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 ·一、病原 ·二、流行病学 。三、临诊症状 ·四、病理变化 。五、诊断 。六、防制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简称ASF) 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 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类似于急性猪瘟,表 现为高热、皮肤发绀、流产、水肿及脏器出血 在流行时,病死率可高达100%
非洲猪瘟 。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英),Office Intentional des Epizootic(法),OIE]和我国规定的动物一 类疾病 。本病1910年首先发生于东非,现已在很多国 家发生。目前,本病在我国还未见报道,由于 其危害严重,在引种时一定要严格检疫
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虹彩病 毒属)。,病毒对乙醚及氯仿等脂溶剂敏感,对 热、腐败、干燥的抵抗力较强。 。病毒可在鸡胚卵黄囊培养繁殖,也可在体外培 养的猪骨髓细胞和白细胞以及PKI5、BHK-21 Vero传代细胞上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 变和红细胞吸附现象,这种吸附现象可被同型 的抗血清所抑制。而猪瘟病毒无此吸附作用, 可以区别
二、 流行病学 ·本病只感染猪和野猪。病猪、隐性感染猪和非 洲野猪是主要传染来源,病猪在发热前1-2天, 发热期都可排毒; 。有些慢性感染猪可终生排毒;康复猪,病毒可 在体内持续存在一年,排毒达6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