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顾名思义,这本数十万宁的《环境监测人员守蜒》,对象是我国坏境监测工作人 员 我囻环境监灡应环境监督管理的霱要而产生,随着环境监督管理的深人而发展, 也随着环境监督管理的强化而提高。环境监测,仵为环境管理的“耳口”、“哨兵”“基 础”,其夲质是坏境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环境监督管理的主要职能紧密相 连。离开环境监测,环境監督管理就要落空。 我国的环境监测队伍,是坚守环境保护前沿阵地的队伍。提高这支队伍的业务素 质和戕斗力,对于坏境保护的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人员守则》的出 版,就是为了提高环境监测队伍的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更好地为坏境监督管 理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经过“七五”期间的努力,以监测站点阙络化、采样布点规 沱化、分析方法标准化、数据处理计算机化、质量保证系统化等“五化”为主要内容的 监测技术路线业已形成,并日趋成熱,增强∫为坏境监督管理服务的能力。现在、我 闼环境监督管理对环境监测的要求愈来愈高,愈来愈细。我相信,通过《环境監测人 员守则》的出版发行,在实现坏境监测工作的新突破,高质量、高效率地为环境监督 管理服务方面起推动作用。 是为序。 解振华 1992年12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含义…………………………… …(1) 、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作用……………*……… 环境监测的目的、任务和特点……………………………………………… 第¨∵节环境监测的分类……… (3) 监视性监测…… …1(4) 特定目的监测 (4) 研究性监测 中串 ……(5) 第三节环境监测的程序和原 (5) 环境监测的程序……………………………… …(5) 、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 ……(7) 第四节环境监测机构………………………………………………………(8) 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 机构设置概况 三、机构的职责……… 第五节环境监测网络… ………(12) 、我国环境监测网络的地位… (12) 二、监测网络的模型与功能………………………………………(12) 监测网络的管理…………………………………………(14) 四、监测网络的章程…… …(14) 第二章样品的采集………… 第·节大气与废气样品的采集 ……(16 污柒物在人气中存在的状态及浓度表示方法…………………………(16 站(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17) 、采样系统的组成… 四、样品采集方法… 五、采样效率及其评价……………………………………………(35) 第二节水和废水样品的采集 (38) 、环境水样品的采集 (38)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样品的采集 ……(57) 、底质样品的采集…… ……(58) 四、水生生物样品的采集…… …(64) 五、废水样品的采集 (70) 六、水采样的安全防护……………………………… 第一节环境噪声和环境振动的釆榉与监测 、概述 (79) 、监测的目的与范围……………………………(79)
三、采样和评价的基本量…… ……(80) 四、监测仪器…… 五、环境噪声污染水平的采样和监测………… (84) 六、环境噪声污染源的采样和监测 七、环境振动的采样和监测… 八、数据处理… ……(87) 九、监测成果的表达 第三章监测人员实验蜜一般规则 第一节分析仪器…… 概述 命命甲 999 、玻璃器皿的检验方法… (97) 三、天平……………… 四、实验室pH计………… (108) 五、电导仪………………………………………………………(113) 六、冷原子荧光测汞仪…………………… (l7) 七、溶解氡测定仪…………… …(121) 八、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九、火焰光度讣… (130) i、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 ··、气相色谱仪技术检验规定 十二、声级计…………………………………… 十三、24h恒量、自动连续大气采样器………………………… (152) 第二节化学试剂与试液……… 化学试剂 (156) 水 试液 第节实验室操作技术………………… ………(169) 、重量分析操作技术…… 、容量分析操仵技尺… 中中命 分光光度分析操作抆术 (184) 四、样品前处珉操作·……… 面齿益益要音眼面击击看甲甲日音击甲单售音 ……(188) 第四章实验室安全规则… …(193) 通剡 (193) 第→节防火与防爆 …(193) 爆炸物品 、氡化剂… 三、压缩气体与液化气体……… (196 四、自燃物品…………… (199) 五、遇水燃烧物品 (200) 六、易燃液体…………………………………… 七、易燃固体…………………………………………………………(203)
第二节防中毒… 化学走物 腐蚀性化学毒品 (213) 第三节安全用电知识…… 、电’设备的安全技术基本要求… (218) 、触电的预防与救护 、急救用敷料、器材与药物 面香音面面击 (222) 第五章分析质量控制… …(224) 第-节标准分析方法与分析方法的标准化… (224) 、标准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标谁化……………… 第∷节数据处理与检验……… 、误差的来源和分类…… 身看·曲 (230) 、基本名词和定义………………………………………………(231)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 四、异常值的合去… …(34) 箕.:节实验宝质量控制………… 垂垂 (238) 质量保证机构和职贲 (238) 环境监测人员介格证制度 实验賓內质录控制……… 、实验室阃质量控制……………………… (258) 第六章环境监测的规章制度 第·节环境保扩职τ职业道德谁刨………………………………(262) 第:节业务考核制度 ……(262) 务核内容…… 业务考核方法 业务考绩案 第三节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环境监測为环境管理服务的荇下规定 (267) 、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269) 环境监测网络管理规定… …(272) 四、环境监测质單保证管理规定 …(273 五、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 (276 六、环境临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制度………… (277) 七、环境监测系统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278) 八、环境监测系统化学试利管理刮变……………… ……(280) 九、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 (280) 十、环境监测奖励办法 …(283) 第四节环境监测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85) 、环境监测技术资料的形成和档…… 285) 、技术档案的管理……………………………………………(287)
三、技术档案的鉴定 (287) 四、技术档案的保管 五、技术档案的利用……………… (288) 第七章环境质量评价与成果报告编写 …(290) 第-节资料的整编 、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290) 三、资料分析· (293) 四、监测数据的微机管理系统……………………… ………(295) 第二节环境质量评价… 业非甲 概述 (296) 、基准和标准 …(296) 环境背景值 四、环境质量评价……… (298) 五、环境质最预测及质量模拟……… (311) 六、污染源评价… …(316) 七、评价结果的表达和报告的编制………………… (317) 第三节附录 (320) 附录ˉ环境背景值选编………………………(320) 附录一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提要…… ……(35) 附录三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秩相关系数法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