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东海区海域主要水质监测指标监测结果如下: pH海水pH范围为7.30~852,春季和夏季,部分区域受赤潮影 响,pH相对较高。 溶解氧表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为1.76毫克/升~12.84毫克/ 升,底层范围为0.92毫克升~1233毫克/升。夏季,长江口外海域出 现低氧现象,低氧区溶解氧含量低于2,0毫克/升。 化学需氧量海水中化学需氧量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连云港、盐城、长江口和杭州湾等近岸部分海域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 准 无机氮海水中无机氮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集中 在近岸海域,尤其是江苏沿岸、长江口、浙江近岸、三沙湾、闽江口、 厦门港等近岸海域。 活性磷酸盐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主要集中在灌河口、如东近岸、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港、台州湾 温州湾、三沙湾、闽江口、厦门港等近岸海域。 石油类海水中石油类基本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如东 近岸、长江口、温台近岸和闽江口等海域个别站位石油类超标。 重金属海水中重金属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夏季和秋季,东海区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分 富营养化状态依据富营养化指数(E)确定。E=化学需氧量][无机氮]κ活性磷酸盐]κ104500,E≥1为 富营养化,其中,1≤E≤3为轻度富营养化,3<E≤9为中度富营养化,E>9为重度富营养化 7
7 2017 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东海区海域主要水质监测指标监测结果如下: pH 海水pH范围为7.30~8.52,春季和夏季,部分区域受赤潮影 响,pH相对较高。 溶解氧 表层海水中溶解氧含量范围为1.76毫克/升~12.84毫克/ 升,底层范围为0.92毫克/升~12.33毫克/升。夏季,长江口外海域出 现低氧现象,低氧区溶解氧含量低于2.0毫克/升。 化学需氧量 海水中化学需氧量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连云港、盐城、长江口和杭州湾等近岸部分海域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 准。 无机氮 海水中无机氮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集中 在近岸海域,尤其是江苏沿岸、长江口、浙江近岸、三沙湾、闽江口、 厦门港等近岸海域。 活性磷酸盐 海水中活性磷酸盐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主要集中在灌河口、如东近岸、长江口、杭州湾、象山港、台州湾、 温州湾、三沙湾、闽江口、厦门港等近岸海域。 石油类 海水中石油类基本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如东 近岸、长江口、温台近岸和闽江口等海域个别站位石油类超标。 重金属 海水中重金属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夏季和秋季,东海区全海域海水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面积分 富营养化状态依据富营养化指数(E)确定。E=[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106 /4500,E≥1 为 富营养化,其中,1≤E≤3 为轻度富营养化,3<E≤9 为中度富营养化,E>9 为重度富营养化
2017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别为44325和69797平方千米,其中重度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分别为 12451和21867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灌河口、长江口、杭州湾、闽江 口、厦门港等局部海域。与去年夏季相比,全海域中度和重度富营养 化状况的海域面积分别增加78%和3.8% 2017年东海区海水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平方千米) 富营养化等级 近岸海域 近岸以外海域 全海域 轻度 30318 中度 20766 冬季 重度 13605 合计 64689 轻度 23538 中度 17927 春季 重度 13484 合计 54949 轻度 19696 674 20370 中度 11413 11504 夏季 重度 12393 58 合计 43503 822 44325 轻度 25757 761 26518 中度 21299 112 21411 秋季 重度 21749 21867 合计 68806 991 69797 备注:“P代表未开展监测
8 2017 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别为44325和69797平方千米,其中重度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分别为 12451和21867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灌河口、长江口、杭州湾、闽江 口、厦门港等局部海域。与去年夏季相比,全海域中度和重度富营养 化状况的海域面积分别增加7.8%和3.8%。 2017年东海区海水富营养化海域面积(平方千米) 富营养化等级 近岸海域 近岸以外海域 全海域 冬季 轻度 30318 / / 中度 20766 / / 重度 13605 / / 合计 64689 / / 春季 轻度 23538 / / 中度 17927 / / 重度 13484 / / 合计 54949 / / 夏季 轻度 19696 674 20370 中度 11413 90 11504 重度 12393 58 12451 合计 43503 822 44325 秋季 轻度 25757 761 26518 中度 21299 112 21411 重度 21749 117 21867 合计 68806 991 69797 备注:“/”代表未开展监测
2017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山省 5江苏省 冬季 春季 江苏省 安省 安省 省 一 夏季 秋季 红苏省 江苏省 安省 安锻省 江圆省 福境省 台德省 2017年东海区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9 2017 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2017 年东海区海水富营养化状况 夏季 秋季 冬季 春季
2017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22海洋沉积物 2017年,东海区开展了全海域海洋沉积物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有 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等 东海区沉积物质量状况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 近岸海域有机碳、硫化物、汞、铬、多氯联苯均符合第一类海洋 沉积物质量标准;砷、石油类、滴滴涕、镉和铅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 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8%以上;锌和铜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 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5%以上 近岸以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优于近岸海域,所有站位均符合第 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017年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 *区域沉积物综合质量是在单个站位的沉积物质量分级基础上,依据下面分级原则分为良好、一般、较差。 良好:低于5%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且不低于70%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良好。 般:5%-15%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状况为较差;或低于5%的站位为较差且髙于30%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状况 为一般和较差。 较差:15%以上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
10 2017 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2.2 海洋沉积物 2017年,东海区开展了全海域海洋沉积物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有 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重金属、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等。 东海区沉积物质量状况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 近岸海域有机碳、硫化物、汞、铬、多氯联苯均符合第一类海洋 沉积物质量标准;砷、石油类、滴滴涕、镉和铅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 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8%以上;锌和铜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 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5%以上。 近岸以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优于近岸海域,所有站位均符合第 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2017年监测指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 区域沉积物综合质量是在单个站位的沉积物质量分级基础上,依据下面分级原则分为良好、一般、较差。 良好:低于 5%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且不低于 70%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良好。 一般:5%~15%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状况为较差;或低于 5%的站位为较差且高于 30%的站位沉积物质量状况 为一般和较差。 较差:15%以上的站位的沉积物质量等级为较差
2017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23主要海湾 2017年,对东海区17个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主要海湾进行了 监测。海水开展4个季节的监测,沉积物开展夏季监测。冬季、春季、 夏季和秋季,13个海湾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水质,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 氮和活性磷酸盐。16个海湾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泉州湾沉积物质量 一般,主要超标指标为铅、锌和铜。 山东省 罗源病 福清湾 杭州湾 江苏省 兴化湾 象山港 台州湾 厦门港 折江省 乐清湾 温州湾 福建省 钓鱼岛 福清湾 化湾 ●东山 台湾省 第一类水质海域 第二类水质海域 第四类水盾海域 劣于第四类水质海 2017年夏季东海区主要海湾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11 2017 年东海区海洋环境公报 2.3 主要海湾 2017年,对东海区17个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主要海湾进行了 监测。海水开展4个季节的监测,沉积物开展夏季监测。冬季、春季、 夏季和秋季,13个海湾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水质,主要超标指标为无机 氮和活性磷酸盐。16个海湾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泉州湾沉积物质量 一般,主要超标指标为铅、锌和铜。 2017 年夏季东海区主要海湾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