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岗初级中学暑假学习情况调查卷初二语文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班级姓名 成绩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漫漫暑假过去了,你自己学习的情况怎么样?下面我们就来检 测一下吧!请把答题卷作为你的作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力求书写清晰;同时不要做小粗 心、小糊涂,做完试卷要仔细检査,别漏答题目噢!愿你们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指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请将上列改正后的词语工整地抄写一遍(2分): 草长鹰飞 唱所欲言 走头无路 前攻尽弃 田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裸露()狼藉( 两颊() 模样()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 。梦境如此美 好,能忍心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淸波荡漾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4.名句积累。(8分) (1) 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2)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崇高理想的诗句是: (7)《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 (8)古诗词中蕴含哲理的句子很多,请任写一组,并谈谈你的感悟。 诗(词)句
周岗初级中学暑假学习情况调查卷.初二语文 (总分:100 分 时间:120 分钟) 班级 姓名 成绩 部 分 一 二 三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漫漫暑假过去了,你自己学习的情况怎么样?下面我们就来检 测一下吧!请把答题卷作为你的作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力求书写清晰;同时不要做小粗 心、小糊涂,做完试卷要仔细检查,别漏答题目噢!愿你们发挥出真实的水平! 一、 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 1.指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请将上列改正后的词语工整地抄写一遍(2 分): 草长鹰飞 唱所欲言 走头无路 前攻尽弃 2. 给加点字注音(2 分) 裸.露( ) 狼藉.( ) 两颊.( ) 模.样( ) 3.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_________。梦境如此美 好,能忍心它仅仅是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4.名句积累。(8 分) (1)________ _,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 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过零丁洋》 (4)_______ __,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崇高理想的诗句是: , 。 (7)《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 是: , ; , 。 (8)古诗词中蕴含哲理的句子很多,请任写一组,并谈谈你的感悟。 诗(词)句:
感悟: 5、文学放飞(2分) 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货。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 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这个片段出自 》一书,作者 这个片段名叫 主要人物是 6.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语文是我的世外桃源,是我心灵深处洁白无瑕的美玉,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我读《童年》,语文从( )的口中娓娓道来,它告诉我人生历练的重要;我 与鲁滨逊对话,语文让我知道了( )笔下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日日夜夜;我 走进保尔·柯察金的心灵世界,语文帮助我拉直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句子后面的 问号:我读《骆驼祥子》,语文令我与( )塑造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苦命人一起流 泪:我读( )写的《名人传》,语文让我结识了世界上的一个又一个大家… (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分) 大家: (2)“世外桃源”是个成语,请说出它出自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1分) 世外桃源:课文《 》作者: (3)在文中的()里,填写作者的名字。(2分) (4)模仿文段开头的句子,在画线处再写两个句子。(2分) 语文是我的世外桃源,是我心灵深处洁白无瑕的美玉,是我 是我 7.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况的统计。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2分) 年代「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公里)沙尘暴发生次数典型受灾情况(单位:次) 70年代 1560 13 降尘25600吨/平方公里 80年代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 2100 14 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 1109万头(只)牲畜死 90年代 2460 亡,156万人受害,直接 经济损失8亿 统计结果 阅读理解与探究(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感 悟: 5、文学放飞(2 分) “我七个只有些枣子,别无甚财货。只顾过冈子来。上得冈子,当不过这热,权且在这 林子里歇一歇,待晚凉了行。”这个片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一书,作者_________, 这个片段名叫__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__。 6.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 分) 语文是我的世外桃源,是我心灵深处洁白无瑕的美玉, , 。 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我读《童年》,语文从( )的口中娓娓道来,它告诉我人生历练的重要;我 与鲁滨逊对话,语文让我知道了( )笔下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日日夜夜;我 走进保尔·柯察金的心灵世界,语文帮助我拉直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句子后面的 问号;我读《骆驼祥子》,语文令我与( )塑造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苦命人一起流 泪;我读( )写的《名人传》,语文让我结识了世界上的一个又一个大家..…… (1)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 分) 大家: (2)“世外桃源”是个成语,请说出它出自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1 分) 世外桃源: 课文《 》 作者: (3)在文中的( )里,填写作者的名字。(2 分) (4)模仿文段开头的句子,在画线处再写两个句子。(2 分) 语文是我的世外桃源,是我心灵深处洁白无瑕的美玉,是我 , 是我 。 7.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况的统计。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2 分)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积(平方公里) 沙尘暴发生次数 典型受灾情况(单位:次) 70 年代 1560 13 降尘 25600 吨/平方公里 80 年代 2100 14 20 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 经济损失 5000 多万元 90 年代 2460 23 46.1 万亩农作物受害, 11.09 万头(只)牲畜死 亡,156 万人受害,直接 经济损失 8 亿元。 统计结果: 二、 阅读理解与探究(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 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 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本文作者韩愈是_代著名_家,你最喜欢他的两句诗是 (2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食不饱(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辄取之( ) (4)不为虚语矣( 3.[乙]文中的“良马”和甲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都喻指什么?(1分) 4.[甲]文中的“天下无马”和乙文中的“马群遂空”的含义有何不同?(2分) 5.[甲]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简要谈谈。(2分) 6.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 是拉不上去。赶车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 心疼得流下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到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 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象,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2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 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 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本文作者韩愈是 代著名 家,你最喜欢他的两句诗是: , 。(2 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1)食.不饱( )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3)辄.取之( ) (4)不为.虚语矣( ) 3.[乙]文中的“良马”和[甲]文中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都喻指什么?(1 分) 4.[甲]文中的“天下无马”和[乙]文中的“马群遂空”的含义有何不同?(2 分) 5.[甲]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简要谈谈。(2 分) 6.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 是拉不上去。赶车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 心疼得流下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到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 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象,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2 分)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人生两支笔 ①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写这本书的是两支笔。 ②一支笔写成长,一支笔写衰老。成长不是为了衰老,但成长必然走向衰老。成长的时 候不要怕,长成的时候不要悔 ③一支笔写口口,一支笔写口口。大街、车站、机场,看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谁能说 清楚哪一个是在前进,哪一个是在后退?有的后退是为了前进,有的前进则导致了后退。 ④一支笔写口口,一支笔写口囗。我们期盼快乐,但不害怕烦恼。屈服于烦恼会更烦恼, 战胜烦恼才能孕育新的快乐 ⑤一支笔写口口,一支笔写口口。没有人不希望成功,因为成功是对自己辛劳最好的报 答,是对自己能力的最好证明。但我们的许多智慧,却往往来源于失败。 ⑥一支笔写他人,一支笔写自己。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存在。所以,在人 生这本书上,应该写自己的A,自己的B,自己的C:也应该写他人的价值,他 人的慷慨,他人的奉献。因为越是抬高自己,自己就越孤立。 1.根据语境在③④⑤段的空格里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③段: ④段 ⑤段: 2.根据你的体验,理解第②段中加点词“怕”,“悔”的应该是什么?(2分) 怕的是: 悔的是: 3.将“谁能说清楚哪一个是在前进,哪一个是在后退?”改为陈述句,并比较表达效果有 何不同。(2分) 4.由“我们的许多智慧,却往往来源于失败”这句话会让你想起哪些名言?试举一例。(1 分) 5.第⑥段中的A、B、C处应该填入的词语是:“奋斗”、“辉煌”、“梦幻”,但三个词顺序打 乱了,请选填。(2分)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 分) 人生两支笔 ①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写这本书的是两支笔。 ②一支笔写成长,一支笔写衰老。成长不是为了衰老,但成长必然走向衰老。成长的时 候不要怕.,长成的时候不要悔.。 ③一支笔写□□,一支笔写□□。大街、车站、机场,看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群,谁能说 清楚哪一个是在前进,哪一个是在后退?有的后退是为了前进,有的前进则导致了后退。 ④一支笔写□□,一支笔写□□。我们期盼快乐,但不害怕烦恼。屈服于烦恼会更烦恼, 战胜烦恼才能孕育新的快乐。 ⑤一支笔写□□,一支笔写□□。没有人不希望成功,因为成功是对自己辛劳最好的报 答,是对自己能力的最好证明。但我们的许多智慧,却往往来源于失败。 ⑥一支笔写他人,一支笔写自己。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存在。所以,在人 生这本书上,应该写自已的 A ,自己的 B ,自己的 C ;也应该写他人的价值,他 人的慷慨,他人的奉献。因为越是抬高自己,自己就越孤立。 1.根据语境在③④⑤段的空格里填入恰当的词语。(3 分) ③段: ④段: ⑤段: 2.根据你的体验,理解第②段中加点词“怕”,“悔”的应该是什么?(2 分) 怕的是: 悔的是: 3.将“谁能说清楚哪一个是在前进,哪一个是在后退?”改为陈述句,并比较表达效果有 何不同。(2 分) 4.由“我们的许多智慧,却往往来源于失败”这句话会让你想起哪些名言?试举一例。(1 分) 5.第⑥段中的 A、B、C 处应该填入的词语是:“奋斗”、“辉煌”、“梦幻”,但三个词顺序打 乱了,请选填。(2 分) A. B. C.
6.仿照第④段以“一支笔写今天,一支笔写明天”领起,写一段话。(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命运只在一念间 ①他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丑陋的人。该死的牙齿!该死的残疾!他一方面不停地 诅咒着自己因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的残疾和参差不齐且突出来的牙齿,一方面常常戴口罩和 减少出头露面的机会来掩饰。看到一脸笑容的陌路人,他会以为是笑话他。同学们的游戏和 交谈,他从不参加。甚至当老师喊他回答问题或背书时,他也手足无措,一言不发。自卑的 他被同学戴上了“可怜虫”这样一顶桂冠 ②一天,父亲把他叫到身边,指着一堆粪便对他说:它很难让人接受是不是?他点了点 头。父亲拿起一把铲子,在一棵瓜藤旁挖了一个坑,把粪便放了进去。过了些日子以后,父 亲又喊住他,让他看已结出了好多个瓜的瓜藤和另外的只结着很小的几只瓜的瓜藤。父亲拍 着他的肩膀,说:有些事是不可改变的,比如粪便的臭。但它可以作为肥料,催生出又大又 多的瓜,它的价值是不臭也不难看的石块所做不到的。是不是?他思考一会儿,便知道父亲 的用意了。 ③从此,他不再自卑他把全部精力和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学习上,后来,他的丑反成了 他引以为傲的美,在各种场合让人们很容易就记住了他,就喜欢了他,就敬佩了他。即使被 别人无限地夸张和取笑,他也引以为乐事。 ④他就是曾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先生。同样的牙齿和残疾,为什么既让人自卑又使人自 信和骄傲?无他,牙齿仅仅是牙齿,残疾也永远不会改变,不同的是看待它的视角、态度和 由此而引发的思维定势。美丑一念之间,决定自己命运和一生的,也因一念而迴异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诅咒 )脊髓 )桂冠( )迥异( 2.文中的他为什么会被同学称为“可怜虫”?(2分) 第②段中“父亲”的行为的“用意”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6.仿照第④段以“一支笔写今天,一支笔写明天”领起,写一段话。(3 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 分) 命运只在一念间 ①他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丑陋的人。该死的牙齿!该死的残疾!他一方面不停地 诅咒着自己因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的残疾和参差不齐且突出来的牙齿,一方面常常戴口罩和 减少出头露面的机会来掩饰。看到一脸笑容的陌路人,他会以为是笑话他。同学们的游戏和 交谈,他从不参加。甚至当老师喊他回答问题或背书时,他也手足无措,一言不发。自卑的 他被同学戴上了“可怜虫”这样一顶桂冠。 ②一天,父亲把他叫到身边,指着一堆粪便对他说:它很难让人接受是不是?他点了点 头。父亲拿起一把铲子,在一棵瓜藤旁挖了一个坑,把粪便放了进去。过了些日子以后,父 亲又喊住他,让他看已结出了好多个瓜的瓜藤和另外的只结着很小的几只瓜的瓜藤。父亲拍 着他的肩膀,说:有些事是不可改变的,比如粪便的臭。但它可以作为肥料,催生出又大又 多的瓜,它的价值是不臭也不难看的石块所做不到的。是不是?他思考一会儿,便知道父亲 的用意了。 ③从此,他不再自卑。他把全部精力和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学习上,后来,他的丑反成了 他引以为傲的美,在各种场合让人们很容易就记住了他,就喜欢了他,就敬佩了他。即使被 别人无限地夸张和取笑,他也引以为乐事。 ④他就是曾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先生。同样的牙齿和残疾,为什么既让人自卑又使人自 信和骄傲?无他,牙齿仅仅是牙齿,残疾也永远不会改变,不同的是看待它的视角、态度和 由此而引发的思维定势。美丑一念之间,决定自己命运和一生的,也因一念而迥异!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 分) 诅.咒( ) 脊髓.( ) 桂冠.( ) 迥.异( ) 2.文中的他为什么会被同学称为“可怜虫”?(2 分) 3.第②段中“父亲”的行为的“用意”你是如何理解的?(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