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由 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 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 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 题 ■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 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 动、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由 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 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 慢,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 题。 统筹城乡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 解决 “三农 ”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 动、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 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 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是农业和农 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 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农村发展。关键是 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 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二是农业和农 村自身要加快发展,推进城镇化。三是城市发展要和 农村发展相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 四是统筹推进城乡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我困幅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 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 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 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 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 格局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 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 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 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 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 格局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 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 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 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 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 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坚持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枋 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 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 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 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 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 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 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 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 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坚持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 本兼治,突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资源开 发与节约,依法严格保护环境与生态;坚持深化改 革,创新机制,实行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从 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 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在全社会进 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 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 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