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其中第⑤题需要写出相应的作者。(8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⑥登1860米高的黄山天都峰不是易事,但每每登临却总会给人带来一种 ”(杜甫《望岳》)的豁达感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狭ai (2)d信(3)分道扬biao 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 感。这个道理我可以拿两件小事来 :从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书房总欢喜自己打扫。每看到 书籍零乱,灰尘满地,你亲自去洒扫一番,霎时 的世界变成明窗净几,此时悠然就坐,游 目骋怀,乃觉有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喜欢打网球的,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间 有所谓烦恼么? A.印证混浊不可言喻 B.印证混沌不可理喻 C.见证混浊不可理喻 见证混沌不可言喻 4.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尝:曾经B.为:做法C.先:在……之前D.微:如果没有 5.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安史之乱,杜甫流离成都,经亲友帮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 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创作了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2018 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13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其中第⑤题需要写出相应的作者。(8 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②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 ,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④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 《黄鹤楼》) ⑥ 登 1860 米高的黄山天都峰不是易事,但每每登临却总会给人带来一种 “ 、 ”(杜甫《望岳》)的豁达感。 2.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 (1)狭ài (2)dǔ 信 (3)分道扬 biāo 3.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从动的中间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 感。这个道理我可以拿两件小事来 :从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书房总欢喜自己打扫。每看到 书籍零乱,灰尘满地,你亲自去洒扫一番,霎时间 的世界变成明窗净几,此时悠然就坐,游 目骋怀,乃觉有 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喜欢打网球的,当你起劲打球时,你还记得天地间 有所谓烦恼么? A.印证 混浊 不可言喻 B.印证 混沌 不可理喻 C.见证 混浊 不可理喻 D.见证 混沌 不可言喻 4.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尝:曾经 B.为:做法 C.先:在……之前 D.微:如果没有 5.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安史之乱,杜甫流离成都,经亲友帮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 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创作了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铭是古代刻在墓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 用韵的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D.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 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分) A.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迎广大顾客朋友光临,我们将不遗余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 B.老师,您在教育行业已经虚度几十个春秋,欣闻您将退休,真诚地祝愿您在未来的日子里幸福 安康。 C.久仰先生大名,无由会面,今日一见,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还请先生留 步 D.您的画作山水一体,大气磅礴,很有古韵,作为补壁之用,真是让我家的客厅有了一种盎然古 7.(1)下面关于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 。(《西游记》) B.宋江做了粱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 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水浒传》)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 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朝花夕拾》) D.汤姆和他的小伙伴在杰克逊岛上过起了“海盗”生活,享受到了摆脱成人社会禁锢后的自由 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汤姆·索亚历险记》) (2)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5分)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 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 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 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 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
2 B.铭是古代刻在墓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 用韵的。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 始人。 D.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 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2 分) A.小店开张之际,热忱欢迎广大顾客朋友光临,我们将不遗余力,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 境。 B.老师,您在教育行业已经虚度几十个春秋,欣闻您将退休,真诚地祝愿您在未来的日子里幸福 安康。 C.久仰先生大名,无由会面,今日一见,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还请先生留 步。 D.您的画作山水一体,大气磅礴,很有古韵,作为补壁之用,真是让我家的客厅有了一种盎然古 趣。 7.(1)下面关于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 经。(《西游记》) B.宋江做了粱山泊山寨之主后,把忠义堂改为聚义厅,后来又在聚义厅前树起了“山东呼保义”、 “河北玉麒麟”两面绣字红旗。(《水浒传》) C.《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 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朝花夕拾》) D.汤姆和他的小伙伴在杰克逊岛上过起了“海盗”生活,享受到了摆脱成人社会禁锢后的自由 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情趣。(《汤姆•索亚历险记》) (2)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5 分)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 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 八戒旁边唆嘴道:“师 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 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 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
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 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①文段是《西游记》第27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节选,请你回忆情节,概括叙述“三打” 过程。(3分) ②文段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请概括文段中唐僧的性格特点。(2分) 阅读与欣赏(42分) (一)(12分) 耶律孟简,字复易。孟简性颖悟。六岁,父晨岀猎,俾赋《晓天星月诗》,孟简应声而 成,父大奇之。既长,善属文。大康初,枢密使耶律乙辛以奸险窃柄,出为中京留守,孟简 与耶律庶箴表贺。未几,乙辛复旧职,衔之,谪巡磁窑关。时虽以谗见逐,不形辞色。遇林 泉胜地,终日忘归。明年,流保州。及闻皇太子被害,不胜哀痛,以诗伤之,作《放怀诗》 二十首。大康中,始得归乡里。诣阙上表曰:“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 乃编耶律曷鲁、屋质、休哥三人行事以进。上命置局编修。乾统中,迁六院部太保。处事不 拘文法,时多笑其迁。孟简闻之曰:“上古之时,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盖簿书法令适足以 滋奷幸,非圣人致治之本。”改高州观察使,修学校,招生徒。迁昭德军节度使。以中京饥, 诏与学士刘嗣昌减价粜粟。事未毕,卒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D.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孟简因上表庆贺耶律乙辛出任中京留守遭忌恨而被贬。 B.为了悼念皇太子,表达哀伤之情,孟简作《放怀诗》 C.因孟简上表,皇上命令设置相关部门来编修国史。 D.孟简处理政事依据簿书法令,时人多嘲笑他迁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父大奇之 ②善属文 ③明年,流保州 ④诣阙上表曰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时虽以谗见逐,不形辞色 (2)上古之时,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
3 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 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①文段是《西游记》第 27 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节选,请你回忆情节,概括叙述“三打” 过程。(3 分) ②文段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请概括文段中唐僧的性格特点。(2 分) 二、阅读与欣赏(42 分) (一)(12 分) 耶律孟简,字复易。孟简性颖悟。六岁,父晨出猎,俾赋《晓天星月诗》,孟简应声而 成,父大奇.之。既长,善属.文。大康初,枢密使耶律乙辛以奸险窃柄,出为中京留守,孟简 与耶律庶箴表贺。未几,乙辛复旧职,衔之,谪巡磁窑关。时虽以谗见逐,不形辞色。遇林 泉胜地,终日忘归。明年..,流保州。及闻皇太子被害,不胜哀痛,以诗伤之,作《放怀诗》 二十首。大康中,始得归乡里。诣.阙上表曰 :“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 乃编耶律曷鲁、屋质、休哥三人行事以进。上命置局编修。乾统中,迁六院部太保。处事不 拘文法,时多笑其迂。孟简闻之曰:“上古之时,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盖簿书法令适足以 滋奸幸,非圣人致治之本。”改高州观察使,修学校,招生徒。迁昭德军节度使。以中京饥, 诏与学士刘嗣昌减价粜粟。事未毕,卒。 8.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孟简因上表庆贺耶律乙辛出任中京留守遭忌恨而被贬。 B.为了悼念皇太子,表达哀伤之情,孟简作《放怀诗》。 C.因孟简上表,皇上命令设置相关部门来编修国史。 D.孟简处理政事依据簿书法令,时人多嘲笑他迂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父大奇.之 ②善属.文 ③明年..,流保州 ④诣.阙上表曰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时虽以谗见逐,不形辞色。 ⑵上古之时,无簿书法令而天下治
(二)孤雁(6分)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2.(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逐群雁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尾联为例, 分析其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分)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清明时节说“清明”(8分) 汪金友 ①《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 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也讲:“清明者,谓 物生清净明洁。”“清”代表着“纯洁”和“安静”,“明”含义为“光亮”和“清楚”。所以自然界的 清明”,预示着天清似水,地明如镜,春意盎然,气象万千。而政治语境中的“清明”,则象征着 条理、法度、透明和公正 ②由此推想,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四种“清明” ③其一需要自然环境的“清明”。谁都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唐·戴叔伦)。春是希望,春是开始,春是大自然提供给每 个人的一次均等的机会。但又有两件事,让人很郁闷。一是春色无情容易去,当你还在“春眠不觉 晓”时,它就会在你的熟睡中溜走。二是大好的春光,常被那些雾霾、沙尘、浊气等搅浑,弄得天 也不清,地也不明 ④其二需要时令节气的“清明”。如果没有清明节,我们怎么会那么准时地去祭祀已故的亲人? 而且每一次扫墓,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们记住了人生的短暂,体察了时间的残酷,更明白了“树 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自然规律,从而更加精心孝敬健在的老人。另一方面,“清明节” 也在及时地提醒人们,该种瓜的种瓜,该点豆的点豆,该采茶的采茶,该育秧的育秧。春时耕种夏 时耘,粒粒颗颗费力勤 ⑤其三需要社会政治的“清明”。介子推在临死的时候,给晋文公留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 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 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个晋文公,因为知恩不报,赏罚不明,成为“为政不清明”的 典型。虽然晋文公只是一时的疏忽,但却由此酿成了千古遗恨。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敏感的动物,“清 明”不“清明”,谁都能感觉到。执政者如果不廉洁、不公正、不谨慎、不自省,不仅会影响自己的 声望,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4 (二)孤雁(6 分)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2.(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逐群雁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尾联为例, 分析其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 分)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三)清明时节说“清明”(8 分) 汪金友 ①《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 “万物生长到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也讲:“清明者,谓 物生清净明洁。”“清”代表着“纯洁”和“安静”,“明”含义为“光亮”和“清楚”。所以自然界的 “清明”,预示着天清似水,地明如镜,春意盎然,气象万千。而政治语境中的“清明”,则象征着 条理、法度、透明和公正。 ②由此推想,我们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四种“清明”。 ③其一需要自然环境的“清明”。谁都知道,“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唐·戴叔伦)。春是希望,春是开始,春是大自然提供给每 个人的一次均等的机会。但又有两件事,让人很郁闷。一是春色无情容易去,当你还在“春眠不觉 晓”时,它就会在你的熟睡中溜走。二是大好的春光,常被那些雾霾、沙尘、浊气等搅浑,弄得天 也不清,地也不明。 ④其二需要时令节气的“清明”。如果没有清明节,我们怎么会那么准时地去祭祀已故的亲人? 而且每一次扫墓,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我们记住了人生的短暂,体察了时间的残酷,更明白了“树 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自然规律,从而更加精心孝敬健在的老人。另一方面,“清明节” 也在及时地提醒人们,该种瓜的种瓜,该点豆的点豆,该采茶的采茶,该育秧的育秧。春时耕种夏 时耘,粒粒颗颗费力勤。 ⑤其三需要社会政治的“清明”。介子推在临死的时候,给晋文公留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 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 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这个晋文公,因为知恩不报,赏罚不明,成为“为政不清明”的 典型。虽然晋文公只是一时的疏忽,但却由此酿成了千古遗恨。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敏感的动物,“清 明”不“清明”,谁都能感觉到。执政者如果不廉洁、不公正、不谨慎、不自省,不仅会影响自己的 声望,而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⑥其四需要人生境界的“清明”。介子推虽然劝别人“清明”,而自己却不够“清明”。只因为没 有得到封赏,就宁死再不见晋文公,而且连老母的命也一起搭上,即便是“怀恩不遇”,至于吗?给 别人机会,也等于给自己机会。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愤恨和抱怨之中。但他们忘了, 抱怨天气的人会心灰意冷,抱怨别人的人会身陷困境。抱怨越多,困难和阻力就越多。当你感觉烦 恼和不顺的时候,首先要想的是自己的品格能力和行为艺术。不平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 自己,然后才能改造社会和世界。 ⑦《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中说,因为“清明”和“聪明”谐音,所以我国古人也把“清明节” 叫作“聪明节”。“聪明”地享受春光,“聪明”地祭祀先贤,“聪明”地孝敬老人,“聪明”地对待他 人,“聪明”地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但愿一个新的“清明节”的到来,让我们更 加“聪明”起来。打造一个“清明”的自我,创造一个“清明”的社会 1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3分) 14.请结合文本列举破坏我们“清明”的具体因素。(3分) 15.文中“清明”一词有哪些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分) (四)鲁智深大闹野猪林(16分)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拾举起来,只 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 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了!”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 刀,提着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 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起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 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 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执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那日相别之后,酒家 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 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伩官寻说话'。以此,酒家疑心,放你不 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 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 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岀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 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生命。”鲁智 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成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 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扶起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 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拾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替他
5 ⑥其四需要人生境界的“清明”。介子推虽然劝别人“清明”,而自己却不够“清明”。只因为没 有得到封赏,就宁死再不见晋文公,而且连老母的命也一起搭上,即便是“怀恩不遇”,至于吗?给 别人机会,也等于给自己机会。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生活在这样的愤恨和抱怨之中。但他们忘了, 抱怨天气的人会心灰意冷,抱怨别人的人会身陷困境。抱怨越多,困难和阻力就越多。当你感觉烦 恼和不顺的时候,首先要想的是自己的品格能力和行为艺术。不平是改造的引线,但必须先改造了 自己,然后才能改造社会和世界。 ⑦《中华节令风俗文化》中说,因为“清明”和“聪明”谐音,所以我国古人也把“清明节” 叫作“聪明节”。“聪明”地享受春光,“聪明”地祭祀先贤,“聪明”地孝敬老人,“聪明”地对待他 人,“聪明”地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但愿一个新的“清明节”的到来,让我们更 加“聪明”起来。打造一个“清明”的自我,创造一个“清明”的社会。 1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3 分) 14.请结合文本列举破坏我们“清明”的具体因素。(3 分) 15.文中“清明”一词有哪些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 分) (四)鲁智深大闹野猪林(16 分)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拾举起来,只 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 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了!”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 刀,提着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 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起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 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 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执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那日相别之后,洒家 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 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 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 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 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 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生命。”鲁智 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成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 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扶起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 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拾了水火棍,扶着林冲,又 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