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纺织心电电极 体表心电信号,即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ECG)是心脏电生理状态的反 应,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心脏病的主要手段。传统心电记录方法难于实现对身处工 作、社区和家庭条件下的监护,因为在未发病时人们大多情况是处于自由活动的 状态。而且电极内置电解液,皮肤过敏的人无法长时间使用 已研制开发出可穿戴式纺织心电电极,采用完全贴身合体的服装形式和纺织 材料电极,解决病人在24小时心电图时必须平躺的问题。并充分考虑到各种敏 感肌肤人群,采用常用服用纺织材料制作电极,解决了过敏,以及长时间佩戴造 成的不适问题;纺织电极可拆卸、可机洗,解决了电极片循环使用的问题,符合 生态环保观念。由于其低生理、心理负荷特性,可长时间测量使用,由于其小型 化、微型化,具备嵌入式系统特性,与服装、服饰结合,可大大扩展应用领域, 可实现日常生活状态环境下的生理参数获取。 项目负责人:丁辛 联系人:杨旭东 联系电话:13671641033 联系电话13564374372 E-Mail:ding(@dhu.edu.cn E-Mail:xdvang@dhu.edu.cn 1一皮肤表皮层 2一聚吡咯复合导电层 3一内衣(或绑带) VEY 4一电极导联端 纺织心电电极
(3)纺织心电电极 体表心电信号,即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心脏电生理状态的反 应,已经成为临床诊断心脏病的主要手段。传统心电记录方法难于实现对身处工 作、社区和家庭条件下的监护,因为在未发病时人们大多情况是处于自由活动的 状态。而且电极内置电解液,皮肤过敏的人无法长时间使用。 已研制开发出可穿戴式纺织心电电极,采用完全贴身合体的服装形式和纺织 材料电极,解决病人在 24 小时心电图时必须平躺的问题。并充分考虑到各种敏 感肌肤人群,采用常用服用纺织材料制作电极,解决了过敏,以及长时间佩戴造 成的不适问题;纺织电极可拆卸、可机洗,解决了电极片循环使用的问题,符合 生态环保观念。由于其低生理、心理负荷特性,可长时间测量使用,由于其小型 化、微型化,具备嵌入式系统特性,与服装、服饰结合,可大大扩展应用领域, 可实现日常生活状态环境下的生理参数获取。 项目负责人:丁辛 联系人:杨旭东 联系电话:13671641033 联系电话 13564374372 E-Mail: xding@dhu.edu.cn E-Mail: xdyang@dhu.edu.cn 纺织心电电极 1 2 3 4 5 1-皮肤表皮层 2-聚吡咯复合导电层 3-内衣(或绑带) 4-电极导联端
关国平 (1)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基于o10993和GBT16886系列标准,初步对医用材料原型开展系统的生 物学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体外细胞毒性评价、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体内遗传毒 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过敏试验、降解及全身毒性试验。针对抗菌医用材 料的开发,本小组还开展抗菌性能评价方面的工作 鉴于1010993和GB/T16886系列标准只提供试验设计方面的指导性意见, 不规定具体的评价方法和参数。因此,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本团队还开展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细节及具体方法的探究。 本小组已在医用缝合线、敷料、补片、人工血管等生物相容性评价方面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发表相关论文20篇,申报专利数十项,主持相关探索性及创新 性课题数项。 项目负责人:关国平 联系电话:15201972383 E-Mail: ggp@dh ueau. cn (2)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设计成型及性能表征 针对临床需求,基于纺织加工手段,设计并成型符合临床应用的生物医用纺 织品,并进行形态结构、化学、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声学、生物学 性能评价等 包括但不限于:厚度、直径、孔径、孔隙、拉伸断裂强力/度、抗张强度、 握持力、打结强度、顶破强力/度、撕裂强度、缝合线固位强度、压缩回复率、 疲劳及老化、化学组成及改变、渗出及碎裂分析、降解产物分析、吸波性能、防 辐射及导电性能等评价 项目负责人:关国平 联系电话:15201972383 E-Mail:ggp@dhu.edu.cn
关国平 (1)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 基于 ISO 10993 和 GB/T 16886 系列标准,初步对医用材料原型开展系统的生 物学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体外细胞毒性评价、体外血液相容性评价、体内遗传毒 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过敏试验、降解及全身毒性试验。针对抗菌医用材 料的开发,本小组还开展抗菌性能评价方面的工作。 鉴于 ISO 10993 和 GB/T 16886 系列标准只提供试验设计方面的指导性意见, 不规定具体的评价方法和参数。因此,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本团队还开展医用材料的生物学评价细节及具体方法的探究。 本小组已在医用缝合线、敷料、补片、人工血管等生物相容性评价方面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发表相关论文 20 篇,申报专利数十项,主持相关探索性及创新 性课题数项。 项目负责人:关国平 联系电话:15201972383 E-Mail: ggp@dhu.edu.cn (2)生物医用纺织材料的设计成型及性能表征 针对临床需求,基于纺织加工手段,设计并成型符合临床应用的生物医用纺 织品,并进行形态结构、化学、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声学、生物学 性能评价等。 包括但不限于:厚度、直径、孔径、孔隙、拉伸断裂强力/度、抗张强度、 握持力、打结强度、顶破强力/度、撕裂强度、缝合线固位强度、压缩回复率、 疲劳及老化、化学组成及改变、渗出及碎裂分析、降解产物分析、吸波性能、防 辐射及导电性能等评价。 项目负责人:关国平 联系电话:15201972383 E-Mail: ggp@dhu.edu.cn
郭腊梅 纺织工程中织造工艺用浆料以及上浆新技术的研究 纺织工程中织造工艺用浆料以及上浆新技术的研究,具体有纺织上浆机理 上浆效果及浆料性能检验方法、环保可降解浆料、特殊织造条件浆料、新型上浆 工艺技术 该方向针对环境污染、石油资源紧张情况,抓住纺织行业废水排放COD超标 这个引起国家决策层关注的重点,提出新上浆机理和新浆用材料,为纺织行业生 态加工服务,工程中将化学理论与纺织上浆应用技术结合,成为行业的领先技术 推出、实施的先导。该方向研究内容虽然属于纺织工程传统领域,但是其影响范 围广大,纺织、印染产业链都相关,急需新技术充实改造。上浆是机织纺织品不 可少的工序,而机织纺织品是最为重要的一类纺织品,约占我国印染布总产量的 60%,其加工总量约为300亿米,由于织造速度越来越高,在织造时必须施加浆 料助剂,因此,每年浆料用量达100多万吨。上浆技术不仅对织造重要,还广泛 影响了染整加工过程,为了染色、印花和功能性后整理获得性能优良的产品,必 须对坯布进行退浆处理,退除浆料工序产生大量废水,使得水耗能耗大、污染物 排放量多,用难降解浆料,印染工序短流程节水工艺不能实施,而我们的硏究以 节能、节水、减排为技术目标,研究了上浆渗透机理、毛羽贴伏机理,开发了新 型淀粉浆料使棉纺织上浆绿色环保、髙级防水浆料为涤纶细旦长丝织造、浆纱蜡 等产品,创新研究了循环上浆浆料方法、常温上浆浆料技术,这些为行业填补了 空白。主持完成、正在进行的企业研究项目十余项,制订了多项行业标准,申 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项目负责人:郭腊梅 联系电话:021-67792694 E-Mail: Lmguo 金窗
郭腊梅 纺织工程中织造工艺用浆料以及上浆新技术的研究 纺织工程中织造工艺用浆料以及上浆新技术的研究,具体有纺织上浆机理、 上浆效果及浆料性能检验方法、环保可降解浆料、特殊织造条件浆料、新型上浆 工艺技术。 该方向针对环境污染、石油资源紧张情况,抓住纺织行业废水排放 COD 超标 这个引起国家决策层关注的重点,提出新上浆机理和新浆用材料,为纺织行业生 态加工服务,工程中将化学理论与纺织上浆应用技术结合,成为行业的领先技术 推出、实施的先导。该方向研究内容虽然属于纺织工程传统领域,但是其影响范 围广大,纺织、印染产业链都相关,急需新技术充实改造。上浆是机织纺织品不 可少的工序,而机织纺织品是最为重要的一类纺织品,约占我国印染布总产量的 60%,其加工总量约为 300 亿米,由于织造速度越来越高,在织造时必须施加浆 料助剂,因此,每年浆料用量达 100 多万吨。上浆技术不仅对织造重要,还广泛 影响了染整加工过程,为了染色、印花和功能性后整理获得性能优良的产品,必 须对坯布进行退浆处理,退除浆料工序产生大量废水,使得水耗能耗大、污染物 排放量多,用难降解浆料,印染工序短流程节水工艺不能实施,而我们的研究以 节能、节水、减排为技术目标,研究了上浆渗透机理、毛羽贴伏机理,开发了新 型淀粉浆料使棉纺织上浆绿色环保、高级防水浆料为涤纶细旦长丝织造、浆纱蜡 等产品,创新研究了循环上浆浆料方法、常温上浆浆料技术,这些为行业填补了 空白。 主持完成、正在进行的企业研究项目十余项,制订了多项行业标准,申 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项目负责人:郭腊梅 联系电话:021-67792694 E-Mail: Lmguo@dhu.edu.cn
纪峰 面料湿态贴体性快速客观测试方法及测试仪器 人体在剧烈运动中至出汗时,或被雨水淋湿后,内衣、运动衫等贴身服装面 料常贴附于人体常令人倍感不适。为解决贴身服装的汗湿贴体问题,国内外研究 人员在面料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先后开发了系列吸湿、导汗、快干的功能性 面料,然而当前对于如何客观、有效的评价各种不同面料在汗湿情况下的服用贴 体舒适性尚缺乏有效的方法。 面料湿态贴体测试系统提供了一种面料湿态贴体性快速客观测试方法及其 测试装置,填补了面料湿态法向贴体舒适性仪器检测方法的空白。其测试手段和 测试过程针对服用面料在浸湿条件下的贴体性进行了客观合理的测试和表征;其 测试数据包括贴附力值动态变化曲线及贴附力、贴附功等指标,直接反映了人体 皮肤的主观触觉,可作为评价各类型面料汗湿/淋湿后的贴体舒适性的重要客观 指标。采用该方法及实验装置,测量快速;操作方便,对实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 求低,人为测量误差低,测试过程及结果可重复性好;测试系统的力值及位移测 量分辨率高,数据准确;以时间曲线显示贴附力值的动态变化,并以具体指标对 重要信息进行表述,因此该方法的评价体系给出的信息直观、综合且代表性特征 突出。 该系统适应于各种原料及组织结构的纺织面料,测试数据对于贴体舒适性面 料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面料贴体舒适性的相关理论研究提 供了基础实验支持。相对于着装测试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由于感官检验造成的主 观性误差和试验个体差异造成的数据离散性,因此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推广潜力 S1: 1=30 mm/min 项目负责人:纪峰 联系电话:15821989936
纪峰 面料湿态贴体性快速客观测试方法及测试仪器 人体在剧烈运动中至出汗时,或被雨水淋湿后,内衣、运动衫等贴身服装面 料常贴附于人体常令人倍感不适。为解决贴身服装的汗湿贴体问题,国内外研究 人员在面料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先后开发了系列吸湿、导汗、快干的功能性 面料,然而当前对于如何客观、有效的评价各种不同面料在汗湿情况下的服用贴 体舒适性尚缺乏有效的方法。 面料湿态贴体测试系统提供了一种面料湿态贴体性快速客观测试方法及其 测试装置,填补了面料湿态法向贴体舒适性仪器检测方法的空白。其测试手段和 测试过程针对服用面料在浸湿条件下的贴体性进行了客观合理的测试和表征;其 测试数据包括贴附力值动态变化曲线及贴附力、贴附功等指标,直接反映了人体 皮肤的主观触觉,可作为评价各类型面料汗湿/淋湿后的贴体舒适性的重要客观 指标。采用该方法及实验装置,测量快速;操作方便,对实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 求低,人为测量误差低,测试过程及结果可重复性好;测试系统的力值及位移测 量分辨率高,数据准确;以时间曲线显示贴附力值的动态变化,并以具体指标对 重要信息进行表述,因此该方法的评价体系给出的信息直观、综合且代表性特征 突出。 该系统适应于各种原料及组织结构的纺织面料,测试数据对于贴体舒适性面 料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面料贴体舒适性的相关理论研究提 供了基础实验支持。相对于着装测试方法,该方法避免了由于感官检验造成的主 观性误差和试验个体差异造成的数据离散性,因此具有巨大的优势和推广潜力。 项目负责人:纪峰 联系电话:15821989936 E-Mail: jifeng@dhu.edu.cn
靳向煜 (1)医疗卫生用非织造材料 研究开发了高效熔喷驻极体技术,解决了驻极材料长效稳定性差、过滤效率 低和呼吸时阻力大等技术难题,已产业化为高效血液过滤材料和N95医用口罩; 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LA熔喷、纺粘和水刺非织造工艺技术,开发的PLA 非织造材料可用作血液过滤材料、止血材料、伤口贴材料等,相关技术于2007 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将三抗整理、防水透气及湿度调节技术应用到 SMS纺熔非织造材料上,提高了国产医用手术服、防护服等阻隔材料的阻隔性 能和舒适度:通过凝聚罗拉纤维定向排列成网和多种纤维复合技术,设计出透水 时间小于2秒的高效妇婴用卫生巾导流层材料,具有液体扩散迅速、有助瞬吸、 防止侧漏等优点,填补了国内该类材料的空白;通过对水刺头高压水腔和喷水板 结构的优化设计和高效水刺工艺用水循环处理技术的研究,达到了高效节能减排 的效果,生产湿巾、擦拭布和妇婴用品等医疗卫生产品时单位能耗将为 1.6KWH/Kg,节水率达到24%,相关技术于2008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成果获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20余篇,在全国近20家非织造生产 企业获得应用,提升了我国医疗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技术水平 项目负责人:靳向煜 联系电话:13801966559 E-Mail:Jinxy@dhu.edu.cn 纳米/熔喷非织造复合材料 医疗卫生用手术服
靳向煜 (1)医疗卫生用非织造材料 研究开发了高效熔喷驻极体技术,解决了驻极材料长效稳定性差、过滤效率 低和呼吸时阻力大等技术难题,已产业化为高效血液过滤材料和 N95 医用口罩; 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PLA 熔喷、纺粘和水刺非织造工艺技术,开发的 PLA 非织造材料可用作血液过滤材料、止血材料、伤口贴材料等,相关技术于 2007 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将三抗整理、防水透气及湿度调节技术应用到 SMXS 纺熔非织造材料上,提高了国产医用手术服、防护服等阻隔材料的阻隔性 能和舒适度;通过凝聚罗拉纤维定向排列成网和多种纤维复合技术,设计出透水 时间小于 2 秒的高效妇婴用卫生巾导流层材料,具有液体扩散迅速、有助瞬吸、 防止侧漏等优点,填补了国内该类材料的空白;通过对水刺头高压水腔和喷水板 结构的优化设计和高效水刺工艺用水循环处理技术的研究,达到了高效节能减排 的效果,生产湿巾、擦拭布和妇婴用品等医疗卫生产品时单位能耗将为 1.6KW∙H/Kg,节水率达到 24%,相关技术于 2008 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项目成果获发明专利 15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在全国近 20 家非织造生产 企业获得应用,提升了我国医疗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技术水平。 项目负责人:靳向煜 联系电话:13801966559 E-Mail: Jinxy@dhu.edu.cn 纳米/熔喷非织造复合材料 医疗卫生用手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