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课程教学资源(七讲义)第三讲 不同时代的不同语法范式对语法化的影响

本章尝试证明,虽然结构助词“的(底)”与其前的“之”、“者”在功能上 有相同之处,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渊源关系,“的”是在特殊的句法环境中,通过 语法化,由其原来的指示代词或疑问代词用法独立发展出来的。“的”的用法与其 前结构助词有本质上的差别。由于唐朝中期,“数+量十名”成了占优势的数量表 达,由此而来的类推效应要求一般的修饰语与其中心语之间也有类似于量词的语法 标记,而指代性质的“底”因其句法和语义上的相宜性而被虚化为一个助词来充当 这一语法标记。
文件格式:DOC,文件大小:107.5KB,售价:5.34元
文档详细内容(约15页)
点击进入文档下载页(DOC格式)
共15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档

点击购买下载(DOC)

下载及服务说明

  • 购买前请先查看本文档预览页,确认内容后再进行支付;
  • 如遇文件无法下载、无法访问或其它任何问题,可发送电子邮件反馈,核实后将进行文件补发或退款等其它相关操作;
  •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