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指标实例 1。 某医院1995年有医护人员875人,同年平均开 病床为1436张。病床与医护人员之比: (1436/875)=1.64。即每名医护人员平均负 责1.64张病床。 2.若将分子与分母互换:(875/1436)×100=61。 即每100张病床平均配备61名医护人员。 3. 注意:分子与分母的单位不相同。 筒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口 >结束 第5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5页
简 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结束 第5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5页 关系指标实例 1. 某医院1995年有医护人员875人,同年平均开 病床为1436张。病床与医护人员之比: (1436/875)=1.64。即每名医护人员平均负 责1.64张病床。 2. 若将分子与分母互换:(875/1436)×100=61。 即每100张病床平均配备61名医护人员。 3. 注意:分子与分母的单位不相同
计划完成指标实例 1.某县计划在疫区周围对1500居民接种 伤寒疫苗。而实际接种数为1958人。 2.计划完成指标为: 1598/1500)×100%=130.5% 即完成了计划的130.5%。 筒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耳录4口>]口结束 第5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6页
简 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结束 第5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6页 计划完成指标实例 1. 某县计划在疫区周围对1500居民接种 伤寒疫苗。而实际接种数为1958人。 2. 计划完成指标为: (1598/1500)×100%=130.5% 即完成了计划的130.5%
表5-11993-1998年某地损伤与中毒病死率C)与构成比() 年度 发病人数 病死人数 病死率 构成比 相对比 (1) (2) (3) (4) (5) (6) 1993 584 8 1.37 8.8 1994 571 10 1.75 11.0 1.28 1995 714 12 1.68 13.2 1.23 1996 748 16 2.14 17.6 1.56 1997 942 21 2.23 23.0 1.63 1998 1095 24 2.19 26.4 1.60 合计 4654 91 1.96 100.0 表5-1中指标的计算: 病死率:1.37=(8/584)(100%) 病死人数构成比:8.8=(8/91)(100%) 病死率的相对比:1.28=1.75/1.37:1.23=1.68/1.37 表中第(6)栏是定基比。余类推。 筒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口 >结束 第5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7页
简 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结束 第5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7页 表5-1中指标的计算: 病死率:1.37=(8/584)(100%) 病死人数构成比:8.8=(8/91)(100%) 病死率的相对比:1.28=1.75/1.37;1.23=1.68/1.37 表中第(6)栏是定基比。 余类推
第二节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1.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一般不宜过小,一般不能小于 30例。动物试验,每组动物可以8-12只动物。 2.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构成比只反映数据 的内部构成,不反映某现象出现的频率。 3.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 总率。由于各个率的分母不相等。 4.应当注意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 分析:构成比的变化不能代替率的变化。 简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口 结求 第5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8页
简 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结束 第5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8页 第二节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1. 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一般不宜过小 ,一般不能小于 30例。动物试验,每组动物可以8-12只动物。 2. 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构成比只反映数据 的内部构成,不反映某现象出现的频率。 3. 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 总率。由于各个率的分母不相等。 4. 应当注意不能用构成比的动态分析代替率的动态 分析:构成比的变化不能代替率的变化
5.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可比性:观察对象 研究方法、观察时间、地区和民族等因素 应相同或相近。如乡镇医院与省级医院比 较某些指标:如病死率就不合适。因为, 两类医院不具有可比性。 6.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做假设检 验。可应用率的u检验或卡方检验。 筒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口 结束 第5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9页
简 历 返回总目录 返回章目录 结束 第5章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19页 5. 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可比性:观察对象、 研究方法、观察时间、地区和民族等因素 应相同或相近。如乡镇医院与省级医院比 较某些指标:如病死率就不合适。因为, 两类医院不具有可比性。 6. 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做假设检 验。可应用率的u检验或卡方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