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作者: zhengwei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题类 听说积累与运用阅读 作文 总分 得分 听说(10分) 1、听写。(请用楷书或行书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听下面一段新闻报道,回答问题。(4分) (1)莆田历届政府奋斗发展的总目标是建设 (2)积极谋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建筑是 3、口语交际 假如有一天你的同学对你吐露心声:我一回家,就觉得烦,因为我妈妈太叨人了, 太不近人情了,她压根不理解我。你听了以后,该如何劝说?(4分)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4、成语接龙 按示例在方格里正确、工整地书写接下来的三个成语。(3分) 提心吊胆——胆战心惊一惊天动地一地久天长 长□日 5、名句填空 (每处1分,选填10处横线即可,共10分) (1)国破山河在 (2)山重水复疑无路 何时复西归 ,铁马冰河入梦来。 (5)《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夜寺中美景的句子是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1
试卷作者:zhengwuwei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1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 一、 听说(10 分) 1、听写。(请用楷书或行书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 分) 2、听下面一段新闻报道,回答问题。(4 分) (1)莆田历届政府奋斗发展的总目标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极谋划面积达 15 平方公里的建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语交际 假如有一天你的同学对你吐露心声:我一回家,就觉得烦,因为我妈妈太叨人了, 太不近人情了,她压根不理解我。你听了以后,该如何劝说?(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积累与运用(30 分) 4、成语接龙 按示例在方格里正确、工整地书写接下来的三个成语。(3 分) 5、名句填空 (每处 1 分,选填 10 处横线即可,共 10 分) (1) 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时复西归。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5) 《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夜寺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作者: zhengwei (6)《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 (7)《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民热情好客的诗句是 (8)《望岳》中表现诗人雄心壮志且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9)《渡荆门送别》中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6、名著赏读 当你欣赏吴承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后,下列的哪处环境最令你留恋,哪位人 物最使你敬佩?筛选答案后,请各用一句话说明理由。(6分) 环境:女人国花果山水帘洞蟠桃园龙宫火焰山 谷案 。理由: 人物: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哪吒太上老君 答案: 理由: 7、广告演习 媒体广告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但有些广告词也不免令人拍案叫绝,请你也给自 己喜欢的物品设计相关的广告词。(3分) 如:正荣集团的广告词是:欧式的投资,欧式的意境…… 物品名称 ;广告词: 8、仿写天地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 讲气节,讲骨气,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陶渊明一生贫穷,却不愿为五斗米 折腰,这是骨气:郑成功历尽艰险,从荷兰海盗手史收复食渡,这更是量气 9、综合实践 每逢佳节倍思亲,植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假如你有亲人在台湾,请用贺卡捎带去你 对亲人的殷殷思念。(4分) 贺卡内容: 阅读(50分)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问题。(18分)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2
试卷作者:zhengwuwei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至塞上》一诗描写大漠独特之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民热情好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望岳》中表现诗人雄心壮志且充满人生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渡荆门送别》中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赏读 当你欣赏吴承恩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后,下列的哪处环境最令你留恋,哪位人 物最使你敬佩?筛选答案后,请各用一句话说明理由。(6 分) 环境:女人国 花果山 水帘洞 蟠桃园 龙宫 火焰山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唐 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 僧 哪 吒 太上老君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广告演习 媒体广告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但有些广告词也不免令人拍案叫绝,请你也给自 己喜欢的物品设计相关的广告词。(3 分) 如:正荣集团的广告词是:欧式的投资,欧式的意境……。 物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写天地 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 分) 讲气节,讲骨气,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陶渊明一生贫穷,却不愿为五斗米 折腰,这是骨气;郑成功历尽艰险,从荷兰海盗手中收复台湾,这更是骨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实践 每逢佳节倍思亲,植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假如你有亲人在台湾,请用贺卡捎带去你 对亲人的殷殷思念。(4 分) 贺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50 分) (一) 阅读《三峡》一文,回答问题。(18 分)
试卷作者: zhengwei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日: 10、在文段的横线处填空。并说说引用这两句诗句有何作用。(3分)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 (3)或王命急宣( (4)属引凄异(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1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写出了夏 水的什么特征?由这句话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哪首诗,你能写出来让大家欣赏 欣赏吗?(3分) 谷 14、三峡是我国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中的神奇风光令人心往神驰,如今党和国 家领异人高瞻远瞩,已在那里修建了水电站,对此,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分) 答: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3
试卷作者:zhengwuwei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3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文段的横线处填空。并说说引用这两句诗句有何作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写出了夏 水的什么特征?由这句话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哪首诗,你能写出来让大家欣赏 欣赏吗?(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三峡是我国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中的神奇风光令人心往神驰,如今党和国 家领异人高瞻远瞩,已在那里修建了水电站,对此,你也说说你的看法,(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作者: Zhengwu1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干里远它架 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六年时间才建成.石 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标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 墩1188米长了 洛阳桥在建筑上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 条垒成杅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工巧匠们 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 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里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 长长的桥基宛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走造桥的 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者另 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 入一旦跟石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种牡 蛎 果然没出几年牡蛎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边成一个整体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4
试卷作者:zhengwuwei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 分)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 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 1053 年,整整花六年时间才建成.石 桥一共有 1200 米长,5 米宽,有 44 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 31 座桥 墩,1188 米长了。 洛阳桥在建筑上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 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工巧匠们 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 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里.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 500 米,宽 25 米的桥基, 长长的桥基宛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走,造桥的 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者另 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 入,一旦跟石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种牡 蛎。 果然,没出几年,牡蛎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边成一个整体,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
试卷作者: Zhengwu1 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塆、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的一大刨造。 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 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 采用浮运 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 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扁额,上面 写着"海内第一桥 15、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道理是什么?(2分) 答 16、简述洛阳桥的修建与海潮有什么关系?(3分 谷 17、根据文中介绍,请用简要的语言诠释“浮运法”。(不超过30个字)。(3分) 答: 18、“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对句中的“第一”你是怎 样理解的?(3分) 答: 19、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写出来。(4分) 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5
试卷作者:zhengwuwei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试卷-5 洛阳桥基历时 900 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的一大创造。 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 10 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 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 采用浮运法. 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 墩上。洛阳桥上的 300 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扁额,上面 写着"海内第一桥"。 15、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道理是什么?(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述洛阳桥的修建与海潮有什么关系?(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文中介绍,请用简要的语言诠释“浮运法”。(不超过 30 个字)。(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对句中的“第一”你是怎 样理解的?(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你写出来。(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