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难点)。 §1.2提高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1.3扩展内容。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思考本教材第一章、第三章内容的关联性,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 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分析特定社会现象。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思考以下问题:怎样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共产主义社会能否实现?观看电影《青年马 克思》,了解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历程。 (三)学时分配。 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本节内容框架: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物质、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重点)、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 律性的统一(难点) §1.2提高内容。 世界统一于物质。 §1.3扩展内容。 实践是自然存在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联系实际搜集意识控制、影响人的生理活动的案例;思考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矛盾及其 统一的可能性。 (三)学时分配。 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二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 本节内容框架: 一、联系和发展的曾遍性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三、对立统一规律是率物发展的根本规倖 四、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重 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互相关系(难点)、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互相转 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互相转化。 §1.2提高内容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3扩展内容。 运用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对黑格尔对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体系中地位的思想 加以评析。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请学生谈谈自己大学生活中存在的矛盾,思考 如何理性看待自身学习、生活中的矛盾(学生参与)。 (三)学时分配。 3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学时/实践教学0学时)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节内容框架: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基础内容。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重点)、辩证思维方法、现代 科学思维方法、增强思维能力(难点)。 §1.2提高内容。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 §1.3扩展内容。 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社会生活的矛盾。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作为大学生,如何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如战略思维能力等等?现代科学思想方法如何深化辩 证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