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参与、平时作业等,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完成,如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课程作业完成情况、日常学习的记录等。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基本概念: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基本课堂参与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等。学习哲学的意义。哲学课程目标1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认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平时作业方法论繁荣重大意义,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评价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0-20%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世界课堂参与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认识和实践课程目标2辩证关系的原理等。社会历史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平时作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在社会发期末考试展中的作用等。30-40%课堂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我们平时作业课程目标3要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期末考试力。坚定理想信念,谱写青春华章。30-40%七、成绩评定(一)评定方式1.总成绩评定总成绩=(课堂参与×50%+平时作业×30%×课内实践×20%)×30%+期末考试成绩×70%2.平时成绩评定(1)课堂参与:根据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质量量分。(2)平时作业:根据学生平时作业提交次数及完成质量进行评价。一般在学习通平台完成。(3)课内实践:根据学生进行课内实践活动的方式及效果进行评价。23
23 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课堂参与、平时作业等,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 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来完成,如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课程作 业完成情况、日常学习的记录等。 期末考核采用闭卷考试。 (二)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七、成绩评定 (一)评定方式 1.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课堂参与×50%+平时作业×30%×课内实践×20%)×30%+期末考 试成绩×70% 2.平时成绩评定 (1)课堂参与:根据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质量量分。 (2)平时作业:根据学生平时作业提交次数及完成质量进行评价。一般在 学习通平台完成。 (3)课内实践:根据学生进行课内实践活动的方式及效果进行评价。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基本概念: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哲学基本 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等。学习哲学的意义。哲学 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认识哲学作为世界观和 方法论繁荣重大意义,它是我们认识世界、评价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0-20% 课堂参与 平时作业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世界 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物矛盾运动 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认识和实践 辩证关系的原理等。社会历史及其运动规律,社会 基本矛盾及其规律,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等。30-40% 课堂参与 平时作业 期末考试 课程目标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我们 要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坚定理想信念,谱写青春华章。30-40% 课堂参与 平时作业 期末考试
3.期末成绩评定根据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评定。(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课程目标90-10080-8970-7960-690-59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能够较好地理能够深刻理解能够基本理解能够对哲学的不能够理解解和掌握哲学和掌握哲学的和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和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概念和相基本概念和相础知识有一定的基本概念相关知识,按课程目标1关知识,按时关知识,完成的理解和掌和基础知识,时完成作业,完成作业,积作业和参与课握,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和上课较认真,极参与课堂活堂活动的主动和参与课堂活课堂活动参活动较为积动。性一般。与度低。动不够积极。极。能够深刻理解能够较好地理能够基本理解能够对马克思不能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解和掌握马克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和掌握马克主义哲学的基思主义哲学的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思主义哲学本概念和基础基本概念和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的基本概念课程目标2知识,高质量础知识,按时知识,能够完理解和掌握,和基础知识,完成作业,积完成作业,上成作业的70%能够完成作业完成作业的极参与课堂互的60%左右,参60%以下或不课较认真,互左右,参与课动和拓展学习完成,课堂活动及拓展学堂活动的70%与课堂活动的习。较为积极。左右。60%左右。动参与度低。能够理解和掌不能够理解能够较好理解握马克思主义能够基本理解能够基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和掌握马克哲学的基本原和掌握马克思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思主义哲学理和方法,坚主义哲学的基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的基本原理持理论联系实本原理和方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和方法,独立课程目标3际。能够独立法,也基本能法,独立完成完成课程学习完成课程学完成课程学习够独立完成课课程学习任务习任务的质任务并自觉学任务并自觉学程学习任务,的质量一般,以致用,有量差,理论联以致用,内化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定的理论联系系实际的能于心,外化于的能力一般。的能力平平。实际的能力。力弱。行。八、选用教材编者教材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是否马工程教材备注是马克思主《马克思主义高等教育出2020.9义哲学哲学》编写组版社人民出版社九、主要参考书目24
24 3.期末成绩评定 根据期末闭卷考试卷面成绩评定。 (二)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能够深刻理解 和掌握哲学的 基本概念和相 关知识,按时 完成作业,积 极参与课堂活 动。 能够较好地理 解和掌握哲学 的基本概念和 相关知识,按 时完成作业, 上课较认真, 活 动 较 为 积 极。 能够基本理解 和掌握哲学的 基本概念和相 关知识,完成 作业和参与课 堂活动的主动 性一般。 能够对哲学的 基本概念和基 础知识有一定 的 理 解 和 掌 握,完成作业 和参与课堂活 动不够积极。 不 能 够 理 解 和 掌 握 哲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和基础知识, 完 成 作 业 和 课 堂 活 动 参 与度低。 课程目标 2 能够深刻理解 和掌握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 本概念和基础 知识,高质量 完成作业,积 极参与课堂互 动 及 拓 展 学 习。 能够较好地理 解和掌握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 基本概念和基 础知识,按时 完成作业,上 课较认真,互 动和拓展学习 较为积极。 能够基本理解 和掌握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 本概念和基础 知识,能够完 成作业的 70% 左右,参与课 堂活动的 70% 左右。 能够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 本概念和基础 知识有一定的 理解和掌握, 能够完成作业 的 60%左右,参 与课堂活动的 60%左右。 不 能 够 理 解 和 掌 握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基 本 概 念 和基础知识, 完 成 作 业 的 60%以下或不 完成,课堂活 动参与度低。 课程目标 3 能够理解和掌 握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坚 持理论联系实 际。能够独立 完成课程学习 任务并自觉学 以致用,内化 于心,外化于 行。 能够较好理解 和掌握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 本 原 理 和 方 法,能够独立 完成课程学习 任务并自觉学 以致用,有一 定的理论联系 实际的能力。 能够基本理解 和掌握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 本 原 理 和 方 法,也基本能 够独立完成课 程学习任务, 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一般。 能够基本理解 和掌握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 本 原 理 和 方 法,独立完成 课程学习任务 的质量一般, 理论联系实际 的能力平平。 不 能 够 理 解 和 掌 握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 基 本 原 理 和方法,独立 完 成 课 程 学 习 任 务 的 质 量差,理论联 系 实 际 的 能 力弱。 八、选用教材 教材名称 编者 出版社 出版时间 是否马工程教材 备注 马 克 思 主 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哲学》编写组 高 等 教 育 出 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20.9 是 九、主要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2]毛泽东.《实践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毛泽东。《矛盾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6]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一期十、课程学习建议1.明确专业学习目标,进行主动有效学习。2.深刻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性。3.进行广泛阅读,积极进行量的积累,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5
25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 版社 2012 [2]毛泽东.《实践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矛盾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9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18 年版 [6]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 2019 年第一期 十、课程学习建议 1.明确专业学习目标,进行主动有效学习。 2.深刻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自觉性。 3.进行广泛阅读,积极进行量的积累,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社会学概论》课程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社会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码231610102B无先修课程修读学期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口选修3口考试口考查课程学分考核方式课程学时52学时(理论学时52,实践学时0)执笔人肖志娥审核人李小红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以社会学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科学认识社会现象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科学地掌握社会学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自觉以此为指导,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锻炼和提高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转变和优化理论思维方式,锻炼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并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奋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谱写人生华章。三、 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26
26 《社会学概论》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社会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课程编码 231610102B 适用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先修课程 无 修读学期 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 必修 □选修 课程学分 3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 52 学时(理论学时 52 ,实践学时 0 ) 执笔人 肖志娥 审核人 李小红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以社会学及马克思主 义社会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 和方法,科学认识社会现象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其 他课程奠定专业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学生能够全面 科学地掌握社会学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自觉以此为指导, 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 理论,锻炼和提高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转变和优化理论思维方式,锻 炼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并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奋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谱写人生华章。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学习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专业视角发现社会现象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初步能力。加深对社会学理性认识,增加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认知中,初步具备认识到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之间的不同,初步建立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毕业要求指标点3-11课程目标2:通过对社会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对社会、社会交往、社会互动、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发展等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认识,具备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正确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毕业要求指标点3-3】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并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在对同类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锻炼和提高分析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文化自觉意识,进而提升文化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育人先育已,坚定专业发展理念,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要求指标点7-11(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指标3-1【学科知识】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目标1学科素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技能,了解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发展趋势。指标3-3【专业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与学术规范: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社会现实的紧学科素养课程目标2密联系,主动关照与关怀现实,关注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和动态,积极参与政治,提高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对政治现象进行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指标7-1【持续学习】掌握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发展阶段与路径方法,形成专业发展意识,树立终身课程目标3学会反思学习理念,具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意识和习惯。27
27 课程目标 1:学习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专业视角发现社会现象并 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初步能力。加深对社会学理性认识,增加对社会学 研究对象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认知中,初步具备认识到西方社会学与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之间的不同,初步建立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毕业要求指标 点 3-1】 课程目标 2:通过对社会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 学习,对社会、社会交往、社会互动、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社 会发展等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认识,具备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 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正确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毕业要 求指标点 3-3】 课程目标 3: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并通过检索相 关文献,在对同类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从而锻炼和提高分析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并 在此基础上增加文化自觉意识,进而提升文化自信,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思想政 治教育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育人先育己,坚定专业发展 理念,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要求指标 点 7-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学科素养 指标 3-1【学科知识】 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技能,了解本专业的 知识体系和发展趋势。 课程目标 2 学科素养 指标 3-3【专业能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 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与 学术规范;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社会现实的紧 密联系,主动关照与关怀现实,关注国际国内发展 形势和动态,积极参与政治,提高运用所学学科知 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对 政治现象进行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3 学会反思 指标 7-1【持续学习】 掌握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发 展阶段与路径方法,形成专业发展意识,树立终身 学习理念,具有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意 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