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的回流,回流是回流好氧池出水还是二沉池底部回流?我现在调 试氨纶废水,原来设计回流好氧池出水,可实际上是,若回流量达一 倍时,就不能保证前边缺氧池的厌氧环境,我师傅说好氧池溶解氧控 制在lmg/L左右会好些,这样说是否对?答:根据你介绍的应该是 前置反硝化,需回流好氧池的岀水和二沉池污泥。你说若回流量达 倍时,就不能保证前边的缺氧池的厌氧环境的话不妥,缺氧区不等于 厌氧,D0小于0。5ng/L就可。你师傅说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lng/L 左右也是有道理的,这样可防止缺氧区DO大于0。5mg/L。 果好氧区D0在1左右,出水回流量在一倍时,缺氧区DO仍大于0 5ng/L时,不能再降低妤氧区的溶解氧,也不要随意减少出水回流量 (进入缺氧区的硝酸氮会少),此时可在不影响二沉池泥水分离效果 的前提下,减少二沉池出泥量,将池内污泥层升高,使污泥在二沉池 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使之处于缺陷氧或无氧状态,这样也有利于避免 缺氧区⑩O上升。二沉池出泥量减少不会影响回流至反应池的污泥量, 因为在二沉池内泥层升高的情况下,污泥在泥层中的浓缩时间长了, 这种情况下出泥量减少了但出泥的浓度提高了。 如果是接触 氧化工艺,出水要回流,污泥就不回流了。我不赞成用前置反硝化 因为出水回流的能耗大,回流量大要求反应池容积也大。关于去除硝 化菌的说法不妥,但明白你的意思 12.问:(1)最近车间试车,造成进水很不正常。昨天CO有6000, 而设计只有600。应该采取那些措施,使出水尽快恢复正常?(2)
足够的回流,回流是回流好氧池出水还是二沉池底部回流?我现在调 试氨纶废水,原来设计回流好氧池出水,可实际上是,若回流量达一 倍时,就不能保证前边缺氧池的厌氧环境,我师傅说好氧池溶解氧控 制在 1mg/L 左右会好些,这样说是否对? 答:根据你介绍的应该是 前置反硝化,需回流好氧池的出水和二沉池污泥。你说若回流量达一 倍时,就不能保证前边的缺氧池的厌氧环境的话不妥,缺氧区不等于 厌氧,DO 小于 0。5mg/L 就可。你师傅说好氧池溶解氧控制在 1mg/L 左右也是有道理的,这样可防止缺氧区 DO 大于 0。5mg/L。 如 果好氧区 DO 在 1 左右,出水回流量在一倍时,缺氧区 DO 仍大于 0。 5mg/L 时,不能再降低好氧区的溶解氧,也不要随意减少出水回流量 (进入缺氧区的硝酸氮会少),此时可在不影响二沉池泥水分离效果 的前提下,减少二沉池出泥量,将池内污泥层升高,使污泥在二沉池 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使之处于缺陷氧或无氧状态,这样也有利于避免 缺氧区 DO 上升。二沉池出泥量减少不会影响回流至反应池的污泥量, 因为在二沉池内泥层升高的情况下,污泥在泥层中的浓缩时间长了, 这种情况下出泥量减少了但出泥的浓度提高了。 如果是接触 氧化工艺,出水要回流,污泥就不回流了。我不赞成用前置反硝化。 因为出水回流的能耗大,回流量大要求反应池容积也大。关于去除硝 化菌的说法不妥,但明白你的意思。 12.问:(1)最近车间试车,造成进水很不正常。昨天 COD 有 6000, 而设计只有 600。应该采取那些措施,使出水尽快恢复正常? (2)
最近空压机房的风压有8公斤,而又没装减压阀,他们解释曝气管的 流量阀一样可控制压力。请问一下,是不是风压过高造成的曝气不 均?答:进水COD大于设计值的十倍是无法达标的,应增加供氧量, 减少排泥量或不排泥,目的就是控制好污泥负荷和供氧量。但要注意: 减少排泥量或不排泥是暂时的,当经过一个反应时断后(至少半天) 就应该加大排泥量。上述措施的目的是先让污泥与高浓度污水混合、 吸附,经过一段时间后,部分有机物降解,但仍有大部分有机物吸附 在污泥上,让其随污泥而排出系统,这样可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因 为这样高浓度的废水一般不会特续很长时间的。风压达8公斤是肯定 不行的。 13.问:活性污泥法处理鱼类加工废水,生化部分分三个格池串联 进行,现在第二、第三生化池出现了大量的泡沫,而第一生化池中没 有泡沫;起初以为是洗涤剂泡沫,但是最近在洗涤剂高峰时,将水外 排,已经有四五天了,依旧没有好转而且有增多的迹象,这是什么原 因,怎么解决?答:可能是若卡氏菌引起的生物泡沫,在进水含油 脂、负荷低的后段易繁殖。这类泡沬很难用水喷淋消除,只能人工清 除或让部分原水直接超越至后面生化池,可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若卡氏 菌繁殖。 14.问:老装置改造用来处理氨氮废水。采用水解+厌氧+两级好氧(接 触氧化工艺)。污水回流到水解池,污泥回流到厌氧池(缺氧池),如
最近空压机房的风压有 8 公斤,而又没装减压阀,他们解释曝气管的 流量阀一样可控制压力。请问一下,是不是风压过高造成的曝气不 均? 答:进水 COD 大于设计值的十倍是无法达标的,应增加供氧量, 减少排泥量或不排泥,目的就是控制好污泥负荷和供氧量。但要注意: 减少排泥量或不排泥是暂时的,当经过一个反应时断后(至少半天) 就应该加大排泥量。上述措施的目的是先让污泥与高浓度污水混合、 吸附,经过一段时间后,部分有机物降解,但仍有大部分有机物吸附 在污泥上,让其随污泥而排出系统,这样可使系统尽快恢复正常,因 为这样高浓度的废水一般不会特续很长时间的。风压达 8 公斤是肯定 不行的。 13.问:活性污泥法处理鱼类加工废水,生化部分分三个格池串联 进行,现在第二、第三生化池出现了大量的泡沫,而第一生化池中没 有泡沫;起初以为是洗涤剂泡沫,但是最近在洗涤剂高峰时,将水外 排,已经有四五天了,依旧没有好转而且有增多的迹象,这是什么原 因,怎么解决? 答:可能是若卡氏菌引起的生物泡沫,在进水含油 脂、负荷低的后段易繁殖。这类泡沫很难用水喷淋消除,只能人工清 除或让部分原水直接超越至后面生化池,可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若卡氏 菌繁殖。 14.问:老装置改造用来处理氨氮废水。采用水解+厌氧+两级好氧(接 触氧化工艺)。污水回流到水解池,污泥回流到厌氧池(缺氧池),如
果加大回流,水解池污泥流失很快(水解池由黑变清),并且后面的 厌氧池溶解氧可达0。7。为此尝试沉淀池底部回流(通过放空管回 流),由于回流量限制,氨氮的去除率不理想。请问:前置反硝化工 艺,通常是回流的是好氧池出水还是沉淀池出水?答:应该是二级 好氧池的出水回流至缺氧区,而不是回流至水解池和厌氧池。可能是 你没完全介绍清楚,总感觉这工艺有问题,水解池就是酸化池,主要 是通过水解酸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应该先了解一下硝化效果是否 好,再考虑反硝化问题,还有你说的沉淀池是否是最后的沉淀池(沉 淀好氧池脱落的生物膜用)?厌氧池后是否有沉淀池?我感觉除了设 计问题,还有运行管理问题。 15.问:现在用SBR工艺处理医院污水,目前已经投放生活污水和 回流污泥(经过带式污泥机出来的污泥1000斤),在鼓风的时候就在 十分钟左右出现大量的白泡沫,水量大概有120立方,是不是进水量 大和浓度高呢?下步工作需要什么准备?微生物怎样培养得更好? 如何去控制鼓风时间?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答:如用脱水 污泥作污泥培养接种用,投加量至少要有效池容的3%,还有营养方 面的要求,接种污泥投加量太少了,至于出现泡沫很正常的,污泥形 成后会大大减少或消失的 16.问:我们厂采用厌氧-水解一级好氧接触氧化-二级好氧接触氧
果加大回流,水解池污泥流失很快(水解池由黑变清),并且后面的 厌氧池溶解氧可达 0。7。为此尝试沉淀池底部回流(通过放空管回 流),由于回流量限制,氨氮的去除率不理想。请问:前置反硝化工 艺,通常是回流的是好氧池出水还是沉淀池出水? 答:应该是二级 好氧池的出水回流至缺氧区,而不是回流至水解池和厌氧池。可能是 你没完全介绍清楚,总感觉这工艺有问题,水解池就是酸化池,主要 是通过水解酸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应该先了解一下硝化效果是否 好,再考虑反硝化问题,还有你说的沉淀池是否是最后的沉淀池(沉 淀好氧池脱落的生物膜用)?厌氧池后是否有沉淀池?我感觉除了设 计问题,还有运行管理问题。 15.问:现在用 SBR 工艺处理医院污水,目前已经投放生活污水和 回流污泥(经过带式污泥机出来的污泥 1000 斤),在鼓风的时候就在 十分钟左右出现大量的白泡沫,水量大概有 120 立方,是不是进水量 大和浓度高呢?下步工作需要什么准备?微生物怎样培养得更好? 如何去控制鼓风时间?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 答:如用脱水 污泥作污泥培养接种用,投加量至少要有效池容的 3%,还有营养方 面的要求,接种污泥投加量太少了,至于出现泡沫很正常的,污泥形 成后会大大减少或消失的。 16.问:我们厂采用厌氧-水解-一级好氧接触氧化-二级好氧接触氧
化工艺。进水O在1000mg/以下;进水氨氮50mg/L;BO5/00D在 0。35以上。出水氨氮无法达标,如何解决?答:你们的工艺应改 变,这样是无法达标的,进水氨氮50mg/L(总氮还要高),BOD5/COD 在0。35以上就不必水解酸化,CO0D在1000ng/L以下也不必用厌氧, 可将厌氧池和水解池都改成好氧池(接触氧化),反硝化池不必另设, 只要将目前的第一级好氧接触氧化池的溶解氧控制在0。5以下就可 (是假设水解池和厌氧池都改成好氧池的情况下),因为还不了解各 方面的具体情况,只是初步的想法。 17.问:为什么你说“BOD5/OD在0。35以上就不必水解酸化”?答: 因为这样的B/C比的污水可生化性还可以,污水中不可生化物质在此 比值下不算很高,大部分可以被活性污泥吸附而通过剩余污泥排放而 去除并使出水达标。还要说明的是所谓不可生化的有机物,其中一部 分还是可以降解的,只是生化过程需较长。我说不必酸化并不是酸 化效果不好,而是从投资、占地等经济角度考虑。 18.问:CAST工艺,城市污水,BO在80左右,MLSS在4000mg/L 左右,目前D0在反应时控制在1。0~3。0,有时DO会超过3。0。现 在污泥灰份较高,在恢复时应具体注意那些方面,大致控制参数是多 少?以上的参数有什么不妥?答:根据所介绍的情况,可能是污泥 负荷过低引起污泥老化,应该增加排泥量,减少至选择池的回流量, 减少曝气时间
化工艺。进水 COD 在 1000mg/L 以下;进水氨氮 50mg/L;BOD5/COD 在 0。35 以上。出水氨氮无法达标,如何解决? 答:你们的工艺应改 变,这样是无法达标的,进水氨氮 50mg/L(总氮还要高),BOD5/COD 在 0。35 以上就不必水解酸化,COD 在 1000mg/L 以下也不必用厌氧, 可将厌氧池和水解池都改成好氧池(接触氧化),反硝化池不必另设, 只要将目前的第一级好氧接触氧化池的溶解氧控制在 0。5 以下就可 (是假设水解池和厌氧池都改成好氧池的情况下),因为还不了解各 方面的具体情况,只是初步的想法。 17.问:为什么你说“BOD5/COD 在0。35 以上就不必水解酸化”? 答: 因为这样的 B/C 比的污水可生化性还可以,污水中不可生化物质在此 比值下不算很高,大部分可以被活性污泥吸附而通过剩余污泥排放而 去除并使出水达标。还要说明的是所谓不可生化的有机物,其中一部 分还是可以降解的,只是生化过程需较长。 我说不必酸化并不是酸 化效果不好,而是从投资、占地等经济角度考虑。 18.问:CAST 工艺,城市污水,BOD 在 80 左右,MLSS 在 4000mg/L 左右,目前 DO 在反应时控制在 1。0~3。0,有时 DO 会超过 3。0。 现 在污泥灰份较高,在恢复时应具体注意那些方面,大致控制参数是多 少?以上的参数有什么不妥? 答:根据所介绍的情况,可能是污泥 负荷过低引起污泥老化,应该增加排泥量,减少至选择池的回流量, 减少曝气时间
19.问:废水硫化物高若用湿式氧化法,要是生成硫酸怎么办?这 样对管壁有腐蚀作用,可能造成管壁塌陷,是否让硫化物沉淀较好? 答:不存在你说的问题。用湿式氧化法硫化物被氧化成硫酸盐,当然 也会有一部分未完全氧化的硫代硫酸盐 20.问:所加的干污泥量与什么有直接的关系,初次培养应该加多少? 答:其实也不一定的,接种培养法要多少泥只能是大概的范围,关键 还是要经验,否则接种的泥最多也没用。我曾在这里看到一个贴子, 这个单位直接将附近同类厂的化工废水装置的活性污泥进行移植培 养和驯化,移入的污泥量很大,花了很大的污泥运输费用,可培养驯 化近一个月仍失败,这就是培养和驯化过程的控制不当造成的。 21.问:我们采用A20工艺,现在总磷去除还可以,但是氨氮一直 没降低,调试已经有三个月了,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不用内回流 也可以降氨氮,而我们的内回流不好控制,几乎没有,不知道要怎么 做才能降低氨氮? 答:根据你说的情况出水氨氮高于进水与没有回流无关的,主要还是 反应时间不够,估计这类废水有机氮较高,由于硝化时间不够,有机 氮的氨化速率大于氨氮的硝化速率,出水氨氮上升也是很正常的,还 要确认硝化的基本条件是否控制好
19.问:废水硫化物高若用湿式氧化法,要是生成硫酸怎么办?这 样对管壁有腐蚀作用,可能造成管壁塌陷,是否让硫化物沉淀较好? 答:不存在你说的问题。用湿式氧化法硫化物被氧化成硫酸盐,当然 也会有一部分未完全氧化的硫代硫酸盐。 20.问:所加的干污泥量与什么有直接的关系,初次培养应该加多少? 答:其实也不一定的,接种培养法要多少泥只能是大概的范围,关键 还是要经验,否则接种的泥最多也没用。我曾在这里看到一个贴子, 这个单位直接将附近同类厂的化工废水装置的活性污泥进行移植培 养和驯化,移入的污泥量很大,花了很大的污泥运输费用,可培养驯 化近一个月仍失败,这就是培养和驯化过程的控制不当造成的。 21.问: 我们采用 A2O 工艺,现在总磷去除还可以,但是氨氮一直 没降低,调试已经有三个月了,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不用内回流 也可以降氨氮,而我们的内回流不好控制,几乎没有,不知道要怎么 做才能降低氨氮? 答:根据你说的情况出水氨氮高于进水与没有回流无关的,主要还是 反应时间不够,估计这类废水有机氮较高,由于硝化时间不够,有机 氮的氨化速率大于氨氮的硝化速率,出水氨氮上升也是很正常的,还 要确认硝化的基本条件是否控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