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街头的灯火,已阑 shan(),不知有几人还在众里寻他。缘灭缘起,天上ru()动 的云在低语:千百度后,一切归于流年。皓月当空,疏星朵朵,星星微动着嘴角,私语着 秋夜的静美,朦胧又透着清爽,微凉又浸着qie()意,这tian()静的秋夜啊…… ▲▲4 2.名句默写。(6分) ,恨别鸟惊心。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③海内存知己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⑤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 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⑥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 3.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①在生活中,“跌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不爬起来。②整天抚摩着伤痕 味地消沉叹息,不思进取,在碌碌无为中慨叹时间流逝,光阴白白地过去,那是无志之徒、 无能之辈!③真正的勇士是倒了又能够顽固地爬起来的,是能知耻而后勇的。④美国发明 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造福人类,曾做过数以千次,但都失败了。⑤然而,他没有恢心丧 气,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研制成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⑥由此可见,荣誉的桂冠从来是用荆棘编成的,只有不畏艰难,不怕跌跤,才能有所成就 才能使自己的灿烂的生命放射光芒 (1)第②句词语赘余,应删去 (2)第③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3)第④句成分残缺,应在 后增补 (4)第⑥句语序不当,调整为 4.名著阅读(4分) 他还受过瓦西里神父无数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些极小的事情,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 有时好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跟别的 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道到神父家去补考。他们在厨房里等候的时候,他就把一撮烟末 儿撒在复活节蒸糕用的面团上 (1)文中的他是指▲,人物出自▲(国籍)的作家▲的长篇小说《▲》。(2分) 2)小说的主人公一直是青少年的学习榜样,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答: 5.综合性学习。(6分) 2014年,一张“马上有钱”的图片走红网络,使“马上体”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不少 网友纷纷晒出在玩偶马上摆着各国钱币的照片,响应“马上有钱”,祈求讨一个好兆头 有的网友在马上放一对玩具象寓意“马上有对象”……这也带动了马年主题吉祥物的销 (1)下面一幅图就是网上走红的“马上有钱”图片,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马上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街头的灯火,已阑 shān( ),不知有几人还在众里寻他。缘灭缘起,天上 rú( )动 的云在低语:千百度后,一切归于流年。皓月当空,疏星朵朵,星星微动着嘴角,私语着 秋夜的静美,朦胧又透着清爽,微凉又浸着 qiè( )意,这 tián( )静的秋夜啊…… 2.名句默写。(6 分) ① ▲ ,恨别鸟惊心。 ② ▲ ,铁马冰河入梦来。 ③海内存知己 ▲ 。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 ▲ 。 ⑤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 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 , ▲ 。 ⑥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_ _▲_ _,_ _▲ _。” 3.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语病,请加以改正。(4 分) ①在生活中,“跌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了不爬起来。②整天抚摩着伤痕,一 味地消沉叹息,不思进取,在碌碌无为中慨叹时间流逝,光阴白白地过去,那是无志之徒、 无能之辈!③真正的勇士是倒了又能够顽固地爬起来的,是能知耻而后勇的。④美国发明 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造福人类,曾做过数以千次,但都失败了。⑤然而,他没有恢心丧 气,而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研制成了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⑥由此可见,荣誉的桂冠从来是用荆棘编成的,只有不畏艰难,不怕跌跤,才能有所成就, 才能使自己的灿烂的生命放射光芒。 (1)第②句词语赘余,应删去 ▲ (2)第③句用词不当,应将 ▲ 改为 ▲ (3)第④句成分残缺,应在 ▲ 后增补 ▲ (4)第⑥句语序不当,调整为 ▲ 4.名著阅读(4 分) 他还受过瓦西里神父无数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些极小的事情,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 有时好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跟别的 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道到神父家去补考。他们在厨房里等候的时候,他就把一撮烟末 儿撒在复活节蒸糕用的面团上。 (1)文中的他是指 ▲ ,人物出自 ▲ (国籍)的作家 ▲ 的长篇小说《 ▲ 》。(2 分) (2)小说的主人公一直是青少年的学习榜样,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2 分)答:▲ 5.综合性学习。(6 分) 2014 年,一张“马上有钱”的图片走红网络,使“马上体”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不少 网友纷纷晒出在玩偶马上摆着各国钱币的照片,响应“马上有钱”,祈求讨一个好兆头。 有的网友在马上放一对玩具象寓意“马上有对象”……这也带动了马年主题吉祥物的销 售。 (1)下面一幅图就是网上走红的“马上有钱”图片,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马上 ▲ ▲ ▲ ▲
体”走红的认识 (2分) 答 (2)马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请联系生活,举出马的一个象征意 义。(2分)答 (3)我国古代关于“马”的典故很多,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典故概括讲述给大家听。 (2分)答: 、阅读与理解(38分) (一)诗歌赏析(5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发挥想象,描写一下“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画面。(2分)答: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1-13题。(11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 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 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 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 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 道也。”景公乃止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_▲ ③君不胜欲 ④既筑台矣▲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10.甲文中晏子运用 的事例反击楚王,(1分) 乙文则反映晏子具有 的思想。(1分) 11.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答 (三)请认真阅读《报秋》完成12一15题。(11分) 报秋
体”走红的认识。 (2 分) 答: ▲ (2)马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请联系生活,举出马的一个象征意 义。(2 分)答: ▲ (3)我国古代关于“马”的典故很多,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典故概括讲述给大家听。 (2 分)答: ▲ 二、阅读与理解(38 分) (一)诗歌赏析(5 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发挥想象,描写一下“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画面。(2 分)答: ▲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答: ▲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 11—13 题。(11 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 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 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 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 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 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 道也。”景公乃止。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③君不胜.欲 ▲ ④既.筑台矣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②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 10.甲文中晏子运用 ▲ 的事例反击楚王,(1 分) 乙文则反映晏子具有 ▲ 的思想。(1 分) 11. 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3 分) 答: ▲ (三)请认真阅读《报秋》完成 12 一 15 题。(11 分) 报 秋 宗璞
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 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 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②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 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 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 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 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④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 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 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 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 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⑤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 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 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⑥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 呢,很难回答。 ⑦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⑧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 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 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⑩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 领取生活罢 12.“我”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联系全文看,“我”为什么吃惊?“我 又为什么怅然?(2分) 13.“我”在第三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答: 14.“我”非常欣赏玉簪花。从文中看,“我”欣赏玉簪花的原因是什么?(4分) 15.简要分析第四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答 (四)请认真阅读《不要对那个人叫嚷》,完成16一19题。(11分)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丁立梅 ①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 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②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 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 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③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见母亲了,并不 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肘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 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④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 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唤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的后
①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 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 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 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②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 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 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 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 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常这样自嘲。 ④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 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 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 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 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⑤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 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 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⑥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 呢,很难回答。 ⑦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⑧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 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 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⑩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 领取生活罢。 12.“我”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联系全 文看,“我”为什么吃惊?“我” 又为什么怅然?(2 分) 答: ▲ 13.“我”在第三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答: ▲ 14.“我”非常欣赏玉簪花。从文中看,“我”欣赏玉簪花的原因是什么?(4 分) 答: ▲ 15.简要分析第四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答: ▲ (四)请认真阅读《不要对那个人叫嚷》,完成 16 一 19 题。(11 分) 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丁立梅 ①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 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②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 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 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 ③做儿子的,与母亲恰恰相反,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见母亲了,并不 叫唤,而是一阵风似地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肘捅捅母亲,算作招呼。表面 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 ④母亲见到儿子,焦急的神情立即换上欢喜,笑容绽放,使她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里, 都仿佛游弋着一条欢乐的鱼。她一叠声唤着儿子的小名,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的后
面跑 ⑤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来一些人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 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嘘嘘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 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呐?!”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 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⑥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 “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⑦“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 明显有些躲闪。 ⑧母亲还是宽容的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呀,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 ⑨儿子一听,恼了,跺脚道:“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 儿子,细细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 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⑩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罗嗦,下次你不要再来了!” 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 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的转身,一步一匍伏的走 了 (11)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父亲给 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做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 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的站在一边 (12)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当她 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 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 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13)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 许木讷,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你的叫嚷,是对 他们爱的践踏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2分)答: 17.下列加点词语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闪躲。答:_▲ (2)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答: 18.赏析下面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2分) 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 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 19.怎样理解文章题目“请不要对那个人叫嚷”?(3分)答: 四、作文(40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要求:1.写清楚想做的是什么事,为什么想做,想怎样做。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面跑。 ⑤她的叫声以及她奇怪的走姿,引来一些人张望。儿子急,在人少的地方停下来,回 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等母亲气喘嘘嘘赶到他跟前,他俯视着母亲,低声呵斥:“你 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呐?!”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恨恨道:“跟你说过多少 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 ⑥母亲不恼,母亲仰着头看儿子,杨树一样的儿子,多么让她骄傲。她轻言慢语说: “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 ⑦“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 明显有些躲闪。 ⑧母亲还是宽容的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呀,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 跑。” ⑨儿子一听,恼了,跺脚道:“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 儿子,细细叮嘱,煮的鸡蛋要趁早吃,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 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 ⑩儿子哪里耐烦听?他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罗嗦,下次你不要再来了!” 他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往学校跑去,一路之上,头也没回。做母亲的站在原地,目 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的转身,一步一匍伏的走 了。 (11)在校园里,我亦曾碰见过另一个女学生,对着前来看她的父亲发火。是嫌父亲给 她买的外套不好,女学生冲着父亲叫嚷:“谁让你买的?乱做主!这颜色难看死了,我不 穿!”做父亲的捧着那件外套,讪讪笑着,束手无策的站在一边。 (12)女学生我教过,平日里是个温文尔雅的孩子,却在父亲面前全然失了礼貌。当她 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我摸摸那件衣服,说“挺好看的呀”。做父亲 的如同得了“天书”,“你看,你们老师都说好看的。”女学生瞅了父亲一眼,红着脸, 不情不愿地接下了父亲买的衣服。 (13)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 许木讷,可是,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你的叫嚷,是对 他们爱的践踏。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写的两件事。(2 分)答: ▲ 17.下列加点词语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 分) (1)儿子的眼睛,不看母亲,他扫视周围的人,那眼神,明显有些闪躲..。答: ▲ (2)当她看见我,很尴尬..,低声叫了声:“老师。”答: ▲ 18.赏析下面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2 分) 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鸭子一样的,伸向前去, 一步一匍伏。即便这样的母亲,亦是要在背上背上一个大包裹。 答: ▲ 19.怎样理解文章题目“请不要对那个人叫嚷”?(3 分)答: ▲ 四、作文(40 分) 20.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要求:1.写清楚想做的是什么事,为什么想做,想怎样做。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2分)珊蠕惬恬 2.(6分)①感时花溅泪②夜阑卧听风吹雨③天涯若比邻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 3.(4分)(1)②句将“时间流逝”或“光阴白白地过去”删去。 (2)③句将“顽固”改为“顽强(坚强、勇敢等)” (3)④句在“数以千次”后加“的实验(试弘 (4)⑥句将“灿烂的”移至“放射出”后或“光芒”前。 4.(2分)(1)保尔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分)(2)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理想, 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 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6分)①(2分)示例:“马上有钱”走红是一种愿望,一种祝福。不过,多多少少 也反映一种现实:富裕,其实还是很多人的一种美好期望和奋斗目标。要达成富裕,或者 再说更宏观点,要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②(2分)示例:千里马象征人才。(出自韩愈《马说》) 示例:中国有“龙马精神”的成语,即是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 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 ③(2分)示例:“拍马屁”一词最初来自蒙古族。古代蒙古人凡是牵马与别人 相遇,就要互相拍拍对方的马屁股,连声称“好马,好马”,以示赞赏和友好。但在那时 也确有些趋炎附势之徒,只要遇到王公贵族牵的马,便不分好差优劣,总要跑上去拍拍马 股,不断赞叹:“好马,好马,大人真有福气!”久而久之,“拍马屁”就变为谄媚巴 结之意的贬义词,流传至今 示例:如塞翁失马、指鹿为马、老马识途的故事 、阅读理解(38分) )诗歌赏析(5分 6.(2分)参考: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河滩上,一片迷蒙的 冷寂 7.(3分)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玩弄歌女的达官显贵,《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 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1-13题。(11分) 8.(2分)①熟练、善于 ②只、仅仅 ③经得住④已经 9.(2分)①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分)②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10.(2分) 橘化为枳 关心民生或爱国忧民 11.(3分)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以国事为重,以民为本的人(意对即可) 三)请认真阅读《报秋》完成12-15题 1分) 12.(2分)吃惊的原因:惊叹光阴飞逝。(1分)怅然的原因:自己还没有收获。(1分) 13.(2分)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比,(1分)“太阳花”又名“死不了 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 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1分) 14.(4分)(1)花的生命力极强。(2)不挑地方,不拣土壤,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
八年级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 分) 1. (2 分) 珊 蠕 惬 恬 2. (6 分)①感时花溅泪 ②夜阑卧听风吹雨 ③天涯若比邻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 萍。 3. (4 分)(1)②句将“时间流逝”或“光阴白白地过去”删去。 (2)③句将“顽固”改为“顽强(坚强、勇敢等)”。 (3)④句在“数以千次”后加“的实验(试验、尝试等)”。 (4)⑥句将“灿烂的”移至“放射出”后或“光芒”前。 4.(2 分)(1) 保尔 前苏联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分)(2)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理想, 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 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6 分)①(2 分)示例:“马上有钱”走红是一种愿望,一种祝福。不过,多多少少 也反映一种现实:富裕,其实还是很多人的一种美好期望和奋斗目标。要达成富裕,或者 再说更宏观点,要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②(2 分)示例:千里马象征人才。(出自韩愈《马说》) 示例:中国有“龙马精神”的成语,即是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 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 ③(2 分)示例:“拍马屁”一词最初来自蒙古族。古代蒙古人凡是牵马与别人 相遇,就要互相拍拍对方的马屁股,连声称“好马,好马”,以示赞赏和友好。但在那时, 也确有些趋炎附势之徒,只要遇到王公贵族牵的马,便不分好差优劣,总要跑上去拍拍马 屁股,不断赞叹:“好马,好马,大人真有福气!”久而久之,“拍马屁”就变为谄媚巴 结之意的贬义词,流传至今。 示例:如塞翁失马、指鹿为马、老马识途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38 分) (一)诗歌赏析(5 分) 6. (2 分)参考: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河滩上,一片迷蒙的 冷寂 7. (3 分)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玩弄歌女的达官显贵,《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 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 11—13 题。(11 分) 8. (2 分)①熟练、善于 ②只、仅仅 ③经得住 ④ 已经 9. (2 分)①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 分)②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10.(2 分) 橘化为枳 关心民生或爱国忧民 11.(3 分)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以国事为重,以民为本的人 (意对即可) (三)请认真阅读《报秋》完成 12 一 15 题。(11 分) 12.(2 分)吃惊的原因:惊叹光阴飞逝。(1 分)怅然的原因:自己还没有收获。(1 分) 13.(2 分)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比,(1 分)“太阳花”又名“死不了”, 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 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1 分) 14.(4 分)(1)花的生命力极强。(2)不挑地方,不拣土壤,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