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实际上其结果是在德里拥立一位伊斯兰教的皇帝’;起义已经不 仅限于少数地区;最后,英印军队中的起义与亚洲各大国对英国 统治的普遍不满同时发生,因为在孟加拉军内的起义无疑与波斯 战争和中国战争有密切的联系,——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未有 过的事情。”(见本卷第252页) 马克思在 “印度起义” 这篇文章中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印度 人民是同情并且支援起义的,印度各阶层人民都广泛参加了起义。 马克思说,单是起义得到极大规模的发展,而英国人在给自己军 队保证运输和弹药方面到处遇到阻碍这一点,就已证明了印度农 民对英国侵略者的敌对态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推动印度起义的直接原因,与英国在 印度的统治条件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初期所起的变化,特别是土著 军队职能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马克思指出,英国能够征服印 度并且在一百五十年来占有它而没有发生任何巨大的动荡,主要 是靠一个基本原则,即“分而治之”。在不同的种族、部落、宗教、 种姓和个别自主的公国之间煽起仇恨,是英国在印度巩固它的统 治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从十九世纪中叶起,这一统治的条件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工具的东印度公司,这 时完成了领土占领而成为这个国家的唯一的征服者。为了使印度 人民驯服顺从,它不得不依赖它所建立的土著军队,要这种军队 担当的主要已不是军事职能,而是镇压被奴役人民的警察职能。这 样,印度人民的驯服就由土著军队的忠诚来决定了。但是,印度 的英国当局建立这样一支军队,“同时也就组织起了印度人民过去 从未有过的第一支核心的反抗力量”。(见本卷第251页)马克思 正是以此来说明,为什么发动起义的并不是饥饿的、被抢得精光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而实际上其结果是在德里拥立一位伊斯兰教的皇帝’;起义已经不 仅限于少数地区;最后,英印军队中的起义与亚洲各大国对英国 统治的普遍不满同时发生,因为在孟加拉军内的起义无疑与波斯 战争和中国战争有密切的联系,——所有这些,都是过去从未有 过的事情。”(见本卷第252页) 马克思在 “印度起义” 这篇文章中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印度 人民是同情并且支援起义的,印度各阶层人民都广泛参加了起义。 马克思说,单是起义得到极大规模的发展,而英国人在给自己军 队保证运输和弹药方面到处遇到阻碍这一点,就已证明了印度农 民对英国侵略者的敌对态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推动印度起义的直接原因,与英国在 印度的统治条件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初期所起的变化,特别是土著 军队职能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马克思指出,英国能够征服印 度并且在一百五十年来占有它而没有发生任何巨大的动荡,主要 是靠一个基本原则,即“分而治之”。在不同的种族、部落、宗教、 种姓和个别自主的公国之间煽起仇恨,是英国在印度巩固它的统 治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从十九世纪中叶起,这一统治的条件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工具的东印度公司,这 时完成了领土占领而成为这个国家的唯一的征服者。为了使印度 人民驯服顺从,它不得不依赖它所建立的土著军队,要这种军队 担当的主要已不是军事职能,而是镇压被奴役人民的警察职能。这 样,印度人民的驯服就由土著军队的忠诚来决定了。但是,印度 的英国当局建立这样一支军队,“同时也就组织起了印度人民过去 从未有过的第一支核心的反抗力量”。(见本卷第251页)马克思 正是以此来说明,为什么发动起义的并不是饥饿的、被抢得精光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的印度农民,而是处于特权地位的、收入很好的西帕依。 但是,起义的动力决不限于土著军队的士兵。马克思指出,西 帕依在起义中只起着工具的作用 (见 “印度问题”)。起义具有无 比深刻的社会原因,这些社会原因都植根于印度人民对于长期的 殖民压迫、对于英国侵略者在印度的强盗行为以及实行殖民剥削 的残酷方法普遍感到不满。马克思在 “印度刑罚的调查”、“印度 的捐税” 这两篇文章中强制指出,极其繁重的捐税、敲诈勒索以 及在征收国税时到处采用的暴力行为和酷刑,在印度农民的生活 中是常见的现象。刑罚成了英国在印度的财政政策的官方认可的 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所征收的捐税没有拿出一丝一毫来以公 益设施的形式还用于人民,“这种公益设施对亚洲国家比对任何地 方都更加必不可少”(见本卷第552页)。 马克思指出,靠兼并仍然独立的国土和没收土著公国的土地 来强力扩大英国领地的政策,也是起义的直接原因之一 (见 “奥 德的兼并”、“坎宁的公告和印度的土地占有问题”)。这种政策引 起了印度大部分有产阶级,特别是封建地主对英国统治的不满。在 起义时期,在印度资产阶级中间也可以看到对英国统治的反对情 绪,关于这一点的证明是,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为印度战争的 需要而发行公债,没有获得成功。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印度人民的解放斗争寄予深切的同情,他 们相信,只要所有一切能够与殖民主义者作斗争的印度各阶层人 民,特别是印度南部和中部的各阶层人民行动起来,起义是能取 得胜利的。但是,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如印度的封建割据、印 度居民的民族复杂性、印度人民在宗教上和种姓上的隔离以及绝 大部分领导起义的地方封建主的背叛,并没有出现这种共同行动。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21
的印度农民,而是处于特权地位的、收入很好的西帕依。 但是,起义的动力决不限于土著军队的士兵。马克思指出,西 帕依在起义中只起着工具的作用 (见 “印度问题”)。起义具有无 比深刻的社会原因,这些社会原因都植根于印度人民对于长期的 殖民压迫、对于英国侵略者在印度的强盗行为以及实行殖民剥削 的残酷方法普遍感到不满。马克思在 “印度刑罚的调查”、“印度 的捐税” 这两篇文章中强制指出,极其繁重的捐税、敲诈勒索以 及在征收国税时到处采用的暴力行为和酷刑,在印度农民的生活 中是常见的现象。刑罚成了英国在印度的财政政策的官方认可的 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时,所征收的捐税没有拿出一丝一毫来以公 益设施的形式还用于人民,“这种公益设施对亚洲国家比对任何地 方都更加必不可少”(见本卷第552页)。 马克思指出,靠兼并仍然独立的国土和没收土著公国的土地 来强力扩大英国领地的政策,也是起义的直接原因之一 (见 “奥 德的兼并”、“坎宁的公告和印度的土地占有问题”)。这种政策引 起了印度大部分有产阶级,特别是封建地主对英国统治的不满。在 起义时期,在印度资产阶级中间也可以看到对英国统治的反对情 绪,关于这一点的证明是,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为印度战争的 需要而发行公债,没有获得成功。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印度人民的解放斗争寄予深切的同情,他 们相信,只要所有一切能够与殖民主义者作斗争的印度各阶层人 民,特别是印度南部和中部的各阶层人民行动起来,起义是能取 得胜利的。但是,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如印度的封建割据、印 度居民的民族复杂性、印度人民在宗教上和种姓上的隔离以及绝 大部分领导起义的地方封建主的背叛,并没有出现这种共同行动。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21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起义者没 有统一的集中领导,没有总的军事指挥,以及他们内部发生分歧和 争执。对起义有致命影响的,是起义者的军事力量和军事装备不及 敌人,他们没有作战经验。这一切就使得起义参加者的内部组织不 稳定,减少了他们在作战中获胜的机会,削弱了士气,使他们的队 伍陷于瓦解并且最终导致起义的失败。(见“德里的攻占”、“勒克瑙 的围攻和强攻”、“勒克瑙的解救”、“勒克瑙的攻占”)马克思和恩格 斯指出,尽管斗争的条件很困难,然而起义者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特别是在防守起义的主要中心—— 德里和勒克瑙的战斗中。他们 在防守德里遭到失败以后,明显地显示出民族起义的力量,这种力 量,恩格斯写道,不在于正规战,而在于游击战。 在 “印度起义” 和 “攻占勒克瑙的详情” 等文章中,马克思 和恩格斯对 “文明的” 英国殖民军残酷虐杀被战胜的起义参加者 和肆意抢劫从起义者手中夺得的城市,进行了毁灭性的抨击。 马克思在评价印度起义的历史意义时指出,虽然起义并没有 使印度的殖民体制发生重大的变化,但是它显示了印度人民对殖 民奴役制度的仇恨和为争取自己的解放而进行坚决斗争的能力。 起义迫使英国殖民主义者略微改变了殖民统治的形式和方法,例 如,完全撤销东印度公司,因为它的政策在印度引起了普遍的愤 怒。 马克思研究了印度起义对欧洲危机发展的影响,他在 “欧洲 的金融危机”、“几份重要的英国文件”、“英国的贸易状况” 等文 章中着重指出,起义把印度市场封锁了几个月,从而瘫痪了英国 的出口,加剧了英国在1857年夏季发生的危机。但是,另一方面, 起义对英国工商业的活跃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印度对英国商品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起义者没 有统一的集中领导,没有总的军事指挥,以及他们内部发生分歧和 争执。对起义有致命影响的,是起义者的军事力量和军事装备不及 敌人,他们没有作战经验。这一切就使得起义参加者的内部组织不 稳定,减少了他们在作战中获胜的机会,削弱了士气,使他们的队 伍陷于瓦解并且最终导致起义的失败。(见“德里的攻占”、“勒克瑙 的围攻和强攻”、“勒克瑙的解救”、“勒克瑙的攻占”)马克思和恩格 斯指出,尽管斗争的条件很困难,然而起义者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特别是在防守起义的主要中心—— 德里和勒克瑙的战斗中。他们 在防守德里遭到失败以后,明显地显示出民族起义的力量,这种力 量,恩格斯写道,不在于正规战,而在于游击战。 在 “印度起义” 和 “攻占勒克瑙的详情” 等文章中,马克思 和恩格斯对 “文明的” 英国殖民军残酷虐杀被战胜的起义参加者 和肆意抢劫从起义者手中夺得的城市,进行了毁灭性的抨击。 马克思在评价印度起义的历史意义时指出,虽然起义并没有 使印度的殖民体制发生重大的变化,但是它显示了印度人民对殖 民奴役制度的仇恨和为争取自己的解放而进行坚决斗争的能力。 起义迫使英国殖民主义者略微改变了殖民统治的形式和方法,例 如,完全撤销东印度公司,因为它的政策在印度引起了普遍的愤 怒。 马克思研究了印度起义对欧洲危机发展的影响,他在 “欧洲 的金融危机”、“几份重要的英国文件”、“英国的贸易状况” 等文 章中着重指出,起义把印度市场封锁了几个月,从而瘫痪了英国 的出口,加剧了英国在1857年夏季发生的危机。但是,另一方面, 起义对英国工商业的活跃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印度对英国商品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的需求由于战争的需要而大大增长了。 恩格斯在关于中国和印度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的文章中,以 及在他的 “山地战的今昔” 这篇文章中,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 研究了军事科学问题。恩格斯利用人民起义的各种历史事例,在 这里发展了关于人民游击战争的原理,认为这种战争是旨在反对 外国奴役者的广泛全民运动所特有的战争形式。 在本卷所载的一系列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几个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时期的对内和对外政策,从他们认为即将 到来的新的欧洲革命的前景这个角度作了评价。为了对无产阶级 进行政治教育和培养他们的阶级觉悟,马克思和恩格斯仔细分析 了危机时期的国际事件的进程,确定了这个时候的阶级斗争的性 质、阶级力量的分布、各党和各政府的立场和各国工人阶级的状 况。同时,他们密切注意了国际民主运动和无产阶级运动的每一 个新的步骤。 1856年7月间,马克思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对西班牙资产阶 级革命的新高涨作了反应,这一革命早在1854年就已开始,它是 欧洲革命运动在漫长的反动时期之后复苏的最初征候之一。马克 思就西班牙的七月事件写了两篇文章,它们以“西班牙的革命”为 题收入本卷,这是马克思在1854年所写的一系列关于西班牙革命 事 件的文章的直接继续。(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版第10 卷) 马克思在确定1856年西班牙革命的特点时,着重指出这次革 命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指出它已完全失去西班牙以往一切资产阶 级革命所固有的王朝性质和军队性质。马克思指出,革命的一个 新的特点是西班牙工人阶级加入了斗争,从而改变了革命中的阶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23
的需求由于战争的需要而大大增长了。 恩格斯在关于中国和印度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的文章中,以 及在他的 “山地战的今昔” 这篇文章中,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 研究了军事科学问题。恩格斯利用人民起义的各种历史事例,在 这里发展了关于人民游击战争的原理,认为这种战争是旨在反对 外国奴役者的广泛全民运动所特有的战争形式。 在本卷所载的一系列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几个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时期的对内和对外政策,从他们认为即将 到来的新的欧洲革命的前景这个角度作了评价。为了对无产阶级 进行政治教育和培养他们的阶级觉悟,马克思和恩格斯仔细分析 了危机时期的国际事件的进程,确定了这个时候的阶级斗争的性 质、阶级力量的分布、各党和各政府的立场和各国工人阶级的状 况。同时,他们密切注意了国际民主运动和无产阶级运动的每一 个新的步骤。 1856年7月间,马克思怀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对西班牙资产阶 级革命的新高涨作了反应,这一革命早在1854年就已开始,它是 欧洲革命运动在漫长的反动时期之后复苏的最初征候之一。马克 思就西班牙的七月事件写了两篇文章,它们以“西班牙的革命”为 题收入本卷,这是马克思在1854年所写的一系列关于西班牙革命 事 件的文章的直接继续。(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文版第10 卷) 马克思在确定1856年西班牙革命的特点时,着重指出这次革 命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指出它已完全失去西班牙以往一切资产阶 级革命所固有的王朝性质和军队性质。马克思指出,革命的一个 新的特点是西班牙工人阶级加入了斗争,从而改变了革命中的阶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23
级力量的分布,使得一方面是宫廷和军队,另一方面是包括工人 阶级在内的人民。1856年革命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用马克 思的话来说,反映了西班牙 “许多进步的征兆之一” 的事实,是 西班牙农民热烈支持革命。马克思写道,在1856年的革命中,如 果运动的领袖们愿意并且善于利用西班牙农民的力量,西班牙农 民就可能成为“抵抗运动中一个最强有力的因素”。这种思想证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这几年进一步发展了他们关于工农联盟的 天才原理,认为农民群众在反对封建制度和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应 起重要的作用。 在关于西班牙的文章中,马克思又一次揭露了大资产阶级背 叛人民群众的反革命作用。西班牙资产阶级在1856年革命中的行 为,证实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848—1849年革命的经验所确定 的阶级斗争的历史规律性;西班牙资产阶级被工人的共和民主要 求、被可能摧毁君主制和发生内战的危险所吓倒,在最紧要关头 背叛了在反抗反动势力时支援过他们的工人。由于工人阶级的软 弱、农民运动的孤立和自由资产阶级的背叛,1856年的西班牙资 产阶级革命遭到了失败。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可能爆发革命的前景出发,分析了主要欧 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法国的国内状况,认为在危机时期这些国家 成熟了革命形势的征兆。并且,据他们看来,法国爆发革命的可能 性最大,因为在那里危机大大恶化了劳动群众的经济状况,动摇了 波拿巴政府的地位。危机所引起的工业停滞、农业困难、商业萧条 和威胁着国家的财政灾难,—— 马克思写道,—— 必定“会使法国 人民处于他们通常起来进行新的政治试验时的思想状况。随着经 济繁荣的消失以及通常相随而来的对政治的漠不关心的消失,第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级力量的分布,使得一方面是宫廷和军队,另一方面是包括工人 阶级在内的人民。1856年革命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用马克 思的话来说,反映了西班牙 “许多进步的征兆之一” 的事实,是 西班牙农民热烈支持革命。马克思写道,在1856年的革命中,如 果运动的领袖们愿意并且善于利用西班牙农民的力量,西班牙农 民就可能成为“抵抗运动中一个最强有力的因素”。这种思想证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这几年进一步发展了他们关于工农联盟的 天才原理,认为农民群众在反对封建制度和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应 起重要的作用。 在关于西班牙的文章中,马克思又一次揭露了大资产阶级背 叛人民群众的反革命作用。西班牙资产阶级在1856年革命中的行 为,证实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848—1849年革命的经验所确定 的阶级斗争的历史规律性;西班牙资产阶级被工人的共和民主要 求、被可能摧毁君主制和发生内战的危险所吓倒,在最紧要关头 背叛了在反抗反动势力时支援过他们的工人。由于工人阶级的软 弱、农民运动的孤立和自由资产阶级的背叛,1856年的西班牙资 产阶级革命遭到了失败。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可能爆发革命的前景出发,分析了主要欧 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法国的国内状况,认为在危机时期这些国家 成熟了革命形势的征兆。并且,据他们看来,法国爆发革命的可能 性最大,因为在那里危机大大恶化了劳动群众的经济状况,动摇了 波拿巴政府的地位。危机所引起的工业停滞、农业困难、商业萧条 和威胁着国家的财政灾难,—— 马克思写道,—— 必定“会使法国 人民处于他们通常起来进行新的政治试验时的思想状况。随着经 济繁荣的消失以及通常相随而来的对政治的漠不关心的消失,第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