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共33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虬干(qiu)绚丽(xuan)蹒跚(pan)受益匪浅(fei) B.模样(m)镶嵌(qian)静谧(mi)好逸恶劳(w) C.磅礴(b6)眷恋(judn)吮吸(yin)肆无忌惮(dan) D.胚胎(i)褴褛(10)女红(gong)蹑手蹑脚(nie)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但是别有用心 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地欢叫着 C.“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B.①跟着好人学好事 ②我跟他是同桌 解说:这两个句子中加点字“跟”词性不同。 C.晴天霹雳 苏州园林 高尚情操宝贵意见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历史的发展是过程。”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背影》截取了父亲艰难而努力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融注了深深父爱。朱德 元帅的《我的母亲》也采用截取法,精选了母亲生活的几个片段,歌颂了温馨母爱 B.爱国情感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枣核》中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对来自故土的枣核 念念不忘,《最后一课》中面临亡国的人们对祖国语言的珍惜与不舍 C.《阳关雪》以行踪为序,通过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达了 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阿里山纪行》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美
1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虬.干(qiú) 绚.丽(xuàn) 蹒.跚(pán) 受益匪.浅(fēi) B.模.样(mú) 镶嵌.(qiàn) 静谧.(mì) 好逸恶.劳(wù) C.磅礴.(bó) 眷.恋(juàn) 吮.吸(yǔn) 肆无忌惮.(dàn) D.胚.胎(pī) 褴褛.(lǚ) 女红.(gōng) 蹑.手蹑脚(niè)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苏州园林的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但是别有用心 ....。 B.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忍俊不禁 ....地欢叫着。 C.“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 ....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 .... ,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3.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B.①跟.着好人学好事 ②我跟.他是同桌 解说:这两个句子中加点字“跟”词性不同。 C. 晴天霹雳 苏州园林 高尚情操 宝贵意见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历史的发展是过程。”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朱自清《背影》截取了父亲艰难而努力爬过月台为“我”买橘子的背影,融注了深深父爱。朱德 元帅的《我的母亲》也采用截取法,精选了母亲生活的几个片段,歌颂了温馨母爱。 B.爱国情感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枣核》中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对来自故土的枣核 念念不忘,《最后一课》中面临亡国的人们对祖国语言的珍惜与不舍。 C.《阳关雪》以行踪为序,通过对阳关雪这一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探寻,表达了 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阿里山纪行》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美
丽风光 D.《幽径悲剧》是季羡林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都市精灵》采用生动的描写和 精辟的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意识 5.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何园有“晚清第一名园”之誉;gudn()穿全园上下建筑、全长一千五百米的复道回廊 号称“天下第一廊”: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号称“天下第一山”;妙歌mn()舞 演y()壶中春秋的水心方亭,号称“天下第一亭”:以定型烧制的金砖砌筑的特大花窗,号称 “天下第一窗”。这几个“天下第一”传扬四海,故而每天游人如zh() 6.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4)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 (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们为国而战,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句子是 7.名著阅读。(8分) 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冋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 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想到这里,保尔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 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 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 (1)上面选段出自名著《》,作者是 这部书稿的名字 不久之后,“书的命运”是 (4分) (2)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2 丽风光。 D.《幽径悲剧》是季羡林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都市精灵》采用生动的描写和 精辟的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意识。 5.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何园有“晚清第一名园”之誉;guàn( )穿全园上下建筑、全长一千五百米的复道回廊, 号称“天下第一廊”:石涛叠石的“人间孤本”片石山房,号称“天下第一山”;妙歌 màn( )舞、 演 yì( )壶中春秋的水心方亭,号称“天下第一亭”:以定型烧制的金砖砌筑的特大花窗,号称 “天下第一窗”。这几个“天下第一”传扬四海,故而每天游人如 zhī( )。 6.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2)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3)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4)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 (5)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们为国而战,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的句子是 , 7.名著阅读。(8 分) 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 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想到这里,保尔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 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 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 (1)上面选段出自名著《 》,作者是 ,这部书稿的名字 是 不久之后,“书的命运”是 。(4 分) (2)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文学创作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
8.“汉字”专题活动(4分) 在“汉字专题”活动期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更好地正确地运 用汉字,班级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 (1)假如你做班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2分) (2)班会课上,图片展示。图中的字是 同学们了解到: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演 变。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 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小篆后来演变成 泛殒 字体,它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甲骨文 金文 小篆 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2分)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注】①路出寒云外: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9.(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画面?(3分) (2)全诗的诗眼是“悲”字,请结合诗句说说,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悲”?(3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 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问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嘴熟,一字不遗。 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 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①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②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③, 不如予之约④取而实得也。”(选自《蒿庵闲话》)
3 8.“汉字”专题活动(4 分) 在“汉字专题”活动期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汉字,感受汉字的魅力,更好地正确地运 用汉字,班级召开“汉字的魅力”主题班会。 (1)假如你做班会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富有诗意和鼓动性的开场白。(2 分) (2)班会课上,图片展示。图中的字是 。 同学们了解到:汉字经过了 6000 多年的演 变。大约在公元前 14 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 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小篆后来演变成 了 字体,它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 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2 分)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9 题。(6 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注】①路出寒云外:意为李端欲去的路遥远漫长。②客:在外漂泊。③风尘:喻指社会动乱。 9.(1)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画面?(3 分) (2)全诗的诗眼是“悲”字,请结合诗句说说,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悲”? (3 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6 分)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 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问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嘴熟,一字不遗。 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 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①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②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③, 不如予之约④取而实得也。” (选自《蒿庵闲话》)
①笥(xi):竹箱。②影响:此处指印象。③枵(xia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④约:简要,精 练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尝言强记之法() (2)录讫朗诵十余遍 (3)即就壁问观所录() (4)壁既满()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粘之壁间”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齐之习辞者也B.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C.更互用之D.治水之法 1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叶奕绳的读书方法是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4-17题。(15分 扬州“玉”文化 ①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 ②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古籍《书经·禹贡篇》便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 述,把扬州琢玉史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1977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 共墓葬60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先民们就在这里 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 ③汉代扬州的琢玉工艺,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出土的玉器中,可 知扬州玉器到了汉代,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的装饰品玉镯、玉环发展至观赏的玉蝶、玉璧、 辟邪等。唐代的扬州琢玉,在当时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一方面,贵族豪门用之于装饰楼阁建 筑炫耀门庭,所谓“雕栏玉户”者是也。另一方面,在民间以小件玉器作为佩饰用品亦渐开风气, 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 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 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
4 ①笥(xì):竹箱。②影响:此处指印象。③枵(xiā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④约:简要,精 练。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尝.言强记之法 ( ) (2) 录讫.朗诵十余遍( ) (3) 即就.壁问观所录( ) (4) 壁既.满( ) 11.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粘之壁间”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齐之.习辞者也 B.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C. 更互用之. D. 治水之.法 12.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中叶奕绳的读书方法是什么?(3 分) (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 14—17 题。(15 分) 扬州“玉”文化 ①扬州是我国玉器加工的重要基地之一。 ②扬州的琢玉工艺源远流长,古籍《书经·禹贡篇》便有“雍州贡琳琅”、“扬州贡瑶琨”的记 述,把扬州琢玉史追溯到 4000 年前的夏代。1977 年在扬州蜀冈尾闾,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氏族公 共墓葬 60 多处,有石斧、石锛、玉璧、玉琮等器物,说明早在 4000 年前的夏代,先民们就在这里 生产生活,有了玉石琢磨的活动。 ③汉代扬州的琢玉工艺,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出土的玉器中,可 知扬州玉器到了汉代,由小件发展到中件,从一般的装饰品玉镯、玉环发展至观赏的玉蝶、玉璧、 辟邪等。唐代的扬州琢玉,在当时手工业兴盛中有新的发展。一方面,贵族豪门用之于装饰楼阁建 筑炫耀门庭,所谓“雕栏玉户”者是也。另一方面,在民间以小件玉器作为佩饰用品亦渐开风气, 同时扬州玉器和琢玉技艺也陆续对外交流。宋、元、明时代,扬州玉器已向陈列品方面发展,花鸟、 炉瓶等品种日见丰富,琢玉中的镂空、圆雕技法亦始于宋代。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可以 说诸品齐备,艺术水平空前提高。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
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 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洁白无瑕,凝 腻如脂,造型精致典雅,被定为“扬州八贡”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缴宫廷,供皇宫内院陈设或作 为对臣下进行奖赏的“御品”。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 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 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 ④进入20世纪50年代,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今天的扬州玉 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 平仍居全国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70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1986年琢成的《白 玉五行塔》,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图》碧玉山,1989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1990 年运用“山子雕”工艺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国图》,均荣获国家金杯。上述5件玉器,经国家评定 为珍品 现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 14.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选文第③段说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进入全盛时期”,这“全盛”具体表现在哪里?(3 分) 16.选文第③段中“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 作中心之一。”其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17.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请结合本文所介绍的“扬州 玉”的特点,写一句宣传语。如果你的朋友小明来扬州参观,请你写一段话,向小明介绍扬州玉 (5分) 宣传语: 介绍语: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7分) 谁说春色不忧伤 迟子建
5 和玉器主产制作中心之一。两淮盐政除在建隆寺设有玉局,大量承制清朝宫廷各种大型陈设玉器外, 每年还按岁例向朝廷进贡大量玉器。如:有名的白玉如意,用和田羊脂玉琢制,玉料洁白无瑕,凝 腻如脂,造型精致典雅,被定为“扬州八贡”之一,每年都要大批送缴宫廷,供皇宫内院陈设或作 为对臣下进行奖赏的“御品”。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中重达千斤、万斤的近十件大型玉 器多半出于扬州琢玉艺人之手。由此可见,清代扬州琢玉技巧和艺术水平之高,生产规模和作业能 力之大,能工巧匠之多,实是前所未有。 ④进入 20 世纪 50 年代,扬州琢玉业开始复兴,成为现代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区。今天的扬州玉 器,全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优良技艺。艺师们设计制作了大批造型优美、琢工精致的玉器,艺术水 平仍居全国前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70 年代初琢制的《白玉宝塔炉》,1986 年琢成的《白 玉五行塔》,同年琢制完成的《聚珍图》碧玉山,1989 年运用薄胎工艺琢成的青玉《百寿如意》,1990 年运用“山子雕”工艺琢成的白玉山《大千佛国图》,均荣获国家金杯。上述 5 件玉器,经国家评定 为 珍 品 , 现 收 藏 在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馆 珍 宝 馆 内。 14.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 15.选文第③段说扬州琢玉工艺发展到清代中叶“进入全盛时期”,这“全盛”具体表现在哪里?(3 分) 16. 选文第③段中“尤其是乾隆年间进入全盛时期,扬州成为全国玉材的主要集散地和玉器主产制 作中心之一..。”其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3 分) 17.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中国人的血脉。请结合本文所介绍的“扬州 玉”的特点,写一句宣传语。如果你的朋友小明来扬州参观,请你写一段话,向小明介绍扬州玉。 (5 分) 宣传语: 介绍语: (四)阅读下文,完成 18—21 题。(17 分) 谁说春色不忧伤 迟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