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 (2015-2030年) 水利部 O一五年二月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 (2015-2030 年) 水 利 部 二 一五年二月 〇 征求意见用
前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流 失是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尚有 2949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0.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 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国家生 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庋重视水土保持工 作,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 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 战略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面推进 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成立了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11年5月正 式启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 论证咨询、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全国水土 保持规划(2015-2030年 本次规划范围为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 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规划分析了我国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 1 - 前 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水土流 失是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尚有 294.91 万 km2 ,占国土面积的 30.7%,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 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威胁国家生 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我国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 作,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 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 战略部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面推进 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水利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成立了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于 2011 年 5 月正 式启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 论证咨询、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全国水土 保持规划(2015-2030 年)》。 本次规划范围为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 31 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规划基准年为 2015 年,近期水平年为 2020 年, 远期水平年为 2030 年。规划分析了我国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征求意见用
现状,系统总结水土保持经验和成效,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 为基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以国家主体功 能区规划为重要依据,拟定我国预防和洽理水土流失、保护 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总体部署,明确水土保持的目标、任 务、布局和对策措施,为维护良好生态、促进江河治理、保 障饮水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 保障。本次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首次“自上而下” 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系统开展的国家水土保持综合规划, 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 据,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规划基础数据来源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二次全国 土地调查、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等工作成果,国家和地 方已公布的经济社会统计年鉴,相关批复规划成果等。本次 规划协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2050年)、《全 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 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年)、《全国草原保护建设 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中的水土流失面积是指第一次全国 水利普查公布的水力侵蚀和凤力侵蚀面积
- 2 - 现状,系统总结水土保持经验和成效,以全国水土保持区划 为基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主线,以国家主体功 能区规划为重要依据,拟定我国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 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总体部署,明确水土保持的目标、任 务、布局和对策措施,为维护良好生态、促进江河治理、保 障饮水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 保障。本次规划是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首次“自上而下” 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系统开展的国家水土保持综合规划, 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依 据,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规划基础数据来源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第二次全国 土地调查、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等工作成果,国家和地 方已公布的经济社会统计年鉴,相关批复规划成果等。本次 规划协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2050 年)》、《全 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 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全 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05-2020 年)》、《全国草原保护建设 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中的水土流失面积是指第一次全国 水利普查公布的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面积。 征求意见用
目录 现状与形势 一)现状… (二)形势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11488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任务 三、总体布局 (一)总体方略… 音看看音看 二)区域布局 (三)重点防治区… 25 四、预防保护 )范围、对象与措施 二)重点预防项目 28 五、综合治理 )范围、对象与措施 34 (二)重点治理项目 六、综合监管 (一)监督管理 (二)动态监测 a45 (三)能力建设 n46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健全法规体系…49 三)加大投入力度 (四)创新体制机制 (五)依靠科技进步 50 (六)强化宣传教育…151
I 目 录 一、现状与形势 ........................................................................................ 1 (一)现状 .......................................................................................... 1 (二)形势 .......................................................................................... 4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 8 (一)指导思想 .................................................................................. 8 (二)基本原则 .................................................................................. 8 (三)目标任务 .................................................................................. 9 三、总体布局 .......................................................................................... 11 (一)总体方略 ................................................................................ 11 (二)区域布局 ................................................................................ 11 (三)重点防治区 ............................................................................ 25 四、预防保护 .......................................................................................... 26 (一)范围、对象与措施 ................................................................ 26 (二)重点预防项目 ........................................................................ 28 五、综合治理 .......................................................................................... 34 (一)范围、对象与措施 ................................................................ 34 (二)重点治理项目 ........................................................................ 35 六、综合监管 .......................................................................................... 43 (一)监督管理 ................................................................................ 43 (二)动态监测 ................................................................................ 45 (三)能力建设 ................................................................................ 46 七、保障措施 .......................................................................................... 49 (一)加强组织领导 ........................................................................ 49 (二)健全法规体系 ........................................................................ 49 (三)加大投入力度 ........................................................................ 50 (四)创新体制机制 ........................................................................ 50 (五)依靠科技进步 ........................................................................ 50 (六)强化宣传教育 ........................................................................ 51 征求意见用
附表: 附表1分省水土流失治理规模 附表2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成果 附表3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复核划分成果 附表4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 附图: 附图1全国水土流失现状图 附图2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图 附图3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图 附图4重要江河源头区水土保持项目分布图 附图5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项目分布图 附图6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保持项目分布图 附图7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及综合治理示范区分 布图 附图8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分布图 附图9侵蚀沟综合治理项目分布图 附图10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点分布图
II 附表: 附表 1 分省水土流失治理规模 附表 2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成果 附表 3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复核划分成果 附表 4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 附图: 附图 1 全国水土流失现状图 附图 2 全国水土保持区划图 附图 3 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图 附图 4 重要江河源头区水土保持项目分布图 附图 5 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项目分布图 附图 6 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保持项目分布图 附图 7 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及综合治理示范区分 布图 附图 8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分布图 附图 9 侵蚀沟综合治理项目分布图 附图 10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点分布图 征求意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