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第二节、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 第三节、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
第 五 章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 第一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第二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 第三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一、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目的及意义 摸清当地的果树资源,将其直接应用于生产或 用作育种的原始材料。 为果树发展规划或品种区域化提供资料 可以研究果树的起源与演化 可以编写果树志,为当地进一步研究利用和外 地引种提供资料
▪ 摸清当地的果树资源,将其直接应用于生产或 用作育种的原始材料。 一、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目的及意义 ▪ 为果树发展规划或品种区域化提供资料 ▪ 可以研究果树的起源与演化 ▪ 可以编写果树志,为当地进一步研究利用和外 地引种提供资料。 第一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 1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地形考察 地形类型(山地、平地、沼泽地、丘陵地、冲击地) 环境范围(自然界及行政区界) 山系(山系名称、海拔高度、走向、支脉及结构特点 耕地及果树所处最高和最低海拔高度。山顶、山坡构造、 土层、岩石分布等) 水系(河流名称、支流、位置、流域面积、河谷类型、 比降、冲击扇情况等。) 平川(类型、地势、地面平整和范围)等
第一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二、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 1 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 地形考察 环境范围(自然界及行政区界) 地形类型(山地、平地、沼泽地、丘陵地、冲击地) 山系(山系名称、海拔高度、走向、支脉及结构特点、 耕地及果树所处最高和最低海拔高度。山顶、山坡构造、 土层、岩石分布等) 平川(类型、地势、地面平整和范围)等 水系(河流名称、支流、位置、流域面积、河谷类型、 比降、冲击扇情况等。)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 1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土壤考察 土壤形态特征(土壤类型、成土母岩、土层厚度、土壤 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中新生体和侵入体、 土壤水位等) 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酸碱度、土壤紧密度和空隙度、土 壤有效成分、土壤含水量)
第一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二、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 1 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 土壤考察 土壤形态特征(土壤类型、成土母岩、土层厚度、土壤 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中新生体和侵入体、 土壤水位等) 土壤理化特性(土壤酸碱度、土壤紧密度和空隙度、土 壤有效成分、土壤含水量)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 1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气象资料考察 气温(年平均温度,1月和7月份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 温度,有效积温) 地温(0、20cm、40cm深度的月平均地温,土壤开始结冻 和解冻日期,冻土天数,土壤冻结深度) 地温(0、20cm、40cm深度的月平均地温,土壤开始结冻 和解冻日期,冻土天数,土壤冻结深度)
第一节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二、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 1 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 气象资料考察 气温(年平均温度,1月和7月份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 温度,有效积温) 地温(0、20cm、40cm深度的月平均地温,土壤开始结冻 和解冻日期,冻土天数,土壤冻结深度) 地温(0、20cm、40cm深度的月平均地温,土壤开始结冻 和解冻日期,冻土天数,土壤冻结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