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所反映经营状况与他们的预期相背离,他们就会通过抛售股票、更换代理人或其他方式对 投资企业施加影响。作为拥有一定量资本正在寻找最佳投资项目的潜在投资者来说,企业在 证券市场公开提供的财务信息或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内幕信息就会引导他们的资金投向。 另外,不仅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和投资人需要信息,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证券监 管部门、债权人以至社会公众,都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在不同程度地通过对会计 信息的读解有意识地了解着某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 务于社会,为了更经济、更节俭地使用希缺的经济资源,为了更高效地提供各种实体产品和 无形服务。一句话,提供会计信息是为了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从表面上看,会计信息似乎产生于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中,而实际上,会计信息源于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只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发生的任何与资金变动有关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如实记录与汇总,这种记录与汇总具有连 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接收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额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及时进 行记录,不管这种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任何一笔原材料的购进都必须按实 际发生的购买价格、税金以及支出的相关费用金额,并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详细进行登记,以 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格:任何一笔产成品的销售都必须按实际售价和税金及时反映在企业 本期的销售收入中,并及时结转销售成本: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财务 费用和销售费用支出要在这一期间内登记入账,以便确切计算企业本期的损益:在一定期间 内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和支付给国家的各种税金,也必须经过会计 人员对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与计算加以确定。以上这些由会计人员操作的对企业经营 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记录与总结,最终以会计报告的形式提交国家有关管理当局、债权人 投资者和其他的信息需求者。从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产生,到将这些业务活动的原始数 据输入会计操作系统进行记录、汇总、分析,到会计信息生成以及最后报出,形成了一个信 息的输入、加工、输出与反馈的信息循环过程。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输送及利用,对企业经济 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计量、分类和汇总,将多种多样的和大量重复的经济数据浓缩为 比较集中的、高度重要的和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会计信息必须客观地汇集和报告,才能发 挥应有的作用。利用这些信息的人们要求会计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并能满足其需要 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系统和会计预测系统两个子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是利用 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记录并反映经济业务的动态和静态情况,提供历史性会计信息;会计 预测系统是根据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历史信息,利用会计的专门方法,产生并提供预测性信 3、会计是一种提供管理与决策信息的过程,是一种管理活动 为了使企业这一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通过会计工作进行加工、处理而生成的信息,使之成为管理当局经 营决策的依据,帮助决策者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指导和控制当期的经营活动,管理好用好企 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各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确保企业在不断提高经 济效益的同时,扩大市场影响 会计信息可以在以下两方面成为指导信息使用者进行有效决策的依据 (1)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决策 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在正 常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会计人员所提供的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反映企业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各种期间费用和企业的纳税情况 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债权情况:长短期债务的取得与偿还情况和企业的股东权益状 况。此外,通过管理会计提供的对销售活动的盈利估计、可供选择的不同投资方案的成本与
8 息所反映经营状况与他们的预期相背离,他们就会通过抛售股票、更换代理人或其他方式对 投资企业施加影响。作为拥有一定量资本正在寻找最佳投资项目的潜在投资者来说,企业在 证券市场公开提供的财务信息或通过各种渠道取得的内幕信息就会引导他们的资金投向。 另外,不仅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和投资人需要信息,政府有关经济管理部门、证券监 管部门、债权人以至社会公众,都和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在不同程度地通过对会计 信息的读解有意识地了解着某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 务于社会,为了更经济、更节俭地使用希缺的经济资源,为了更高效地提供各种实体产品和 无形服务。一句话,提供会计信息是为了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从表面上看,会计信息似乎产生于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中,而实际上,会计信息源于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只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发生的任何与资金变动有关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的如实记录与汇总,这种记录与汇总具有连 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接收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额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及时进 行记录,不管这种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任何一笔原材料的购进都必须按实 际发生的购买价格、税金以及支出的相关费用金额,并按照历史成本原则详细进行登记,以 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格;任何一笔产成品的销售都必须按实际售价和税金及时反映在企业 本期的销售收入中,并及时结转销售成本;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财务 费用和销售费用支出要在这一期间内登记入账,以便确切计算企业本期的损益;在一定期间 内应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和支付给国家的各种税金,也必须经过会计 人员对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与计算加以确定。以上这些由会计人员操作的对企业经营 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记录与总结,最终以会计报告的形式提交国家有关管理当局、债权人、 投资者和其他的信息需求者。从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产生,到将这些业务活动的原始数 据输入会计操作系统进行记录、汇总、分析,到会计信息生成以及最后报出,形成了一个信 息的输入、加工、输出与反馈的信息循环过程。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通过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输送及利用,对企业经济 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通过计量、分类和汇总,将多种多样的和大量重复的经济数据浓缩为 比较集中的、高度重要的和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会计信息必须客观地汇集和报告,才能发 挥应有的作用。利用这些信息的人们要求会计提供的数据真实可靠,并能满足其需要。 会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会计核算系统和会计预测系统两个子系统。会计核算系统是利用 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记录并反映经济业务的动态和静态情况,提供历史性会计信息;会计 预测系统是根据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历史信息,利用会计的专门方法,产生并提供预测性信 息。 3、 会计是一种提供管理与决策信息的过程,是一种管理活动 为了使企业这一独立的经济实体能够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利用通过会计工作进行加工、处理而生成的信息,使之成为管理当局经 营决策的依据,帮助决策者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指导和控制当期的经营活动,管理好用好企 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各种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确保企业在不断提高经 济效益的同时,扩大市场影响。 会计信息可以在以下两方面成为指导信息使用者进行有效决策的依据: (1)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决策 会计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在正 常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会计人员所提供的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反映企业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各种期间费用和企业的纳税情况; 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债权情况;长短期债务的取得与偿还情况和企业的股东权益状 况。此外,通过管理会计提供的对销售活动的盈利估计、可供选择的不同投资方案的成本与
收益比较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预算;根据对经营环境的分析和运用历史的会计信息进行的 市场预测、制定的产品价格策略以及利用价值分析法、费用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资源利 用的线性规划法所得出的各种数据,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解决经营决策中的基本问题:确定企 业的发展方向、产品结构、多种经营和联合经营、开发和扩大市场份额、原材料供应基地 人力资源开发、资金合理筹措和使用等,以便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企业短期和长期经营目标。 (2)指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作为企业所有者的投资人和 作为企业债主的债权人。投资人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享有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债权 人以获取利息为目的,企业负有对到期债务还本付息的义务。投资人与债权人在选择投资领 域或做出投资决策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有助于个人资本的增值,有助 于企业生产经营长期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项投资的经济效益如何,主要取决于投资后的现金流动情况和投资存续期的长短。一般来 说,在投资存续期内,现金流λ量与流出量之差,即现金浄流量越大,说明投资效果越好 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通常需要借助于会计信息,计算与分析不同的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指标,确定多个备选方案并据以选取最优方案。由于投 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在投资后的存续期间逐渐显现出来的,因而在投资决策之前只能根据 某些历史数据进行推测,投资风险极大。一旦投资决策失误,其后果极难补救。因此,任何 形式的投资都必须利用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而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根 据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所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的归纳和总结,是在经济现实 基础上分析、整理得出的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估计和预测的数据资料,因而,在引导投资决 策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信息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将会计定义为一种旨在传达一个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各 种信息、以便其使用者据以做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的信息系统。从会计对经济活动具有反 映与监督(控制)职能的角度分析,应当将会计理解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这种经济管理活 动是会计人员通过反映与监督职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各种有利于管理决策的信息, 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并通过管理科学水平的提高加速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从 实现沟通与交流的角度分析,应将会计理解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有了这种可以在不 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的语言,国际间货物与服务贸易才能更加顺畅,才能使世 界经济以更高速度发展。 (二)会计的特点 无论是从会计所具有的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基础管理的本质,还是从它作为一种国际通 用的商业语言,作为一个加工处理经济业务的信息系统和对引导经营者与投资者正确决策的 依据,会计本身都表现出与其他经济管理手段、方法的、体现其自身职能特征的突出特点。 1、综合性 会计反映经济活动是主要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以实物、劳动等其他量度、计量。货币量 度可以综合反映各种纷繁复杂的商品、产品及其交易,体现了综合性反映经济活动的基本要 求,充分地表现了综合性特点 2、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综合反映的基本特点要求下,为了充分反映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活动,以便提 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客观上还要求财务会计核算必须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反映 连续性是指在核算中,要按经济业务(会计事项)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地进行序时记 录反映全过程;系统性,是指在核算中,要对核算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以便于进行分类核 算,同时还要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反映;全面性,首先是指登记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反映 来龙去脉,其次是指应当记录反映会计能够反映的全部经济业务,不能遗漏任何一项经济业
9 收益比较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预算;根据对经营环境的分析和运用历史的会计信息进行的 市场预测、制定的产品价格策略以及利用价值分析法、费用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资源利 用的线性规划法所得出的各种数据,企业管理人员可以解决经营决策中的基本问题:确定企 业的发展方向、产品结构、多种经营和联合经营、开发和扩大市场份额、原材料供应基地、 人力资源开发、资金合理筹措和使用等,以便根据市场需要确定企业短期和长期经营目标。 (2)指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作为企业所有者的投资人和 作为企业债主的债权人。投资人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享有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债权 人以获取利息为目的,企业负有对到期债务还本付息的义务。投资人与债权人在选择投资领 域或做出投资决策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有助于个人资本的增值,有助 于企业生产经营长期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项投资的经济效益如何,主要取决于投资后的现金流动情况和投资存续期的长短。一般来 说,在投资存续期内,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之差,即现金净流量越大,说明投资效果越好。 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通常需要借助于会计信息,计算与分析不同的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 流出量、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等指标,确定多个备选方案并据以选取最优方案。由于投 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在投资后的存续期间逐渐显现出来的,因而在投资决策之前只能根据 某些历史数据进行推测,投资风险极大。一旦投资决策失误,其后果极难补救。因此,任何 形式的投资都必须利用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可行性分析,而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根 据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所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的归纳和总结,是在经济现实 基础上分析、整理得出的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估计和预测的数据资料,因而,在引导投资决 策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从信息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将会计定义为一种旨在传达一个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各 种信息、以便其使用者据以做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的信息系统。从会计对经济活动具有反 映与监督(控制)职能的角度分析,应当将会计理解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这种经济管理活 动是会计人员通过反映与监督职能,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各种有利于管理决策的信息, 使管理更加科学化,并通过管理科学水平的提高加速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从 实现沟通与交流的角度分析,应将会计理解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有了这种可以在不 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的语言,国际间货物与服务贸易才能更加顺畅,才能使世 界经济以更高速度发展。 (二)会计的特点 无论是从会计所具有的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基础管理的本质,还是从它作为一种国际通 用的商业语言,作为一个加工处理经济业务的信息系统和对引导经营者与投资者正确决策的 依据,会计本身都表现出与其他经济管理手段、方法的、体现其自身职能特征的突出特点。 1、 综合性 会计反映经济活动是主要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以实物、劳动等其他量度、计量。货币量 度可以综合反映各种纷繁复杂的商品、产品及其交易,体现了综合性反映经济活动的基本要 求,充分地表现了综合性特点。 2、 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在综合反映的基本特点要求下,为了充分反映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活动,以便提 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客观上还要求财务会计核算必须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反映。 连续性是指在核算中,要按经济业务(会计事项)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地进行序时记 录反映全过程;系统性,是指在核算中,要对核算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以便于进行分类核 算,同时还要进行数据整理、汇总反映;全面性,首先是指登记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反映 来龙去脉,其次是指应当记录反映会计能够反映的全部经济业务,不能遗漏任何一项经济业
务 综上所述,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运用专门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地反映经 济活动,已经构成现代会计的鲜明特点。 会计的定义是人们对会计本质特征及其外在表象的一个综合认识。正确的理解会计的概 念,对于实现会计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会计目标,完成会计任务,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随之发展的,其历史相当悠久。 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对于进一步认识会计的本质、职能以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 位和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和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 产;生产过程本身即是一种产品的获取过程,也是一种物质资料或社会资源的耗费过程。人 们从事生产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达到这一目 的,除了采用先进的技术外,还必须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与监督,对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进 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以尽可能减少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的产生正是源于 人们对经济效益的关心和对经济管理的要求。当人们把劳动的获取量与为取得劳动成果而耗 费的劳动量这二者进行对比并产生有关信息时,以计算、记录和提供有关信息为目标的会计 活动就应运而生了。会计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那时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 能的附带部分。当生产力不断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对生产的专门管理成为必需时, 会计作为生产附属职能时代便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结束,从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的职 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如“结绳记事”“甲骨书契”等原始计量、记录行为。 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专门记载西周“官制”的“周礼”中,记述了“司会” 职的职掌。“司会”负责考核官吏们的政绩并检查他们经手的财物收支,“听其会计”。“会” “计”都有计量的含义 会计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也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即当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时,作为提供经济过程和结果信息的会计就会随之产生。至于最早的会计产生于哪个国家和 地区、最早产生于什么年代,在中外会计史学界的争议颇多,也很难做出确切的历史考证。 (二)会计的发展 1、古代会计 古代会计以前应为远古会计,代表的时代经历了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与生产职能相分离 的阶段,是会计产生萌芽的时期。这一阶段也可以作为古代会计的一部分。但古代会计突出 的代表阶段,应主要是会计具有独立的职能,直至形成比较完备的单式簿记的阶段。在这 发展阶段的会计,会计核算的范围包括了统计生产过程中各种耗费与所得量以及对业务过程 (生产过程)核算,以后逐渐与统计和业务核算分开 中国古代会计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西周时期官厅会计的“月计岁会”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当而已矣”论述:;《孟子正义》对“会计”一词的解释:“零星算之为 计,总和算之为会”。 秦汉时期会计记录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创立了账簿(当时叫“簿书”或“簿”, 如谷簿、钱簿等),西汉时开始采用“上计簿”则是“会计报告”的滥觞。(公元23年前)。 唐宋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经济最发达时期,在单式簿记的结帐和报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唐朝由流水账和誊清账组成的账簿体系已初步形成。宋代更发明了“四柱清册”的结账与
10 务。 综上所述,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运用专门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地反映经 济活动,已经构成现代会计的鲜明特点。 会计的定义是人们对会计本质特征及其外在表象的一个综合认识。正确的理解会计的概 念,对于实现会计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会计目标,完成会计任务,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二、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并随之发展的,其历史相当悠久。 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对于进一步认识会计的本质、职能以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 位和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和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 产;生产过程本身即是一种产品的获取过程,也是一种物质资料或社会资源的耗费过程。人 们从事生产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达到这一目 的,除了采用先进的技术外,还必须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与监督,对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进 行记录、计算、比较和分析,以尽可能减少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的产生正是源于 人们对经济效益的关心和对经济管理的要求。当人们把劳动的获取量与为取得劳动成果而耗 费的劳动量这二者进行对比并产生有关信息时,以计算、记录和提供有关信息为目标的会计 活动就应运而生了。会计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那时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 能的附带部分。当生产力不断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对生产的专门管理成为必需时, 会计作为生产附属职能时代便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结束,从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专门的职 业。 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如“结绳记事”“甲骨书契”等原始计量、记录行为。 在公元前 4 世纪至公元前 2 世纪专门记载西周“官制”的“周礼”中,记述了“司会”一 职的职掌。“司会”负责考核官吏们的政绩并检查他们经手的 财物收支,“听其会计”。“会” “计”都有计量的含义。 会计在世界其他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也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即当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时,作为提供经济过程和结果信息的会计就会随之产生。至于最早的会计产生于哪个国家和 地区、最早产生于什么年代,在中外会计史学界的争议颇多,也很难做出确切的历史考证。 (二)会计的发展 1、古代会计 古代会计以前应为远古会计,代表的时代经历了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与生产职能相分离 的阶段,是会计产生萌芽的时期。这一阶段也可以作为古代会计的一部分。但古代会计突出 的代表阶段,应主要是会计具有独立的职能,直至形成比较完备的单式簿记的阶段。在这一 发展阶段的会计,会计核算的范围包括了统计生产过程中各种耗费与所得量以及对业务过程 (生产过程)核算,以后逐渐与统计和业务核算分开。 中国古代会计在历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西周时期官厅会计的“月计岁会”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当而已矣”论述;《孟子正义》对“会计”一词的解释:“零星算之为 计,总和算之为会”。 秦汉时期会计记录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创立了账簿(当时叫“簿书”或“簿”, 如谷簿、钱簿等),西汉时开始采用“上计簿”则是“会计报告”的滥觞。(公元 23 年前)。 唐宋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经济最发达时期,在单式簿记的结帐和报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唐朝由流水账和誊清账组成的账簿体系已初步形成。宋代更发明了“四柱清册”的结账与
报账方法,称为四柱结算法。 四柱清册把一定时期内财物收付的记录,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个部分分 类记录,并可以进行平衡检验。公式: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这个公式相当于现在企业用于库存结算时的公式 上期期末(或本期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期末结存,将我国的单式收付 簿记提高到一个较为科学的水平。 明末清初(15世纪-17世纪)出现了满足商业上核算盈亏需要的“龙门账 龙门账将全部账目分为四类:进(收入)、缴(支出及费用)、存(财产及债权)、该(投 资和债务),这四个项目的关系式可以表述为 进一缴=存一该 年终结账时,按照上述公式,从两方面计算盈亏,使其相符,即: 进一缴=盈亏 相符(合龙门)于:存一该=盈亏 明末清初,随着我国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民间商业界又在龙门账的基础上有所创 新,建立和运用了“四脚账”。“四脚账”又叫“天地合”。特点是发生经济活动,均在账 簿上记录两笔账,既要登记某一账项的来账方面,又要同时登记这一账项的去账方面,反映 了同一账项来龙去脉。已基本接近近代会计的“复式记账”的原理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萌芽的时间要追索到公元前。闪族( Sumerian)文化发源于大 约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 Mesopotamia),在该时期的陶片上也发现了会计记 录的一些符号,公元3000多年前的古巴比伦王国( Baby lonia)和古埃及( Egypt),作为会计 的记录官员都要在学校里进行相当于会计训练课程的学习。大流士( Darius,公元前521 486年的古波斯帝国国王)统治下的波斯( Persia),设有官员对统辖区的会计进行审计。希 伯莱( Hebrew)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审计官员,主要审计官员在政府中处于第二重要的地位,然 而在古希腊( Greece,公元前1400年)通常惯例是让奴隶来做审计、查账工作,因为奴隶随 时会遭到酷刑惩罚,所以他们对工作比自由人更加小心谨慎。并且当时的法律也保护自由于 不必做如此繁重的核查工作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会计在希腊慢慢成了一种比较有地位的工作,而且政 府建筑物建筑成本的各项会计记录也都要刻在建筑结构上。例如从一块刻有会计记录的石碑 上我们可知道巴台农神庙( Parthenon)大约花了469泰伦,相当于今天的200多美元:而根 据刻在金字塔上的会计记录和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德( Herodotus)的记载,古埃及法老 ( Cheops)的金字塔则花了1500泰伦。公元前200年古罗马帝国设有财务官员负责监督当地 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财务官员要亲自提高财务报表,并由一名检查人员听取这些记录,进 而判断会计记录是否属实,这种做法就形成了今天的审计一词 Auditor,来自于拉丁文的 Audie,即听的意思。公元四世纪初期拜占庭帝国康士坦丁堡( Byzantine Empire Constantine)设立了一所公共管理学校,其中就有会计课程,查理曼大帝( Charlemagne)(公 元642-814年)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沿用了罗马和波斯的会计审计制度,在他死后,会 计审计组织制度被取消,帝国不久也随之瓦解。 由于宗教和其他原因的影响,中世纪的会计开始衰退,直到意大利宗教战争期间又开始 复兴。1340年,热那亚( Genoese)的会计记录中出现了萌芽状态的复式簿记方式,同时在英 国设置了财政部门。15世纪,美第齐( Medici)银行的分行每年都需要向在佛罗伦萨 ( Florence)的总部上交年度资产负债表,1631年,那些普里茅斯( Plymouth)、马萨诸塞 ( Massachusetts)的投资者们,把从荷兰聘请的一名会计人员派往那里用于调查殖民地负债 日益增加的原因,美洲新大陆人由此经历了他们的第一次审计。① 11
11 报账方法,称为四柱结算法。 四柱清册把一定时期内财物收付的记录,通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个部分分 类记录,并可以进行平衡检验。公式: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这个公式相当于现在企业用于库存结算时的公式: 上期期末(或本期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期末结存,将我国的单式收付 簿记提高到一个较为科学的水平。 明末清初(15 世纪-17 世纪)出现了满足商业上核算盈亏需要的“龙门账”。 龙门账将全部账目分为四类:进(收入)、缴(支出及费用)、存(财产及债权)、该(投 资和债务),这四个项目的关系式可以表述为: 进—缴 = 存—该 年终结账时,按照上述公式,从两方面计算盈亏,使其相符,即: 进—缴 = 盈亏 相符(合龙门)于:存—该 = 盈亏 明末清初,随着我国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民间商业界又在龙门账的基础上有所创 新,建立和运用了“四脚账”。 “四脚账”又叫“天地合”。特点是发生经济活动,均在账 簿上记录两笔账,既要登记某一账项的来账方面,又要同时登记这一账项的去账方面,反映 了同一账项来龙去脉。已基本接近近代会计的“复式记账”的原理。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会计萌芽的时间要追索到公元前。闪族(Sumeriam)文化发源于大 约于公元前 3200 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在该时期的陶片上也发现了会计记 录的一些符号,公元 3000 多年前的古巴比伦王国(Babylonia)和古埃及(Egypt),作为会计 的记录官员都要在学校里进行相当于会计训练课程的学习。大流士(Darius,公元前 521— 486 年的古波斯帝国国王)统治下的波斯(Persia),设有官员对统辖区的会计进行审计。希 伯莱(Hebrew)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审计官员,主要审计官员在政府中处于第二重要的地位,然 而在古希腊(Greece,公元前 1400 年)通常惯例是让奴隶来做审计、查账工作,因为奴隶随 时会遭到酷刑惩罚,所以他们对工作比自由人更加小心谨慎。并且当时的法律也保护自由于 不必做如此繁重的核查工作。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会计在希腊慢慢成了一种比较有地位的工作,而且政 府建筑物建筑成本的各项会计记录也都要刻在建筑结构上。例如从一块刻有会计记录的石碑 上我们可知道巴台农神庙(Parthenon)大约花了 469 泰伦,相当于今天的 200 多美元;而根 据刻在金字塔上的会计记录和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德(Herodotus)的记载,古埃及法老 (Cheops)的金字塔则花了 1500 泰伦。公元前 200 年古罗马帝国设有财务官员负责监督当地 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财务官员要亲自提高财务报表,并由一名检查人员听取这些记录,进 而判断会计记录是否属实,这种做法就形成了今天的审计一词 Auditor,来自于拉丁文的 Audire,即听的意思 。公元四世 纪初期拜 占庭帝国康 士坦丁堡(Byzantine Empire Constantine)设立了一所公共管理学校,其中就有会计课程,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公 元 642—814 年)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沿用了罗马和波斯的会计审计制度,在他死后,会 计审计组织制度被取消,帝国不久也随之瓦解。 由于宗教和其他原因的影响,中世纪的会计开始衰退,直到意大利宗教战争期间又开始 复兴。1340 年,热那亚(Genoese)的会计记录中出现了萌芽状态的复式簿记方式,同时在英 国设置了财政部门。15 世纪,美第齐(Medici)银行的分行每年都需要向在佛罗伦萨 (Florence)的总部上交年度资产负债表,1631 年,那些普里茅斯(Plymouth)、马萨诸塞 (Massachusetts)的投资者们,把从荷兰聘请的一名会计人员派往那里用于调查殖民地负债 日益增加的原因,美洲新大陆人由此经历了他们的第一次审计。①
早期的会计是管理者或经营者生产经营的一部分,但大规模的会计活动大都与政府的管 理活动有关,但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其他的会计需求。大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不断增 加经营管理人员,这样,原来小企业中投资者和管理者集于一身的做法逐渐被这样一种趋势 所取代:投资者与管理分离。投资者需要从管理者那里了解自己所投入资本的使用与运营情 况,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得到预期的投资收益,知道经营者是否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或是否 在经营管理中有不轨行为。也就是说,投资者需要通过了解会计信息才能掌握这些情况,因 此,会计逐渐发展起来 注:①威拉德:会计专业的起源《会计评论》,1969年4月P284-291 2、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是从运用复式记账开始的。近代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的发展。在 会计的内容上,经历了由对经济过程的广泛计算和记录,到对经济过程的特定方面一一价值 运动计算、记录的发展。从而使会计形成了独立的、较为科学的会计方法体系。与古代会计 比较,近代会计的主要特点为 (1)有可能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限定了会计的内容,又为会计方法的科学发展奠 定了基础; (2)采用了复式记账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账户体系,为近代会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适应商品货币经济的需要,为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会计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 科学的复式记账法的产生,是近代会计的开端。12世纪-15世纪,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 如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在佛罗伦萨银行出现单式借贷记 账法,后来发展成为复式记账法,从此,会计具有了自己特殊的把数据转换为信息的科学的 功能。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 Lucas pacioli)在他出版的《数学大全》中的 《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结合数学原理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簿记 法,即借贷记账法,并介绍了以日记账、分录账和总账三种账簿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以后相 继流传到世界各国,标志着借贷记账法及近代会计形成,被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和创造, 是会计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也为世界上现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赞美复式簿记: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以致每一个精明的商人都 必须在自己的经营事业中利用它。复式记账的应用,对于资本主义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十分 重要的作用。 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和齐默尔曼指出“牢记1494年,会计人员应当不会感到困难, 因为这个年代紧靠1492年。而1492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一年。在会计的发展史上,1494 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代一一不是因这它表示簿记的产生,而是因为在这一年意大利出 版了一部有关簿记的论著。”① OA. C. Littleton, V.K. Zimmeman: Accounting Theory: Continuity and Change, 1962, pagel. 1581年,威尼斯“会计学院”建立,表明会计已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校里传授。以后会 计科学知识在世界各国传播。 近代会计的第二个里程碑是1854年在英国苏格兰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 爱丁堡会计师协会。在18世纪-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及随之而来的“股份有限公司”,要求 会计提供更多的服务,使会计成为一种社会活动。会计服务对象扩大了,会计内容和职能也 有所发展。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又发挥了监督的职能作用。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本计算、会计报表分析、财产估价原则、标准成本制度等不 断地被应用到会计中,使近代会计进入了成熟期 在我国,对近代会计的发展几乎谈不上贡献。清末从国外引进复式簿记。1905年一个 叫蔡锡勇的人,从波兰学会复式记账法,并结合中国当时的收付记账法,写成“连环账谱
12 早期的会计是管理者或经营者生产经营的一部分,但大规模的会计活动大都与政府的管 理活动有关,但是,工业革命带来了其他的会计需求。大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不断增 加经营管理人员,这样,原来小企业中投资者和管理者集于一身的做法逐渐被这样一种趋势 所取代:投资者与管理分离。投资者需要从管理者那里了解自己所投入资本的使用与运营情 况,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得到预期的投资收益,知道经营者是否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或是否 在经营管理中有不轨行为。也就是说,投资者需要通过了解会计信息才能掌握这些情况,因 此,会计逐渐发展起来。 注:①威拉德:会计专业的起源《会计评论》,1969 年 4 月 P284—291 2、近代会计 近代会计是从运用复式记账开始的。近代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 会计的发展。在 会计的内容上,经历了由对经济过程的广泛计算和记录,到对经济过程的特定方面——价值 运动计算、记录的发展。从而使会计形成了独立的、较为科学的会计方法体系。与古代会计 比较,近代会计的主要特点为: (1)有可能以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限定了会计的内容,又为会计方法的科学发展奠 定了基础; (2)采用了复式记账法,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账户体系,为近代会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适应商品货币经济的需要,为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会计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 科学的复式记账法的产生,是近代会计的开端。12 世纪-15 世纪,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 如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等,商业和金融业特别繁荣。在佛罗伦萨银行出现单式借贷记 账法,后来发展成为复式记账法,从此,会计具有了自己特殊的把数据转换为信息的科学的 功能。 1494 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s Pacioli)在他出版的《数学大全》中的 《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中,结合数学原理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簿记 法,即借贷记账法,并介绍了以日记账、分录账和总账三种账簿为基础的会计制度,以后相 继流传到世界各国,标志着借贷记账法及近代会计形成,被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和创造, 是会计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也为世界上现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著名的德国诗人歌德赞美复式簿记: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以致每一个精明的商人都 必须在自己的经营事业中利用它。复式记账的应用,对于资本主义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十分 重要的作用。 美国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和齐默尔曼指出“牢记 1494 年,会计人员应当不会感到困难, 因为这个年代紧靠 1492 年。而 1492 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一年。在会计的发展史上,1494 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代——不是因这它表示簿记的产生,而是因为在这一年意大利出 版了一部有关簿记的论著。”① ①A.C.Littleton, V.K.Zimmeman: Accounting Theory: Continuity and Change, 1962,page1. 1581 年,威尼斯“会计学院”建立,表明会计已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校里传授。以后会 计科学知识在世界各国传播。 近代会计的第二个里程碑是 1854 年在英国苏格兰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 爱丁堡会计师协会。在 18 世纪-19 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及随之而来的“股份有限公司”,要求 会计提供更多的服务,使会计成为一种社会活动。会计服务对象扩大了,会计内容和职能也 有所发展。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又发挥了监督的职能作用。 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成本计算、会计报表分析、财产估价原则、标准成本制度等不 断地被应用到会计中,使近代会计进入了成熟期。 在我国,对近代会计的发展几乎谈不上贡献。清末从国外引进复式簿记。1905 年一个 叫蔡锡勇的人,从波兰学会复式记账法,并结合中国当时的收付记账法,写成“连环账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