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2009级药学、2009级临床药学本科专业 《分析II》课程试卷(A) 题号 三 四五总分 统分人复核人 得分 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1、分子荧光发射: 2、分子基频蜂: 3、原子共振吸收线: 4、化学位移: 5、碎片离子: 6、分离度: 7、程序升温: 第1页共10页
8、梯度洗脱: 得分阅卷人 二、简答题(侮个5分,共15分) 1、产生红外吸收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2、产生核磁共振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3、从色谱流出曲线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得分阅卷人 三、选择题(每个1分,共21分,把选择的答 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第2页共10页
题号 1 8 9 10 答案 慰号 11 12 13 14 15 16 1 18 19 20 答案 题号21 答案 1、某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克,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阳 克,则此组分在两相容量因子k为 A、mB、m4C、 mB一D、 m m ma+m8 ma+ma 2、气相色谱法规定完全分离时分离度R的数值最小是 A、R=1.0B、R=1.5C、R=2.0D、R-0.8 3、使用FD检测器,相对校正因子测量时常选用哪种物质作为 标准 A、苯B、正庚烷C、乙醇D、苯甲酸 4、根据范第姆特方程可以计算出载气的最佳操作流速,其计算公 式是 A、4x=VA+B+CB、4=VB/C C、um=A+2WBCD、um=AxBxC 第3页共10页
5、对于多组分样品的气相色谱分析一般采用色谱柱室程序升温操 作,此操作的最主要目的是 A、使各组分都有较大的峰面积B、缩短分析时间C、使 各组分都有较好的分离度D、延长色谱柱使用寿命 6、使用“归一化法”作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的最基本要求是 A、样品中各组分均应出峰B、样品中各组分均应在线性范围 内C、样品达到完全分离D、样品中不出峰的组分不需考虑 7、在CH,-CH2-I分子中,甲基上氢核在核磁共振波谱图上是 A、单重峰B、二重峰C、三重峰D、四重峰 8、在CH,-CH,-I分子中,关于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与亚甲 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描述正确的是 A、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比亚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大B、 亚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比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大C、甲基 上氢核的化学位移与亚甲基上氢核的化学位移一样D、无法确定 9、在液液分配色谱中,若某一含a、b、c、d、e组分的混合样品 在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105、85、310、50、205,组分流出柱 的先后顺序应为 A、d、b、c、a、eB、d、c、a、b、e 第4页共10页
C、c、e、a、b、dD、d、b、a、ec 10、在CH,C1分子中,若出现同位素峰时可能有M、M+2、M+4、 M+6四种,则它们的峰强度的比值为 A、27:27:9:1B、3:1:1:1 C、1:1:2:2D、9:9:1:1 11、采用反相键合相色谱法 A、适于分离极性大样品B、适于分离极性小样品C、极 性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D、极性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12、在反相键合相色谱分析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相为极性,固定相为非极性B、流动相为非极性, 固定相为极性C、流动相为极性,固定相为极性D、流动 相为非极性,固定相为非极性 13、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于极性组分,当增大流动相的极性, 可使其保留值 A、不变B、增大C、减小D、增大或减小 14、在CH3-CH2-I分子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五个氢是化学等价磁不等价B、五个氢是化学等价磁等价 C、五个氢是化学不等价磁不等价D、五个氢是化学不等价磁 第5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