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阴病脉证并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辨太阴病脉证并 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伤寒论教研室 张横柳教授
概说 太阴生理 令太阴之气:脾胃及其经脉功能综合体现。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胃之腐熟是脾主运化 之基础,脾的运化又促进胃之受纳腐熟,可见脾 胃关系甚为密切。脾主运化精微与水湿又须赖肺 的肃降,乃能水精四布。五行并行,此即经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行并 行。可见脾胃肺功能关系密切。此外,肺之肃降 尚须大肠传导功能配合,这些功能完成又依靠其 经脉互相沟通,共同完成水谷精微四布,水液运 行
概说 一、太阴生理 ❖ 太阴之气:脾胃及其经脉功能综合体现。 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胃之腐熟是脾主运化 之基础,脾的运化又促进胃之受纳腐熟,可见脾 胃关系甚为密切。脾主运化精微与水湿又须赖肺 的肃降,乃能水精四布。五行并行,此即经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行并 行。可见脾胃肺功能关系密切。此外,肺之肃降 尚须大肠传导功能配合,这些功能完成又依靠其 经脉互相沟通,共同完成水谷精微四布,水液运 行
但是从太阴病篇原文记述仅仅讨论了脾胃功能, 尤其是脾主运化水湿内停的病变。肺虽属手太阴, 但论中条文未涉及肺的生理病理,也没谈及脾主 运化水谷精微方面问题。 太阴病机 平素脾虚 脾虚失运 风寒直中太阴寒湿内阻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阳误治转属
但是从太阴病篇原文记述仅仅讨论了脾胃功能, 尤其是脾主运化水湿内停的病变。肺虽属手太阴, 但论中条文未涉及肺的生理病理,也没谈及脾主 运化水谷精微方面问题。 二、太阴病机 平素脾虚 风寒直中太阴 三阳误治转属 脾虚失运 寒湿内阻 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主、太阴临床特征 腹满时腹自痛呕吐下利,食不下 四、治则: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四逆辈 脾阳恢复太过一阳明病 五、归转脾阳恢复利止一病愈取决于脾 阳恢复程度 小便不利一寒湿发黄
三、太阴临床特征 腹满 时腹自痛 呕吐下利,食不下 四、治则:温中散寒 健脾燥湿四逆辈 五、归转 脾阳恢复太过—阳明病 脾阳恢复利止—病愈 小便不利—寒湿发黄 取决于脾 阳恢复程度
第一节太阴病辨证纲领 原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提要:述太阴病的提纲证 分析: 腹满一脾阳受伤、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气机 不畅。为太阴之特征,亦属主证
第一节 太阴病辨证纲领 原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鞭。 ❖ 提要:述太阴病的提纲证 ❖ 分析: 腹满—脾阳受伤、运化失职、寒湿内停、气机 不畅。为太阴之特征,亦属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