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 满分为130分 、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②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③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④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纱》) ⑧▲,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祟<春江晚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竣(jn)工言简意赅(gai) B.滑稽(j)融会(hui)贯通 C.吝(lin)啬矫(jio)揉造作D.惊诧(zha)一愁(chou)莫展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做学问应该像屠呦呦那样,心无旁鹜,专心于自己的问题和目标,方能有所成就, B.由于司机的快速反应,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C.笑声可以消弭误解,把人们团结在一起,改善我们在工作、学习中的人际关系 D.在这家原汁原味民俗的茶馆里,古旧的铜环,老式的风谷机,让人浮想联翩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A.被:同“披”,穿着 B.锐:锋利 C.伐:讨伐,攻打 D.功:按功劳 5.(1)下列对《西游记》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他的丈 夫牛魔王。 B.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书中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 的情感 C.孙悟空桀骜不驯,英勇无畏,大闹天宫,搅乱瑶池蟠桃会,玉帝亦无可奈何。 D.“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如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 氅,腰束双攒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描写的是沙僧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 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 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
2015 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 满分为 13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① ▲ ,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②烈士暮年, ▲ 。 (曹操《龟虽寿》) ③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④晓战随金鼓, ▲ 。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⑤ ▲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 (李煜《相见欢》)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 ▲ 。 (晏殊《浣溪纱》) ⑧ ▲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⑨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竣.(jùn)工 言简意赅.(ɡāi) B. 滑稽.(jī) 融会.(huì)贯通 C. 吝.(lìn)啬 矫.(jiǎo)揉造作 D. 惊诧.(zhà) 一愁.(chóu)莫展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做学问应该像屠呦呦那样,心无旁骛 ....,专心于自己的问题和目标,方能有所成就。 B.由于司机的快速反应,高速行驶的汽车在悬崖边戛然而止 ....,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C.笑声可以消弭..误解,把人们团结在一起,改善我们在工作、学习中的人际关系。 D.在这家原汁原味民俗的茶馆里,古旧的铜环,老式的风谷机,让人浮想联翩 ....。 4.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A.被:同“披”,穿着 B.锐:锋利 C.伐:讨伐,攻打 D.功:按功劳 5.(1)下列对《西游记》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孙悟空一调芭蕉扇”中,铁扇公主不肯借出芭蕉扇,原因是她认为孙悟空坑害了他的丈 夫牛魔王。 B.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书中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 的情感。 C.孙悟空桀骜不驯,英勇无畏,大闹天宫,搅乱瑶池蟠桃会,玉帝亦无可奈何。 D.“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如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 氅,腰束双攒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描写的是沙僧。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3 分)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 “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 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
选文中“那怪”指_▲,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阅读与赏析(共39分) (-)(12分 吴良,定远人,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 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 金帛飨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東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 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己。”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士诚 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 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 讲论经史,兴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尝召良,劳之 曰:“良保障一方,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吾其无东顾忧矣!”命学十宋濂等为诗文美 之。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注】①太祖:朱元璋。 6.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扶苏以数谏故 B.今以蒋氏观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吴良兄弟在朱元璋起兵之初就担任帐前先锋,并能多方刺探敌人情报,受到重用, 朱元璋告诫吴良,不能与张士诚进行外交谈判,不要贪图小利,能保境安民就可以了。 C.遵从朱元璋的命令,吴良驻防江阴,指挥若定,击败了张士诚的进攻。 D.吴良为人宽容,生活俭约,不贪财色,带兵兢兢业业,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每易服为间谍易 ②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潜」 ③延儒生讲论经史延 ④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 旌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吴良,定远人,与弟祯俱以勇略闻。(2分) ②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2分) (二)(4分)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雪重”的?(2分)
选文中“那怪”指 ▲ ,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 。 二、阅读与赏析(共 39 分) (一)(12 分) 吴良,定远人,与弟祯俱以勇略闻。从太祖①起濠梁,并为帐前先锋。良能没水侦探,祯每 易.服为间谍。张士诚兵据秦望山,良攻夺之,遂克江阴。即命为指挥使守之。 时士诚全据吴,跨淮东、浙西,兵食足。江阴当其要冲,枕大江,扼南北襟喉,士诚数以 金帛飨将士,窥衅。太祖谕良曰:“江阴,我东南屏蔽,汝约束士卒,毋外交,毋纳逋逃,毋贪 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备御修饬。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士诚 大举兵来寇,艨艟蔽江,其将苏同佥驻君山,指画进兵。良遣弟祯出北门与战,而潜.遣元帅王 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合击,大败之,俘斩甚众。 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暇则延.儒生 讲论经史,兴学宫,立社学。大开屯田,均徭省赋。在境十年,封疆宴然。太祖尝召良,劳之 曰:“良保障一方,功甚大,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吾其无东顾忧矣!”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 之。洪武三年进都督同知,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注】①太祖:朱元璋。 6.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败敌功,进枢密院判官”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扶苏以.数谏故 B.今以.蒋氏观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7.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吴良兄弟在朱元璋起兵之初就担任帐前先锋,并能多方刺探敌人情报,受到重用。 B.朱元璋告诫吴良,不能与张士诚进行外交谈判,不要贪图小利,能保境安民就可以了。 C.遵从朱元璋的命令,吴良驻防江阴,指挥若定,击败了张士诚的进攻。 D.吴良为人宽容,生活俭约,不贪财色,带兵兢兢业业,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每易.服为间谍 易 ▲ ②潜.遣元帅王子明帅壮士驰出南门 潜 ▲ ③延.儒生讲论经史 延 ▲ ④车马珠玉不足旌.其劳 旌 ▲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吴良,定远人,与弟祯俱以勇略闻。(2 分) ▲ ②命学士宋濂等为诗文美之。(2 分) ▲ (二)(4 分) 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 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1)诗人从哪几个角度来表现“雪重”的?(2 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做简要分析。(2分) (三)(9分) 屠呦呦何以“被致辞” ①连日来,屠呦呦摘得诺奖的消息热度不减。85岁髙龄的她默默无闻奋斗数十载,如今一 夜间家喻户晓,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屠式语录”也被人们在网上热炒开来。除了她在领奖时 的主题演讲外,还有两篇致辞流传甚广,一则是满满的心灵鸡汤体,一则是磅礴的名人语录版, 最后二者均被证实系伪造,舆论哗然。 ②纵观当下,名人们“被致辞”现象并不鲜见,朋友圈里戴着名人帽子的假段子早已满天 飞。种种“警世恒言”,乍一看颇有几分营养,但看得多了,难免审美疲劳 ③“代名人立言”现象频频出现,原因固然复杂,但商业利益驱使恐怕是根本一条。互联 网时代,流量为王、注意力就是生产力,通过流量变现赚钱也成了很多网络推手和营销账号的 生意经。君不见,这边读者被一篇篇鸡汤美文感动得稀里哗啦,那厢营销商已将真金白银卷入 囊中 ④此外,假托名人发声很多时候还有担心人微言轻的不自信因素。海量信息时代,有关注 才有“出路”,一些人甘于隐姓埋名,以己之文长他人之名,也实在是蛮拼的。其实,“代圣人 立言”古已有之。西汉庆虬写《清思赋》,当时无人问津,后托名司马相如“遂大重于世”。可 见,“世多虞讷之见,自古如此”,也让“被致辞”多了些无奈的味 ⑤传播是双向的,流行也是双向的。“伪致辞”泛滥也折射出当前社会的某种浮躁之气。海 量信息扑面而来,很多人已习惯于浅阅读、“吃快餐”,更愿意去听个故事或者学个窍门。而且 最好看完以后立竿见影,瞬时见效,立刻就对人生开悟。各种伪造的“名人语录”正是利用了 人们的这种弱点,往往一句话概括一个人生哲理,一个故事概括整个人生,或者打着“大师” 幌子传授所谓成功秘诀。殊不知,过度相信人生经验和名人经历而忽略了系统的学习、归纳 逻辑思考,也终究粘贴不出自己的成功 ⑥其实屠呦呦获奖,更应该传递一种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是潜心钻研,淡泊名利,是坚持 真理,不迷信权威,更是对国家和人类有着莫大的温情和担当的表现。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 应该从她身上品味到的“鸡汤”。 1.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屠呦呦“被致辞”的原因。(3分) 2.简要分析,第④自然段中举西汉庆虬写《清思赋》的事例,有何作用?(3分)
▲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做简要分析。(2 分) ▲ (三)(9 分) 屠呦呦何以“被致辞” ①连日来,屠呦呦摘得诺奖的消息热度不减。85 岁高龄的她默默无闻奋斗数十载,如今一 夜间家喻户晓,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屠式语录”也被人们在网上热炒开来。除了她在领奖时 的主题演讲外,还有两篇致辞流传甚广,一则是满满的心灵鸡汤体,一则是磅礴的名人语录版, 最后二者均被证实系伪造,舆论哗然。 ②纵观当下,名人们“被致辞”现象并不鲜见,朋友圈里戴着名人帽子的假段子早已满天 飞。种种“警世恒言”,乍一看颇有几分营养,但看得多了,难免审美疲劳。 ③“代名人立言”现象频频出现,原因固然复杂,但商业利益驱使恐怕是根本一条。互联 网时代,流量为王、注意力就是生产力,通过流量变现赚钱也成了很多网络推手和营销账号的 生意经。君不 见,这边读者被一篇篇鸡汤美文感动得稀里哗啦,那厢营销商已将真金白银卷入 囊中。 ④此外,假托名人发声很多时候还有担心人微言轻的不自信因素。海量信息时代,有关注 才有“出路”,一些人甘于隐姓埋名,以己之文长他人之名,也实在是蛮拼的。其实,“代圣人 立言”古已有之。西汉庆虬写《清思赋》,当时无人问津,后托名司马相如“遂大重于世”。可 见,“世多虞讷之见,自古如此”,也让“被致辞”多了些无奈的味道。 ⑤传播是双向的,流行也是双向的。“伪致辞”泛滥也折射出当前社会的某种浮躁之气。海 量信息扑面而来,很多人已习惯于浅阅读、“吃快餐”,更愿意去听个故事或者学个窍门。而且, 最好看完以后立竿见影,瞬时见效,立刻就对人生开悟。各种伪造的“名人语录”正是利用了 人们的这种弱点,往往一句话概括一个人生哲理,一个故事概括整个人生,或者打着“大师” 幌子传授所谓成功秘诀。殊不知,过度相信人生经验和名人经历而忽略了系统的学习、归纳、 逻辑思考,也终究粘贴不出自己的成功。 ⑥其实屠呦呦获奖,更应该传递一种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是潜心钻研,淡泊名利,是坚持 真理,不迷信权威,更是对国家和人类有着莫大的温情和担当的表现。或许,这才是我们真正 应该从她身上品味到的“鸡汤”。 11.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屠呦呦“被致辞”的原因。(3 分) ▲ 12.简要分析,第④自然段中举西汉庆虬写《清思赋》的事例,有何作用?(3 分) ▲
1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⑤自然段中“吃快餐”一词有何寓意?(3分 (四)(14分) 雨滴的闹钟 鲍尔吉·原野 ①雨滴耐心地穿过深秋。雨滴从红瓦的阶梯慢慢滴下来,落在美人蕉的叶子上,流入开累 了的花心里,汇成一眼泉。雨滴跳在石板上,分身无数,为寂静留下一声“啪 ②雨滴比时钟更有耐心,尽管没发条,走步的声音比钟表的针更温柔,在屋檐下、窗台上, 在被雨水冲击出水洞的青砖上留下水音的脚步声。时间在雨滴里没有表针,只有滴答。清脆的 声音之间,时间被雨滴融化了一小节。被融化的时间永远不能复原,就像雨滴不能转过身回到 天空。 ③秋天盛满繁华之后的空旷,秋天被收走的不光是庄稼和草,山瘦了,大地减肥,空中的 大雁日渐稀少。说秋天丰收,这仅仅是人的丰收。大地空旷了,像送行人散尽的车站月台。 ④让秋天显出空旷还由于天际辽远,飞鸟就算成万只飞过也不会拥挤。云彩在秋天明显减 少,比庄稼少得还快,仿佛说,云和草木稼穑配套而来,一朵云看守一处山坡。庄稼进场,青 草转黄,云也歇息去了。你看秋空飘着些小片的云,像鱼的肋条,它们是云国的儿童。浓云的 队伍开到海的天边对峙波涛,波涛如山危立,是一座座青玉的悬崖,顷刻倒塌,复现峥嵘。 ⑤雨滴是天空最小的信使,它的信是昼夜不息的滴水之音。在人听到雨滴的单调时,其实 每一声都不一样。雨滴的重量不一样,风的吹拂不一样,落地声音也不同。雨滴落在鸡冠花上, 像落在金丝绒上,哑默无声。雨滴落在电线上,串成白项链,排队跳下地面 ⑥秋雨清洗忙了一年的大地。大地奉献了自己的所有之后,没给自己留一棵庄稼。春雨是 禾苗喝的水,夏雨是果实喝的水,秋雨是大地喝的水。土壤喝得很慢,所以秋雨缠绵。人困惑 秋天为何下雨,这是狭隘的想法。天不光照料人,还要照料大地与河流。古人造字,最早把天 写成“一”,它是广大、无法形容的一片天际,而后造出两腿迈进的“人”字。把天的意思放在 “人”字肩上曰“大”,而“大”之上的无限之“一”,变成现在的“天”字。“天”在“人”与 “大”之上,要管好多事。 ⑦天没仓库,不存什物或私房钱。天之所有无非是风雨雷电,是云彩,是每天都路过的客 人飞鸟。天无偏私,要风给风,要雨给雨。风转了一圈又回到空中,雨入大地江河,蒸发为云, 步回天庭。这就像老百姓说的,钱啊,越花越有,像慈悲人把自己的好东西送给别人,别人回 报他更好的东西 ⑧深秋的雨,不再有青草和花的味道,也没有玉米胡子和青蛙噪鸣的气息。秋雨明净,尽 管有一点冷。雨落进河流,河床丰满了一些。河流漂过枫叶的火焰,漂过大雁的身影。天空的 大雁,脖子比人们看到的还要长,攥着脚蹼,翅膀拍打云彩,往南方飞去。河流在秋天忘记了
1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⑤自然段中“吃快餐”一词有何寓意?(3 分) ▲ (四)(14 分) 雨滴的闹钟 鲍尔吉·原野 ①雨滴耐心地穿过深秋。雨滴从红瓦的阶梯慢慢滴下来,落在美人蕉的叶子上,流入开累 了的花心里,汇成一眼泉。雨滴跳在石板上,分身无数,为寂静留下一声“啪”。 ②雨滴比时钟更有耐心,尽管没发条,走步的声音比钟表的针更温柔,在屋檐下、窗台上, 在被雨水冲击出水洞的青砖上留下水音的脚步声。时间在雨滴里没有表针,只有滴答。清脆的 声音之间,时间被雨滴融化了一小节。被融化的时间永远不能复原,就像雨滴不能转过身回到 天空。 ③秋天盛满繁华之后的空旷,秋天被收走的不光是庄稼和草,山瘦了,大地减肥,空中的 大雁日渐稀少。说秋天丰收,这仅仅是人的丰收。大地空旷了,像送行人散尽的车站月台。 ④让秋天显出空旷还由于天际辽远,飞鸟就算成万只飞过也不会拥挤。云彩在秋天明显减 少,比庄稼少得还快,仿佛说,云和草木稼穑配套而来,一朵云看守一处山坡。庄稼进场,青 草转黄,云也歇息去了。你看秋空飘着些小片的云,像鱼的肋条,它们是云国的儿童。浓云的 队伍开到海的天边对峙波涛,波涛如山危立,是一座座青玉的悬崖,顷刻倒塌,复现峥嵘。 ⑤雨滴是天空最小的信使,它的信是昼夜不息的滴水之音。在人听到雨滴的单调时,其实 每一声都不一样。雨滴的重量不一样,风的吹拂不一样,落地声音也不同。雨滴落在鸡冠花上, 像落在金丝绒上,哑默无声。雨滴落在电线上,串成白项链,排队跳下地面。 ⑥秋雨清洗忙了一年的大地。大地奉献了自己的所有之后,没给自己留一棵庄稼。春雨是 禾苗喝的水,夏雨是果实喝的水,秋雨是大地喝的水。土壤喝得很慢,所以秋雨缠绵。人困惑 秋天为何下雨,这是狭隘的想法。天不光照料人,还要照料大地与河流。古人造字,最早把天 写成“一”,它是广大、无法形容的一片天际,而后造出两腿迈进的“人”字。把天的意思放在 “人”字肩上曰“大”,而“大”之上的无限之“一”,变成现在的“天”字。“天”在“人”与 “大”之上,要管好多事。 ⑦天没仓库,不存什物或私房钱。天之所有无非是风雨雷电,是云彩,是每天都路过的客 人飞鸟。天无偏私,要风给风,要雨给雨。风转了一圈又回到空中,雨入大地江河,蒸发为云, 步回天庭。这就像老百姓说的,钱啊,越花越有,像慈悲人把自己的好东西送给别人,别人回 报他更好的东西。 ⑧深秋的雨,不再有青草和花的味道,也没有玉米胡子和青蛙噪鸣的气息。秋雨明净,尽 管有一点冷。雨落进河流,河床丰满了一些。河流漂过枫叶的火焰,漂过大雁的身影。天空的 大雁,脖子比人们看到的还要长,攥着脚蹼,翅膀拍打云彩,往南方飞去。河流在秋天忘记了 波浪
⑨雨滴是透明的甲虫,从天空与屋檐爬向白露的、立秋的、寒露的大地。它们钻进大地的 怀抱,一起过冬。来年,春天的雨滴将会把他们唤醒 14.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揭示了什么哲理?(3分) 15.请说说对第③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16.研读⑥⑦自然段,分析作者通过“天”和“秋雨”表达了怎样深刻的情感?(4分) 17.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分) 三、表达与交流(66分) (一)(6分) 18.阅读下面新闻,完成题目。(6分) 近来网上热传 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写的《我为什么娶了个丑女》的文章。 文中谈到:那些所谓的美女,心是玻璃心,病是公主病,还有傲娇症,这样的女人就算外表 再美,心灵也是索取的,因而也是丑陋的。而他的妻子,学识渊博,穿着朴素,真实善良 是最适合他的美女。 假设你在网上看到了这则信息,请以一个网友的身份回帖,就“什么是真正的美”发表 自己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2)理由充分:(3)字数在100-120之间 (二)(60分) 19.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以“家在无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人名,若出现,请一律以Ⅹ×代替
⑨雨滴是透明的甲虫,从天空与屋檐爬向白露的、立秋的、寒露的大地。它们钻进大地的 怀抱,一起过冬。来年,春天的雨滴将会把他们唤醒。 14.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揭示了什么哲理?(3 分) ▲ 15. 请说说对第③自然段画线句的理解。(3 分) ▲ 16. 研读⑥⑦自然段,分析作者通过“天”和“秋雨”表达了怎样深刻的情感?(4 分) ▲ 17.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最后一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4 分) ▲ 三、表达与交流(66 分) (一)(6 分) 18.阅读下面新闻,完成题目。(6 分) 近来网上热传 facebook 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写的《我为什么娶了个丑女》的文章。 文中谈到:那些所谓的美女,心是玻璃心,病是公主病,还有傲娇症,这样的女人就算外表 再美,心灵也是索取的,因而也是丑陋的。而他的妻子,学识渊博,穿着朴素,真实善良, 是最适合他的美女。 假设你在网上看到了这则信息,请以一个网友的身份回帖,就“什么是真正的美”发表 自己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2)理由充分;(3)字数在 100-120 之间。 (二)(60 分) 19.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请以“家在无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书写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人名,若出现,请一律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