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 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 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 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七、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引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想象:群鸟), 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 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 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想象“群鸟纷飞”帮助 理解。 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 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 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 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 6 -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 1933 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 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 500 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 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 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七、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同学们,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想象:群鸟), 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 第 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文(12-13 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 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想象“群鸟纷飞”帮助 理解。 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 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 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 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 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 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 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 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 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 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 美 学生写广告词。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五、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六、小结课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保护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 7 - 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 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 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7-8 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 7-8 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 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 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帮助学生理解。 B、 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帮助学生理解。 C、 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 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 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 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理解。 E、 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 7-8 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 12-13 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 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 美。 学生写广告词。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五、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六、小结课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鸟的天堂,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 保护大自然。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 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 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那纷繁的 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吧!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同桌互读,自学生字、生词 2、读通句子,难句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 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三、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 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 10、让学生说出课文中描写火烧云的哪些形状,并试着表演出来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 8 -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 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 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那纷繁的 色彩和多变的形态吧!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同桌互读,自学生字、生词 2、读通句子,难句反复读几遍,读通为止 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三、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 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 吧! 10、让学生说出课文中描写火烧云的哪些形状,并试着表演出来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11、找一种你感兴趣的形状说说它的变化过程 12、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13、练读:要求读出火烧云迅速变化的紧张感(一会儿,忽然,一转眼) 14、同桌互读一一指名读,评议一一齐读 15、自由读第7节,火烧云形状特点,可用哪个词形容? 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 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 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六、布置作业: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七、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体验身边的自然美,感受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学习写写景的作文,积累有关的对联 3、提髙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景物的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写景作文的指导 2.把景物写具体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激情导入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 9 - 11、找一种你感兴趣的形状说说它的变化过程 12、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13、练读:要求读出火烧云迅速变化的紧张感(一会儿,忽然,一转眼) 14、同桌互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15、自由读第 7 节,火烧云形状特点,可用哪个词形容? 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五、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 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 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六、布置作业: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七、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口语交际,让学生体验身边的自然美,感受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学习写写景的作文,积累有关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景物的观察、发现、探究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写景作文的指导 2. 把景物写具体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回顾旧知,激情导入 课后反思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同学们,本组课文的作者带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大自然的奇观,使我们倍受感染,产生了 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学们,你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经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板书:口语交际—一介绍一处自然景物。 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 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接触大自然,发现哪些奇异的景象?哪一方面给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放学路上,小河边、树林中、田野中会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 观,下雨时的情景…) 、读要求,名思路 1、读《语文园地》的第18页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哪些要求? 1)讲清奇特之处; 2)说明怎样形成 3)边听边问、边补充边讨论 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 1)先介绍是什么 2)再介绍怎么样?(重点:有序、抓奇特之处、具体形象) 3)怎样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学生个人准备(确定好内容,整理好思路,重点内容自己小声说说) 四人小组交流(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 四、班内试说,大家评议(请一名自告奋勇的同学演示,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小结 同学们能将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的奇特秀美展示给大家,可见同学们对周围的景物还 是留心观察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你们的发现会更多,对自然的情感会更浓,口语 交际的能力会更强 2、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物 第二课时 谈话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看得出大家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自己寻找 到的美展示给大家了,做得很好。你们愿意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吗?这次作文就要大 家写一处景观。(师板书:写一处自然景观) 明确这次习作要求 请同学们读课本18页的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2、找同学说要求师生共同交流,得出结论:这次习作要求共有四点: (1)写一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身边景物均可 (2)突出一点奇特之处。 (3)按一定顺序写
涧头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者:中心教研组 - 10 - 同学们,本组课文的作者带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大自然的奇观,使我们倍受感染,产生了 拥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学们,你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一定会有许多奇特的经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板书:口语交际——介绍一处自然景物。 二、启发谈话,拓展思路 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能接触大自然,发现哪些奇异的景象?哪一方面给你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放学路上,小河边、树林中、田野中会发现奇特的花草树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 观,下雨时的情景…) 三、读要求,名思路 1、读《语文园地》的第 18 页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哪些要求? 1)讲清奇特之处; 2)说明怎样形成 3)边听边问、边补充边讨论 2、根据要求,按什么顺序介绍最好?重点是什么? 1)先介绍是什么? 2)再介绍怎么样?(重点:有序、 抓奇特之处、 具体形象) 3)怎样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个人准备(确定好内容,整理好思路,重点内容自己小声说说) 三、四人小组交流(组内轮流叙述,相互补充,指点,推荐最好的) 四、班内试说,大家评议(请一名自告奋勇的同学演示,师生共同评议) 1、教师小结: 同学们能将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的奇特秀美展示给大家,可见同学们对周围的景物还 是留心观察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你们的发现会更多,对自然的情感会更浓,口语 交际的能力会更强。 2、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物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看得出大家不仅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自己寻找 到的美展示给大家了,做得很好。你们愿意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表达出来吗?这次作文就要大 家写一处景观。(师板书:写一处自然景观) 二、明确这次习作要求 1、请同学们读课本18页的第二自然段,说说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2、找同学说要求师生共同交流,得出结论:这次习作要求共有四点: (1)写一处自然景观、旅游景点,身边景物均可。 (2)突出一点奇特之处。 (3)按一定顺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