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十六国的民族冲突与融合 、北方各族的内迁 十六国政权的建立 、战乱和统 四、文化沖突与融合
第七讲 十六国的民族冲突与融合 一、北方各族的内迁 二、十六国政权的建立 三、战乱和统一 四、文化冲突与融合
、北方各族的内迁 匈奴 东-胡 辽西●一辽东 乌 渔阳 云中白登上谷 渤乡 朝鲜 河九原 右北平 孙月 南地 雁门 代郡广阳 (海 氏 太原 上郡 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北地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陇西 头曼单于遭秦之沉重打击,失河南地。 咸阳 秦汉间冒顿单于夺回河南地。白登之围后 汉匈和亲,双方约为兄弟 西
一、北方各族的内迁
、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少数民族的分布与内徙 宇文鲜卑 慕 东汉以后,北方少数民族拓跋鲜卑 容 大量南下,越过长城,在 鲜 辽西、幽州、并州、关陇 一带和汉族杂居。北方的 乌桓杂胡一 鲜卓象 段氏 民族关系复杂起来 部乌桓“乌桓五六匈五 匈。羯 ,卑杂胡 奴 杂胡杂胡杂胡 卢水胡y 羌 巴 吐谷浑 民杂胡 人 鲜卑、羯氐羌
一、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汉以后,北方少数民族 大量南下,越过长城,在 辽西、幽州、并州、关陇 一带和汉族杂居。北方的 民族关系复杂起来。 五胡: 匈奴、鲜卑、羯、氐、羌 六夷: 五胡、巴(賨)人
、北方各族的内迁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250 500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 草原游牧区 农牧过渡区 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 农业区 年用量250mm 冷的趋势……这种寒冷继 年雨量500mm 续下来,直到第三世纪后 半叶,特别是公元280 289年这十年间达到顶点。 当时每年阴历四月降雪, 500 估计那时的年平均温度 比现在低1-2℃…
一、北方各族的内迁
、北方各族的内迁 徙戎论 【邓艾】戎狄兽心,不以义亲。……羌胡 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三国志》 【郭钦】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宜及 平吴之威……渐徙平阳、弘农、魏郡、 京兆、上党杂胡,峻四夷出入之防。 【江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 不与华同……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 当今之宜,宜及兵威方盛,众事未罢, 徙冯翊……界内诸羌……;徙扶风 之氐……。戎、晋不杂,并得其所。 西晋亲晋胡王铜印 《晋书》
一、北方各族的内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