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昨天我叫大家回去思考第三部分要怎样来慨括?有没有天下回答一下 学:讲的是理想的人格意义。 师:完全正确,那现在请天下门打开地六课,我请同学来读一下第三部分 学:(朗读) 1、第6节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牺牲”是不是指黄金梦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 不错。显然,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决不是什么黄金梦。一个人想发财, 想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资产,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即使通过正当手段发财致 富也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更不必说,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钱财了。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 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 后的喜悦。 2、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 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的物品叫做副产品。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 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寂寥,就是寂静、空旷。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却被误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往往有这种 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在 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 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3、第8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第8节分两个大句,每个大句上下两个小句之间都用分号。第一大句的第一小句是承接上 节说的,“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上下两句意思是转折的,写成散文, 就是“理想固然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但是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可见意思侧重在后一句。 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 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4、第9节是什么意思?跟上一节有什么关系? 第9节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他也可以获得新生; 即使是浪子,一旦树立了理想,“浪子回头金不换”。“理想是还魂的仙草”,是说,罪人之所以
26 师:昨天我叫大家回去思考第三部分要怎样来慨括?有没有天下回答一下 学:讲的是理想的人格意义。 师:完全正确,那现在请天下门打开地六课,我请同学来读一下第三部分。 学:(朗读) 1、第 6 节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牺牲”是不是指黄金梦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 不错。显然,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决不是什么黄金梦。一个人想发财, 想有几万、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资产,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即使通过正当手段发财致 富也不是诗人所说的理想,更不必说,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钱财了。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 就顾不得个人发财,也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 后的喜悦。 2、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 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的物品叫做副产品。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 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寂寥,就是寂静、空旷。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却被误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往往有这种 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在 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 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 的欢笑”。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3、第 8 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第 8 节分两个大句,每个大句上下两个小句之间都用分号。第一大句的第一小句是承接上 一节说的,“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上下两句意思是转折的,写成散文, 就是“理想固然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但是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可见意思侧重在后一句。 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所谓“大写 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4、第 9 节是什么意思?跟上一节有什么关系? 第 9 节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他也可以获得新生; 即使是浪子,一旦树立了理想,“浪子回头金不换”。“理想是还魂的仙草”,是说,罪人之所以
为罪人,是因为丧失了灵魂,为邪恶的念头所驱使,为非作歹。树立了理想,就恢复了良知, 恢复了正常人的灵魂,就能重新做人。“理想是慈爱的母亲”,是说,理想能引导着浪子走上正 轨 5、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 联系历史背景就不难理解了。十年浩劫,“四人帮”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推行他们那套 假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被他们糟蹋了,玷污了。因为他们的糟蹋、玷污,有些人的 信念动摇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窃了。妖魔玷污了理想,你能不能识别真假,对真正的理想坚信 不移,这是一种考验,也可以说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之所以会被扒窃,在自己一 面,也因为不够执著,所以说一要找回来,二要提起警戒,“以后要当心”,要把理想视为生命 6、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 境”,为什么说“可笑”? 上一节说“被扒窃”,这一节说“失去”,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观抛弃的,有层进关 系。与第8节又构成正反对照,“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者是逆向的,对比非常鲜明。正反对比,更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夸耀自己当年的功勋,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当然可厌。“诅咒着 眼前的环境”,却不愿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当然可笑 7、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 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明确:“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 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 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8、探究此诗脉络:探究脉络,先要明白各节大意,然后把相近的归并在一起,才容易探明白 明确:2、3两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历史意义”来概括;4、5、6、7节相近,可以用 理想的人格意义”来概括;8、9、10、11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义”来概括。可 见,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开头一节总说理想的意 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这样合并概括,全诗的脉络就淸楚了 二、小结
27 为罪人,是因为丧失了灵魂,为邪恶的念头所驱使,为非作歹。树立了理想,就恢复了良知, 恢复了正常人的灵魂,就能重新做人。“理想是慈爱的母亲”,是说,理想能引导着浪子走上正 轨。 5、第 10 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 联系历史背景就不难理解了。十年浩劫,“四人帮”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推行他们那套 假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被他们糟蹋了,玷污了。因为他们的糟蹋、玷污,有些人的 信念动摇了,也就是理想被扒窃了。妖魔玷污了理想,你能不能识别真假,对真正的理想坚信 不移,这是一种考验,也可以说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之所以会被扒窃,在自己一 面,也因为不够执著,所以说一要找回来,二要提起警戒,“以后要当心”,要把理想视为生命。 6、第 11 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 境”,为什么说“可笑”? 上一节说“被扒窃”,这一节说“失去”,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观抛弃的,有层进关 系。与第 8 节又构成正反对照,“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二者是逆向的,对比非常鲜明。正反对比,更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夸耀自己当年的功勋,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当然可厌。“诅咒着 眼前的环境”,却不愿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当然可笑。 7、第 12 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 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明确:“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 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 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8、探究此诗脉络:探究脉络,先要明白各节大意,然后把相近的归并在一起,才容易探明白。 明确:2、3 两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历史意义”来概括;4、5、6、7 节相近,可以用 “理想的人格意义”来概括;8、9、10、11 节相近,可以用“理想的人生意义”来概括。可 见,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开头一节总说理想的意 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这样合并概括,全诗的脉络就清楚了。 二、 小结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 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 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两首诗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 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 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理想》:“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 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a。”“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的实现给人 带来美好的新生活。 作业 板书设计 理想的意义(1) 理想的历史意义(2——3) 理想的人格意义(4——7) 理想的人生意义(8--11) 鼓励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奋斗(12) 7.《短文两篇》 行道树 张晓风 教学目的: 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2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3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在理解和体验散文阅读方法的同时,训练并形成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
28 .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 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 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两首诗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 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 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理想》:“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 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理想的实现给人 带来美好的新生活。 三、 作业: 板书设计: 理想的意义(1) 理 理想的历史意义(2——3) 理想的人格意义(4——7) 理想的人生意义(8——11) 想 鼓励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奋斗(12) 7.《短文两篇》 行道树 张晓风 教学目的: 1 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2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3 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在理解和体验散文阅读方法的同时,训练并形成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当我们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或者骑在自行车上,或者舒适的坐在小轿车上,穿越 在现代都市中的大街小巷的时候,能够吸引我们目光的,只能是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耸云端的 大厦,只能是那来来往往的名牌车辆,或者也只能是那些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宾馆、酒店、超市、 商场和公园等等。而真正距离我们最近的,常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就是那行道树。今天我们 就要来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这篇散文《行道树》。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 2、正音: 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妺,冉冉,雏形 3、朗读: 解决两个问题:1、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2、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让同学思考两分钟。对于中心句的找法,可以先将文中你认为关键的句子画出来,对比各句, 看看哪个更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 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个中心句写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我们来深深的思考 4、默读: 思考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5、讨论这三个问题:(10’) 注意几个问题:(1)、每个人都要记笔记。(2)、联系上下文 6、分析解决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 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
29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当我们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或者骑在自行车上,或者舒适的坐在小轿车上,穿越 在现代都市中的大街小巷的时候,能够吸引我们目光的,只能是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耸云端的 大厦,只能是那来来往往的名牌车辆,或者也只能是那些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宾馆、酒店、超市、 商场和公园等等。而真正距离我们最近的,常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就是那行道树。今天我们 就要来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这篇散文《行道树》。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 光。 2、正音: 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妹,冉冉,雏形。 3、朗读: 解决两个问题:1、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2、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让同学思考两分钟。对于中心句的找法,可以先将文中你认为关键的句子画出来,对比各句, 看看哪个更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 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个中心句写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我们来深深的思考。 4、默读: 思考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5、讨论这三个问题:(10’) 注意几个问题:(1)、每个人都要记笔记。(2)、联系上下文。 6、分析解决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 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
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关键是要找出文中行道树感到痛苦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 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除此之外,行道树们还感到忧愁,因为所有 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早已不珍惜清新了。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 最终,有所获得。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 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 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7、过渡: 就像作者张晓风,他的深沉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这篇课文里,一般人在行道树面前视而不 见,而他却能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为人们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人们,将他们的崇高精神与行道树 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深沉,它能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面。 第一次真好 教学目的: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个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
30 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关键是要找出文中行道树感到痛苦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 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除此之外,行道树们还感到忧愁,因为所有 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早已不珍惜清新了。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 最终,有所获得。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 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 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7、过渡: 就像作者张晓风,他的深沉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这篇课文里,一般人在行道树面前视而不 见,而他却能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为人们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人们,将他们的崇高精神与行道树 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深沉,它能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面。 8、作业。 第一次真好 周素珊 教学目的: 1、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2、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3、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重点: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个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