与这三者的社会化、大众化密不可分。如图 8-1 所示。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如今,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以及通 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应用已覆盖了通信、传播、出版、广告、商业、文化娱乐、工程设计、 购物消费等众多领域。 (1)教育与培训 以网络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使教 学手段更加直观、形象。多媒体教学系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强了教学的 直观性;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增强了师生互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很好 的情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远程教育系统以及网络在线辅助学习打破 了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为实现自主学习、社会化学习、多元化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多媒 体远程教育系统,能使边远地区的学生同样享受到一流学校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使教学资
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优化。 计算机 大众传播 0 邮政 Text 电报 报纸 中文 电话 图像、图形 计算机网 ISDN 电视 影像视频 B-ISDN 交互式光盘 多媒体信息系统 多媒体化过程 数字化过程 图8-1多媒体技术发展过程 (2)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以数字方式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 通过光盘发行或网络传播。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包括电子图书、报刊杂志、资料文档、娱乐游 戏、软件、音乐、数字影视作品等。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文化、艺术、 教育等多种学科结合的产物,是当今影响最大的信息技术之一,是信息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3)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技术把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电视的真实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成为当前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主要应用于可视电话、视频会议、多媒体信息资源 检索、多媒体邮件及知识传播等领域。网络上流行的语音视频聊天室、网络电影播放、网络 现场直播等都是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 (4)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的英文缩写为CSCW。CSCW是指在基于计算机支持的网络 共享环境中,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某项共同的任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使CSCW更加完 善,以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CSCW在办公自动化、产品设计、商业经营等 行业和领域都有成功的应用 (5)过程模拟 在设备运行、天气预报、航天模拟、军事训练等很多方面,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其发生 发展过程,使人们能够形象地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和过程,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简 单生动。多媒体的过程模拟不仅在工业、航天、军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交通
5 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优化。 (2)电子出版物 电子出版物以数字方式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存储在磁盘或光盘上, 通过光盘发行或网络传播。电子出版物的内容包括电子图书、报刊杂志、资料文档、娱乐游 戏、软件、音乐、数字影视作品等。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文化、艺术、 教育等多种学科结合的产物,是当今影响最大的信息技术之一,是信息内容产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 (3)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通信技术把计算机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和电视的真实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成为当前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主要应用于可视电话、视频会议、多媒体信息资源 检索、多媒体邮件及知识传播等领域。网络上流行的语音视频聊天室、网络电影播放、网络 现场直播等都是网络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 (4)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的英文缩写为 CSCW。CSCW 是指在基于计算机支持的网络 共享环境中,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某项共同的任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使 CSCW 更加完 善,以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CSCW 在办公自动化、产品设计、商业经营等 行业和领域都有成功的应用。 (5)过程模拟 在设备运行、天气预报、航天模拟、军事训练等很多方面,采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其发生、 发展过程,使人们能够形象地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和过程,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简 单生动。多媒体的过程模拟不仅在工业、航天、军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交通、 图像、图形 MPC CD-I 0,1 邮 政 印 刷 材料 计算机 通 信 大众传播 多媒体信息系统 Text 电 报 报 纸 材料 中 文 电 话 广 播 材料 计算机网 电 影 材料 声 音 ISDN 电 视 材料 影像视频 B-ISDN 交互式光盘 材料 多媒体化过程 数字化过程 图 8-1 多媒体技术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