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周兴民玛塔曹倩 研究报告 青海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环境 关系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周兴民,玛塔2,曹倩2 (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0) (2.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文章作者于2005年5~6月赴冬虫夏草集中分布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 自治州天峻县进行考察和研究,全面系统的阑明了冬虫夏草分布于生态条件的关系,冬虫夏草分布与植被的 关系以及冬虫夏草的分布格局以及提出了冬虫夏草资源持续利用的建议等,为科学、适当、有序利用冬虫夏 草资源和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冬虫夏草;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454(2008)04014907 虫草(Cordyceps)是中、藏药和食用菌之珍品, 4519kg,创经济效益亿元以上,是广大牧区主要 已知全球共有380余种,其中爪哇、锡兰岛、塔斯 经济来源之一。正因为冬虫夏草具有可观的经济 马尼亚岛、日本、中国、澳大利亚是产虫草最多的 收人,在冬虫夏草采挖季节,有数十万人涌入牧区 地方:中国有虫草61种,除黑龙江、宁夏、内蒙古 各州县,从事采挖活动,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未见虫草分布的报道外,其余各省均有虫草的分 破坏。 布(王国栋,1995)。而广泛分布于中国西戴、四 为了深入研究冬虫夏草的分布规律,我们于 川、甘肃、云南和青海的冬虫夏草{Cordyceps 2005年5~6月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盛期,两次赴 sinensis(Berk.)Sacc}则是享誉中外的名贵中、藏 冬虫夏草集中分布区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 药和食用菌,药用历史悠久,为中国传统的名贵药 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进行考察和 材,与人参、鹿茸齐名,为传统三大补品之一。富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冬虫夏草的分布与生态环境 含粗蛋白、脂肪、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2 和植被的关系,为科学、适当、有序利用冬虫夏草 (王国栋,1995)、氨基酸(杨跃雄等,1988;杨大 资源和保护高寒灌丛、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 荣,1987)、微量元素(杨跃雄等,1987)、以及尿嘧 健康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啶、腺嘌岭、腺嘌呤核苷、蕈糖、甘露醇、麦角甾醇 1调查研究方法 和硬脂酸(吕瑞锦,1981)等,具有多种医疗和滋 于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盛期的5~6月,在冬虫 补功效。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镇定、降压、扩 夏草分布集中的果洛州玛沁县和海西州天峻县分 张血管、促进血小板凝聚、祛痰、抗疲劳、消炎、抑 别选择雪山乡和舟群乡为重点调查地区,在上述 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两乡又分别选择冬虫夏草分布最多、多、少、稀少 冬虫夏草藏名牙扎更布,是青藏高原的特有 等四种生态类型,每个生态类型又按植物群落的 种,它分布集中,产量高,品质优良被世人所青睐。 不同进行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学调查。 据青海年鉴2005年记载,仅果洛州年产冬虫夏草 1.1样地和样方。根据冬虫夏草分布的多少,确 收稿日期:2008017 149
青海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周兴民 玛 塔 曹 倩 青海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环境 关 系及 可持 续 利用 的建议 周兴民 ,玛 塔 ,曹 倩 (1.中国科 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0) (2.青海林业资源管理项目,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 :文章作者于 o5年 5~6月赴冬虫夏草集 中分布区的果洛藏族 自治州玛沁县和海西蒙古族 藏族 自治州天峻县进行考察和研究,全面系统的阐明了冬虫夏草分布于生态条件的关系,冬虫夏草分布与植被的 关 系以及冬虫夏草的分布格 局以及提 出了冬虫 夏草资源持续利用 的建议 等 ,为科 学 、适 当、有序利用冬 虫夏 草资源和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生态环境 ;可持续利用 ;建议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454(2008)04-0149-07 虫草(Cordycep,)是中、藏药和食用菌之珍 品, 已知全球共有 380余种,其 中爪 哇、锡兰岛、塔斯 马尼亚岛、13本 、中国、澳大利亚是产虫草最多的 地方 ;中国有虫草 61种,除黑龙江 、宁夏 、内蒙古 未见虫草分布的报道外 ,其余各省均有虫草的分 布(王国栋 ,1995)。而广泛分布于 中国西藏 、四 川、甘 肃、云 南 和 青 海 的 冬 虫 夏 草 {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则是享誉 中外 的名贵中、藏 药和食用菌 ,药用历史悠久,为中国传统的名贵药 材 ,与人参、鹿茸齐名 ,为传统三大补品之一。富 含粗蛋白、脂肪、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B (王国栋 ,1995)、氨基酸 (杨 跃雄 等,1988;杨大 荣,1987)、微量元素(杨跃雄等 ,1987)、以及尿嘧 啶、腺嘌呤、腺嘌呤核苷、蕈糖、甘露醇 、麦角甾醇 和硬脂 酸 (吕瑞锦 ,1981)等,具有多种医疗 和滋 补功效 。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镇定、降压、扩 张血管 、促进血小板凝聚、祛痰、抗疲劳 、消炎、抑 菌、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冬虫夏草藏名牙扎更布,是青藏高原 的特有 种 ,它分布集中,产量高 ,品质优 良被世人所青睐。 据青海年鉴 2005年记载 ,仅果洛州年产冬虫夏草 收稿 日期 :2008.10—17 4519kg,创经济效益亿元 以上 ,是广大牧区主要 经济来源之一。正因为冬虫夏草具有可观的经济 收入 ,在冬虫夏草采挖季节,有数十万人涌人牧区 各州县,从事采挖活动 ,对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 破坏 。 为了深入研究冬虫夏草的分布规律 ,我们 于 2005年 5—6月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盛期,两次赴 冬虫夏草集中分布区的青海果洛藏族 自治州玛沁 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 自治州的天峻县进行考察和 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冬虫夏草的分布与生态环境 和植被的关系 ,为科学 、适 当、有序利用冬虫夏草 资源和保护高寒灌丛、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 健康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 研究方 法 于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盛期的 5—6月 ,在冬虫 夏草分布集中的果洛州玛沁县和海西州天峻县分 别选择雪山乡和舟群乡为重点调查地区,在上述 两乡又分别选择冬虫夏草分布最多、多、少 、稀少 等四种生态类型 ,每个生态类型又按植物群落的 不同进行生态环境和植物群落学调查 。 1.1 样地和样方 。根据冬虫夏草分布的多少 ,确 l49
青海环境 第18卷第4期(总第70期) 2008年12月 定不同的样地,样地面积大小和可依据整个样地 -1.7(天峻)~~1.8℃(治多),特别是冬虫夏草 来确定,既可是一个山地的整个坡面,亦可是整个 生长发育盛期,平均气温在0℃以下,夜间温度 坡而的局部地段。然后在每个样地随机作10个 低,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冬虫夏草的发育:年降水 样方,样方面积为10×10m2。 量329.8(天峻)~394.8mm(治多),看似年降水 1.2生境条件。用GPS记录样方所处的经度、 不多,但冬虫夏草均分布在高山带的阴坡,以及半 纬度、海拔高度、坡向;详细记录样方地面结构 阴、半阳坡,由于高山上部因冬季降雪,到5~6月 (包括砾石大小、微地形、采挖虫草所留痕迹)等, 天气转暖,冰雪消融水之补给,加之冻土层表面融 土壤情况采用以前所作的剖面记录和化学分析数 化,土壤湿度较大。由此可见,冬虫夏草喜欢高寒 据,气象资料采用各州县气象的观测数据。 冷湿环境。 1.3群落学调查。在样方生境调查的同时,同步 3.2分布区的土壤条件。根据中国科学院西北 进行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株高、丛径、分盖度、群 高原生物研究所土壤研究组多年来对青海省土壤 落总覆盖度等以及放牧利用状况。最后对厅有样 调查,并结合此次冬虫夏草的分布调查,冬虫夏草 方调查资料进行归类和分析。 的分布与普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灌丛草甸土紧密 2冬虫夏草在青海的分布 联系在一起。 依据作者之一周兴民教授多年对青海冬虫夏 3.2.1普通高山草甸土。普通高山草甸土主要 草的分布和此次考察的结果可知,冬虫夏草广布 分布在山地阴坡,其上发育着矮嵩草(Kobresia 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玉树县、称多县、治多 humilis)草甸和线叶嵩草(K.capillifolia)草甸。生 县、杂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果洛藏族自治州的 草过程明显,淋溶作用较强。一般通层无石灰反 玛沁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班玛县; 应,pH值5.8~7,少数在A/B层以下具石灰反 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泽库县、河南县、尖扎 应。剖面构造一般呈As-A1-A/B或C/D结构。 县: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祁连县、海晏县;海 腐殖化过程明显,质地多为轻壤或沙壤,A,层 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兴海县、贵南县、同德县; 以下砾石增多,其化学特性如表2、 海西蒙古族自治州的天峻县以及海东地区的化隆 表3。 县、循化县等地。 3.2.2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灌丛草甸土主要 3 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分布在海拔3200~4500m的山地阴坡,其上发育 冬虫夏草为冷湿的菌类,其寄主昆虫虫草编 着山生柳(SaliX oritrepha)灌丛和金露梅 蝠蛾(Hepialus armoricanus)是一类高海拔生存的 (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剖面构造一般不具有 蛾类,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主要分布于 明显的A。层,通层具石灰反应,在A,/B层或C/ 青藏高原海拔3300~4500m的山地阴坡和半阴 D层常具有大量的石灰新生体,其化学性质如表 半阳坡,对生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3。从以上土壤类型来看,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生 3.1分布区的气候条件。表1所列冬虫夏草分 草过程较弱,土壤比较疏松的普通高山草甸和高 布区各县的气候要素,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果洛、 山灌丛草甸之上,根据调查,在生草过程明显,土 玉树、黄南的泽库,海西的天峻等州县,因海拔较 壤坚实的碳酸盐高山草甸土(表2)上,未见冬虫 高,气象站所观测的数据基本能代表冬虫夏草分 夏草的生长,这进一步说明冬虫夏草菌的寄主虫 布的气候条件,而其余州县所在地海拔较低,冬虫 草蝙蝠蛾在繁殖时,所选择的土壤以疏松为条件, 夏草仅分布在这些地区的高山带,因而所列气候 如果土壤具有坚实的生草层不利于幼虫的发育以 要素仅供参考。 及虫草菌的寄生和生长,这进一步阐明了是菌、昆 从表1可看出,冬虫夏草集中分布区的海拔 虫、生境条件三者之间协调、共荣、协同进化的最 均比较高,一般在3417.1(天峻)~4179.1m(治 好例证。 多),海拔高度自南而北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在 4冬虫夏草分布与植被的关系 150
青海环境 第 l8卷第4期(总第 70期) 2008年 l2月 定不同的样地 ,样地面积大小和可依据整 个样地 来确定,既可是一个山地的整个坡面 ,亦可是整个 坡 而的局 部地 段 。然 后在每 令样 地 随机 作 lO个 样 方 ,样方 面 积为 10×10m 。 1.2 生境条件。用 GPS记 录样方所处的经度 、 纬度、海拔 高 度、坡 向;详 细记录样 方 地 面结构 (包括砾石大小、微地形 、采挖虫草所 留痕迹)等 , 土壤情况采用以前所作的剖面记录和化学分析数 据 ,气象资料采用各州县气象的观测数据。 1.3 群落学调查。在样方生境调查的同时,同步 进行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株高 、丛径、分盖度 、群 落总覆盖度等 以及放牧利用状况。最后对所有样 方调查资料进行归类和分析。 2 冬 虫夏草在 青海 的分布 依据作者之一周兴民教授多年对青海冬虫夏 草的分布和此次考察 的结果可知 ,冬虫夏草广布 于青海省玉树藏族 自治州的玉树县 、称多县 、治多 县 、杂多县 、囊谦县、曲麻莱县 ;果洛藏族 自治州的 玛沁县 、甘德县 、达 日县、久治县 、玛多县 、班玛县; 黄南 藏族 自冶州的同仁县 、泽库县、河南县 、尖扎 县;海北藏族 自治州的门源县 、祁连县 、海晏县 ;海 南藏族 自治州 的共和县 、兴海县、贵南县 、同德县 ; 海西蒙古族 自治州的天峻县 以及海东地 区的化隆 县、循化县等地。 3 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冬虫夏草为冷湿 的菌类 ,其寄主 昆虫虫革蝙 蝠蛾(Hepialusarmorieanus)是一类高海拔生存的 蛾类 ,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主要分布于 青藏高原海拔 3300—4500m 的山地 阴坡 和半阴 半阳坡 ,对生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3.1 分布区的气候条件 。表 1所列冬虫夏草分 布区各县 的气候要素,其 中需要说明的是 ,果洛 、 玉树 、黄南的泽库 ,海西的天峻等州县 ,因海拔较 高,气象站所观测 的数据基本能代表冬虫夏草分 布 的气 候 条件 ,而其 余州 县所在 地海拔 较低 ,冬虫 夏草仅分布在这些地区的高山带 ,因而所列气候 要素仅供参考。 从表 1可看 出,冬虫夏草集 中分布 区的海拔 均 比较 高,一般在 3417.1(天峻)一4179.1m(治 多),海拔高度 自南而北逐渐降低 ;年平 均气温在 l50 一 I.7(天峻)~一1.8℃(治多),特别是冬虫夏草 生长发育盛期 ,平 均气温在 0~C以下 ,夜间温度 低 ,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冬虫夏草 的发育 ;年降水 量 329.8(天峻)~394.8mm(治多),看似年降水 不多,但冬虫夏草均分布在高山带 的阴坡 ,以及半 阴、半阳坡 ,由于高山上部因冬季降雪 ,到 5—6月 天气转暖 ,冰雪消融水之补给 ,加之冻土层表面融 化 ,土壤湿度较大 。由此可见 ,冬虫夏草喜欢高寒 冷湿环境 。 3.2 分布区的土壤条件。根据 中国科学院西北 高原生物研究所土壤研究组多年来对青海省土壤 调查 ,并结合此次冬虫夏草的分布调查 ,冬虫夏草 的分布与普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灌丛草甸土紧密 联 系在一起 。 3.2.1 普通高山草甸 土。普通高 山草甸土主要 分布在 山地 阴坡 ,其上 发育着矮嵩 草 (Kobresia humilis)草甸和线叶嵩草( capillifolia)草甸 。生 草过程明显 ,淋溶作用较温。一般通层无石灰反 应,pH值 5.8~7,少数在 A/B层以下具石灰反 应。剖面构造一 般呈 As.A A/B或 C/D结构 。 腐殖化过程明显 ,质地多 为轻壤或沙壤,A 层 以 下 砾 石 增 多, 其 化 学 特 性 如 表 2、 表 3。 3.2.2 高 山灌丛草甸土。高 山灌丛草甸土主要 分布在海拔 3200~4500m的山地阴坡 ,其上发育 着 山 生 柳 (SaliX oritrepha)灌 丛 和 金 露 梅 (Potentillafruticosa)灌丛。剖面构造一般不具有 明显的 A0层 ,通层具石灰反应,在 A。/B层或 C/ D层常具有大量 的石灰新生体 ,其化学性质如表 3。从以上土壤类型来看 ,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生 草过程较弱,土壤比较疏松的普通高 山草甸和高 山灌丛草甸之上 ,根据调查 ,在生草过程明显 ,土 壤坚实的碳酸盐高山草甸土(表 2)上 ,未见 冬虫 夏草的生长,这进一步说明冬虫夏草菌的寄主虫 草蝙蝠蛾在繁殖时 ,所选择的土壤 以疏松为条件 , 如果土壤具有坚实的生草层不利于幼虫的发育 以 及虫草菌的寄生和生长 ,这进一步阐明了是菌 、昆 虫 、生境条件三者之间协调 、共荣 、协 同进化 的最 好例证 。 4 冬 虫夏草 分布 与植 被的关 系
青海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周兴民玛塔曹倩 表1 冬虫夏草布区各县的气候资料 海拔 年平最冷最热极端 极端 年平 年平 日照 无箱 均气月气月气最高最低 均降 均相 站名北纬 东经 期天 年平均年平均 温温温·气温气温 水 对湿 (℃)(℃)(℃)(℃)(℃) 数 百分率 (m) (mm)度(%) 时数 号 循化3549' 10227' 1870.3 8.7 -5.5 20.1 33.5-19.9207.4261.9 55 2625.5 59 门源3727′10200'2707.60.6 -13.012.327.5-31.531.2514.5 62 2672.2 60 祁连3811'100182787.40.6 -13.812.8 30.0 -29.661.3393.3 54 2900.4 65 天峻3724'9856 3417.1-1.7-15.210.625.6-35.616.4329.8 56 2886.6 65 贵德3622'10122'2237.1 7.1 -7.118.4 32.3 -23.8138.8252.2 50 2928.4 66 共和3617'100372835.0 3.1 -11.315.0 29.8 -28.9105.4317.2 51 2985.0 67 兴海354899°403323.2 5 -12.612.2 335 36.0353.0 51 2832.4 64 同德3509' 10020'3289.4 0.0 -13.6 11.7 28. -34.4 36.6 431.7 58 2694.5 61 尖扎3554101592084.6 -6.419.2 34. -19. 182.6370.8 50 2655.6 60 同仁3530'102052487.6 5.1 -8.1 16.0 -22.9143.2434.0 55 2557.2 58 泽库3511' 10126 3655.3 -2.6 -15.3 8.7 24. -34. 11.0 460.6 60 2612.2 59 玛多3457' 9808' 4220.7 -16.9 17.5 282.8 59 2730.8 62 玛沁3445'99503719.0 -0.9 -13.2 26 -3 14.3 517.3 63 2534.0 57 久治3319'10114'3628.5 0.0 -11.510.0 23. -36.019.4 774.3 66 2250.0 51 班玛3303'10025'3750.02.4 -8.111.6 28.1 -29.723.0638.4 61 2294.7 52 曲麻菜34°42'9528′4262.8 -2.6-14.28.6 24.9 -32.110.7396.5 54 2649.8 60 治多335095364179.1-1.8-12.99.0 21.1 -30.515.5394.3 54 2692.5 61 杂多32549519'4067.60.2 -11.310.725.5-30.748.8513.9 55 2366.5 53 玉树3306'9645' 3702.62.7 -8.2 12.528.7-26.145.8 488.4 55 2476.6 56 囊谦3211'96293643.73.7-6.913.1 27.9-22.669.0531.653 2456.8 55 表2 普通高山草甸土理性化 厚度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氨 速效磷 层次 速效钾 pH (cm) (%) (N·%)(P·%)(K·%)(N·ppm)(P·Ppm)(K·Ppm) As 19 10.68 0.450 0.083 1.61 296 95 7.5 Ai 21 8.09 0.320 0.078 1.59 241 1 89 7.8 A 51 5.76 0.210 0.048 1.76 124 1 73 8.0 C 91以下 1.71 0.050 0.026 1.14 85 痕迹 35 8.4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冬虫夏草分布区植 中的高寒草甸,现就此两种类型描述如下; 被类型多种多样,从森林、灌丛、草原、草甸、沼泽 4.1高寒落叶灌丛。高寒落叶灌丛是高寒灌丛 到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一应俱全,但有冬虫夏草 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海拔3200~4500m 生长的仅见于灌丛之中的高寒落叶灌丛和草甸之 的森林带以上、高山草甸带以下山地阴坡、半阴半 151
青海冬 虫夏草分布与生态环境关 系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周兴民 玛 塔 曹 倩 根据我们 的调查和研究 ,冬虫夏草分布区植 被类型多种多样 ,从森林 、灌丛、草原、草甸 、沼泽 到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一应俱全,但有冬虫夏草 生长的仅见于灌丛之中的高寒落叶灌丛和草甸之 中的高寒草甸 ,现就此两种类型描述如下; 4.1 高寒落叶灌丛。高寒落叶灌丛是高寒灌丛 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海拔 3200~4500m 的森林带以上 、高山草甸带以下山地阴坡 、半阴半 l5l
青海环境 第18卷第4期(总第70期) 2008年12月 阳坡以及河流低阶地,由耐低温冬季落叶的中生 的水分供应,因而占据了水分相对较多的山地阴 灌木所组成,这些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坡,往往与耐低温干旱的高山嵩草(Kobresia 风大等原因,高大乔木已不能生长,则由低矮、耐 p)gaeu)草原化草甸呈现复合状分布。有冬虫 寒的中生落叶灌木所替代。同时因灌木需要较多 夏草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图1)。 表3 高山灌丛草甸土理化性质 厚度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氨 速效磷 速效钾 层次 pH (cm) (%) (N·%) (P·%) (K·%)(N·ppm)(P·Ppm)(K·Ppm) Ai 20 11.88 0.550 0.113 1.46 294 97 7.2 Ah 25 6.24 0.370 0.087 1.43 196 86 7.4 A 28 4.79 0.230 0.074 1.37 112 2 79 7.5 C 73以下 1.08 0.050 0.061 1.09 28 77 7.8 高山荔草草原化草甸 (无虫其分布) 稀硫、低矮山梅+ 级苦草草细 ·金露脚雅丛 虫草分布 山地线叶就草草甸 山地藏酱草沼泽化草甸 。(虫草分布) 、山柳+金落脚灌丛 坡蘿藏嵩草诏泽化草甸 无虫草分布 密集山柳潜丛 *密集柳+鬼箭锦鸡儿灌丛 湘地藏嵩草沼择化草甸 无虫草分布 +湿 闲】冬虫夏草的分布与植被的关系 4.1.1金露梅灌丛。金露梅灌丛是青藏高原典 委陵菜(Potentilla nivia)、双叉细柄茅(Ptilagrostis 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广布于海拔3200~ dichotoma)、美丽风毛s菊(Saussurea superba)、羊茅 4500m的山地阴坡,株高30~70cm,随海拔升高 (Festuca ovina)、高山唐松草(Thalictum 而逐渐变矮,而且随纬度升高其垂直分布降低,并 alpinum)、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藏异燕麦 可分布在山地阳坡、坡麓和河流低阶地。土壤为 (Helictottrichon tibeticum)、迭裂银莲花(Anemone 高山灌丛草甸土。 imbricata)、山地虎耳草(Saxifraga montana)、珠芽 以金露梅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植物生长一 蓼(Polygonum viviparum)、矮大黄(Rheum 般比较稀疏,唯在山麓气候较温暖的地段可见较 pumilum)、马先蒿(P.Pedicularis sp.)、绵毛马先 密的灌丛,总覆盖度65%~85%,金露梅的覆盖 蒿(Poederi)等。 度一般为40%~70%,伴生种类较少,主要有山 冬虫夏草不是在所有金露梅灌丛均有分布, 生柳、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等。群落结构 在玛沁县雪山乡的调查,在阴坡金露梅灌丛覆盖 简单,一般分灌、草两层,草本层植物比较发育,以 度约40%~50%的情况下,其数量最多,而向偏 寒冷中生多年生植物为主,其优势种因水、热条件 东和偏西坡其数量逐步减少:而在纬度偏北的天 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玛沁县雪山乡的山地阴坡, 峻县舟群乡的调查,冬虫夏草则在稍偏东或偏西 常以线叶嵩草、矮嵩草为优势种,而在天峻县舟群 坡向,金露梅生长稀疏、盖度较小的地段分布数量 乡的山地阴坡多以羊茅(Festuca sp.)、苔草 最多,这完全与纬度变化所引起的气温变化有关。 (Carex sp.)为优势。伴生种类较多,主要有雪白 玛沁县雪山乡地处低纬度,在海拔相似的情况下, 152
青海环境 第 l8卷 第 4期(总 第 70期 ) 2008年 l2月 阳坡以及河流低阶地 ,由耐低温冬季落叶的中生 灌木所组成 ,这些地 区由于海拔较高 ,气候寒冷 , 风大等原函,高大乔/}\已不能生长 ,则 由低矮 、耐 寒的中生落叶灌木所 替代。同时因灌木需要较多 的水分供应 ,因而 占据了水分相对较多的山地阴 坡 ,往 往 与 耐 低 温 干 旱 的高 山 嵩 草 (Kobresia gmaea)草原化草匈呈现复合状分 布。有冬虫 夏草分布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图 1)。 表 3 高 山灌丛革甸土理化性质 湿 图 1 冬 虫夏草的分布与植被的关 系 4.1.1 金露梅灌丛 。金露梅灌丛是青藏高原典 型的地带性 植被类型之一 ,广布 于海 拔 3200~ 4500m的山地阴坡,株高 30~70cm,随海拔升高 而逐渐变矮 ,而且随纬度升高其垂直分布降低 ,并 可分布在山地 阳坡 、坡麓和河流低 阶地。土壤为 高山灌丛草甸土。 以金露梅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 ,植物生长一 般 比较稀疏 ,唯在山麓气候较温暖的地段可见较 密的灌丛 ,总覆盖度 65% 一85% ,金露梅 的覆盖 度一般为 40% 一70% ,伴生种类较少 ,主要有 山 生柳 、高山绣线菊(Spiraeaalpina)等。群 落结构 简单 ,一般分灌 、草两层 ,草本层植物 比较发育 ,以 寒冷中生多年生植物为主,其优势种因水 、热条件 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玛沁县雪山乡的山地阴坡 , 常以线叶嵩草、矮嵩草为优势种 ,而在天峻县舟群 乡 的 山 地 阴 坡 多 以 羊 茅 (Festucasp.)、苔 草 (Carexsp.)为优势。伴生种类较 多,主要有雪 白 152 甸 委陵菜 (Potentillanivia)、双叉细柄茅(Ptilagrostis dichotoma)、美丽风毛菊 (Saussureasuperba)、羊茅 (Festuca ovina)、高 山 唐 松 草 (Thalictum alpinum)、垂穗披碱草(Elymusnutans)、藏异燕麦 (Helictottrichontibeticum)、迭裂 银莲 花 (Anemone imbrieata)、山地虎耳草(Saxifragamontana)、珠芽 蓼 (Polygonum viviparum)、矮 大 黄 (Rheum pumilum)、马先蒿 (P.Pedicularissp.)、绵毛马先 蒿(Poederi)等。 冬虫夏草不是在所有金露梅灌丛均有分布 , 在玛沁县雪 山乡的调查,在阴坡金露梅灌丛覆盖 度约 40% ~50% 的情况下 ,其数量最 多,而向偏 东和偏西坡其数量逐步减少 :而在纬度偏北的天 峻县舟群乡的调查 ,冬虫夏草则在稍偏东或偏西 坡向,金露梅生长稀疏 、盖度较小的地段分布数量 最多,这完全与纬度变化所引起的气温变化有关 。 玛沁县雪 山乡地处低纬度,在海拔相似的情况下
青海冬虫厦草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周兴民玛塔曹倩 阴坡温度较地处高纬度的天峻县舟群乡阴坡要 palustris)、高山紫苑(Aster alpinus)、粗喙苔草 高,而舟群乡山地半阴半阳坡的温度得到太阳能 (Carex scabrirostris)等。灌木层覆盖度在80%以 的补偿而提高,这也说明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 上,群落内形成阴湿环境,此时,苔藓得到充分发 比较严格。 育,可形成地被层。同金露梅灌丛一样,冬虫夏草 4.1.2山生柳灌丛。山生柳灌丛广泛分布于青 仅分布在地势相对平缓,覆盖较小,一般在40% 海省东半部的海拔3200-4500m的山地阴坡,北 ~60%的群落下。 起祁连山南部,南至玉树地区,其分布与金露梅灌 4.2高寒草甸。高寒草甸是指分布于森林带以 丛处在同一垂直带,不同点在于占据了高山峡谷、 上,高山流石坡以下,由耐寒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势较陡。土壤湿度较大的山地和坡麓,地面有 组成的植物群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中、东部海 出露的大小不等的砾石。土壤为高山灌丛草甸 拔3200~5200m的山地阴坡、半阴半阳坡、开阔 土。 平缓的滩地、河流阶地等,是典型的山地垂直带和 群落外貌整齐,呈黄绿色一绿色,结构简单, 高原地带性植被。分布地区气候严寒,年均气温 分灌木和草本两层,在群落覆盖度大的局部地段, 在-1.7℃以下,年均降水400~700mm,日照长, 可分为灌、草、苔藓三层。灌木层以山生柳为建群 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烈,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种,株高40~150cm,其高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植物生长期仅120~150d。高寒草甸在青藏高原 冠幅较小,一般20(30)~30(40)cm,覆盖度50% 主要由耐寒中生多年生地下芽短根茎嵩草属 ~85%。伴生种类有金露梅、积石山柳(Sali (Kobresia)植物组成,成为高寒草甸的主体。由于 oritrepha var.amnematchinensis)、高山绣线菊等;在 组成高寒草甸的嵩草形态一生态学特性的差异, 局部阴湿地段的坡麓,伴生有箭叶锦鸡儿 可划分为中旱生、中生和湿中生三个类型。由此 (Caragana jubata),因箭叶锦鸡儿株高仅有30~ 将高寒草甸分为草原化草甸、典型草甸和沼泽化 60cm,此时,灌木可分为两层。 草甸。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 上。 430 4,2.1矮嵩草典型草甸。矮嵩草草甸是冬虫夏 4.20 化9e面 草集中分布的类型之一。以矮嵩草为建群种的植 00 m 物群落广布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在青海主要分布 氏负原什制 于北起祁连山、向南经黄南、果洛至玉树,海拔 3200~4500m排水良好的滩地、坡麓和山地阴坡, 1.00 其分布自北而南逐渐抬升,其下发育着普通高山 草甸土,土壤比较稀疏,草结皮层发育较弱。 图2冬虫夏草山地空间分布剖面模式因 以矮嵩草为建群种的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仅 草本层植物种类比较丰富,以耐寒中生多年 草木层一层,但种类组成比较丰富。草群一般生 生草本植物为主。在玛沁县雪山乡,以线叶嵩草 长密集,群落总覆盖度达75%~90%。伴生种类 和禾叶嵩草(Kobresia graminifolia)为优势;而在 主有要有高山嵩草、青藏苔草、落草(Koeleria 天峻县舟群乡,则以线叶嵩草为优势,覆盖度一般 cristata)、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雪 可达50%左右。伴生种类有矮嵩草,双叉细柄 白委陵菜、美丽风毛菊、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茅、羊茅、美丽风毛菊、蒲公英(Taraxacum sp.)、 nanum)、高山唐松草、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高山唐松草、绵毛马先蒿、黄花报春(Primula lanceolata)、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垂穗披 faa)、堇菜(Viola sp.)、山地虎耳草、长叶无尾果 碱草、异针茅(Stipa aliena)、羊茅、早熟禾、瑞玲草 (Coluria longifolia)、三裂叶银莲花(Anemone (Saussurea nigrescens)、二柱头熊草(Serirpus trullifolia)、葱(Allium sp..)、鸢尾(lsp.)、长花 distigmaticus)、莲玲草(Morina chinensis)、甘肃棘 野青茅(Deyeuxia longiflora)、驴蹄草(Caltha 豆(Oxytropis kansuensis)、黄花棘豆(O. 153
青海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周兴民 玛 塔 曹 倩 阴坡温度较地处高纬度的天峻县 舟群 乡阴坡要 高,而舟群乡山地半 阴半阳坡的温度得到太阳能 的补偿而提高 ,这也说明冬虫夏草对温度的要求 比较严格。 4.1.2 山生柳灌丛。山生柳灌丛广泛分布于青 海省东半部的海拔 3200—4500m的山地阴坡 ,北 起祁连山南部 ,南至玉树地区,其分布与金露梅灌 丛处在同一垂直带,不同点在于 占据了高山峡谷 、 地势较陡。土壤湿度较大 的山地和坡麓 ,地面有 出露的大小不等的砾石。土壤为高山灌丛草甸 土 。 群落外貌整齐 ,呈黄绿色一绿色 ,结构简单, 分灌木和草本两层 ,在群落覆盖度大的局部地段, 可分为灌、草、苔藓三层。灌木层以山生柳为建群 种,株高 40—150cm,其高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 冠幅较小 ,一般 20(30)~30(40)cm,覆盖度 50% 一 85%。伴 生 种类 有金 露 梅、积石 山柳 (S口2 ontrephavar.amnematchinensis)、高山绣线菊等;在 局部 阴湿 地 段 的 坡 麓 ,伴 生 有 箭 叶 锦 鸡 儿 (Caraganajubata),因箭叶锦鸡儿株高仅有 30— 60cm,此时,灌木可分为两层。 图2 冬 虫夏草 山地空间分布剖面模式图 草本层植物种类 比较丰富,以耐寒 中生多年 生草本植物 为主。在玛沁县雪 山乡 ,以线 叶嵩草 和禾叶嵩草 (Kobresiagraminifolia)为优势 ;而在 天峻县舟群乡 ,则以线叶嵩草为优势 ,覆盖度一般 可达 50%左右。伴生种类 有矮嵩草 ,双叉 细柄 茅 、羊茅、美 丽风毛菊、蒲公英 (Taraxacumsp.)、 高 山唐松 草 、绵 毛马先 蒿 、黄 花报 春 (Primula flava)、堇菜(Violasp.)、山地虎耳草、长叶无尾果 (Colurialongifolia)、三 裂 叶 银 莲 花 (Anemone trullifolia)、葱 (Alliumsp.)、鸢尾(Irissp.)、长花 野青 茅 (Deyeuxia longiflora)、驴 蹄 草 (Cahha palustris)、高 山紫 苑 (Asteralpinus)、粗 喙苔 草 (Carexscabrirostris)等。灌木层覆盖度在 80%以 上 ,群落 内形成阴湿环境 ,此时,苔藓得到充分发 育 ,可形成地被层。同金露梅灌丛一样 ,冬虫夏草 仅分布在地势相对平缓,覆盖较 小,一般在 40% ~ 60%的群落下。 4.2 高寒草甸。高寒草甸是指分布于森林带以 上 ,高 山流石坡以下 ,由耐寒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组成的植物群落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中、东部海 拔 3200—5200m 的山地 阴坡、半阴半阳坡、开阔 平缓的滩地、河流阶地等 ,是典型的山地垂直带和 高原地带性植被。分布地区气候严寒 ,年均气温 在 一1.7℃以下 ,年均降水 400—700mm,日照长 , 昼夜温差大 ,太阳辐射强烈,全年无绝对无霜期 , 植物生长期仅 120—150d。高寒草甸在青藏高原 主要 由耐寒 中生多 年生地 下芽短 根茎 嵩草 属 (Kobresia)植物组成 ,成为高寒草甸的主体。由于 组成高寒草甸的嵩草形态一生态学特性 的差异 , 可划分为中旱生、中生和湿中生三个类型。由此 将高寒草甸分为草原化草甸、典型草甸和沼泽化 草甸。冬虫夏草主要分布在典型草甸和沼泽化草 上 。 4.2.1 矮嵩草典型草甸 。矮嵩草草甸是冬虫夏 草集 中分布的类型之一。以矮嵩草为建群种的植 物群落广布于青藏高原的东部,在青海主要分布 于北起祁连 山、向南 经黄南、果 洛至 玉树 ,海拔 3200—4500m排水良好的滩地、坡麓 和山地阴坡 , 其分布 自北而南逐渐抬升 ,其下发育着普通高山 草甸土,土壤 比较稀疏 ,草结皮层发育较弱。 以矮嵩草为建群种 的植物群落结构简单 ,仅 草木层一层 ,但种类组成比较丰富。草群一般生 长密集 ,群落总覆盖度达 75% 一90%。伴生种类 主有 要 有 高 山嵩 草 、青 藏 苔 草、落 草 (Koeleria cristata)、甘肃 马先 蒿(Pediculariskansnensis)、雪 白委陵菜、美丽风毛菊、矮火绒草 (Leontopodium nanum)、高 山唐 松草 、披针 叶黄 华 (Thcrmopsis lanceolata)、乳 白香青 (Anaphalislactea)、垂穗披 碱草 、异针茅(Stipaaliena)、羊茅 、早熟禾 、瑞玲草 (Saussurea nigrescens)、二 柱 头 藤 草 (Scrirpus distigmaticus)、蘸玲草(Morinachinensis)、甘肃棘 豆 (Oxytropis ka~uensis)、黄 花 棘 豆 (0.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