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申报表 姓名 麦树荣 性别男出生年月 1977、11 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番偶区东涌中学E-mai】 maishurong@163.com 参加培训 时间 2007年 联系 单位 (020)34923545 信息 地点 电话 手机 13672473284 题目 《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年级 高一级 学科高中物理实践时间 2009年5月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7页明确指出:“学生学会用运动合成 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 常生活的联系,体现加强课程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f1ash动画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认 识平抛运动的特点;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轨迹,并与Excl数 据统计软件、仿真物理实验室相互整合,分析平抛运动为什么分解为水 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从而突破教学 重点和难点。 《平抛物体的运动》采用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授导型教学模式。是 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由大屏幕投影机、录相 机、实物展示台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构成一个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该 系统的CAI课件模拟实验现象的物理过程,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促进学生识别实验现象发生的条件,再进行抽象概 括,形成规律。主要体现以下特色:①思路清析,围绕f1ash互动游戏 (请你来当飞行员)为主线索,创设趣味性、知识性、探究性的学习情 境,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一气呵成。②在分组实验的基础上以仿真实 验显示实验全过程,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同时寻找教学内容和教育技 术的最佳结合点,将文字、表格、图片、动画等投影到大屏幕上,加大 了课堂密度,丰富了教学内容,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申报表 姓 名 麦树荣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7、11 单 位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涌中学 E-mail maishurong@163.com 参加培训 时间 2007 年 单位 (020)34923545 信息 地点 联系 电话 手机 13672473284 题目 《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年级 高一级 学科 高中物理 实践时间 2009 年 5 月 基本 内容 描述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7 页明确指出:“学生学会用运动合成 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物体的运动,要求学生关注平抛运动的规律与日 常生活的联系,体现加强课程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的指导思想” 。 本节课以 flash 动画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认 识平抛运动的特点;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轨迹,并与 Excel 数 据统计软件、仿真物理实验室相互整合,分析平抛运动为什么分解为水 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从而突破教学 重点和难点。 《平抛物体的运动》采用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授导型教学模式。是 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由大屏幕投影机、录相 机、实物展示台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构成一个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该 系统的 CAI 课件模拟实验现象的物理过程,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促进学生识别实验现象发生的条件,再进行抽象概 括,形成规律。主要体现以下特色:①思路清析, 围绕 flash 互动游戏 (请你来当飞行员)为主线索,创设趣味性、知识性、探究性的学习情 境,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一气呵成。②在分组实验的基础上以仿真实 验显示实验全过程,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同时寻找教学内容和教育技 术的最佳结合点,将文字、表格、图片、动画等投影到大屏幕上,加大 了课堂密度,丰富了教学内容,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平抛物体的运动》能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 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在学习 物理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 能力在整个过程得到有效的锻炼。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生 动地揭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使抽象的物理现象,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 的模拟出来。学生情绪高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 难度,使学习富有吸引力,增强了实验教学的说服力,起到了较好的教 学效果。 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有寸无口 教学设计方案 有回无▣ 实践报告 有回无可 材料列表 课堂实录 有 其他材料说明 单位推荐 意见及理 由 盖章 省级执行 机构 盖章 评审结果(由评委会填写》 等奖口 :等奖口三等奖口 未获奖口
《平抛物体的运动》能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 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在学习 物理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 能力在整个过程得到有效的锻炼。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生 动地揭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使抽象的物理现象,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 的模拟出来。学生情绪高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 难度,使学习富有吸引力,增强了实验教学的说服力,起到了较好的教 学效果。 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 有 □ 无 □ 教学设计方案 有 □ 无 □ 实践报告 有 □ 无 □ 课堂实录 有 □ 无 □ 材料列表 其他材料说明 1.个别学生实验用过的作图纸 2.个别学生打印的运动轨迹 单位推荐 意见及理 由 盖章 省级执行 机构 盖章 评审结果(由评委会填写)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未获奖□ √ √ √ √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姓 麦树荣 单 位 广州市番偶区东涌中学 单位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偶区东涌中学 邮政编码 511453 联系电话 13672473284 E-ail地址 maishurong@163.com 题目 《平抛物体的运动》 授课时间 2009年5月 所属学科 高中物理 适用年级 高一级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课程标准目标(见新课标207页) 1.要求学生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 体的轨迹 本节课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方向水平:只在整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 运动,加速度为g。 (2)理解并掌握平抛运动怎样分解成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 动。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平抛实验仪进行平抛分组实验,掌握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一沿竖直和水平两个 方向进行分解:通过对平抛运动规律的分析,掌握研究复杂运动的方法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突出研究物理利学深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间题一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一分析与论证 -评估一交流与合作。 (3)通过对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比较、分析,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研究问 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化繁为 简”的方法及“控制变量法”。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1.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广,学习习惯较好,有一定的自觉性,课堂上能认真接受老师指导,专 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可以引导他们大胆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应用成果评比与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姓 名 麦树荣 单 位 广州市番禺区东涌中学 单位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涌中学 邮政编码 511453 联系电话 13672473284 E-mail 地址 maishurong@163.com 题 目 《平抛物体的运动》 授课时间 2009 年 5 月 所属学科 高中物理 适用年级 高一级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课程标准目标(见新课标 207 页) 1. 要求学生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 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 体的轨迹。 本节课课时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初速度方向水平;只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作用;是匀变速曲线 运动,加速度为 g。 (2)理解并掌握平抛运动怎样分解成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 动。 2.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平抛实验仪进行平抛分组实验,掌握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沿竖直和水平两个 方向进行分解; 通过对平抛运动规律的分析, 掌握研究复杂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突出研究物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 ——评估——交流与合作。 (3)通过对平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比较、分析,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研究问 题中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2)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研究复杂的曲线运动,渗透物理学“化曲为直” 、 “化繁为 简”的方法及“控制变量法” 。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1. 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广,学习习惯较好,有一定的自觉性,课堂上能认真接受老师指导,专 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可以引导他们大胆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对应的教学对策: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创设趣味性、知识性、探究性的物理 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创造活动,积累感性经验 2.学生的心理特征 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物理学和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有若浓厚兴趣,喜欢动手操作 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对应的教学对策: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创设学生分组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 并利用多蝶体技术来展示实验规律,显示实验的全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使抽象 的物理现象,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显示或模拟出来,大大藏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3.学生的知识结构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运动中的一个转折点,以前学生接触的都是直线运动,而本节内容是 比较典型的曲线运动,对于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生非常熟悉,而对于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 规律是陌生的,综合处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已使用过“仿 真物理实验室”,并能较熟练地使用Exc©l软件处理数据。 对应的教学对策: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把文字、声音、 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寻找 教学内容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佳结合点,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对应的教学对策: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创设趣味性、知识性、探究性的物理 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创造活动,积累感性经验。 2. 学生的心理特征 学习对象为高一学生,对物理学和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有着浓厚兴趣,喜欢动手操作, 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对应的教学对策: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创设学生分组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 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实验规律,显示实验的全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使抽象 的物理现象,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显示或模拟出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3. 学生的知识结构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运动中的一个转折点,以前学生接触的都是直线运动,而本节内容是 比较典型的曲线运动,对于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生非常熟悉,而对于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 规律是陌生的,综合处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已使用过“仿 真物理实验室” ,并能较熟练地使用 Excel 软件处理数据。 对应的教学对策:根据以上特点,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创设现代教育技术,把文字、声音、 图形、图像、动画等形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寻找 教学内容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佳结合点,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 源及环境): 耳动游戏飞机投弹 创设情境、源导入口 小组讨论形成结论 分组实验探究轨迹 2合作探究、绘轨迹: 平抛运动 数君处理创健图像 共同参与示规律 3仿真实、深刻体会。 互相讨论形成结论 前后可应字以致用 固版思、拓展延伸 维续推进拓展深化 教学全过程结构思维导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一个关于平抛运动的互动小游戏(f1ash)一请你来当飞行员。飞机投弹 这是平抛运动的典型事例,通过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战斗机应在距敌人坦克水 平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坦克? 平抛运动 定为机田*的器运的失平液华 济性入将的等鬼:00☐长。就后板盟.清精件的答宾是否正确 120100 06004020 2.学生进行互动游戏,输入数值尝试找出答案? 3.认识平抛运动的特点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 源及环境): 教学全过程结构思维导图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教师播放一个关于平抛运动的互动小游戏 (flash) ——请你来当飞行员。 飞机投弹—— 这是平抛运动的典型事例,通过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战斗机应在距敌人坦克水 平多远处投弹才能击中坦克?” 2. 学生进行互动游戏,输入数值尝试找出答案? 3. 认识平抛运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