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省、苏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 进、争先率先”主基调,紧扣“两聚一高”、践行“四大路径”,深入推进经济转型、 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持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新兴动能加快成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显著成 、综合经济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6.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 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0亿元,减少0.3%;第二产业增加值1365.64亿 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9.19亿元,增长9.8%。三次产业比重为 1.2:52.4:46.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8.05万元,按平均汇率(6.7518元/美 元)折4.15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20.74万元,按平均汇率折3.07万 美 20132017年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速度 300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一比上年增长(%) 260605 2500 222982 317.24 2145.31 2180.25 2000 1500 2013 2014 2015
1 2017 年张家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 年,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省、苏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 进、争先率先”主基调,紧扣“两聚一高”、践行“四大路径”,深入推进经济转型、 创新驱动、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持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新兴动能加快成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显著成 绩。 一、综合经济 2017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6.0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 长 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1.20 亿元,减少 0.3%;第二产业增加值 1365.64 亿 元,增长 5.3%;第三产业增加值 1209.19 亿元,增长 9.8%。三次产业比重为 1.2:52.4:46.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 GDP 为 28.05 万元,按平均汇率(6.7518 元/美 元)折 4.15 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GDP 为 20.74 万元,按平均汇率折 3.07 万 美元
20132017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 55.6 53.4 44.3 45.2 46.2 46.4 43.0 40.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65亿元,减少0.8%,其中 农业产值34.99亿元,林业产值7.37亿元,牧业产值4.84亿元,渔业产值5.30亿元,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15亿元。全年粮食产量22.41万吨,增长1.1%。油料总产量3497 吨,减少8.8%;棉花总产量27吨,与上年持平。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运行增量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93.20亿元,增长17.1%。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5464.39亿元,增长16.9%;利润总额409.47亿元,增长118.7%,增幅比 去年同期提高96个百分点:利税总额534.11亿元,增长97.3%,比去年同期提高 83.3个百分点。 主导行业稳健发展。冶金、纺织、机电、化工和食品五大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比重为95.3%,与上年持平。其中,冶金行业产值2426.81亿元,增长27.7% 纺织行业产值637.23亿元,减少3.3%;机电行业产值691.73亿元,增长8.5%;化工 行业产值781.87亿元,增长20.3%;食品行业产值202.27亿元,增长9.3%。 新兴动能持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285亿元,占规上工业
2 二、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0.65 亿元,减少 0.8%,其中, 农业产值 34.99 亿元,林业产值 7.37 亿元,牧业产值 4.84 亿元,渔业产值 5.30 亿元,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8.15 亿元。全年粮食产量 22.41 万吨,增长 1.1%。油料总产量 3497 吨,减少 8.8%;棉花总产量 27 吨,与上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运行增量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993.20 亿元,增长 17.1%。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 5464.39 亿元,增长 16.9%;利润总额 409.47 亿元,增长 118.7%,增幅比 去年同期提高 96 个百分点;利税总额 534.11 亿元,增长 97.3%,比去年同期提高 83.3 个百分点。 主导行业稳健发展。冶金、纺织、机电、化工和食品五大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比重为 95.3%,与上年持平。其中,冶金行业产值 2426.81 亿元,增长 27.7%; 纺织行业产值 637.23 亿元,减少 3.3%;机电行业产值 691.73 亿元,增长 8.5%;化工 行业产值 781.87 亿元,增长 20.3%;食品行业产值 202.27 亿元,增长 9.3%。 新兴动能持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产值 2285 亿元,占规上工业
比重达45.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值1512.37亿元,增长13.49 新能源产值310.27亿元,增长2.8%;新装备产值264.72亿元,增长19.3%;智能电 及再生利用产值177.97亿元,增长18.1%;新医药及其他19.62亿元,减少9 建筑业保持平稳。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1.74亿元,增长2.4%。其中建筑、安 装工程产值130.89亿元,增长2.0%;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17.01亿元,增长53.6% 竣工产值129.63亿元,增长17.3%,竣工率为98.4%。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 工面积1243.73万平方米,减少13.1%,其中新开工面积393.11万平方米,增长14.4%。 四、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全市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46亿元,同比增长 8.7%。从零售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2.7%。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看,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5.8%、饮料类增长17.1%、五金 电料类增长14.6%、化妆品类增长10.8%、家具类增长10.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增长12.7%、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16.0%;粮油食品类减少12%、金银珠宝类减少3.0%、 书报杂志类减少1.6%、体育娱乐用品类减少4.9%。全年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3922.22 亿元,增长50.3%。其中,生产资料市场为3774.08亿元,增长53.2%。玖隆物流园、 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保税区进口消费品市场和保税区粮油交易 市场成交额分别达到2165.12亿元、838.54亿元、353.69亿元、376.07亿元和211.68 亿 掖游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172.01亿元,增长14.9%。其中旅游外汇收 入6747.81万美元,增长8.2%。全年接待境内游客74.12万人次,增长9.5%;接待境 外游客4.09万人次,增长11.5%。全市旅游景区9个,比去年增加1个 五、开放型经济
3 比重达 45.8%,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产值 1512.37 亿元,增长 13.4%; 新能源产值 310.27 亿元,增长 2.8%;新装备产值 264.72 亿元,增长 19.3%;智能电网 及再生利用产值 177.97 亿元,增长 18.1%;新医药及其他 19.62 亿元,减少 9.2%。 建筑业保持平稳。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31.74 亿元,增长 2.4%。其中建筑、安 装工程产值 130.89 亿元,增长 2.0%;在外省完成建筑业产值 17.01 亿元,增长 53.6%。 竣工产值 129.63 亿元,增长 17.3%,竣工率为 98.4%。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施 工面积 1243.73 万平方米,减少 13.1%,其中新开工面积 393.11 万平方米,增长 14.4%。 四、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全市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81.46 亿元,同比增长 8.7%。从零售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2.7%。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分类看,石油及制品类增长 15.8%、饮料类增长 17.1%、五金 电料类增长 14.6%、化妆品类增长 10.8%、家具类增长 10.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增长 12.7%、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 16.0%;粮油食品类减少 12%、金银珠宝类减少 3.0%、 书报杂志类减少 1.6%、体育娱乐用品类减少 4.9%。全年商品市场实现成交额 3922.22 亿元,增长 50.3%。其中,生产资料市场为 3774.08 亿元,增长 53.2%。玖隆物流园、 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保税区进口消费品市场和保税区粮油交易 市场成交额分别达到 2165.12 亿元、838.54 亿元、353.69 亿元、376.07 亿元和 211.68 亿元。 旅游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 172.01 亿元,增长 14.9%。其中旅游外汇收 入 6747.81 万美元,增长 8.2%。全年接待境内游客 774.12 万人次,增长 9.5%;接待境 外游客 4.09 万人次,增长 11.5%。全市旅游景区 9 个,比去年增加 1 个。 五、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企稳回升。全市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179.26亿元,同比增长20.5%。其 中,进口总额1095.11亿元,同比增长25.5%;出口总额1084.15亿元,同比增长15.8%。 从出口的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优于加工贸易,增速分别为16.2%和-12.3%。从出口贸 易主要国家看,美国、韩国、日本分别增长26.6%、9.4%、7.3%。从出口贸易主要商品 看,塑料产品、纺织产品和化工产品表现较好,分别增长23.3%、16.1%和16.0%。另外,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0.6%。从进口贸易主要国家看,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分别增 长48.1%、16.7%、23.7%。从进口贸易主要商品看,矿产品、植物产品、化工产品、贱 金属及其制品分别增长47.9%、6.2%、3.1%、72.1%。张家港口岸完成口岸货物吞吐量 2.87亿吨,增长0.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6154万吨,增长0.8% 利用外资顺利推进。全市新增注册外资5.7亿美元(含减资项目),同比增长25.2%, 新批了国际香料、康特汽车部件、金朋新材料、达丽建筑材料、欧亚通新能源汽车、芬 美意、布伦泰格、富江饲料蛋白、科新新能源、霍尼韦尔优欧辟工程技术硏发、万都博 泽等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全市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1亿美元,增长1.7%。其中开发 区龙头效应凸显,共完成实际利用外资5.4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88.0% 对外投资稳步推进。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6个,投资总额11.36亿美元。其 中,中方出资额5.2亿美元;新签境外工程合同额3.18亿美元:完成境外工程营业额 2.71亿美元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535.72亿元,增长25.0%。完成公共 财政预算收入210.01亿元,增长10.5%。三大主要税种“两增一降”:增值税、企业所 得税分别增长42.2%、43.4%,个人所得税下降56.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3.67 亿元,同比增长4.8%
4 对外贸易企稳回升。全市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 2179.26 亿元,同比增长 20.5%。其 中,进口总额 1095.11 亿元,同比增长 25.5%;出口总额 1084.15 亿元,同比增长 15.8%。 从出口的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优于加工贸易,增速分别为 16.2%和-12.3%。从出口贸 易主要国家看,美国、韩国、日本分别增长 26.6%、9.4%、7.3%。从出口贸易主要商品 看,塑料产品、纺织产品和化工产品表现较好,分别增长 23.3%、16.1%和 16.0%。另外,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 30.6%。从进口贸易主要国家看,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分别增 长 48.1%、16.7%、23.7%。从进口贸易主要商品看,矿产品、植物产品、化工产品、贱 金属及其制品分别增长 47.9%、6.2%、3.1%、72.1%。张家港口岸完成口岸货物吞吐量 2.87 亿吨,增长 0.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6154 万吨,增长 0.8%。 利用外资顺利推进。全市新增注册外资 5.7 亿美元(含减资项目),同比增长 25.2%, 新批了国际香料、康特汽车部件、金朋新材料、达丽建筑材料、欧亚通新能源汽车、芬 美意、布伦泰格、富江饲料蛋白、科新新能源、霍尼韦尔优欧辟工程技术研发、万都博 泽等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全市完成实际利用外资 6.1 亿美元,增长 1.7%。其中开发 区龙头效应凸显,共完成实际利用外资 5.4 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 88.0%。 对外投资稳步推进。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资项目 26 个,投资总额 11.36 亿美元。其 中,中方出资额 5.2 亿美元;新签境外工程合同额 3.18 亿美元;完成境外工程营业额 2.71 亿美元。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 535.72 亿元,增长 25.0%。完成公共 财政预算收入 210.01 亿元,增长 10.5%。三大主要税种“两增一降”:增值税、企业所 得税分别增长 42.2%、43.4%,个人所得税下降 56.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93.67 亿元,同比增长 4.8%
亿元 2013207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0.00 210.01 162.56 17422 2013 2015 2016 017 金融信贷稳步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688.45亿元,比年初增加 56.39亿元,增长2.14%;本外币贷款余额2250.59亿元,比年初增加206.40亿元,增 长10.1%。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1039.06亿元,比年初增加7.63亿元,增长0.7% 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452.04亿元,增长48.4%。年末全市证券(东吴证券、华 泰证券、南京证券三家合计)开户数26.98万户,增长3.3%,全年证券交易额3172.51 亿 保险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保费收入72亿元,增长13.3%。保险 理赔支出10.89亿元,增长6.3%。保险给付支出6.37亿元,增长27.6% 七、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27.21亿元,增长0.3%。 其中,完成工业投资374.79亿元,减少2.8%,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51.5%。服务 业投资352.39亿元,增长3.9%,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48.5%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04.39亿元,增长24.8%。商品 房施工面积1193.35万平方米,增长18.4%;竣工面积212.13万平方米,增长18.1%
5 金融信贷稳步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688.45 亿元,比年初增加 56.39 亿元,增长 2.14%;本外币贷款余额 2250.59 亿元,比年初增加 206.40 亿元,增 长 10.1%。存款中,住户存款余额 1039.06 亿元,比年初增加 7.63 亿元,增长 0.7%。 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 452.04 亿元,增长 48.4%。年末全市证券(东吴证券、华 泰证券、南京证券三家合计)开户数 26.98 万户,增长 3.3%,全年证券交易额 3172.51 亿元。 保险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保费收入 72 亿元,增长 13.3%。保险 理赔支出 10.89 亿元,增长 6.3%。保险给付支出 6.37 亿元,增长 27.6%。 七、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727.21 亿元,增长 0.3%。 其中,完成工业投资 374.79 亿元,减少 2.8%,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 51.5%。服务 业投资 352.39 亿元,增长 3.9%,占全社会投资额的比重为 48.5%。 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204.39 亿元,增长 24.8%。商品 房施工面积 1193.35 万平方米,增长 18.4%;竣工面积 212.13 万平方米,增长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