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混流模型RTD的特点: 个f(t) m f(t)= e 停留时间越短的粒子, 其数量越多; 停留时间小于平均停留 0.63 时间的粒子分率为 2 0.36 F(tm)=1-e1=0.632. 个F() tm8 o2-[(-1)f(di=[rf(di-i 1.0 Legeia-e-p 0.632 F(t)=1-e
停留时间越短的粒子, 其数量越多; 停留时间小于平均停留 时间的粒子分率为 F(tm)=1-e -1=0.632。 1 / ( ) t tm m f t e t − = / ( ) 1 m t t F t e − = − F t( ) f t( ) t tm t 0.632 0.63 2 0.36 t 8 m 1.0 全混流模型RTD的特点: 1/ tm 2 2 2 2 2 2 0 2 2 0 2 2 0 2 1 ( ) ( ) ( ) t e dt t t t t t t f t dt t f t dt t t t t t = = − = = − = − −
结果分析: 全混流和平推流串联的方式不同,其停留时间分 布曲线是相同的,但得到的转化率却相同,也就是说 停留时间分布并不是对一个反应器或者是反应器系统 的完整描述。对于特定的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是唯 一的,但与特定的停留时间分布相对应的反应器系统 并不是唯一的。所以对非理想反应器进行分析时,单 独分析停留时间分布并不充分,还需要流体的流动模 型、混合和扩散的程度等信息
结果分析: 全混流和平推流串联的方式不同,其停留时间分 布曲线是相同的,但得到的转化率却相同,也就是说 停留时间分布并不是对一个反应器或者是反应器系统 的完整描述。对于特定的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是唯 一的,但与特定的停留时间分布相对应的反应器系统 并不是唯一的。所以对非理想反应器进行分析时,单 独分析停留时间分布并不充分,还需要流体的流动模 型、混合和扩散的程度等信息
6.2.5停留时间分布的应用 根据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形状可以判断反应器中的 流动状况是接近于平推流还是全混流;还可以根据停留 时间分布将实际反应器的流动状态与理想反应器的偏差 定量化;还可以根据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诊断反应器中是 否存在不良流动,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反应器的结 构如图6-7所示
6.2.5停留时间分布的应用 根据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形状可以判断反应器中的 流动状况是接近于平推流还是全混流;还可以根据停留 时间分布将实际反应器的流动状态与理想反应器的偏差 定量化;还可以根据停留时间分布曲线诊断反应器中是 否存在不良流动,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反应器的结 构如图6-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