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026 英文名称:Animal Derived Food Hygiene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动物医学专业选修 3课程目的 (1)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为基础,从预防观点出发,研究肉、蛋、乳和水产等动物性 食品的预防性和生产性卫生监督,产品质量的鉴定、控制及其最合理的加工利用,以保证生产、经 营的正常进行和保障人、畜的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增进人类福利。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性食品卫 生监督与检验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够初步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4学分,学时为72学时 5.建议先修课程 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兽 医微生物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等。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三版).张彦明,佘锐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四版).张彦明,余锐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与技术检验.张彦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7.教学方法与手段 (1)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采用教师主讲和提问、讨论的方 法进行,实验课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亲手操作的方法进行,课程教学实习采用现场参观和学生亲手 操作的方法进行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026 英文名称:Animal Derived Food Hygiene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 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动物医学专业 选修 3.课程目的 (1)以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为基础,从预防观点出发,研究肉、蛋、乳和水产等动物性 食品的预防性和生产性卫生监督,产品质量的鉴定、控制及其最合理的加工利用,以保证生产、经 营的正常进行和保障人、畜的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增进人类福利。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性食品卫 生监督与检验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够初步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学分与学时 学分为4学分,学时为72学时。 5.建议先修课程 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家畜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分析化学、兽 医微生物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等。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三版). 张彦明,佘锐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第四版). 张彦明,佘锐萍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参考书目: 动物性食品安全生产与技术检验. 张彦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7.教学方法与手段 (1)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采用教师主讲和提问、讨论的方 法进行,实验课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亲手操作的方法进行,课程教学实习采用现场参观和学生亲手 操作的方法进行
(2)课堂教学手段以多媒体电化教学为主,配合教学录像, 8.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形式有: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 (2)考试成绩占70%,形式有:期末考试成绩。 9.课外自学要求 课堂上安排的自学内容。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概念、任务和作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食品卫生工作的 发展历史,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化,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动物性食品污染及安全性评价 基本内容 (1)动物性食品污染概述:食品污染的概念,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分类、来源及途径,动物性食 品污染的危害。 (2)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体系,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评价指标,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评价指标。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分类、来源及途径,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评价指 标。 (2)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体系,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评价指标。 (3)了解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体系。 (2)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评价指标。 第二章动物性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与控制 基本内容: (1)食源性感染:食源性感染的概念,食源性感染的危害 (2)微生物污染与食品腐败变质: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菌相及其食品卫生意义,影响食品腐 败变质的因素。 (3)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概述,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的真菌毒素中毒。 (4)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鱼贝类中毒,内分泌腺中毒
(2)课堂教学手段以多媒体电化教学为主,配合教学录像。 8.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30 %,形式有: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 (2)考试成绩占70 % ,形式有:期末考试成绩。 9.课外自学要求 课堂上安排的自学内容。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 论 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概念、任务和作用,动物性食品卫生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食品卫生工作的 发展历史,我国食品卫生工作的法制化,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 动物性食品污染及安全性评价 基本内容: (1)动物性食品污染概述:食品污染的概念,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分类、来源及途径,动物性食 品污染的危害。 (2)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体系,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评价指标,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评价指标。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分类、来源及途径,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的评价指 标。 (2)理解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体系,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评价指标。 (3)了解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动物性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体系。 (2)动物性食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评价指标。 第二章 动物性食品的生物性污染与控制 基本内容: (1)食源性感染:食源性感染的概念,食源性感染的危害。 (2)微生物污染与食品腐败变质: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菌相及其食品卫生意义,影响食品腐 败变质的因素。 (3)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概述,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的真菌毒素中毒。 (4)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鱼贝类中毒,内分泌腺中毒
(5)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其预防措施: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生物性食物中毒 的预防措施。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菌相及其食品卫生意义,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概述,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生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2)理解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常见的真菌毒素中毒,有毒鱼贝类中毒,内分泌腺中毒。 (3)了解食源性感染的危害,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茵相及其食品卫生意义,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2)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食物中毒的规律,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特点,生物性食物中毒的 预防措施。 第三章动物性食品的化学性污染与控制 基本内容 (1)概述: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食物链和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生物富集与食品残 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特点。 (2)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概述,动物性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常用农药对动物性食品 的污染。 (3)有害金属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汞、铅、镉、砷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4)有害化合物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氟及其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多氯联苯、多环芳 烃、杂环胺类化合物、二英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5)食品添加剂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概述,防腐剂、抗氧化剂、护色剂、者色剂、其他 常用食品添加剂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6)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及控制:包装材料的分类及主要卫生问题,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金 属和含金属制品,玻璃容器,食品包装用纸和复合包装材料。 (7)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控制措施:控制农药污染及残留,治理工业"三废”,加强环境监 测,防止食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污染,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概述,农药、有害金属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 制。 (2)理解有害化合物、食品添加剂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制。 (3)了解食品包装材料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及控制,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控制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5)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其预防措施: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生物性食物中毒 的预防措施。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菌相及其食品卫生意义,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概述,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生物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2)理解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常见的真菌毒素中毒,有毒鱼贝类中毒,内分泌腺中毒。 (3)了解食源性感染的危害,生物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动物性食品腐败变质的菌相及其食品卫生意义,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 (2)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食物中毒的规律,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特点,生物性食物中毒的 预防措施。 第三章 动物性食品的化学性污染与控制 基本内容: (1)概述: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食物链和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生物富集与食品残 毒,有害化学物质的特点。 (2)农药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概述,动物性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常用农药对动物性食品 的污染。 (3)有害金属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汞、铅、镉、砷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4)有害化合物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氟及其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多氯联苯、多环芳 烃、杂环胺类化合物、二噁英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5)食品添加剂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概述,防腐剂、抗氧化剂、护色剂、着色剂、其他 常用食品添加剂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 (6)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及控制:包装材料的分类及主要卫生问题,塑料制品,橡胶制品,金 属和含金属制品,玻璃容器,食品包装用纸和复合包装材料。 (7)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控制措施:控制农药污染及残留,治理工业"三废",加强环境监 测,防止食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污染,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概述,农药、有害金属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 制。 (2)理解有害化合物、食品添加剂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制。 (3)了解食品包装材料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及控制,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控制措施。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概述。 (2)农药、有害金属、有害化合物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制。 第四章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控制 基本内容: (1)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概述,动物性食品中P-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 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及其他抗菌类药物残 留。 (2)动物性食品中抗寄生虫药物残留:动物性食品中苯并咪唑类、聚醚类、阿维菌素类及其他 抗寄生虫药物残留。 (3)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和b-激动剂类药物残留: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类、生长激素类、b-激 动剂类药物残留。 (4)动物性食品中其他药物的残留:允许使用,但在动物性食品中规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药物: 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药物:禁止使用,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的药物。 (5)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加强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管 理,严格规定和执行兽药的休药期和兽药允许残留量标准,对药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建立并 完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监控体系。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概述,动物性食品中重要抗微生物药物残 留与控制,动物性食品中重要抗寄生虫药物残留与控制。 (2)理解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b-激动剂类药物及其他药物的残留与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 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各种兽药在物性食品中残留现状及毒性,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 (2)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 第五章动物性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与控制 基本内容: (1)食品放射性污染物的来源和途径: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来源,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途 径。 (2)食品放射性污染的危害: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3)食品放射性污染的控制:防止食品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措施,防止己受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对 人体的危害。 基本要求:
(1)动物性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概述。 (2)农药、有害金属、有害化合物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制。 第四章 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与控制 基本内容: (1)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概述,动物性食品中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 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及其他抗菌类药物残 留。 (2)动物性食品中抗寄生虫药物残留:动物性食品中苯并咪唑类、聚醚类、阿维菌素类及其他 抗寄生虫药物残留。 (3)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和b-激动剂类药物残留:动物性食品中性激素类、生长激素类、b-激 动剂类药物残留。 (4)动物性食品中其他药物的残留:允许使用,但在动物性食品中规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药物; 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药物;禁止使用,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的药物。 (5)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加强对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的管 理,严格规定和执行兽药的休药期和兽药允许残留量标准,对药物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建立并 完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监控体系。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动物性食品中抗微生物药物残留概述,动物性食品中重要抗微生物药物残 留与控制,动物性食品中重要抗寄生虫药物残留与控制。 (2)理解动物性食品中激素类、b-激动剂类药物及其他药物的残留与控制,动物性食品中兽药 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各种兽药在物性食品中残留现状及毒性,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 (2)动物性食品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控制。 第五章 动物性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与控制 基本内容: (1)食品放射性污染物的来源和途径: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来源,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途 径。 (2)食品放射性污染的危害: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3)食品放射性污染的控制:防止食品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措施,防止已受放射性污染的食品对 人体的危害。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来源,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2)理解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途径,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放射性污染的控 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动物性食品中人工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来源、污染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 第六章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 基本内容: (1)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与管理:无公害食品概述,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无公害食品 的管理和申报。 (2)绿色食品的生产与管理:绿色食品概述,绿色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绿色食品食品的管 理和申报。 (3)有机食品的生产与管理:有机食品概述,有机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有机食品的管理和 申报。 基本要求: (1)学握各种概念,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2)了解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管理和申报。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卫生要求。 (2)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第七章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与控制 基本内容: (1)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概述:食品卫生管理体系简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任务,食品卫生监 督管理的范围,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内容。 (2)HACCP体系:HACCP的概念和特点,HACCP体系的起源和发展,HACCP体系的基本术 语,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 (3)GMP体系:GMP体系简介,GMP的产生和发展,CAC和美国的GMP,我国的GMP。 (4)食品安全的其他质量控制体系:SSOP体系,GAP体系,1S022000体系。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食品卫生管理体系,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任务、范围和内容,HACCP体 系,GMP体系。 (2)了解SSOP体系、GAP体系和IS022000体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各种概念,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来源,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2)理解食品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途径,食品放射性污染对人体的危害,食品放射性污染的控 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动物性食品中人工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来源、污染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 第六章 安全动物性食品的生产与管理 基本内容: (1)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与管理:无公害食品概述,无公害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无公害食品 的管理和申报。 (2)绿色食品的生产与管理:绿色食品概述,绿色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绿色食品食品的管 理和申报。 (3)有机食品的生产与管理:有机食品概述,有机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有机食品的管理和 申报。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2)了解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管理和申报。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卫生要求。 (2)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第七章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与控制 基本内容: (1)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概述:食品卫生管理体系简介,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任务,食品卫生监 督管理的范围,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内容。 (2)HACCP体系:HACCP的概念和特点,HACCP体系的起源和发展,HACCP体系的基本术 语,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与实施步骤。 (3)GMP体系:GMP体系简介,GMP的产生和发展,CAC和美国的GMP,我国的GMP。 (4)食品安全的其他质量控制体系:SSOP体系,GAP体系,ISO 22000体系。 基本要求: (1)掌握各种概念,食品卫生管理体系,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任务、范围和内容,HACCP体 系,GMP体系。 (2)了解SSOP体系、GAP体系和ISO22000体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