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基因表达调控 ⑥(二)基因作用的调控: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原核生物为边转录边翻译,前导序列中核糖体位置决定形成 哪种二级结构→从而决定弱化子是否可形成终止信号。 ①.当有色氨酸时,完整翻译短肽→核糖体停留在终止密码 处,邻近区段位置→阻碍了2,3配对→使3,区段配对形成发夹 结构终止子→RNA醇在弱化子处终止,不能向前移动 目日E《证零征目住u sauk aU
11/95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②如缺乏色氨酸,核糖体到达色氨酸密码子时→由于没有色氨 酰RNA的供应→停留在该密码子位置,位于区段1→使区段2与区段 3配对→区段4无对应序列配对呈单链状态→RNA聚合酶通过弱化子, 继续向前移动,转录出完整的多顺反子序列。 piaa reto 时时名 wuwU △aUu‘ uoneoeatouc日如么aC toI To JAg 12/95
12/95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细菌弱化子的 作用是许多关键 氨基酸生物合成所 共有的一种调控机 制:在苏氨酸、组 氨酸、亮氨酸和苯 丙氨酸等操纵元的 前导肽中均有弱化 人写 子存在,具有多个 1与 1父与2压补 相应氨基酸密码子 色射导序配对可理的几神二最 供核糖体停留。 苏氨酸在前导肽中有8个氨基酸密码子存在,组氨酸则有7个组氨 酸密码子存在,核糖体停留在这些位置时,弱化子不产生发夹结构, 结构基因开始转录 13/95
13/95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3),阿拉伯糖操纵元 Ara操纵元是控制分解代谢途径的另一调控系统。 特点:调节蛋白既可起正调控作用,又可起负调控作用。 组成:R:araC基因编码调节蛋白AraC蛋白 O:O1不参与调控;O2:AaC蛋白负调控结合位点; I:调节位点, CAP-cAmP复合物结合位点,AraC 蛋白正调控结合位点。 14/95
14/95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 调控: ①诱导物阿拉伯糖和cAMP同时存在: Ara与AraC蛋白复合物结合在I位点, CAP-cAmp复合 物结合位点,基因转录开启 ②在没有诱导物阿拉伯糖和cAMP时: AC蛋白同时与和O2结合,DNA构型发生改变,形成 一个紧密的环结构,抑制表达 15/95
15/95 五、基因表达调控 (二)基因作用的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