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烟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孙玉风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第1页、第2页和第5页、第6页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按页码顺序排好,全部上交 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孙玉凤 一.书写(共3分) 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要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3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文化积累(共15分) 2.默写。(6分) ①田家少闲月, (《观刈麦》) ②开轩面场圃, 。(《过故人庄》)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 ⑤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沁园春·雪》 ⑥路漫漫其修远兮, (《离骚》) 3.根据提示,填写句子。(4分) ①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1 2004 年烟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 孙玉凤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将第 1 页、第 2 页和第 5 页、第 6 页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按页码顺序排好,全部上交。 山东省栖霞市教学研究室 孙玉凤 一.书写(共 3 分) 1.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要做到准确、规范、端正、整洁。(3 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文化积累(共 15 分) 2.默写。(6 分) ①田家少闲月, 。(《观刈麦》) ②开轩面场圃, 。(《过故人庄》) ③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鱼我所欲也》) ⑤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沁园春·雪》) ⑥路漫漫其修远兮, 。(《离骚》) 3.根据提示,填写句子。(4 分) ①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4.许多成语源自古诗文。源自《<论语>六则》,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 源自《曹刿论战》,表示趁 热打铁、一气呵成的成语是 源自《桃花源记》,借指与世隔绝、环境 优美、生活安乐的理想地方的成语是 。(3分) 5.与下列对联、涛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①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剌虐入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阅读(共62分)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 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2 。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4.许 多成 语源自 古诗 文。源 自《 <论 语>六 则》,表示 虚心 好学 的成语 是 , 。源自《曹刿论战》,表示趁 热打铁、一气呵成的成语是 ;源自《桃花源记》,借指与世隔绝、环境 优美、生活安乐的理想地方的成语是 。(3 分) 5.与下列对联、涛文有关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① ② 。(2 分) ①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阅读(共 62 分) (一)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 分)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 )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③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 )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 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 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池非不深也 ④委而去之() 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9.“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2分)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1.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 的结论。(2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 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 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 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 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 脑子里去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 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
3 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 分)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 ②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 ③池.非不深也 ( ) ④委.而去之 ( ) 8.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9.“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2 分) A.正确的道理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 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分) 11.文段④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的重要性,推出 了 的结论。(2 分) (二)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 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 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 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 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 脑子里去。 …… 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 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 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
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课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 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一一他 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口,他说口我一一我一—”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12.在下面句子中的“口”里填上恰当的标点。(1分) 我的朋友们啊口他说口我一一我 3.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 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 全句的深刻 含义是 14.“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从这一动作描写中 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心中充满了 的信念。(2分) 15.作者刻画郝叟,用笔简约而传神,找出一处你认为值得品味的地方,写几句话 进行赏析。(3分) 16.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一最明白,最精确;歌曲《中 国娃》中有这样的歌词:“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 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4 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课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 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 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12.在下面句子中的“口”里填上恰当的标点。(1 分) “我的朋友们啊口他说口我——我——” 13.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 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 ,“钥匙”比喻 ,全句的深刻 含义是: 。(4 分) 14.“他……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从这一动作描写中 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心中充满了 的信念。(2 分) 15.作者刻画郝叟,用笔简约而传神,找出一处你认为值得品味的地方,写几句话 进行赏析。(3 分) 16.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歌曲《中 国娃》中有这样的歌词:“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 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韩麦尔先生的话和歌词都表现了 。(2分) ①竹于是一种介乎草与木之间的独特植物。它广泛生长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并 在这些地区享有盛誉。在印度,竹子以“穷人之木”而闻名:在越南,它被亲切地称为 “兄弟”;而在中国,竹子被国人崇尚为“君子”,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Su()。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 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节外无枝的操守。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 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苏东坡则是“宁可 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爱竹成pi 须臾不离 他曾“四十年来画竹枝”,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画卷和诗篇。 ③中华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一部中华文化史,上下五千年, 处处竹相连。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实践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升华成了人 的一种精神风貌,赋予了竹子独特的精神内涵,未出士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它 那种挺拔坚韧、宁折不弯的气节为各阶层的人们所称颂 ④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 响,所以在世界上,中国也被称为“竹文化的国度”。 17.根据注音,把文段②中括号里应填的字写在下面。(1分) ①绿叶婆suo ②爱竹成pi( 18.文段②中引用苏东坡和郑板桥的事例作用有二 是表明 二是说明竹与中国文化的 关系。 (2分) 19.仔细揣摩文段③中“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两句话,回答问题 (4分) ①“节”的本义是“竹节”,由此引中出一个意思是 “虚心”的本义是 由此引申出一个意思是“谦虚”。 ②由这两句话,你能联想到怎样的人生境界?
5 韩麦尔先生的话和歌词都表现了 。(2 分) (三) ①竹于是一种介乎草与木之间的独特植物。它广泛生长于亚洲、非洲、南美洲,并 在这些地区享有盛誉。在印度,竹子以“穷人之木”而闻名;在越南,它被亲切地称为 “兄弟”;而在中国,竹子被国人崇尚为“君子”,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 ②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 suō(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 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节外无枝的操守。唐宋以来,竹子与梅花、松树 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苏东坡则是“宁可 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爱竹成 pǐ( ),须臾不离, 他曾“四十年来画竹枝”,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画卷和诗篇。 ③中华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一部中华文化史,上下五千年, 处处竹相连。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劳动实践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升华成了人 的一种精神风貌,赋予了竹子独特的精神内涵,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它 那种挺拔坚韧、宁折不弯的气节为各阶层的人们所称颂。 ④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 响,所以在世界上,中国也被称为“竹文化的国度”。 17.根据注音,把文段②中括号里应填的字写在下面。(1 分) ①绿叶婆 suō( ) ②爱竹成 pǐ( ) 18.文段②中引用苏东坡和郑板桥的事例作用有二, 一是表明 ;二是说明竹与中国文化的 关系。 (2 分) 19.仔细揣摩文段③中“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两句话,回答问题。 (4 分) ①“节”的本义是“竹节”,由此引中出一个意思是 。 “虚心”的本义是 ,由此引申出一个意思是“谦虚”。 ②由这两句话,你能联想到怎样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