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单位: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08-4 总分 题号 (二)∈三)(三)(一)(二)(三)(四) 得分 得分评卷人 、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9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方格内。(2分)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shuai到ya上,把这些大块的f ei翠shui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翅膀le起波浪的飞沫。(《海燕》) 2.默写。(7分)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③ 古道西风瘦马。 ④《陋室铭》中描写无任何干扰而清静修学的两句是: 得分评卷人 (二)运用(共7分) 3.下面的习作片段有几处错误,请选择4处并选用所给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3分) X5 (1)换用号:□(2)增补号:<()删除号:□(4)调位号!L 当第一场骤雨打破计划时,请不要躲避,因为在雨中的畅快淋漓,会吹开心中的迷惘 与惆怅,既便分不清是雨还是泪,你终究会耳闻目睹雨后绚丽的彩虹,那时的番然醒悟会让 你微笑永驻。 4.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引用了曾国藩的“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来证明敬业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10页
八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10 页 1 常州市 2007—2008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题 命题单位:常州市教育教研室 2008-4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共 20 分) (一)积累(共 9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方格内。(2 分)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 shuǎi 到悬 yá上,把这些大块的 f ěi 翠 shuāi 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翅膀 lüè起波浪的飞沫。(《海燕》) 2.默写。(7 分)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 ! ③ , ,古道西风瘦马。 ④《陋室铭》中描写无任何干扰而清静修学的两句是: , 。 得分 评卷人 (二)运用(共 7 分) 3.下面的习作片段有几处错误,请选择 4 处并选用所给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3 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当第一场骤雨打破计划时,请不要躲避,因为在雨中的畅快淋漓,会吹开心中的迷惘 与惆怅,既便分不清是雨还是泪,你终究会耳闻目睹雨后绚丽的彩虹,那时的番然醒悟会让 你微笑永驻。 4.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中引用了曾国藩的“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来证明敬业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得分
的重要性,有的同学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说“坐这山,望那山,正是进取精神的体现”。 你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请写出你的看法。(80-100字)(4分) 得分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5.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 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 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 写道:“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 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个古老的世界。咕 我回到了江 南。 材料二: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呜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 与鸟类息息相关。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 并最终于1903年12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 材料三: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而目前, 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12000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10000 米左右的大圈子。 得分评卷人 、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选段,回答6-9题。(共11分)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10页
八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10 页 2 的重要性,有的同学却发表了不同的看法,说“坐这山,望那山,正是进取精神的体现”。 你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请写出你的看法。(80—100 字)(4 分) 得分 评卷人 (三)综合性学习(共 4 分) 5.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 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 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台湾郭枫在《空山鸟语》中 写道:“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 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 南。” 材料二:飞鸽传书捎佳音,黄雀晨鸣唤学子,燕子春归知时令。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 与鸟类息息相关。通过对鸟类飞行的观察研究,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失败,人类制成了滑翔机, 并最终于 1903 年 12 月制造成功现代的飞机,这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距离。 材料三:蜂鸟在茂密的树林中飞行时,那是前后左右,随心所欲,灵活自如。而目前, 一架高性能的超音速歼击机,想要在 12000 米的高空转个弯,那至少也得绕一个半径 10000 米左右的大圈子。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 (一)阅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选段,回答 6—9 题。(共 11 分)
【甲】当它(指花青素,下同)是酸性的时候,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 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它是中性的时 候,则是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乙】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 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 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 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干叶(重瓣λ楼子(花心突起λ并 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岀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 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 有上干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 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 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经过特意培养,到20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 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6.各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 甲文: 乙文: 7.【甲】【乙】两段文字的写作思路有什么不同?请作具体说明。(4分) 8.【乙】文划线句中加点的“仅”、“几十年工夫”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9.下面对两个文段中相关信息的分析陈述准确的一项是( )(2分) 八年级语文第3页共10页
八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10 页 3 【甲】当它(指花青素,下同)是酸性的时候,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 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它是中性的时 候,则是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乙】自然选择进程缓慢,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 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 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 世纪)那 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 .....,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 蒂等各种不同的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不同的美 丽色彩。再如大丽花,原产墨西哥,只有八个红色花瓣。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 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又如虞美人,经过培养,已有红、黄、橙、白各种颜色, 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蓝色。19 世纪末,美国的著名园艺育种家蒲班克,发现一株花瓣上好似 有一层烟雾的虞美人,经过特意培养,到 20 世纪初,便育成了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虞美人, 为花卉园艺增添了新的品种。 6.各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2 分) 甲文: 乙文: 7.【甲】【乙】两段文字的写作思路有什么不同?请作具体说明。(4 分) 8.【乙】文划线句中加点的“仅”、“几十年工夫”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9.下面对两个文段中相关信息的分析陈述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花青素不但决定花的种类、变化,还决定花的色彩、形态。 B.【甲】文主要运用了分类的方法来说明,【乙】文突出运用了比较和举例的方法来说明。 C.【乙】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有重复之嫌,完全可以删掉其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 D.人工选择或者是人工栽培是非常简单和容易成功的。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乡野的花》一文,完成10-14题。(共16分 现在流行送花,且大多是青翠欲滴、艳丽诱人的鲜花。 这几年新春,我每每收到老友新朋托礼仪小姐送来的鲜花,可惜元宵前后最多正月底, 便都会香消玉殒①。妻只好叫女儿把枯萎的花“葬″入楼下的垃圾箱中 唯有去年那束乡野的花依然婷婷玉立于我的案 去年春节,女儿和外孙女回老家来过年。一到家,便陶醉于乡村的雪野。外孙女不知哪 来的“灵感”,把疯玩摘来的野草桔、小竹枝和树上摇下的带柄的冻果,插在燃放过的烟花 的纸管里,竟成就了一束束别具一格的花店也绝无出售的乡野的花。外孙女赠我一束并说要 把剩余的带回城,送给她城里的爷爷、奶奶和其他长辈、伙伴,让他们分享农家的新春乐、 乡野的淳朴情。 是吗?”我诧异后有了几分欣喜——因她的讲孝心、重友情,更为她无意中造就出的 这乡野的花。 这乡野的花不鲜不艳也不值钱,但它却饱经风霜②,几多锤炼,几多沧桑,换来的是不 复苍老,因而比鲜花更久长。 八年级语文第4页共10页
八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10 页 4 A.花青素不但决定花的种类、变化,还决定花的色彩、形态。 B.【甲】文主要运用了分类的方法来说明,【乙】文突出运用了比较和举例的方法来说明。 C.【乙】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有重复之嫌,完全可以删掉其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 D.人工选择或者是人工栽培是非常简单和容易成功的。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乡野的花》一文,完成 10—14 题。(共 16 分) 现在流行送花,且大多是青翠欲滴、艳丽诱人的鲜花。 这几年新春,我每每收到老友新朋托礼仪小姐送来的鲜花,可惜元宵前后最多正月底, 便都会香消玉殒 ....①。妻只好叫女儿把枯萎的花“葬”入楼下的垃圾箱中。 唯有去年那束乡野的花依然婷婷玉立于我的案头。 去年春节,女儿和外孙女回老家来过年。一到家,便陶醉于乡村的雪野。外孙女不知哪 来的“灵感”,把疯玩摘来的野草桔、小竹枝和树上摇下的带柄的冻果,插在燃放过的烟花 的纸管里,竟成就了一束束别具一格的花店也绝无出售的乡野的花。外孙女赠我一束并说要 把剩余的带回城,送给她城里的爷爷、奶奶和其他长辈、伙伴,让他们分享农家的新春乐、 乡野的淳朴情。 “是吗?”我诧异后有了几分欣喜——因她的讲孝心、重友情,更为她无意中造就出的 这乡野的花。 这乡野的花不鲜不艳也不值钱,但它却饱经风霜 ....②,几多锤炼,几多沧桑,换来的是不 复苍老,因而比鲜花更久长
这乡野的花不青不翠也不娇贵,但它却表里如一,成熟不变——它已无法再接通多变 的季节的血脉,也就不会因春风至而得意忘形,为冬雪飘又萎靡不振,因而比鲜花更坚贞。 这乡野的花不虛不伪又不经雕琢,本是无心插柳,随手捡得,巧手组合,浑然天成③, 质朴纯正,因而比鲜花更真实 这乡野的花哟,也不像商店里的干花,骨子里是纱是布,是刻意乔装打扮④而举着“花 家旗号的冒牌货——再像也只是徒有其形。 去年春在省委党校学习得闲在南京植物园沐月踏青,园丁送我几枝花养在矿泉水瓶中, 结果,虽按园丁吩咐的方法精心侍弄,没几天还是开始变形,最终枯得面目全非,远不如茹 志鹃《百合花》中那个青年战士“枪筒里的一枝野菊花”,倒能装点那个年代青年战土纯洁 美好的精神世界。 花店里的一束束鲜花,经花农栽种、车辆运输、花匠插配、商贾售送,费时费力,要不 了几时就成了垃圾箱中的废物,其生命是何其的短暂!我这案头花,本来无生命,此时看 来,却又似乎有了生命。 为何?因为由此我想到“死而复生”一词。看来,有时死才是生的试金石。自然界的植 物的生命力再旺盛也会枯萎。即使像活着可三百年不死死后能三百年不倒、倒后会三百年 不朽的沙漠里的胡杨,算来也不过九百年吧?而人类的文明却已有了几干年的历史,且会长 久地持续下去。这恐怕就是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我案头这来自乡野的花,本是“死”过了的 枯枝萎果,但我们在感情上为其注入了灵性、精神上赋予了它以生命,所以它就美了也就能 久长了。 选自《散文百家》,作者施建石,有改动 10.文章巧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乡野的花”的“久长”、“坚贞”与“真实”,请从文中择取 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10页
八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10 页 5 这乡野的花不青不翠也不娇贵,但它却表里如一,成熟不变——它已无法再接通多变 的季节的血脉,也就不会因春风至而得意忘形,为冬雪飘又萎靡不振,因而比鲜花更坚贞。 这乡野的花不虚不伪又不经雕琢,本是无心插柳,随手捡得,巧手组合,浑然天成 ....③, 质朴纯正,因而比鲜花更真实。 这乡野的花哟,也不像商店里的干花,骨子里是纱是布,是刻意乔装打扮 ....④而举着“花” 家旗号的冒牌货——再像也只是徒有其形。 去年春在省委党校学习,得闲在南京植物园沐月踏青,园丁送我几枝花养在矿泉水瓶中, 结果,虽按园丁吩咐的方法精心侍弄,没几天还是开始变形,最终枯得面目全非,远不如茹 志鹃《百合花》中那个青年战士“枪筒里的一枝野菊花”,倒能装点那个年代青年战士纯洁 美好的精神世界。 花店里的一束束鲜花,经花农栽种、车辆运输、花匠插配、商贾售送,费时费力,要不 了几时就成了垃圾箱中的废物,其生命是何其的短暂!而我这案头花,本来无生命,此时看 来,却又似乎有了生命。 为何?因为由此我想到“死而复生”一词。看来,有时死才是生的试金石。自然界的植 物的生命力再旺盛也会枯萎。即使像活着可三百年不死、死后能三百年不倒、倒后会三百年 不朽的沙漠里的胡杨,算来也不过九百年吧?而人类的文明却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且会长 久地持续下去。这恐怕就是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我案头这来自乡野的花,本是“死”过了的 枯枝萎果,但我们在感情上为其注入了灵性、精神上赋予了它以生命,所以它就美了也就能 久长了。 ——选自《散文百家》,作者施建石,有改动 10.文章巧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乡野的花”的“久长”、“坚贞”与“真实”,请从文中择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