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命题说明】文化常识是近三年必考的内容,以选择题方式出现,分值为三分 文化常识题目的考核是文言文考核的重点,今年考试大纲中又单独把它列为一个 考点,考核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涉及到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近二年注意以选择 题的形式出现。注意积累 文化常识近几年成为文言文考核的热点,17年的考纲又把文化常识列为单独的 考点,应该成必考的题目,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 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文化常识的考核结合文章 的内容进行,不是单独的考核某种知识,或是在教材中出现,或是通过文意可以 判断,注意分析。 1.【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三 校联考】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 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臬而已,故命曰布衣, 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 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C.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 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 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D.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 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 2.【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在中国古 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是( A.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义,或同义,如:韩愈,字退 之;班固,字孟坚。 C.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 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3.【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 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南京又称建康、临安,镇江又称京口,开封又称东京,杭州又称钱塘 B.关中,指潼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河北河南,指黄河以 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C.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 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D.《汉书》是南朝宋范晔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00篇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命题说明】文化常识是近三年必考的内容,以选择题方式出现,分值为三分。 文化常识题目的考核是文言文考核的重点,今年考试大纲中又单独把它列为一个 考点,考核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涉及到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近二年注意以选择 题的形式出现。注意积累。 文化常识近几年成为文言文考核的热点,17 年的考纲又把文化常识列为单独的 考点,应该成必考的题目,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 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文化常识的考核结合文章 的内容进行,不是单独的考核某种知识,或是在教材中出现,或是通过文意可以 判断,注意分析。 1.【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三 校联考】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 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 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 唤。字是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C. 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 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 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D. 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 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 左”。 2.【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 10 月阶段性检测】在中国古 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是( ) A. 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 义,或同义,如:韩愈,字退 之;班固,字孟坚。 C. 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 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 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 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3.【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 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 南京又称建康、临安,镇江又称京口,开封又称东京,杭州又称钱塘。 B. 关中,指潼关以西的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河北河南,指黄河以 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C.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其中《史 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D. 《汉书》是南朝宋 范晔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 100 篇
1.【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高的从高到低,形 成一个五声音阶。 B.笞刑也是指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臂、腿、背的刑 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 C.先秦时衣长而裳短,后来变成衣短裳长。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 格的等级规定 D.案,又称食案,古代孟光对丈夫“举案齐眉”里的案就是食案,它形体不大, 有四足或三足。 2.【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下列文学常识 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 A.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称为曲子词, 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词牌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题 决定一首词的平仄、声韵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传》《春秋 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 三传” C.“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 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对下列古代 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国力强大的国家。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 B.“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 诸侯。 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 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 指稻、黍、稷、麦、菽 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一调】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 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 马 B.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帝王将相、士大夫与平民百姓对“死”都有严格的称呼,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 故死为“卒”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 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1.【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 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高的从高到低,形 成一个五声音阶。 B. 笞刑也是指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臂、腿、背的刑 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 C. 先秦时衣长而裳短,后来变成衣短裳长。古代体衣,在质地、颜色上都有严 格的等级规定。 D. 案,又称食案,古代孟光对丈夫“举案齐眉”里的案就是食案,它形体不大, 有四足或三足。 2.【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 9 月月考】下列文学常识 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 A.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起初称为曲子词, 别称有长短句、诗余等。词牌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题 决定一首词的平仄、声韵等。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称《左氏春秋传》《春秋 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 三传” C.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 《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 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 3.【浙江省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对下列古代 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 千乘之国,指国力强大的国家。古时四匹马拉 的一辆车称一乘。 B. “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 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 诸侯。 C. 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有信。 D. “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 指稻、黍、稷、麦、菽。 1.【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一调】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 皇四年之间 229 年的历史。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 马”。 B.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帝王将相、士大夫与平民百姓对“死”都有严格的称呼,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 故死为“卒”。 C. “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 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 《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2.【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对 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 “刘文静字肇仁。” B.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 D.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祚,践极 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说法有 误的一项是() A.“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 曦和等。 B.“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 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 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 子 4.【江苏省张家港塘桥髙级中学2018届髙三期初调研】下列各项中按时间顺序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谷雨惊蛰白露大雪小雪 B.上元清明寒食七夕重阳 C.鸡鸣平旦日出日中黄昏 D.志学弱冠而立花甲不惑 5.【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对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文化知识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櫓灰飞烟灭。(这是儒者的装束,代指诸葛亮,他和周 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②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③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④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大不敬,被指控的罪名。对皇上犯了 “大不敬”的罪,在当时是要处笞刑。)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特征,公车特地征召。公车,官方专用车,接臣民上书 和征召。) ⑥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 的人称为“孝廉”。)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6.【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下列关于古代文化 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 B.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 琳、王粲、徐干、阮籍、应玚、刘桢
2.【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对 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人幼时取字,成年取名。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如文中 “刘文静字肇仁。” B. 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C. 关: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如:关塞,关卡,关隘。 D. 践:文中特指皇帝登临帝位,如:践祚,践极。 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下 列说法有 误的一项是( ) A. “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 曦和等。 B. “朝服衣冠,窥镜 ”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 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 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 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D.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 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 子”。 4.【江苏省张家港塘桥高级中学 2018 届高三期初调研】下列各项中按时间顺序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谷雨惊蛰白露大雪小雪 B. 上元清明寒食七夕重阳 C. 鸡鸣平旦日出日中黄昏 D. 志学弱冠而立花甲不惑 5.【河北省定州中学 2018 届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对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文化知识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儒者的装束,代指诸葛亮,他和周 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②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③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④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大不敬,被指控的罪名。对皇上犯了 “大不敬”的罪,在当时是要处笞刑。)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公车特征,公车特地征召。公车,官方专用车,接臣民上书 和征召。) ⑥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 的人称为“孝廉”。)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6.【河南省平顶山市 20 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下列关于古代文化 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 B.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 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 琳、王粲、徐干、阮籍、应玚、刘桢
C.“表字”又称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是古时男子20岁时父母或师长为其所取的别名或女子许嫁时所取的字 D.“朔望晦”指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的三种自然状态和对应的日期,其中 “朔”“望”“晦”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和每月最后一天。 7.【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下列关于我国 古代文化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流传最为广泛的 是法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尤以老子、孔子、韩非子为代表的三大 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B.“琴棋书画”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四门技能。也称“雅人四好” “梅兰竹菊”是文人骚客感物喻志的对象,是髙洁自好、傲然不群等审美人格的 象征,也称为“文人四友”。 C.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五大戏曲剧 种京剧、昆曲、黄梅戏、评剧、豫剧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与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D.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华美食有八大菜系,即鲁、川、粤、闽、苏、浙、湘 皖流派。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其特点是浓 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等特点 8.【河北省唐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 A.寡人,是古代国君的自称,意思是我是天下无双的人。国君的自称还有孤 不谷等。 B.臣,是君主时代的官吏,也包括百姓。秦汉以前表示谦卑的自称,对方不 定是君主。 C.避讳,封建君上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用其名,而以 别的字代替。 D.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在外可以代表皇 帝和国家。 9.【河北省正定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句中加点的 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婺州参军事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 B.弱冠而介立,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 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作弱冠 C.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 服除:守丧期满 D.寻遭母忧,长兄发又卒,毁慕寝顿十余年 母忧:母亲去世 10.【陕西省宝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下列文学常识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认为,前期法家的商鞅只讲“法”而不讲“术”,慎到只讲“术”而 不擅长“法”,申不害主要是强调“势”,三者“皆未尽善也”;只有把 “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才算是尽善尽美。 B.墨子的基本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其 核心是兼爱。 C.荀子,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曾任齐国的稷下学宫的祭酒。他在《天 论》一文中提出了“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C. “表字”又称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是古时男子 20 岁时父母或师长为其所取的别名或女子许嫁时所取的字。 D. “朔望晦”指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的三种自然状态和对应的日期,其中 “朔”“望”“晦”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每月十五月圆之日和每月最后一天。 7.【2016-2017 学年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下列关于我国 古代文化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流传最为广泛的 是法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尤以老子、孔子、韩非子为代表的三大 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B. “琴棋书画 ”是文人骚客修身所必须掌握的四门技能。也称“雅人四好”; “梅兰竹菊”是文人骚客感物喻志的对象,是高洁自好、傲然不群等审美人格的 象征,也称为“文人四友”。 C.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中国五大戏曲剧 种京剧、昆曲、黄梅戏、评剧、豫剧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与古希腊悲喜剧、 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D. 饮食是一种文化,中华美食有八大菜系,即鲁、川、粤、闽、苏、浙、湘、 皖流派。苏菜是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而构成的。其特点是浓 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等特点。 8.【河北省唐山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下面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 A. 寡人,是古代国君的自称,意思是我是天下无双的人。国君的自称还有孤、 不谷等。 B. 臣,是君主时代的官吏,也包括百姓。秦汉以前表示谦卑的自称,对方不一 定是君主。 C. 避讳,封建君上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用其名,而以 别的字代替。 D. 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在外可以代表皇 帝和国家。 9.【河北省正定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句中加点的 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婺州参军事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比喻入仕为官 B. 弱冠而介立,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 表示已经成人,但体 还未壮,所以称作弱冠 C. 父服除后,不复食鱼肉 服除:守丧期满 D. 寻遭母忧,长兄发又卒,毁慕寝顿十余年 母忧:母亲去世 10.【陕西省宝鸡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下列文学常识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非子认为,前期法家的商鞅只讲“法”而不讲“术”,慎到只讲“术”而 不擅长“法”,申不害主要是强调“势”,三者“皆未尽善也”;只有把 “法”“术”“势”有机结合起来,才算是尽善尽美。 B. 墨子的基本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其 核心是兼爱。 C. 荀子,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曾任齐国的稷下学宫的祭酒。他在《天 论》一文中提出了“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D.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在漫 长的古代历史进程中及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我们会发现这一思想可以 称得上惊世骇俗,振聋发聩,意义非凡。 最拿分考点系列必修一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命题说明】文化常识是近三年必考的内容,以选择题方式出现,分值为三分。 文化常识题目的考核是文言文考核的重点,今年考试大纲中又单独把它列为一个 考点,考核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涉及到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近二年注意以选择 题的形式出现。注意积累。 文化常识近几年成为文言文考核的热点,17年的考纲又把文化常识列为单独的 考点,应该成必考的题目,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 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文化常识的考核结合文章 的内容进行,不是单独的考核某种知识,或是在教材中出现,或是通过文意可以 判断,注意分析。 1.【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三 校联考】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 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臬而已,故命曰布衣。” 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 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C.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 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 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D.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 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 2.【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在中国古 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是( A.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义,或同义,如:韩愈,字退 之;班固,字孟坚。 C.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 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3.【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 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南京又称建康、临安,镇江又称京口,开封又称东京,杭州又称钱塘
D. 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如果将这种思想放在漫 长的古代历史进程中及孟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我们会发现这—思想可以 称得上惊世骇俗,振聋发聩,意义非凡。 最拿分考点系列 必修一 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命题说明】文化常识是近三年必考的内容,以选择题方式出现,分值为三分。 文化常识题目的考核是文言文考核的重点,今年考试大纲中又单独把它列为一个 考点,考核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涉及到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近二年注意以选择 题的形式出现。注意积累。 文化常识近几年成为文言文考核的热点,17 年的考纲又把文化常识列为单独的 考点,应该成必考的题目,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 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文化常识的考核结合文章 的内容进行,不是单独的考核某种知识,或是在教材中出现,或是通过文意可以 判断,注意分析。 1.【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学、永安第一中学、漳平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三 校联考】下面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 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B. 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是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其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C. 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 于汉代。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是一种自上 而下的人才选拔制度。 D. 秦汉时,二十五家为一闾,主要由雇农、佃农等构成的贫苦人民居住闾左, 富者、贵者居于闾右,因此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而把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 左”。 2.【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 10 月阶段性检测】在中国古 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是( ) A. 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义,或同义,如:韩愈,字退 之;班固,字孟坚。 C. 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 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 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3.【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 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南京又称建康、临安,镇江又称京口,开封又称东京,杭州又称钱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