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人:贾敬貌李月荣 审核人:李月荣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 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 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 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徙,“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们不得已外 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秦国由此获 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秦末,刘邦的军队攻 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汉王所 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 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 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 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 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 “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 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 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 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 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 的“户赋”。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 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徙,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 啬夫”批准。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在西周封建制 下,是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周 天子除了保留王畿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给无数的诸侯国。而 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将其余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也就是说,周天子能 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虽然周朝设有“司民”之官,“掌登万民 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但这里“书于版”(计入户籍)的人口,显然 只是生活于王畿的臣民而巳。至于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的。这样, 经典封建制下的人口,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贵族(周天子、诸侯与大夫),他们是 各级责族的“私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塔状 社会。 先秦封建制瓦解之后,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不再有贵族,因而也不再有“私 民”,全体臣民都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 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生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同时这也可 能是一个历史的陷阱,因为失去了贵族这个中间阶层,国家直接统辖无数的 户齐民”,极容易造成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 (摘自《户籍上的中国》,作者吴钩)
山东省淄博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人:贾敬貌 李月荣 审核人:李月荣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題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一 3 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诸国征战,人 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 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 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徙,“废逆旅” “使民无得擅徙”,人们不得已外 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秦国由此获 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秦末,刘邦的军队攻 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汉王所 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 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 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 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 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 “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 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 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 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 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 15 至 56 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 的“户赋”。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 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徙,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 啬夫”批准。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在西周封建制 下,是不存在全国性户籍制度的,全民登记户口,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周 天子除了保留王畿的土地,其余的大部分土地与人口,都分给无数的诸侯国。而 诸侯也是只保留一小块封邑,将其余土地分封给各个大夫。也就是说,周天子能 够直接控制的土地,只有狭小的王畿。虽然周朝设有“司民”之官,“掌登万民 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但这里“书于版”(计入户籍)的人口,显然 只是生活于王畿的臣民而巳。至于各诸侯国的人口,诸侯也是管不着的。这样, 经典封建制下的人口,分属于不同层次的贵族(周天子、诸侯与大夫),他们是 各级责族的“私民”,而不是国家的公民,这样的社会,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塔状 社会。 先秦封建制瓦解之后,社会结构变得扁平化,不再有贵族,因而也不再有“私 民”,全体臣民都成了国家的“编户齐民”。这可以看成是时代的进步,因为“编 户齐民”意味着将国民从隶属于贵族的人生依附状态中解放出来。但同时这也可 能是一个历史的陷阱,因为失去了贵族这个中间阶层,国家直接统辖无数的“编 户齐民”,极容易造成国家对国民的奴役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 (摘自《户籍上的中国》,作者吴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国通过废旅店的方式来禁止百姓擅自迁徙,百姓若不得已外出,需要持介 绍信住店,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 B.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籍制度,都设有专门管理户籍和人口的官员, 只是相比较而言,西周管理的人口数量比汉代少。 C.在刘邦的大军攻进咸阳时,萧何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资料,这体现 了他过人的政治远见 D.“编户齐民”尽管将国民从贵族隶属中解放出来,但造成了国家对国民的奴 役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所以也是一个历史的陷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谈及秦国、汉朝的户籍管理,并与西周封建制进行对比,西周没必要也不 可能进行全民户口登记。 B.文章首段重点谈及秦国的户籍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引经据典进行论 证,而且摆事实进行论证 C.文章第二、三段论述汉代户口登记制度,内容详实,户籍每年进行核査,而且 登记的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等。 D.文章末尾对社会结构进行探讨,从深层进行挖掘,先秦贵族阶层的消失,社会 瓦解,贵族和私民都成为公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先建立了严格周密的户籍登记制度,要求国内无论男 女老少,都需要登记,出生要及时注册,死亡要及时销户 B.秦国在诸侯争霸中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户口登记制度,获得了全 民动员的能力和丰厚的财力,政治体制更加严密 C.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是对秦朝全民户口登记制度的继承和完善,在逐级 加强户籍管理的基础上,汉代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员 D.从秦国与汉代的户口制度可以看出,国家所有赋税的征收与徭役的实现,都 必须通过发达而有效的户籍制度来支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雪兔李娟 有一个冬天的雪夜,我们围着火炉安静地干活,偶尔说些远远的事情。这时门开 了,有人挟裹着浓重的寒气和一大股雾流进来了。我们问他干什么来,这个看起 来挺老实的人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一个人在那儿苦恼地想了半天,最后终于组 织出了比较明确的表述:“你们,要不要黄羊?活的黄羊。 我妈转身问那个老实人:“你的黄羊最低得卖多少钱?”“十块钱 黄羊名字里虽说有个“羊”字,其实是像鹿一样美丽的野生动物,体态比羊大 多了。 我妈怕他反悔,立刻进柜台取钱,全家高高兴兴地跟着他出去牵羊。 “啊,是白黄羊呀……” 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买回一只野兔子,而要是别人的话,十块钱最少也能买三 只 这种兔子又叫“雪兔”,它的确像雪一样白的,白得发亮,卧在雪里的话一点 儿也看不出来。但天气暖和的时候,它的毛色会渐渐变成土黄色的,在戈壁滩上 奔跑的时候,就不那么扎眼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秦国通过废旅店的方式来禁止百姓擅自迁徙,百姓若不得已外出,需要持介 绍信住店,店家如果让没有户籍的人住店,双方都要被治罪。 B. 西周和汉代都存在着全国性的户籍制度,都设有专门管理户籍和人口的官员, 只是相比较而言,西周管理的人口数量比汉代少。 C. 在刘邦的大军攻进咸阳时,萧何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资料,这体现 了他过人的政治远见。 D. “编户齐民”尽管将国民从贵族隶属中解放出来,但造成了国家对国民的奴 役和国民对国家的依附,所以也是一个历史的陷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谈及秦国、汉朝的户籍管理,并与西周封建制进行对比,西周没必要也不 可能进行全民户口登记。 B.文章首段重点谈及秦国的户籍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引经据典进行论 证,而且摆事实进行论证。 C.文章第二、三段论述汉代户口登记制度,内容详实,户籍每年进行核査,而且 登记的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等。 D.文章末尾对社会结构进行探讨,从深层进行挖掘,先秦贵族阶层的消失,社会 瓦解,贵族和私民都成为公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最先建立了严格周密的户籍登记制度,要求国内无论男 女老少,都需要登记,出生要及时注册,死亡要及时销户。 B. 秦国在诸侯争霸中胜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行了户口登记制度,获得了全 民动员的能力和丰厚的财力,政治体制更加严密。 C. 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是对秦朝全民户口登记制度的继承和完善,在逐级 加强户籍管理的基础上,汉代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户籍的官员。 D. 从秦国与汉代的户口制度可以看出,国家所有赋税的征收与徭役的实现,都 必须通过发达而有效的户籍制度来支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雪兔 李娟 有一个冬天的雪夜,我们围着火炉安静地干活,偶尔说些远远的事情。这时门开 了,有人挟裹着浓重的寒气和一大股雾流进来了。我们问他干什么来,这个看起 来挺老实的人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一个人在那儿苦恼地想了半天,最后终于组 织出了比较明确的表述:“你们,要不要黄羊?活的黄羊。” 我妈转身问那个老实人:“你的黄羊最低得卖多少钱?”“十块钱。” 黄羊名字里虽说有 个“羊”字,其实是像鹿一样美丽的野生动物,体态比羊大 多了。 我妈怕他反悔,立刻进柜台取钱,全家高高兴兴地跟着他出去牵羊。 “啊,是白黄羊呀……” 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买回一只野兔子,而要是别人的话,十块钱最少也能买三 只。 这种兔子又叫 “雪兔”,它的确像雪一样白的,白得发亮,卧在雪里的话一点 儿也看不出来。但天气暖和的时候,它的毛色会渐渐变成土黄色的,在戈壁滩上 奔跑的时候,就不那么扎眼了
既然有着这么高明的伪装,为什么还会被抓住了?看来它还是弱的呀。后来我们 看到兔子后爪上被夹过的惨重伤痕就要骂那个人几句 我们用一个没有顶的铁笼子反过来把兔子扣在煤棚的角落里。它总是安安静静地 待在笼子里,永远都在细细地啃那半个冻得硬邦邦的胡萝卜头。我外婆悄悄地对 它说:“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 冬天多么漫长。但是我们家里多好啊,那么暖和,虽然是又黑又脏的煤棚,但总 比待在冰天雪地里舒服多了。而且我们又对它那么好,自己吃什么也给它吃什么, 很快就把它养得胖胖的,懒懒的,眼珠子越发亮了,幽蓝幽蓝的。 我妈常常把手从铁笼子的缝隙里伸进去,慢慢地抚摸它柔顺乖巧的身子,它就轻 轻地发抖,深深地把头埋下,埋在两只前爪中间,并把两只长耳朵平平地放了下 来。在笼子里它没法躲,哪儿也去不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暖和了,我们也惊奇地注意到白白的雪兔身上果真 根一根渐渐扎出了的灰黄色毛来!它比我们更迅速、更敏锐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来 临 然而就在这样的时节里,突然有一天,这只性格抑郁的兔子终于还是走掉了。我 们全家人真是又难过,又奇怪 我们在院子周围细细地搜寻,走了很远都没能发现它。那个铁笼子也一直空空地 罩在原处,好像还在等待有一天兔子会再回来。 差不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吧,我们看到了兔子。它一动不动地蜷在铁笼子最里面, 它原本浑身光洁厚实的皮毛已经给蹭得稀稀落落的,身上又潮又脏,眉目不清 “呀,它怎么又回来了?它怎么回来的?”我妈小心地把它抱出来,然后用温水 触它的嘴,诱它喝下去,又想办法让它把我们早饭时剩下的稀饭慢慢吃了。渐渐 的,我们的兔子挣扎着活了过来,而且还比之前更壮实了一些。五月份时,它的 皮毛完全换成土黄色的了,满院子跑着撒欢,两只前爪抱着我外婆的鞋子像小狗 样又啃又拽一一它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它总是比我们更轻易地抛掉不好的记 忆,总是比我们更多地感受着生命的喜悦。 原来我们用来罩住那只兔子的铁笼子没有底,紧靠着墙根,于是兔子就开始悄悄 地在那里打洞。它打的那个洞很窄很深,我把手伸进去探了探,根本探不到头 又持着炉钩伸进去探了探,居然也探不到头!后来,用了更长的一截铁丝捅进去 才估算出这个小隧道约有两米多长,沿着隔墙一直向东延伸,已经打到大门口了, 恐怕再有二十公分,就可以打出去了 (选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有删节)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开头写当地人的狡黠,明明卖的是雪兔,却说是“黄羊”,害得作者家人 用十块钱稀里糊涂买回一只雪兔。 B.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同情雪兔遭遇,担心其安全,对其精心 饲养,表现了珍爱生命的质朴情怀。 C.雪兔虽然弱小、可怜,没逃过猎人的陷阱,但它平静从容,坚毅顽强,渴望自 由,引发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D.本文写到冬天的寒冷与漫长,意在反衬家的温暖,并衬托雪兔的遭遇,表现雪 兔对春天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欢悦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分)
既然有着这么高明的伪装,为什么还会被抓住了?看来它还是弱的呀。后来我们 一看到兔子后爪上被夹过的惨重伤痕就要骂那个人几句。 我们用一个没有顶的铁笼子反过来把兔子扣在煤棚的角落里。它总是安安静静地 待在笼子里,永远都在细细地啃那半个冻得硬邦邦的胡萝卜头。我外婆悄悄地对 它说:“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 冬天多么漫长。但是我们家里多好啊,那么暖和,虽然是又黑又脏的煤棚,但总 比待在冰天雪地里舒服多了。而且我们又对它那么好,自己吃什么也给它吃什么, 很快就把它养得胖胖的,懒懒的,眼珠子越发亮了,幽蓝幽蓝的。 我妈常常把手从铁笼子的缝隙里伸进去,慢慢地抚摸它柔顺乖巧的身子,它就轻 轻地发抖,深深地把头埋下,埋在两只前爪中间,并把两只长耳朵平平地放了下 来。在笼子里它没法躲,哪儿也去不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暖和了,我们也惊奇地注意到白白的雪兔身上果真一 根一根渐渐扎出了的灰黄色毛来!它比我们更迅速、更敏锐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来 临。 然而就在这样的时节里,突然有一天,这只性格抑郁的兔子终于还是走掉了。我 们全家人真是又难过,又奇怪。 我们在院子周围细细地搜寻,走了很远都没能发现它。那个铁笼子也一直空空地 罩在原处,好像还在等待有一天兔子会再回来。 差不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吧,我们看到了兔子。它一动不动地蜷在铁笼子最里面, 它原本浑身光洁厚实的皮毛已经给蹭得稀稀落落的,身上又潮又脏,眉目不清。 “呀,它怎么又回来了?它怎么回来的?”我妈小心地把它抱出来,然后用温水 触它的嘴,诱它喝下去,又想办法让它把我们早饭时剩下的稀饭慢慢吃了。渐渐 的,我们的兔子挣扎着活了过来,而且还比之前更壮实了一些。五月份时,它的 皮毛完全换成土黄色的了,满院子跑着撒欢,两只前爪抱着我外婆的鞋子像小狗 一样又啃又拽——它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它总是比我们更轻易地抛掉不好的记 忆,总是比我们更多地感受着生命的喜悦。 原来我们用来罩住那只兔子的铁笼子没有底,紧靠着墙根,于是兔子就开始悄悄 地在那里打洞。它打的那个洞很窄很深,我把手伸进去探了探,根本探不到头, 又持着炉钩伸进去探了探,居然也探不到头!后来,用了更长的一截铁丝捅进去, 才估算出这个小隧道约有两米多长,沿着隔墙一直向东延伸,已经打到大门口了, 恐怕再有二十公分,就可以打出去了…… (选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有删节)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开头写当地人的狡黠,明明卖的是雪兔,却说是“黄羊”,害得作者家人 用十块钱稀里糊涂买回一只雪兔。 B.作者善于借小 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同情雪兔遭遇,担心其安全,对其精心 饲养,表现了珍爱生命的质朴情怀。 C.雪兔虽然弱小、可怜,没逃过猎人的陷阱,但它平静从容,坚毅顽强,渴望自 由,引发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D.本文写到冬天的寒冷与漫长,意在反衬家的温暖,并衬托雪兔的遭遇,表现雪 兔对春天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欢悦。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 分)
6.最后一段可否删去?请结合作品讲述理由。(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在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中国已经成为世 界上第二个电影大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之路,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 语权,成为中国电影人考虑的关键问题。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创作 有影响力的电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对制片公司来讲,产业链条的强化和 发展很重要,要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否则电 影强国的实现是没有依据的。”他指出,我国影视产业还处在发展期,电影发展 机会多,未来,中国的影视产业依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对此,马中骏也表示赞 同,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影工作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有专业性,你做得足够好,市场自然认 可 (选自“央广网”2018年6月19日) 材料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一些人打着“重写历史”“范式转换”“还原 真相”等旗号,鼓吹“告别革命”,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意图从根本上否 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言论通过网络不断地发酵 和扩散,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因此,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 烟的战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唯物 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髙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 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 (选自“光明网”2018年4月23日) 材料三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 品。比如,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武侠片中“以和为贵”的价 值观念等,都是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 在海外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好作品,还有一个案例是王家卫 导演的《一代宗师》,它不仅在亚洲其他国家好评如潮,还发行了美国版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融通中外”正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 须遵循的要旨,要选择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 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5年的《狼图腾》和《滚蛋吧, 肿瘤君》,这两部影片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代表作,它们曾在数十个 国家展映,各国观众或为草原生活的艰难所震撼,或为身患绝症的坚强所感动。 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 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比如,我们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 的合作让中国经典默片《神女》配乐放映,在各大电影节绽放异彩;与英国电影
6.最后一段可否删去?请结合作品讲述理由。(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在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日益密切的大环境下,中国已经成为世 界上第二个电影大国。从大国走向强国之路,如何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话 语权,成为中国电影人考虑的关键问题。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认为,创作 有影响力的电影是开拓国际市场的关键。“对制片公司来讲,产业链条的强化和 发展很重要,要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这样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否则电 影强国的实现是没有依据的。”他指出,我国影视产业还处在发展期,电影发展 机会多,未来,中国的影视产业依然有很大的投资机会。对此,马中骏也表示赞 同,他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和机遇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电影工作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你有专业性,你做得足够好,市场自然认 可。” (选自“央广网”2018 年 6 月 19 日) 材料二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暗流涌动,一些人打着“重写历史”“范式转换”“还原 真相”等旗号,鼓吹“告别革命”,大肆歪曲历史、诋毁英雄,意图从根本上否 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些言论通过网络不断地发酵 和扩散,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因此,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没有硝 烟的战争,关系着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安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唯物 史观的立场上,积极运用新媒体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 中国声音,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 (选自“光明网”2018 年 4 月 23 日) 材料三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 品。比如,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武侠片中“以和为贵”的价 值观念等,都是辨识度很高的文化符号。这也是《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片 在海外大获成功的重要原因。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好作品,还有一个案例是王家卫 导演的《一代宗师》,它不仅在亚洲其他国家好评如潮,还发行了美国版。 要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还要学会把好故事“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其中,“融通中外”正是中国电影国际化创作必 须遵循的要旨,要选择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既在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又 在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比较成功的例子是 2015 年的《狼图腾》和《滚蛋吧, 肿瘤君》,这两部影片都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代表作,它们曾在数十个 国家展映,各国观众或为草原生活的艰难所震撼,或为身患绝症的坚强所感动。 与此同时,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 力量的努力,更让我们插上了巡游世界的翅膀。比如,我们与拿督黄纪达基金会 的合作让中国经典默片《神女》配乐放映,在各大电影节绽放异彩;与英国电影
学会(BFI)的合作,则让中国享誉世界的影史名作《小城之春》修复版成为在英 格兰地区发行的第一部修复版中国经典影片…… (选自孙向辉《“融通中外”,如 何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四 站在新时代大门口反观反思中国电影,我们同时看到隐患和欠缺。许多平庸之作 呼应我们周遭弥漫的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而生。平庸之作多表现为雷同化、 表面化和粗疏化:只关注娱乐不关注思想;只关注生活表象而不探究生活中的发 展趋势。对生活没有新发现,对艺术没有新表达;盲目跟风克隆,执着于缺少新 意的翻拍与续拍。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模仿效法。2017年 生产故事影片708部,在影院公映的影片只有396部,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 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创作平庯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 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 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 目标感。必须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平庸之风,说不!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4月12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实现 电影强国的梦想。 B.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是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 场的话语权的有效手段。 C.《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等大获成功是因为它们内容上融汇了中国文 化,形式上实现了国际表达。 D.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的盛行导致原创力和精品意识弱化,致使轻电影、小 电影、悦电影等平庸之作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分析了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国电影产 业的未来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B.材料二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坚定了人们认同历史、尊重英雄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C.由材料四可知,因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2017年我国生产的故事 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 D.从四则材料可知,“中国好故事”是指具有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 9.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古诗文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学会(BFI)的合作,则让中国享誉世界的影史名作《小城之春》修复版成为在英 格兰地区发行的第一部修复版中国经典影片…… (选自孙向辉《“融通中外”,如 何用电影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四 站在新时代大门口反观反思中国电影,我们同时看到隐患和欠缺。许多平庸之作 呼应我们周遭弥漫的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而生。平庸之作多表现为雷同化、 表面化和粗疏化:只关注娱乐不关注思想;只关注生活表象而不探究生活中的发 展趋势。对生活没有新发现,对艺术没有新表达;盲目跟风克隆,执着于缺少新 意的翻拍与续拍。平庸创作一味在市场热项目中寻找风向,模仿效法。2017 年 生产故事影片 708 部,在影院公映的影片只有 396 部,一半的国产电影因平庸、 粗疏被电影市场淘汰。创作平庸之风势必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于是,轻 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才时不时地大行其道。容忍平庸之作,容忍创作平庸之风, 就会放弃国产电影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就会丧失创作的主体精神和新时代的创作 目标感。必须对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平庸之风,说不! (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4 月 12 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支撑电影产业发展,实现 电影强国的梦想。 B.把中国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是提升中国电影在国际市 场的话语权的有效手段。 C.《狼图腾》和《滚蛋吧,肿瘤君》等大获成功是因为它们内容上融汇了中国文 化,形式上实现了国际表达。 D.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的盛行导致原创力和精品意识弱化,致使轻电影、小 电影、悦电影等平庸之作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分析了全球电影产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为中国电影产 业的未来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B.材料二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坚定了人们认同历史、尊重英雄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C.由材料四可知,因一味追求平庸、粗疏的创作风向,2017 年我国生产的故事 影片有一半被电影市场淘汰。 D.从四则材料可知,“中国好故事”是指具有中国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能激起中西方共鸣的故事。 9.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开拓国际市场?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 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