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本单位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功能性便秘等 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课题的主持单位,在课题论证、申请、方案论证、组织 实施、经费管理和结题总结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尤其在课 题管理、监督、考核、专家指导、人才引进,财务管理审计、奖励机制和成果水平提高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强化学科建设,创新理 顺机制,强调发挥课题负责人责任制,积极组织协调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保障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本单位全方位支持针灸临床评价技术体系创建与实践,积极参与创立针灸临床评价 的新模式、新策略和系列适宜方法,参与创建国际上首个针灸临床研究的管理规范和系 例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为建立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服务能力提升的机制和模式做 出了重要贡献。 单位名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排名 法定代表人谢雁鸣所在地北京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二级法人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 评价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评价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中国中医药循证 医学中心建设单位。 本单位为本项目中各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的申报和实施等关鍵环节提供了必要的 硬件条件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本单位为该成果的针灸全链条质量监控平台中的中夹随 机系统、临床数据管理系统、针灸病例注册登记平台以及真实世界临床数据釆集系统等 系列共性技术平合的开发、实施、运行和维护以及推广等提供了场地、人力以及其他 相关资源的支撑和保障。 本单位是针灸临床评价中适宜针灸的关键研究方法学以及针灸临床评价技术等核心 内容的主体研究团队和单位,同时,为本项目中主要高影响因子文章的发表提供了从研 究设计、实施、质控、数据处理以及文章撰写等关键技术环节上的条件支持。此外,本 单位同时是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等相关规范标准的主要参与单位。 作为中医临床评价研究的国内领先团队,对本项目主要临床研究成果及针灸适宜临床评 价方法学和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方面也起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单位名称 上海中医药大学 排名 法定代表人徐建光所在地 上海
11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本单位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功能性便秘等 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课题的主持单位,在课题论证、申请、方案论证、组织 实施、经费管理和结题总结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尤其在课 题管理、监督、考核、专家指导、人才引进,财务管理审计、奖励机制和成果水平提高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强化学科建设,创新理 顺机制,强调发挥课题负责人责任制,积极组织协调课题成果的推广应用,保障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本单位全方位支持针灸临床评价技术体系创建与实践,积极参与创立针灸临床评价 的新模式、新策略和系列适宜方法,参与创建国际上首个针灸临床研究的管理规范和系 列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为建立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服务能力提升的机制和模式做 出了重要贡献。 单位名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排 名 4 法定代表人 谢雁鸣 所 在 地 北京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二级法人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 评价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评价重点研究室建设单位、中国中医药循证 医学中心建设单位。 本单位为本项目中各重大专项项目(课题)的申报和实施等关键环节提供了必要的 硬件条件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本单位为该成果的针灸全链条质量监控平台中的中央随 机系统、临床数据管理系统、针灸病例注册登记平台以及真实世界临床数据采集系统等 一系列共性技术平台的开发、实施、运行和维护以及推广等提供了场地、人力以及其他 相关资源的支撑和保障。 本单位是针灸临床评价中适宜针灸的关键研究方法学以及针灸临床评价技术等核心 内容的主体研究团队和单位,同时,为本项目中主要高影响因子文章的发表提供了从研 究设计、实施、质控、数据处理以及文章撰写等关键技术环节上的条件支持。此外,本 单位同时是针灸临床研究管理规范等相关规范标准的主要参与单位。 作为中医临床评价研究的国内领先团队,对本项目主要临床研究成果及针灸适宜临床评 价方法学和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方面也起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单位名称 上海中医药大学 排 名 5 法定代表人 徐建光 所 在 地 上海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 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是国家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药学两个 学科顺利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是全国中医 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 作为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创立针灸临床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新模式、新策略,形 成针刺麻醉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围绕针刺麻醉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了针灸辅助多种难 治性高危手术中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的关键技术和方案、本单位在项目设计、申报、实施 等一系列过程中,给予项目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负责 目执行中的管理、督促与协调工作,落实有关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定,保证 了项目顺利完成、督促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项目内容实施,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报送相关 材料。并组织项目的验收、鉴定、成果登记、应用推广等工作 单位名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排名 法定代表人毛静远所在地 天津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8年成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88]国医 办字第9号),2019年成为“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针灸学科是国内最大 的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基地和国际交流中心。在本项目中,本单位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 和影响以及全国的辐射能力,探索和助力针灸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新策略、新模式 促进了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和囯际推广。在针灸技术成果推广方面,通过三级网络构架, 目前已经形成了“技术一一学术”、“三级医院一一基层社区”、“国内一一国际”具有 特色的成熟推广模式。目前针剌技术已辐射全国288家医院及60余个国家及地区,连 续主办13届国际针灸大会,累计参会人数达10000余人次,接受来自91个国家和地 区的留学生达6000余人次,在世界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本单位作为参与单位,参加项目组组织的电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保障了项目的课题实施和 高质量完成 单位名称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排名 法定代表人景向红所在地 北京 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12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 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是国家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特色专业点”建设高校,中医学、中药学两个 学科顺利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名单,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 A+档,是全国中医 院校中唯一取得 3 个 A+学科的高校。 作为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创立针灸临床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新模式、新策略,形 成针刺麻醉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围绕针刺麻醉开展联合攻关,形成了针灸辅助多种难 治性高危手术中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的关键技术和方案、本单位在项目设计、申报、实施 等一系列过程中,给予项目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负责 项目执行中的管理、督促与协调工作,落实有关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定,保证 了项目顺利完成、督促项目负责人严格按照项目内容实施,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报送相关 材料。并组织项目的验收、鉴定、成果登记、应用推广等工作。 单位名称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排 名 6 法定代表人 毛静远 所 在 地 天津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应用推广情况的贡献: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88 年成为“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88]国医 办字第 9 号),2019 年成为“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针灸学科是国内最大 的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基地和国际交流中心。在本项目中,本单位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 和影响以及全国的辐射能力,探索和助力针灸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新策略、新模式, 促进了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和国际推广。在针灸技术成果推广方面,通过三级网络构架, 目前已经形成了“技术——学术”、“三级医院——基层社区”、“国内——国际”具有 特色的成熟推广模式。目前针刺技术已辐射全国 288 家医院及 60 余个国家及地区,连 续主办 13 届国际针灸大会,累计参会人数达 10000 余人次,接受来自 91 个国家和地 区的留学生达 6000 余人次,在世界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 此外,本单位作为参与单位,参加项目组组织的电针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保障了项目的课题实施和 高质量完成。 单位名称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排 名 7 法定代表人 景向红 所 在 地 北京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是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 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世 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均挂靠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是国内开展针灸标准研 制的主要机构,在针灸0和10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各项行业标准的研制中,承担 了主要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和具体标准的研制工作,共牵头组织完成针灸IS0标准 项、WH0标准5项、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4项、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46项,其 应用范围涉及针灸学科各个方面,在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始终发挥引领作用,同时也为 开展高质量的针灸临床研究、完善针灸疗效评价体系、促进针灸教育发展提供了依据。 灸研究所在以上国际、国内针灸标准的研制和推广过程中,提供了充分的经费和人力 物力支持,保障了针灸标准和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项目的顺利开展,在针灸标准的宣传推 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单位名称 陕西省中医医院 排名 法定代表人许建秦所在地陕西西安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1.本单位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功能性便秘等国 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尤其在课题管理、监督 考核、专家指导、人才引进,财务管理审计、奖励机制和成果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 2.通过项目科技引领及成果推广,该科室由陕西省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逐步发展为国 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针灸学)、国家重大疑难疾 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单位、国家区域中医(针灸)诊疗中心、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 等多项国家级项目承担单位、通过陕西省委人才办”百人、千人计划”项目,引进刘保延 教授、刘志顺主任及何丽云主任等项目成员,提升了学科水平和能力发展,形成区域优势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指导单位,本院为牵头单位,成立陕西大针灸医联体,为针灸在区域 临床规范应用奠定了基础 3.将现代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与针灸临床特点相结合,建立临床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全院范围内推广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并建立严格的质控制度 保障临床研究数据质量,形成省级层面的中医药数据中心 单位名称 江苏省中医院 排名 法定代表人方祝元所在地江苏南京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13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是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集科研、教学、医疗为一体 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世界 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均挂靠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是国内开展针灸标准研 制的主要机构,在针灸 WHO 和 ISO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各项行业标准的研制中,承担 了主要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和具体标准的研制工作,共牵头组织完成针灸 ISO 标准 3 项、WHO 标准 5 项、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 4 项、国家标准 32 项、行业标准 46 项,其 应用范围涉及针灸学科各个方面,在针灸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始终发挥引领作用,同时也为 开展高质量的针灸临床研究、完善针灸疗效评价体系、促进针灸教育发展提供了依据。 针灸研究所在以上国际、国内针灸标准的研制和推广过程中,提供了充分的经费和人力、 物力支持,保障了针灸标准和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项目的顺利开展,在针灸标准的宣传推广 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单位名称 陕西省中医医院 排 名 8 法定代表人 许建秦 所 在 地 陕西西安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1.本单位为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针刺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功能性便秘等国 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全方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尤其在课题管理、监督、 考核、专家指导、人才引进,财务管理审计、奖励机制和成果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 2. 通过项目科技引领及成果推广,该科室由陕西省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逐步发展为国 家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针灸学)、国家重大疑难疾 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单位、国家区域中医(针灸)诊疗中心、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 等多项国家级项目承担单位、通过陕西省委人才办”百人、千人计划”项目,引进刘保延 教授、刘志顺主任及何丽云主任等项目成员,提升了学科水平和能力发展,形成区域优势。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指导单位,本院为牵头单位,成立陕西大针灸医联体,为针灸在区域 临床规范应用奠定了基础、 3.将现代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与针灸临床特点相结合,建立临床数据信息管理系统, 在全院范围内推广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并建立严格的质控制度, 保障临床研究数据质量,形成省级层面的中医药数据中心。 单位名称 江苏省中医院 排 名 9 法定代表人 方祝元 所 在 地 江苏南京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我院针灸康复科自206年以来承担“十一五”、“十 囯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多个针灸临床多中心试验科硏课题,涉及难治性便秘、功 性肠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围绝经综合征等多个病种,依托医院平台和相关科室支持 严格履行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的职责和《课题任务合同书》中的约定,为课题实施提供必要 的条件和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保障了课题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我院在项目设计 改策支持、方案实施、技术创新、信息反馈、病例收集、数据整理、疗效评价等方面做出 重要贡献,提升了区域内外针灸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科研引领及成果推广,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提高了针灸康复科整体科研能力 提升了临床诊疗水平及服务能力,开设了针灸治疗难治性功能性便秘、女性尿失禁等盆底 专病门诊,已为两千多名便秘及尿失禁患者提供针灸医疗服务,临床疗效显著,取得良好 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专病医联体形式在区域内推广了数十项针灸特色技术,并组 织针灸专家参与中法、中美中医药合作项目,产生了很好的国际影响 单位名称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排名 10 法定代表人陈新宇所在地湖南长沙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作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自2008年开始,我院陆续参与了包括973、十一五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针灸临床多中心试验课题,涉及难治性便秘、功能性肠病、女 性压力性尿失禁、围绝经综合征、偏头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等多个病种,依托医院平 和相关科室支持,在项目设计、政策支持、方案实施、技术创新、信息反馈、病例收集、 数据整理、疗效评价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提升了区域内外针灸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项目科技引领及成果推广,该科室逐步拥有国家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 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针灸学)、重点研究室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区域中医专科(针灸科)诊疗中心、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国 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等10项囯家级学术平台、及湖南省重点专科、重点学科、 中医医院针灸科质控中心、湘中医联盟针灸专业联盟牵头单位、湖南省石学敏院士专家工 作站、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9项省级学术平台,在区域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我院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专科创建“大针灸”理念的“跨专业融合、跨科室协作 跨区域辐射”工作模式,委托专科制订全院所有科室的针灸方案,将本项目相关的理论研 究与衍生的针灸特色技术纳入医院的诊疗规范,同时作为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支持其与省 内70余家医疗机构及省外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密切联系,将成果推广应用全院及省内外联盟
14 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我院针灸康复科自 2006 年以来承担“十一五”、“十二 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多个针灸临床多中心试验科研课题,涉及难治性便秘、功能 性肠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围绝经综合征等多个病种,依托医院平台和相关科室支持, 严格履行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的职责和《课题任务合同书》中的约定,为课题实施提供必要 的条件和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保障了课题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我院在项目设计、 政策支持、方案实施、技术创新、信息反馈、病例收集、数据整理、疗效评价等方面做出 重要贡献,提升了区域内外针灸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科研引领及成果推广,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提高了针灸康复科整体科研能力, 提升了临床诊疗水平及服务能力,开设了针灸治疗难治性功能性便秘、女性尿失禁等盆底 专病门诊,已为两千多名便秘及尿失禁患者提供针灸医疗服务,临床疗效显著,取得良好 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专病医联体形式在区域内推广了数十项针灸特色技术,并组 织针灸专家参与中法、中美中医药合作项目,产生了很好的国际影响。 单位名称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排 名 10 法定代表人 陈新宇 所 在 地 湖南长沙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作为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自 2008 年开始,我院陆续参与了包括 973、十一五、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针灸临床多中心试验课题,涉及难治性便秘、功能性肠病、女 性压力性尿失禁、围绝经综合征、偏头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等多个病种,依托医院平台 和相关科室支持,在项目设计、政策支持、方案实施、技术创新、信息反馈、病例收集、 数据整理、疗效评价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提升了区域内外针灸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项目科技引领及成果推广,该科室逐步拥有国家卫生部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 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针灸学)、重点研究室、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区域中医专科(针灸科)诊疗中心、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国 家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等 10 项国家级学术平台、及湖南省重点专科、重点学科、 中医医院针灸科质控中心、湘中医联盟针灸专业联盟牵头单位、湖南省石学敏院士专家工 作站、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 9 项省级学术平台,在区域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我院制订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专科创建“大针灸”理念的“跨专业融合、跨科室协作、 跨区域辐射”工作模式,委托专科制订全院所有科室的针灸方案,将本项目相关的理论研 究与衍生的针灸特色技术纳入医院的诊疗规范,同时作为专科联盟牵头单位,支持其与省 内 70 余家医疗机构及省外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密切联系,将成果推广应用全院及省内外联盟 单位
项目二 项目名称 中风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提名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提名等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类别具体名称(地区)授权号授权日期/证书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国家 编号权利人发明人专利 有效状态 治疗中风的 发明专利药物及其制中国 ZL03140 第广东华南王永炎 备方法 49.k06.0.01247691制药厂袁锐光有效 龙超峰 国药证广东华南药 新药证书脑栓通胶囊中国C2020.08.24 业集团有限 22040公司、北京1有效 85中医药大学 国作 钟海珍 钟海珍、刘刘强 著作权登 缺血性中风 登字 记证书证候要素诊中国 00685强、王雪飞、王雪飞 断量表 52高颖、马斌高有效 张杨马斌 种治疗肩 ZL20081 第|北京中医药邹忆怀 发明专利手综合征的中国01668901201.03.30753421学东直门李宗衡有效 中药组合物 医院金贺 北京中医药 大学东直门 医院、北京 国药证天泰源医药 新药证书通络化痍胶中间10310900.042090公司(已 字技术开发有 囊 有效 005转让山东沃 华医药科 股份有限公
15 项目二 一、项目名称 中风病辨证论治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等级 提 名 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提名等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知识产权 类别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 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专利 有效状态 发明专利 治疗中风的 药物及其制 备方法 中国 ZL03140 491.X 2006.02.01 第 247697 号 广东华南 制药厂 王永炎 袁锐光 龙超峰 有效 新药证书 脑栓通胶囊 中国 CZS2002 0046 2004.08.24 国药证 字 Z20040 085 广东华南药 业集团有限 公司、北京 中医药大学 / 有效 著作权登 记证书 缺血性中风 证候要素诊 断量表 中国 国作 登字 -2012-A -000685 52 2012.08.20 000685 52 钟海珍、刘 强、王雪飞、 高颖、马斌、 张杨 钟海珍 刘 强 王雪飞 高 颖 马 斌 张 杨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肩- 手综合征的 中药组合物 中国 ZL20081 0166890 .8 2011.03.30 第 753421 号 北京中医药 大学东直门 医院 邹忆怀 李宗衡 金 贺 有效 新药证书 通络化痰胶 囊 中国 1103100 6 2009.01.04 国药证 字 Z20090 005 北京中医药 大学东直门 医院、北京 天泰源医药 技术开发有 限公司(已 转让山东沃 华医药科技 股份有限公 司) / 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