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中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年级 姓名 得分 (卷面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避开(xuan) 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fan) 滋味 在心头。书犹如浩_(han)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我仿佛是大 海里一叶扁舟,欣赏着变 (hua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4分) ①风靡 )②倏然()③悖论()④鳞次栉比() ⑤谛听 )⑥皲裂()⑦羁族()⑧脍炙人口() 3.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毛骨悚然 重峦叠障退避三舍受益非浅 令人作沤 如火如茶同空见惯迹罕至 4.默写诗句。(10分)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 ④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化作者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⑥⑦⑧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的两句诗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设计者别具匠心,使苏州园林里假山也池沼的配合,达到了艺术美的效果。 B.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C.假如萍乡爆炸案不是因为几十条生灵涂炭,惊动了国务院领导,也许有人还会轻描 淡写掩盖事实真相
江苏省泗阳中学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年级 姓名 得分_____ (卷面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避开(xuān) 嚣,抛开烦恼,独自享受温馨的书香,别有一(fān) 滋味 在心头。书犹如浩 (hàn)无边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我仿佛是大 海里一叶扁舟,欣赏着变 (huàn)奇异的风景,感受着人生的乐趣。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上拼音。(4 分) ①风靡.( ) ②倏.然( ) ③悖.论( ) ④鳞次栉.比( ) ⑤谛.听( ) ⑥皲.裂( ) ⑦羁.族( ) ⑧脍.炙人口( ) 3.下列词语中有 4 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分) 毛骨悚然 重峦叠障 退避三舍 受益非浅 令人作沤 如火如茶 司空见惯 人迹罕至 4.默写诗句。(10 分)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无限河山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完淳《别云间》) ④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者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的两句诗 是:“ , 。”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设计者别具匠心 ....,使苏州园林里假山也池沼的配合,达到了艺术美的效果。 B.台北市的一家酒店里,一批台湾学者为我“接风洗尘 ....”。 C.假如萍乡爆炸案不是因为几十条生灵涂炭 ....,惊动了国务院领导,也许有人还会轻描 淡写掩盖事实真相
D.美国的“倒萨”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火一旦燃烧,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遭到巨 大破坏。 6.下面两句话中在标点符号使用或句子表达上存在毛病,请分别作出修改。(4分) ①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自信的微笑让人不禁热血沸腾。②三名字航员脱颖而出,经 过了严格训练,他们吃的苦是我们无法体会到 修改句① 修改句② 7.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化身,他具 有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忍的意志。请你简述出该作品中一个事例来证 明其中一点。(2分) 8.许多汉字在开始形成的时候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和根据。因此汉字中蕴藏着较为丰富 的文化信息。请以“姓名”的“姓”字为例,简述出它所蕴含着的文化信息。(2分) 、阅读(共50分) (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9-13题。(计15分)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文言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念无与乐者( )②怀民亦未寝( ③相与肯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B.相与步于中庭/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 C.庭下如积水空明/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治水必躬亲》) 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治水必躬亲》)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12.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D.美国的“倒萨”计划正紧锣密鼓 ....地实施,战火一旦燃烧,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遭到巨 大破坏。 6.下面两句话中在标点符号使用或句子表达上存在毛病,请分别作出修改。(4 分) ①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自信的微笑让人不禁热血沸腾。②三名字航员脱颖而出,经 过了严格训练,他们吃的苦是我们无法体会到。 修改句①: 修改句②: 7.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是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化身,他具 有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坚忍的意志。请你简述出该作品中一个事例来证 明其中一点。(2 分) 8.许多汉字在开始形成的时候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和根据。因此汉字中蕴藏着较为丰富 的文化信息。请以“姓名”的“姓”字为例,简述出它所蕴含着的文化信息。(2 分) 二、阅读(共 50 分) (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完成 9-13 题。(计 15 分)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解释下列文言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①念.无与乐者( ) ②怀民亦未寝.( ) ③相与..肯于中庭( )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 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使楚》) B.相与步于.中庭 /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 C.庭下如.积水空明 / 如.好逸恶劳,计利而忘义(《治水必躬亲》) D.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治水必躬亲》)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12.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 分)
13.本文第(2)段三句话,描写了什么景色?这样描写有怎样的妙处?(4分) (二)阅读《用途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一文,完成14-16题。(计12分) (1)说到太阳能电池,它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那巨大的“翅 膀”是它:太阳能汽车上安装的一个大顶篷是它:太阳能游艇上一块长方形大板是它:路边 太阳能电话的每根电线杆顶端上的一块小平板也是它。太阳能电池实际上就是一种将光涌变 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光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即当物体受到光照射时,物 体内就会产生电动势或电流的一种现象 (2)一般来说,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作为电源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是将几片 或几十片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组成太阳能方车,这样才能得到较大的能力 在太阳能电池方阵中还装有蓄电池,那是为了保证在夜晚或阴雨天太阳不露面时能连续供电 的一种储能装置。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不停地满足当时的需要,而且还 可多提供一些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 (3)太阳能电池首先是在空间飞行中得到应用的。195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太阳能 电池供电的“先锋”1号卫星,从此,各式各样的卫星和宇宙飞船都安置了布满太阳能电池 的“翅膀”,使得它们能在太空中尽情遨游。由于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和设备都要 使用大量的电能,但它们对电源的要求十分苛刻,既要重量轻,使用寿命长,能连续不断地 工作,又要能承受各种冲击、碰撞和振动的影响,而太阳电池在这几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自然而然便成了合适的中选者。当卫星向着太阳飞行时,电池方阵受阳光照射产生电能,供 应卫生用电,同时向卫星上的蓄电池充电;当卫星背着太阳飞行时,蓄电池就放电,使卫星 上的仪器保持连续工作 (4)太阳能电池也能用于飞机,世界上第一架用太阳能电池作动力的飞机“太阳挑战 者”号已经试飞成功,共飞行4个半小时,飞行高度达4000米,飞行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 在这架飞机的尾翼和水平翼表面上,装置了1.6万多个太阳能电池,其最大能量的2.67千 瓦,它是将太阳能变成电能来驱动单叶螺族桨旋转,使飞机在空中飞行的。 (5)以太阳能电池为动力的小型汽车也已经在墨西哥试制成功。这种汽车外形像一三 轮摩托车,在车顶上架了一个装有太阳能的大篷,在太阳照射下,太阳能电池供给汽车电能 使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驶。由于这辆汽车每天所获得的电能只能行驶40分钟, 所以它不能跑远路
13.本文第(2)段三句话,描写了什么景色?这样描写有怎样的妙处?(4 分) (二)阅读《用途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一文,完成 14-16 题。(计 12 分) (1)说到太阳能电池,它的身影几乎随处可见: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那巨大的“翅 膀”是它;太阳能汽车上安装的一个大顶篷是它;太阳能游艇上一块长方形大板是它;路边 太阳能电话的每根电线杆顶端上的一块小平板也是它。太阳能电池实际上就是一种将光涌变 换成电能的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光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即当物体受到光照射时,物 体内就会产生电动势或电流的一种现象。 (2)一般来说,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作为电源使用,在实际应用中,是将几片 或几十片单个的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组成太阳能方车,这样..才能得到较大的能力。 在太阳能电池方阵中还装有蓄电池,那是为了保证在夜晚或阴雨天太阳不露面时能连续供电 的一种储能装置。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不停地满足当时的需要,而且还 可多提供一些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内。 (3)太阳能电池首先是在空间飞行中得到应用的。1958 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太阳能 电池供电的“先锋”1 号卫星,从此,各式各样的卫星和宇宙飞船都安置了布满太阳能电池 的“翅膀”,使得它们能在太空中尽情遨游。由于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和设备都要 使用大量的电能,但它们对电源的要求十分苛刻,既要重量轻,使用寿命长,能连续不断地 工作,又要能承受各种冲击、碰撞和振动的影响,而太阳电池在这几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自然而然便成了合适的中选者。当卫星向着太阳飞行时,电池方阵受阳光照射产生电能,供 应卫生用电,同时向卫星上的蓄电池充电;当卫星背着太阳飞行时,蓄电池就放电,使卫星 上的仪器保持连续工作。 (4)太阳能电池也能用于飞机,世界上第一架用太阳能电池作动力的飞机“太阳挑战 者”号已经试飞成功,共飞行 4 个半小时,飞行高度达 4000 米,飞行速度为每小时 60 千米。 在这架飞机的尾翼和水平翼表面上,装置了 1.6 万多个太阳能电池,其最大能量的 2.67 千 瓦,它.是将太阳能变成电能来驱动单叶螺族桨旋转,使飞机在空中飞行的。 (5)以太阳能电池为动力的小型汽车也已经在墨西哥试制成功。这种汽车外形像一三 轮摩托车,在车顶上架了一个装有太阳能的大篷,在太阳照射下,太阳能电池供给汽车电能, 使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向前行驶。由于这辆汽车每天所获得的电能只能行驶40分钟, 所以它不能跑远路
(6)太阳能电池在电话中也发挥了作用。在路边的每根电线杆的顶端,安装着一块太 阳能电池方阵板,将阳光变成电能,然后向蓄电池充电,以供应电话机连续用电,蓄电池 次充电后,可使用36个小时。这种太阳能电话尤其适合沙漠、山区和缺少能源的地区使用 (⑦)另外,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彩色电视机、电视差转机、收音机等也相继问世。科学 家还在研制利用太阳能电池来抽水、海水淡化、空调以及灯塔照明、铁路信号灯、杀灭害虫 的黑光灯、机场跑道识别、森林火灾检测等。 (8)太阳能,真是一种到处可用的特种电源 14.根据第(1)、(2)段相关内容,概括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6分) 15.第(2)段中加点的“这样”和第(4)段中加点的“它”分别指代什么?(4分) “这样”指代 “它”指代 16.在文中写“太阳能,真是一种到处可用的特种电源”相照应的句子是一句话?(2 分) (三)阅读《爬山虎》一文,完成17-19题。(计11分) (1)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2)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 其苦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蓊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 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子,腋下拄着双拐,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 行走 (3)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 意中朝围墙根投去一瞥,只见一株幼小的爬山虎爬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我忽然 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 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爬上墙后分泌粘液死死地吸附在壁上,植株借 以顽强地冋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眀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 (zain,快走)行的呼唤。 (4)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我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 行。无论是草露未睎(x,干)的清晨,归鸟啁啾( zhou jii,鸟叫声)的黄昏,还是月光
(6)太阳能电池在电话中也发挥了作用。在路边的每根电线杆的顶端,安装着一块太 阳能电池方阵板,将阳光变成电能,然后向蓄电池充电,以供应电话机连续用电,蓄电池一 次充电后,可使用 36 个小时。这种太阳能电话尤其适合沙漠、山区和缺少能源的地区使用。 (7)另外,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彩色电视机、电视差转机、收音机等也相继问世。科学 家还在研制利用太阳能电池来抽水、海水淡化、空调以及灯塔照明、铁路信号灯、杀灭害虫 的黑光灯、机场跑道识别、森林火灾检测等。 (8)太阳能,真是一种到处可用的特种电源。 14.根据第(1)、(2)段相关内容,概括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6 分) 15.第(2)段中加点的“这样”和第(4)段中加点的“它”分别指代什么?(4 分) “这样”指代 “它”指代 16.在文中写“太阳能,真是一种到处可用的特种电源”相照应的句子是一句话?(2 分) (三)阅读《爬山虎》一文,完成 17-19 题。(计 11 分) ⑴地锦,俗名爬山虎,我与它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⑵那一年夏天我患脑血管病住进医院,生命虽无危险,但恢复期间的行走锻炼却是不胜 其苦的。医院内有一个草木蓊郁的花园,园的四周有上部开着花格子窗的矮围墙。在开头那 些忧伤灰暗的日子里,我每天抱着病恹恹的身子,腋下拄着双拐,绕着围墙根艰难而缓慢地 行走。 ⑶有一天,我刚走不多远,便靠着路旁一棵梧桐树歇息,感到再难迈出一步。这时我无 意中朝围墙根投去一瞥,只见一株幼小的爬山虎爬在墙根上,绿绿的,虎虎有生气。我忽然 对它产生了一种不同往常的亲近感。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这才发现,它的绿莹莹的 枝蔓上长有卷须,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爬上墙后分泌粘液死死地吸附在壁上,植株借 以顽强地向前生长。这使我从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倾听到一种向前趱 (zǎn,快走)行的呼唤。 ⑷这以后,我与爬山虎成了朝夕相伴的朋友。我在围墙外拄拐绕行,它在围墙上攒劲前 行。无论是草露未晞(xī,干)的清晨,归鸟啁啾(zhōu jiū,鸟叫声)的黄昏,还是月光
如水的静夜,我绕墙行走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 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 步一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密,绿茸茸地爱煞人 (5)一日,几个顽皮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提拽 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在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 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的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附在墙上,将被 弄得零乱不堪的叶片重新理顺。渐合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天红霞初露时,我来 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 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6)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一人 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这叶子已经 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 (7)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7.仿照概括第(3)段段落大意的句式,给下列相关自然概括出段落大意。(4分) 第(3)段:发现爬山虎,倾听到前行的呼唤 第(4)段:亲近爬山虎 第(5)段 第(6)段 18.作者对幼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的原因是什么?(3分) 19.第(6)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含义深刻,请简述出你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理解。(4 分) (四)阅读《独树的追求》一文,完成20-22题。(计12分) ①我曾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②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 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俨然一片葱茏挺秀的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 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叹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灵。 ③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的渴 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结束那难挨的 孤独和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 识地编织着每一条新的根,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美,于是便在生存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
如水的静夜,我绕墙行走时总是在爬山虎前长久地伫立,和它作无言的亲近之谈,后来竟至 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之感。尽管那年夏天酷暑难当,它却于热浪滚滚之时咬住砖墙 一 步一步往上蹿,出落得枝叶茂密,绿茸茸地爱煞人。 ⑸一日,几个顽皮孩子在围墙根“藏猫猫”,恶作剧似的将爬山虎的枝蔓从墙壁上提拽 下来。当我发现悲惨地跌落在地上的爬山虎的时候,我想我的无言的朋友这回大概是完了。 我扶着墙艰难地蹲下身去把它托起,将它的卷须上的被损伤了的吸盘重新摁附在墙上,将被 弄得零乱不堪的叶片重新理顺。渐合的暮色中,我怅然回到病室。第二天红霞初露时,我来 到它身边,竟发现它的吸盘又不屈不挠地紧紧咬住了墙壁,它的叶子又那么鲜活亮丽,它的 虎虎有生气的卷须又在锐不可当地向前伸展。好样的!朋友。 ⑹渐渐地,夏老了,夏去了,秋来了,秋深了。我终于丢掉了拐杖,爬山虎也爬到一人 多高。覆盖在花格子砖窗上了。出院时,我和家人特意去同这无言的朋友告别,这叶子已经 霜变红,耀如燃烧的火焰,真正成了大地上的锦绣。 (7)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7.仿照概括第(3)段段落大意的句式,给下列相关自然概括出段落大意。(4 分) 第(3)段:发现爬山虎,倾听到前行的呼唤。 第(4)段:亲近爬山虎, 。 第(5)段: , 。 第(6)段: , 。 18.作者对幼小的爬山虎产生了亲近感的原因是什么?(3 分) 19.第(6)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含义深刻,请简述出你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的理解。(4 分) (四)阅读《独树的追求》一文,完成 20-22 题。(计 12 分) ①我曾去过云南西双版纳的打洛镇。 ②打洛镇有一棵大榕树,左右两侧的主干上生有三十余条气生支柱根,垂直而下,扎入 土地,形成根部相连的丛生状支柱根,俨然一片葱茏挺秀的小树林。站在它的面前,你不得 不为大自然的睿智和机巧所叹服。它似乎不再是一棵形态奇异的树,而是大自然造就的精灵。 ③当年,它向大地垂下第一条气生根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或许只是对生的本能的渴 望。当它垂下第二条、第三条气根时,或许除了求生的欲念之外,便萌生了要结束那难挨的 孤独和寂寞的想法。随着一条条根的形成壮大,它的生命王国构筑坚固了,便很精心地有意 识地编织着每一条新的根,追求一种自然、协调的美,于是便在生存的内核里生发出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