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章第一节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杋制 更一般的解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1.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的不对称。当 存款人将他们的资金集中到金融机构,事实上是委 托该机构作为代理人,对借款人进行筛选。同时, 相对于零散的储蓄者,金融机构也处于更有利的地 位来监督和影响借款人。 2.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效要受到两个前 提条件的限制:第一,只有所有的存款人对金融机 构保持信心并从而不挤兑;第二,只有金融机构对 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才能赚 得利润。然而,这两个条件并非绝对成立。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卬圖人学赠政孿院 (24)1l
(24)11 第廿四章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 更一般的解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1. 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的不对称。当 存款人将他们的资金集中到金融机构,事实上是委 托该机构作为代理人,对借款人进行筛选。同时, 相对于零散的储蓄者,金融机构也处于更有利的地 位来监督和影响借款人。 2. 金融机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效要受到两个前 提条件的限制:第一,只有所有的存款人对金融机 构保持信心并从而不挤兑;第二,只有金融机构对 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低成本的,才能赚 得利润。然而,这两个条件并非绝对成立
第廿四章第一节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杋制 更一般的解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3.挤兑往往是由于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引起的。意 外事件的本身通常并不会使银行丧失清偿力。但是, 纵然可以提供这样的信息,也难以左右存款人的行 为;面对意外事件,每一单个存户的最明智的选择 就是立即加入挤兑的行列。 4.由于信息不完全,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 也不能保证高效、低成本。事实上,向金融监管融 资的借款人总是要比金融机构更了解其项目的风险 与收益特征。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4)12
(24)12 第廿四章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 更一般的解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3. 挤兑往往是由于某些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引起的。意 外事件的本身通常并不会使银行丧失清偿力。但是, 纵然可以提供这样的信息,也难以左右存款人的行 为;面对意外事件,每一单个存户的最明智的选择 就是立即加入挤兑的行列。 4. 由于信息不完全,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 也不能保证高效、低成本。事实上,向金融监管融 资的借款人总是要比金融机构更了解其项目的风险 与收益特征
第廿四章第一节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杋制 更一般的解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5.这就是说,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金融 机构,仍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解决资产选 择和储户信心问题,并从而生成金融脆弱性。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4)13
(24)13 第廿四章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 更一般的解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5. 这就是说,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金融 机构,仍然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难以解决资产选 择和储户信心问题,并从而生成金融脆弱性
第廿四章第一节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內在杋制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1.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 重要来源。 2.任何影响资产未来收入流量的心理预期都会引起资 产价格的波动。有一种说法:资产价格间接地决定 于自身:高的价格决定新一轮、再一轮的价格攀升; 低的价格决定新一轮、再一轮的价格下滑。只有当 这种单方向的市场能量释放完毕,才开始反方向的 循环。这种自我循环的运作必然造成资产价格的过 度波动。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4)14
(24)14 第廿四章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1. 金融资产价格的过度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 重要来源。 2. 任何影响资产未来收入流量的心理预期都会引起资 产价格的波动。有一种说法:资产价格间接地决定 于自身:高的价格决定新一轮、再一轮的价格攀升; 低的价格决定新一轮、再一轮的价格下滑。只有当 这种单方向的市场能量释放完毕,才开始反方向的 循环。这种自我循环的运作必然造成资产价格的过 度波动
第廿四章第一节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杋制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3.文献主要从三个方面解释股市的过度波动: (1)过度投机; (2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3)交易和市场结构的某些技术性特征(如保 证金交易方式) 4除去资产价格,汇率的过度波动性是金融市场脆 弱性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对于汇率过度波动性的 解释,曾有汇率超调理论。 RENMIN FNANCE UNIVERSITY 中圖人学赠政融学院 (24)15
(24)15 第廿四章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生成的内在机制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3. 文献主要从三个方面解释股市的过度波动: ⑴过度投机; ⑵宏观经济的不稳定; ⑶交易和市场结构的某些技术性特征(如保 证金交易方式)。 4. 除去资产价格,汇率的过度波动性是金融市场脆 弱性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对于汇率过度波动性的 解释,曾有汇率超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