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能够创办单个资本家力所不及的那种规模的工业企业。另一方 面,股份公司在迫使小资产阶级破产的同时,加速生产的积聚和 资本的集中,造成工业资本家寡头集团日益加强的统治。同时,雇 佣工人的人数也在增长,对于剥削他们的资本来说,他们将 “随 着代表这种资本的人数的减少” 而成为愈益可怕的革命力量。在 这些论断中,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天才地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垄断阶 段的若干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探讨殖民主义问题的文章在本卷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这一时期仍继续对资本主义国家 的殖民政策和到五十年代中期已具有广泛规模的被压迫民族的民 族解放斗争,给予最大的注意。 在一系列关于中国和印度的事件的文章中,马克思发挥了他 早在五十年代初就提出的关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和欧洲革命前 景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曾强调指出,成为欧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的白银在 五十年代从欧洲流向亚洲的现象,跟太平军起义有部分的联系,并 且写道:“这次中国革命对欧洲的影响一定比俄国的所有战争、意 大利的宣言和欧洲大陆上的秘密社团所起的影响大得多。”(见本 卷第76页)印度1857—1859年的民族解放起义牵制了英国的大 量武装力量。马克思曾将这一起义与别的决定性因素相提并论,认 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促使英国被卷入即将到来的革 命。(见“欧洲状况。—— 法国财政状况”、“英国的政党。—— 欧 洲状况”)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 解放斗争这两种因素互相影响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15
而能够创办单个资本家力所不及的那种规模的工业企业。另一方 面,股份公司在迫使小资产阶级破产的同时,加速生产的积聚和 资本的集中,造成工业资本家寡头集团日益加强的统治。同时,雇 佣工人的人数也在增长,对于剥削他们的资本来说,他们将 “随 着代表这种资本的人数的减少” 而成为愈益可怕的革命力量。在 这些论断中,马克思实际上已经天才地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垄断阶 段的若干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探讨殖民主义问题的文章在本卷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这一时期仍继续对资本主义国家 的殖民政策和到五十年代中期已具有广泛规模的被压迫民族的民 族解放斗争,给予最大的注意。 在一系列关于中国和印度的事件的文章中,马克思发挥了他 早在五十年代初就提出的关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和欧洲革命前 景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曾强调指出,成为欧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的白银在 五十年代从欧洲流向亚洲的现象,跟太平军起义有部分的联系,并 且写道:“这次中国革命对欧洲的影响一定比俄国的所有战争、意 大利的宣言和欧洲大陆上的秘密社团所起的影响大得多。”(见本 卷第76页)印度1857—1859年的民族解放起义牵制了英国的大 量武装力量。马克思曾将这一起义与别的决定性因素相提并论,认 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促使英国被卷入即将到来的革 命。(见“欧洲状况。—— 法国财政状况”、“英国的政党。—— 欧 洲状况”)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 解放斗争这两种因素互相影响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15
族殖民地问题的学说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 中国、印度及其他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文章中所包含的关于无产阶 级在民族殖民地问题方面的政策的基本思想,后来由创造性地深 入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弗·伊·列宁全面地 发展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各被压迫民族反对英国统治的斗争 时,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教育欧洲的工人阶级,主张坚决 支持波斯、中国、印度、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关于1856— 1857年的英国—波斯战争、1839—1842年和1856——1858年的 两次对华鸦片战争、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解放起义的文章, 是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鲜明的揭露性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 些文章中愤怒地抨击英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揭露英国在印度和 中国推行殖民政策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英国这个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强盗早 在十九世纪中叶借以取得殖民垄断地位的方法和手段时,指出英 国资本主义用公开的抢劫和暴力或者用收买和欺骗来实现它在亚 洲大陆各国的侵略。 在 “英国—波斯战争”、“英中冲突”、“对波斯的战争”、“英 国—波斯战争的前景” 这些文章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强调指 出了英国在亚洲的外交活动的侵略性质,这种外交活动是英国殖 民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 所惯用的和典型的外交方法,是给地方当局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说 它违背了条约的义务或者没有遵守某些外交礼节上的无关紧要的 规定。这些都被当做武装侵略、强占领土和缔结新的不平等条约 以使这种占领及其他对英国侵略者有利的条件合法化的借口。英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族殖民地问题的学说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 中国、印度及其他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文章中所包含的关于无产阶 级在民族殖民地问题方面的政策的基本思想,后来由创造性地深 入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弗·伊·列宁全面地 发展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各被压迫民族反对英国统治的斗争 时,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精神教育欧洲的工人阶级,主张坚决 支持波斯、中国、印度、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关于1856— 1857年的英国—波斯战争、1839—1842年和1856——1858年的 两次对华鸦片战争、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解放起义的文章, 是对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鲜明的揭露性文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 些文章中愤怒地抨击英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揭露英国在印度和 中国推行殖民政策的方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揭示英国这个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强盗早 在十九世纪中叶借以取得殖民垄断地位的方法和手段时,指出英 国资本主义用公开的抢劫和暴力或者用收买和欺骗来实现它在亚 洲大陆各国的侵略。 在 “英国—波斯战争”、“英中冲突”、“对波斯的战争”、“英 国—波斯战争的前景” 这些文章中,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强调指 出了英国在亚洲的外交活动的侵略性质,这种外交活动是英国殖 民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 所惯用的和典型的外交方法,是给地方当局加上莫须有的罪名,说 它违背了条约的义务或者没有遵守某些外交礼节上的无关紧要的 规定。这些都被当做武装侵略、强占领土和缔结新的不平等条约 以使这种占领及其他对英国侵略者有利的条件合法化的借口。英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国资本家为了在波斯和阿富汗取得独占势力,不仅自私地利用了 居住在这两个国家里的不同民族之间的部落的、民族的和宗教的 纠纷,而且还人为地煽起了这两个国家同相邻各国之间的仇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卷所收的一系列文章 (“鸦片贸易史” 等)中写到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这种贸易是英国侵略者践踏不发 达国家人民的生活利益的有力证明。英国侵略者在基督教伪善的 文化传播者的假面具下面,使他们所垄断的鸦片走私贸易成了他 们发财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英国政府口是心非地宣布自己反对 鸦片贸易,实际上却在印度推行了并且为自己取得了鸦片生产的 垄断权,使得向走私商人出售鸦片合法化,而且早在十九世纪初 便由这种贸易取得了大量收入。马克思得出结论说,英国政府在 印度的财政,不只是依赖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而且正是依赖这种 贸易的走私性质。 马克思表明,鸦片贸易如何掏空了中国的国库,破坏了国家 的经济并且使人民遭到体力衰竭和道德堕落的威胁。英国殖民主 义者为了对付中国当局对这种贸易的反抗而挑起了两次所谓鸦片 战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这两次战争的历史和说明它们的海 盗式掠夺性质的时候,揭露了英国侵略者对他们所占领的中国领 土上的和平居民横施的暴行。恩格斯在分析第一次对华鸦片战争 的原因和目的时,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这次战争中自始至终是 极端残忍的。(见“英人对华的新远征”)马克思写道:“当时英国 士兵只是为了取乐就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他们的狂暴既不是由于 受宗教狂热的驱使,也不是由对傲慢的征服者的仇恨激起的,更 不是由英勇的敌方的顽强抵抗引起的。强奸妇女,枪挑儿童,焚 烧整个整个的村庄,这些并非由中国官吏而是由英国军官亲笔记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17
国资本家为了在波斯和阿富汗取得独占势力,不仅自私地利用了 居住在这两个国家里的不同民族之间的部落的、民族的和宗教的 纠纷,而且还人为地煽起了这两个国家同相邻各国之间的仇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本卷所收的一系列文章 (“鸦片贸易史” 等)中写到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这种贸易是英国侵略者践踏不发 达国家人民的生活利益的有力证明。英国侵略者在基督教伪善的 文化传播者的假面具下面,使他们所垄断的鸦片走私贸易成了他 们发财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英国政府口是心非地宣布自己反对 鸦片贸易,实际上却在印度推行了并且为自己取得了鸦片生产的 垄断权,使得向走私商人出售鸦片合法化,而且早在十九世纪初 便由这种贸易取得了大量收入。马克思得出结论说,英国政府在 印度的财政,不只是依赖对中国的鸦片贸易,而且正是依赖这种 贸易的走私性质。 马克思表明,鸦片贸易如何掏空了中国的国库,破坏了国家 的经济并且使人民遭到体力衰竭和道德堕落的威胁。英国殖民主 义者为了对付中国当局对这种贸易的反抗而挑起了两次所谓鸦片 战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这两次战争的历史和说明它们的海 盗式掠夺性质的时候,揭露了英国侵略者对他们所占领的中国领 土上的和平居民横施的暴行。恩格斯在分析第一次对华鸦片战争 的原因和目的时,指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这次战争中自始至终是 极端残忍的。(见“英人对华的新远征”)马克思写道:“当时英国 士兵只是为了取乐就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他们的狂暴既不是由于 受宗教狂热的驱使,也不是由对傲慢的征服者的仇恨激起的,更 不是由英勇的敌方的顽强抵抗引起的。强奸妇女,枪挑儿童,焚 烧整个整个的村庄,这些并非由中国官吏而是由英国军官亲笔记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17
载下来的暴行,完全是恣意的胡作非为。”(见本卷第309页)在 就第二次鸦片战争所写的 “英中冲突”、“议会关于对华军事行动 的辩论”、“英中条约” 等文章中,马克思得出结论说:以残酷轰 击广州和平居民开始的第二次战争,也与第一次战争一样,具有 强盗的性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深切的同情谈到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者的顽强而积极的斗争。他们驳斥了那些对中国人采取的特殊斗 争方式极尽辱骂之能事的殖民主义资产阶级辩护人,认为中国人 民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殖民主义者,条件相差悬殊,这些方式是 必须采取的。恩格斯写道:“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 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 质。”(见本卷第232页)恩格斯认为中国人民群众在第二次鸦片 战争期间对英国侵略者的反抗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即 “为了保存 中华民族” 而进行的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 的手段,——恩格斯解释道,——不应当根据 “公认的正规作战 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 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见本卷第232页)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曾经以先知之明预言过旧中国的死亡 和新中国的诞生。他们深信这个伟大而古老的国家将会得到解放, 并且认为这一解放必然将对东方各国的进步发展具有最伟大的历 史意义。恩格斯写道:“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 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 光。”(见本卷第234页) 本卷中刊载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印度1857—1859年的伟大 民族解放起义所写的大量文章。这些文章揭示了起义产生和失败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载下来的暴行,完全是恣意的胡作非为。”(见本卷第309页)在 就第二次鸦片战争所写的 “英中冲突”、“议会关于对华军事行动 的辩论”、“英中条约” 等文章中,马克思得出结论说:以残酷轰 击广州和平居民开始的第二次战争,也与第一次战争一样,具有 强盗的性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怀着深切的同情谈到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者的顽强而积极的斗争。他们驳斥了那些对中国人采取的特殊斗 争方式极尽辱骂之能事的殖民主义资产阶级辩护人,认为中国人 民面对着武装到牙齿的殖民主义者,条件相差悬殊,这些方式是 必须采取的。恩格斯写道:“英国政府的海盗政策已引起了一切中 国人反对一切外国人的普遍起义,并使这一起义带有绝灭战的性 质。”(见本卷第232页)恩格斯认为中国人民群众在第二次鸦片 战争期间对英国侵略者的反抗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即 “为了保存 中华民族” 而进行的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 的手段,——恩格斯解释道,——不应当根据 “公认的正规作战 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 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见本卷第232页) 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曾经以先知之明预言过旧中国的死亡 和新中国的诞生。他们深信这个伟大而古老的国家将会得到解放, 并且认为这一解放必然将对东方各国的进步发展具有最伟大的历 史意义。恩格斯写道:“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 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 光。”(见本卷第234页) 本卷中刊载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印度1857—1859年的伟大 民族解放起义所写的大量文章。这些文章揭示了起义产生和失败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的原因,评述了起义的性质,并作出了对起义的历史评价,阐述 了战事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印度的起义看做是亚洲各国人民反对 殖民主义的整个解放斗争的一部分,论证了印度起义和英国在亚 洲的几次殖民战争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 “波斯和中国”、“与 波斯签订的条约” 等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结论:英国— 波斯战争和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基本上是以英印军队进 行的,便给印度人民增加了更加不堪忍受的负担,从而在很大程 度上促成了印度起义的爆发。而这一起义又迫使英国殖民主义者 匆忙同波斯缔结和约,并且把在中国的军事行动中断了好几年。 英国统治阶级力图掩饰印度起义的真正性质和规模,想把它 说成仅仅是西帕依(孟加拉英印军队中的土著部队)的军事叛乱。 英印当局费尽心机掩盖印度广大阶层居民参加起义的事实,企图 证明起义是伊斯兰教徒发动起来的,似乎并没有得到印度教徒的 支持。 马克思和恩格斯驳斥了这些虚伪的论调,他们一开始就把印 度起义看做全民族的运动,看做印度人民反对英国统治的革命。 (见“印度军队的起义”、“来自印度的消息”、“印度起义”、“勒克 瑙的解救”)他们认为下面这个事实具有重大的意义,即在起义期 间,不仅是不同宗教的代表——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 也 不仅是不同种姓的代表—— 婆罗门、拉吉普特人,往往也包括锡 克人,——而且还有印度社会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都团结在 一个反对英国统治的共同联盟中。马克思写道,“西帕依团杀死了 他们的欧洲军官;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忘却了他们相互间的仇 隙,而联合起来反对他们共同的统治者;‘骚动由印度教徒开始,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19
的原因,评述了起义的性质,并作出了对起义的历史评价,阐述 了战事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印度的起义看做是亚洲各国人民反对 殖民主义的整个解放斗争的一部分,论证了印度起义和英国在亚 洲的几次殖民战争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在 “波斯和中国”、“与 波斯签订的条约” 等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得出结论:英国— 波斯战争和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基本上是以英印军队进 行的,便给印度人民增加了更加不堪忍受的负担,从而在很大程 度上促成了印度起义的爆发。而这一起义又迫使英国殖民主义者 匆忙同波斯缔结和约,并且把在中国的军事行动中断了好几年。 英国统治阶级力图掩饰印度起义的真正性质和规模,想把它 说成仅仅是西帕依(孟加拉英印军队中的土著部队)的军事叛乱。 英印当局费尽心机掩盖印度广大阶层居民参加起义的事实,企图 证明起义是伊斯兰教徒发动起来的,似乎并没有得到印度教徒的 支持。 马克思和恩格斯驳斥了这些虚伪的论调,他们一开始就把印 度起义看做全民族的运动,看做印度人民反对英国统治的革命。 (见“印度军队的起义”、“来自印度的消息”、“印度起义”、“勒克 瑙的解救”)他们认为下面这个事实具有重大的意义,即在起义期 间,不仅是不同宗教的代表—— 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 也 不仅是不同种姓的代表—— 婆罗门、拉吉普特人,往往也包括锡 克人,——而且还有印度社会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代表,都团结在 一个反对英国统治的共同联盟中。马克思写道,“西帕依团杀死了 他们的欧洲军官;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忘却了他们相互间的仇 隙,而联合起来反对他们共同的统治者;‘骚动由印度教徒开始, 第 十 二 卷 说 明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