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制造强国 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二○一六年五月
2015 中国制造强国 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二〇一六年五月
目录 前言 、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概述 )制造强国内涵和特征. (二)制造强国评价模型构建. (三)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构建. (四)制造强国指标评价内容及方法 二、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评价. (一)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二)中国制造业差距在缩小 (三)中国制造业步入新常态 (四)小结 三、制造强国分项指数评价 (一)九国分项指数对比评价 、规模发展指数评价. 质量效益指数评价 3、结构优化指数评价. 4、持续发展指数评价.……… 34 (二)中国分项指数发展评价 1、4项一级指数评价 2、18项二级指数评价. (三)小结… 四、发展展望. 附录一指标值调整说明
I 目 录 前 言............................................................................................................................1 一、 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概述.......................................................................................2 (一)制造强国内涵和特征.................................................................................2 (二)制造强国评价模型构建.............................................................................4 (三)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构建.............................................................................6 (四)制造强国指标评价内容及方法...............................................................13 二、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评价......................................................................................18 (一)中国向制造强国迈进...............................................................................18 (二)中国制造业差距在缩小...........................................................................19 (三)中国制造业步入新常态...........................................................................20 (四)小结...........................................................................................................22 三、制造强国分项指数评价......................................................................................23 (一)九国分项指数对比评价...........................................................................23 1、规模发展指数评价..................................................................................23 2、质量效益指数评价..................................................................................27 3、结构优化指数评价..................................................................................30 4、持续发展指数评价..................................................................................34 (二)中国分项指数发展评价...........................................................................37 1、4 项一级指数评价...................................................................................39 2、18 项二级指数评价.................................................................................40 (三)小结...........................................................................................................50 四、发展展望..............................................................................................................52 附录一 指标值调整说明............................................................................................54
刖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 质检总局,从2013年至2014年,联合组织开展的重大咨询研究项目。 项目首次构建了“制造强国指标体系”,并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报告 中,应用该体系对所选典型国家1946-2012年的制造强国发展水平进 行了评价分析,明确提岀了我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的“三步走”战略 目标,为我国在2025年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提供科学指引。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 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中提出的“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 标正是采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结论。《中国制造 2025》基于可考核性为出发点,所提出的指标体系不同于“制造强国 指标体系”。为了系统性反映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制造强国指标硏究 课题组将沿用“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持续开展年度指标数据的收集 整理及指数测评工作,形成系列化《中国制造强国指数年度发展报 告》。 《2015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我 国及其它典型国家2012-2014年的制造强国指数进行评价分析。课题 组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滚动发布《中国制造强国指数年度发展 报告》,并根据制造业发展的新态势,不断优化相关指标及评价工作, 以期进一步提升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中国制造早日实现 强国梦”做出有益的贡献
1 前 言 “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 质检总局,从 2013 年至 2014 年,联合组织开展的重大咨询研究项目。 项目首次构建了“制造强国指标体系”,并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报告 中,应用该体系对所选典型国家 1946-2012 年的制造强国发展水平进 行了评价分析,明确提出了我国跨入制造强国行列的“三步走”战略 目标,为我国在 2025 年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提供科学指引。 2015 年 5 月 19 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部署全面推 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其中提出的“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 标正是采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结论。《中国制造 2025》基于可考核性为出发点,所提出的指标体系不同于“制造强国 指标体系”。为了系统性反映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制造强国指标研究 课题组将沿用“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持续开展年度指标数据的收集 整理及指数测评工作,形成系列化《中国制造强国指数年度发展报 告》。 《2015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我 国及其它典型国家 2012-2014 年的制造强国指数进行评价分析。课题 组计划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滚动发布《中国制造强国指数年度发展 报告》,并根据制造业发展的新态势,不断优化相关指标及评价工作, 以期进一步提升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中国制造早日实现 “强国梦”做出有益的贡献
、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概述 (一)制造强国内涵和特征 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弱”是与他国比较而言的,是相对 的,因此对于制造强国的判断应突出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优势。制造 强国的“强”应是多个维度判断的综合考量,包括规模、基础、效率、 潜力等多方面因素 1、制造强国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在 对美、德、日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课 题组认为,“制造强国”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规模和效益并举 从美、德、日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强大的 过程也是其工业化逐步完成的过程。工业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 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具有规模较大、结构合 理、产业质量高的制造业是制造强国的核心内涵 (2)在国际分工中地位较高 目前一些制造强国多数已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即服务业比重上 升、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明显上升的阶段,以创新为驱动力,劳动生 产率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拥有很强的 1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统计,2008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722%,而发展中 国家占278%
2 一、 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概述 (一)制造强国内涵和特征 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弱”是与他国比较而言的,是相对 的,因此对于制造强国的判断应突出与其他国家相比较的优势。制造 强国的“强”应是多个维度判断的综合考量,包括规模、基础、效率、 潜力等多方面因素。 1、制造强国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在 对美、德、日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课 题组认为,“制造强国”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规模和效益并举 从美、德、日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强大的 过程也是其工业化逐步完成的过程。工业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 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1。因此,具有规模较大、结构合 理、产业质量高的制造业是制造强国的核心内涵。 (2)在国际分工中地位较高 目前一些制造强国多数已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即服务业比重上 升、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明显上升的阶段,以创新为驱动力,劳动生 产率不断提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拥有很强的 1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统计,2008 年,工业化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 72.2%,而发展中 国家占 27.8%
核心竞争力2。 (3)发展潜力大 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 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 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用一句话概括,拥有规模效益并举、位居世界前列、具备良好发 展潜力的制造业的国家,可称之为制造强国。 2、制造强国的特征 在制造强国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制造强国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雄厚的产业规模 反映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具有成熟健 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 (2)优化的产业结构 反映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 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 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3)良好的质量效益 体现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 居世界前列、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 值链高端环节等 (4)持续的发展能力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统计,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较高,大多在 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等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增加值占比较高,大多在60%以上
3 核心竞争力2。 (3)发展潜力大 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 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 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 用一句话概括,拥有规模效益并举、位居世界前列、具备良好发 展潜力的制造业的国家,可称之为制造强国。 2、制造强国的特征 在制造强国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制造强国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雄厚的产业规模 反映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具有成熟健 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 (2)优化的产业结构 反映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 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 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3)良好的质量效益 体现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 居世界前列、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 值链高端环节等。 (4)持续的发展能力 2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统计,工业化国家的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占比较高,大多在 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等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增加值占比较高,大多在 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