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分孔设计a.切分孔的形式(图)b.切分孔的压下系数和宽展系数I.压下系数I.宽展系数c.切分孔的设计I.平底蝶式切分孔I.底部凸起的切分孔设计IⅡII.切分孔内宽展量的计算
切分孔设计 a.切分孔的形式 (图) b.切分孔的压下系数和宽展系数 Ⅰ.压下系数 Ⅱ.宽展系数 c.切分孔的设计 Ⅰ.平底蝶式切分孔 Ⅱ.底部凸起的切分孔设计 Ⅲ.切分孔内宽展量的计算
切分孔设计闭口式开口式图4-12切分孔的形式I开口式特点:共用性好,切槽浅,孔型形状简单,车辊方便,但稳定性差不易正确切分轧件,需正确配置立轧孔和依靠导为卫来控制轧件的位置。为提高开口式切分孔的稳定性而将两侧车出侧壁,通过侧壁对轧件的位置及宽展加以控制,部分消除了前者的缺点。I.闭口式特点:稳定性好,轧件在孔型内一般不会左右移动,闭口式切分孔外形与蝶式孔基本相同,简化了调整,提高了成材率,但宽展必须准确计算,共用性不好
切分孔设计 Ⅰ.开口式特点:共用性好,切槽浅,孔型形状简单,车辊方便,但稳定性差, 不易正确切分轧件,需正确配置立轧孔和依靠导为卫来控制轧件的位置。 为提高开口式切分孔的稳定性而将两侧车出侧壁,通过侧壁对轧件的位 置及宽展加以控制,部分消除了前者的缺点。 Ⅱ.闭口式特点:稳定性好,轧件在孔型内一般不会左右移动,闭口式切分孔 外形与蝶式孔基本相同,简化了调整,提高了成材率,但宽展必须准确计 算,共用性不好。 图4-12切分孔的形式
切分孔设计I.压下系数:切分孔内的压下系数以来料高度与切分孔腿厚之比来表示切分孔的压下系数与蝶式孔的形状有很大关系:蝶式孔的直线段长度LH和弯曲段半径R较大,水平段小,孔型窄而高,那么切分孔也窄而高。此时必须用很大的压下系数才能使顶角充满,压下系数达到2以上。反之较小
切分孔设计 Ⅰ.压下系数: 切分孔内的压下系数以来料高度与切分孔腿厚之比 来表示 切分孔的压下系数与蝶式孔的形状有很大关系: 蝶式孔的直线段长度 和弯曲段半径R较大,水平 段小,孔型窄而高,那么切分孔也窄而高。此时必须 用很大的压下系数才能使顶角充满,压下系数达到2 以上。反之较小。 LH
6切分孔设计I.宽展系数切分孔的宽展系数可达0.8~1.2。具体如下:开口自由宽展的切分孔(平底),β=0.4~0.7;开口自由宽展的切分孔(凸底),β=0.7~1.0:闭口式切分孔(有水平段),β=0.4~0.7闭口式切分孔(无水平段),β=0.6~1.0-起限制作用的开口式切分孔,β=0.2~0.4)进入切分孔的轧件一般为矩形。图4-13切分孔的宽展系数
切分孔设计 Ⅱ.宽展系数 切分孔的宽展系数可达 0.8~1.2。具体如下: 开口自由宽展的切分孔(平底), = 0.4 ~ 0.7 ; 开口自由宽展的切分孔(凸底), = 0.7 ~ 1.0 ; 闭口式切分孔(有水平段), = 0.4 ~ 0.7 闭口式切分孔(无水平段), = 0.6 ~ 1.0 起限制作用的开口式切分孔, = 0.2 ~ 0.4 进入切分孔的轧件一般为矩形。 图 4-13 切分孔的宽展系数 *************************************************************************
O切分孔设计R图4-14平底蝶式切分孔
切分孔设计 图4-14平底蝶式切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