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 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ies and Reality 课程号:505041032 课程属性:通识主干课 开课学期:春秋两学期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误程:无 面向对象:全校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该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体系和核心概 念: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习者运用国际关系学科思维来分析现实问题,理解国际关系 科的理念与价值:3、培养和生成全球视野与价值关怀,即培养学习者站在民族国家乃至全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观察和审视当代国际关系现实。 开设本课程,旨在对学习者进行关于国际关系学科基本知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教 有。作为全校通识教育主干课程,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大学生通识教育中进行国际关系 学科基础知识的“入门”教有 。通常来 专业学生的 养 入门”教有是通 过课程体系设置的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来完成的,而本门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是国际关系学 科的最基本的入门索引:一是基础原理框架,包括国家与国际体系两个部分:二是主流理论 与流派,包括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流派的基本内容:三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主题,包括了国际冲突与合作以及当今最前沿的全球治理内容:最后是对国际关系未来发展 趋势及中国应粉 的理 伤进行兰结 和展望 从根本上来说, 本课程三个主体部分的 容,即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视角、基础框架和基本现实,事实上是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工具 基本分析方法和核心主题的阐述,涵盖了国际关系学的核心内容。可以说,作为通识教有课 程,本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目的就是要达到,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国 际关系学科的这些入门索引,学生在入门素引的指导和指引下,通过自主学习也能够找到入 门之道。可以形象地说,该门课程是要交给学生一个国际关系学科入门的总指引或是总开关 本门课程的根本目的是要起到将 生带到该学科的 门口”的作用,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和 运用其中的基本知识原理,就能够打开这门学科的大门。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X学时 知识单元1:导论: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转型 (1)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转型。全球化的概念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 课程英文名称: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ies and Reality 课程号:505041032 课程属性:通识主干课 开课学期:春秋两学期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 学时;实验学时:0 学时) 学分:3 学分 先修课程:无 面向对象:全校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主干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该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体系和核心概 念;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习者运用国际关系学科思维来分析现实问题,理解国际关系学 科的理念与价值;3、培养和生成全球视野与价值关怀,即培养学习者站在民族国家乃至全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观察和审视当代国际关系现实。 开设本课程,旨在对学习者进行关于国际关系学科基本知识和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的教 育。作为全校通识教育主干课程,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大学生通识教育中进行国际关系 学科基础知识的“入门”教育。通常来说,一个学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其“入门”教育是通 过课程体系设置的一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来完成的。而本门课程的内容设计主要是国际关系学 科的最基本的入门索引:一是基础原理框架,包括国家与国际体系两个部分;二是主流理论 与流派,包括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流派的基本内容;三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主题,包括了国际冲突与合作以及当今最前沿的全球治理内容;最后是对国际关系未来发展 趋势及中国应扮演的角色进行总结和展望。从根本上来说,本课程三个主体部分的内容,即 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视角、基础框架和基本现实,事实上是关于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工具、 基本分析方法和核心主题的阐述,涵盖了国际关系学的核心内容。可以说,作为通识教育课 程,本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目的就是要达到,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和掌握国 际关系学科的这些入门索引,学生在入门索引的指导和指引下,通过自主学习也能够找到入 门之道。可以形象地说,该门课程是要交给学生一个国际关系学科入门的总指引或是总开关。 本门课程的根本目的是要起到将学生带到该学科的“大门口”的作用,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和 运用其中的基本知识原理,就能够打开这门学科的大门。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 理论教学:××学时 知识单元 1:导论: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 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转型 (1)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转型。全球化的概念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全球化与中国对外政笛的转向。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调与排战:中国在全球化 中的定位与战略选择 2.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桃战 (2)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定位与战略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努力改变全球 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与不平衡。 3,围际关系理论与学习方法 (1)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术流 派: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的演进 (2)如何学习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案例: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史料。 (3)国际关系有那些“门描”?基础元素 -概令:理论范式与罗维方法 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价值 5.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研究的主要文献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内涵和理论渊源。 2,堂据国际关系理论从古代到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发展线索:初步了解国际关系理论学 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作业: 1.如何看待全球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2.谈谈你对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的认识。 3.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知识单元2: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层次分析方法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 (1)古典文明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 (2)中世纪晚期及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家的国际理论 (3)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 生 2.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的历史发展。肯尼斯华尔兹的人性、国家、国际体系三个“意象 (mage):戴维.辛格的国际体系与民族国家两层次分析法:詹姆斯.罗斯的个人、角色、政 府、社会、国际系统五层次分析法: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的六层次分析法:世界系 统、国际关系、国内社全 入、国家政用 决策者角色 决策者个人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要义。国际体系层次(世界体系层次与国家间关系层次):国家 层次(政治体系结构、利益集团及其结构、社会结构):个体层次(个体角色、个体特性)。 (3)层次分析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进程。 草握国怀关系理论研咒的基本分析万法。 作业:
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全球化与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向。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在全球化 中的定位与战略选择。 2.全球化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定位与战略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努力改变全球 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与不平衡。 3. 国际关系理论与学习方法。 (1)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术流 派;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的演进。 (2)如何学习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案例;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史料。 (3)国际关系有哪些“门槛”?基础元素——概念;理论范式与逻辑方法。 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价值 5.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研究的主要文献。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对象、学科内涵和理论渊源。 2.掌握国际关系理论从古代到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发展线索;初步了解国际关系理论学 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作业: 1. 如何看待全球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2. 谈谈你对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的认识。 3.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 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知识单元 2: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层次分析方法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 (1)古典文明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 (2)中世纪晚期及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家的国际理论。 (3)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 2.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的历史发展。肯尼斯·华尔兹的人性、国家、国际体系三个“意象” (image);戴维·辛格的国际体系与民族国家两层次分析法;詹姆斯·罗斯的个人、角色、政 府、社会、国际系统五层次分析法;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的六层次分析法:世界系 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要义。国际体系层次(世界体系层次与国家间关系层次);国家 层次(政治体系结构、利益集团及其结构、社会结构);个体层次(个体角色、个体特性)。 (3)层次分析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进程。 2.掌握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分析方法。 作业:
1.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主要有哪几个阶段? 2.层次分析法的要义是什么? 知识单元3:国际体系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体系及其历史演进 国际体系的早期形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雅尔塔 体系:冷战后的国际体系 2.国际体系的结构 (1)国际体系的结构及其模式。莫倾,卡普兰国际体系六模式说:蛋尔斯蒂国际体系五 模式说:约翰罗尔克国际体系四模式说。三种国际体系结构模式:单极体系、两极体系、 多极体系 3.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变革 (1)国际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学说。国际体系结构视角的分析:相互依赖和制度视角的 分析:国际体系文化视角的分析。 (2)国际体系的变革及当代趋势。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变革观:自由主义的国际体系 变革观:激进主义的国际体系变革观。 (3)当代国际体系的变革趋势。 学习目标 了解国际体系结构发展演变的历史与趋势 2.掌握国际体系结构的内涵及国际体系结构摸式:掌握国际体系稳定与变革的主要因 素:初步学会运用国际体系结构理论分析国际问题。 作业: .2 什久是际休系? 国际体系结构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3,阐述国际体系结构模式的主要学说。 4.国际体系稳定与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单元4:现实主义与权力政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古典现实主义。 (1)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渊源: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特征。 (2)汉斯·摩根索的古典现实主义思想。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权力政治理论,权 力斗争中国家的政策目标(维持现状、帝国主义、追求威望):国际和平的条件(自我克制、 均势机制、外交)。 2.新现实主义 (1)二战后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与新现实主义的出现。 (2)肯尼斯·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思想。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改造:新现 实主义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新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国际体系 的排列规则、国家特性、国家能力差异。 (3)罗伯特 尔平的新现实主义思想。体系变化论:霸权兴衰论 3.新古典现实主义
1.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主要有哪几个阶段? 2.层次分析法的要义是什么? 知识单元 3:国际体系及其在 21 世纪的发展趋势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体系及其历史演进 国际体系的早期形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 体系;冷战后的国际体系。 2.国际体系的结构 (1)国际体系的结构及其模式。莫顿·卡普兰国际体系六模式说;霍尔斯蒂国际体系五 模式说;约翰·罗尔克国际体系四模式说。三种国际体系结构模式:单极体系、两极体系、 多极体系。 3. 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变革。 (1)国际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学说。国际体系结构视角的分析;相互依赖和制度视角的 分析;国际体系文化视角的分析。 (2)国际体系的变革及当代趋势。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变革观;自由主义的国际体系 变革观;激进主义的国际体系变革观。 (3)当代国际体系的变革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体系结构发展演变的历史与趋势。 2.掌握国际体系结构的内涵及国际体系结构模式;掌握国际体系稳定与变革的主要因 素;初步学会运用国际体系结构理论分析国际问题。 作业: 1. 什么是国际体系? 2. 国际体系结构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3. 阐述国际体系结构模式的主要学说。 4. 国际体系稳定与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知识单元 4:现实主义与权力政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古典现实主义。 (1)古典现实主义:理论渊源;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理论特征。 (2)汉斯·摩根索的古典现实主义思想。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权力政治理论,权 力斗争中国家的政策目标(维持现状、帝国主义、追求威望);国际和平的条件(自我克制、 均势机制、外交)。 2. 新现实主义。 (1)二战后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与新现实主义的出现。 (2)肯尼斯·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思想。 新现实主义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改造;新现 实主义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新现实主义的基本假设;新现实主义的主要观点:国际体系 的排列规则、国家特性、国家能力差异。 (3)罗伯特·吉尔平的新现实主义思想。体系变化论;霸权兴衰论。 3. 新古典现实主义
(1)新古典现实主义的产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思想。 (2)对新古典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学派的评价与批判。 学习目标 1 了解现实主义的理论起源于历史发展:理解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 实主义的主要理论内涵。 2,堂挥现实主义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弄清现实主义理论之要义。 作业. 1。阐沭汉断·摩根套的古典现实主义更想 2.闸述肯尼斯·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思想 3.简述罗伯特·吉尔平的现实主义思想 4.试简要评价现实主义思想 知识单元5:自由主义与合作政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理想主义与自由主义理论概说 (1)理想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起源 (2)理论特点与主要观点。坚持人性本善论,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强调国际关系 中非权力因素、沟诵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全球系统相石依赖过程的分析 (3)主要学术分支。经济自由主义、 政治自由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功能主义、相 互依存自由主 际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理论等 2.功能主义理论。 (1)功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新功能主义理论」 (2)厄思斯特·哈斯(Ernst Haas)的“外溢”理论 (3)约瑟夫·奈的一体化七过程机制以及一体化潜力和条件 3.相互依赖的自由主义。 (I)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与理论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基欧汉(Robert0 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Nye,,Jr.),他们的代表作是《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 (Transnational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1972)和《权力与相互依赖》(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1977) (2)相互依赖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指 一个体系中的不同行为体或事件 的相互影响:福和相互依赖的三个一般性假定及主要内涵:国家并不是国际关系中的唯 为体,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在国际议程中已取得了与政治、军事问题同样重要的地位,经 济相互依存连同扩大了的政治联系增大了合作的价值而减小了暴力的功效。 4.共和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 (1)共和自由主义的起源与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民主和平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做 尔·多伊尔 布鲁斯·拉西特 民主和平论的核心观点 (2)经济自由主义的起源与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的贸易和平论。 5.新自由制度主义。 (1)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产生。产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罗伯特·基欧汉、罗伯 特,阿吉寒尔罗德。 (2)罗伯特·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思想。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基本概念:国际制度 新自由制度主义基本观点: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 学习目标:
(1)新古典现实主义的产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思想。 (2)对新古典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学派的评价与批判。 学习目标: 1.了解现实主义的理论起源于历史发展;理解古典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古典现 实主义的主要理论内涵。 2.掌握现实主义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弄清现实主义理论之要义。 作业: 1.阐述汉斯·摩根索的古典现实主义思想。 2. 阐述肯尼斯·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思想。 3.简述罗伯特·吉尔平的现实主义思想。 4.试简要评价现实主义思想。 知识单元 5:自由主义与合作政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理想主义与自由主义理论概说。 (1)理想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起源。 (2)理论特点与主要观点。坚持人性本善论,认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强调国际关系 中非权力因素、沟通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全球系统相互依赖过程的分析。 (3)主要学术分支。经济自由主义、政治自由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功能主义、相 互依存自由主义、国际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理论等。 2.功能主义理论。 (1)功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新功能主义理论。 (2)厄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的“外溢”理论。 (3)约瑟夫·奈的一体化七过程机制以及一体化潜力和条件。 3. 相互依赖的自由主义。 (1)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与理论发展。主要代表人物是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和约瑟夫·柰(Joseph Nye, Jr.),他们的代表作是《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1972)和《权力与相互依赖》(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1977)。 (2)相互依赖与复合相互依赖理论。“相互依赖”指一个体系中的不同行为体或事件 的相互影响;福和相互依赖的三个一般性假定及主要内涵:国家并不是国际关系中的唯一行 为体,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在国际议程中已取得了与政治、军事问题同样重要的地位,经 济相互依存连同扩大了的政治联系增大了合作的价值而减小了暴力的功效。 4. 共和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 (1)共和自由主义的起源与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民主和平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米歇 尔·多伊尔、布鲁斯·拉西特;民主和平论的核心观点。 (2)经济自由主义的起源与理查德·罗斯克兰斯的贸易和平论。 5. 新自由制度主义。 (1)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产生。产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罗伯特•基欧汉、罗伯 特•阿克塞尔罗德。 (2)罗伯特•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思想。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基本概念:国际制度; 新自由制度主义基本观点: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 学习目标:
1.了解各种自由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内容。 2.掌握各种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旨:重点把握各种自由主义的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业: 1.阐述自由主义各流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2.闸述罗伯特·基欧汉的国际制度思想。 3.阐述相互依存理论的主要内容。 知识单元6:建构主义与认同政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建构主义理论概说 (1)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建构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社会本体论:强调行动者或主 体的社会建构性质:建构主义既注意因果解释,也注意建构解释:建构主义的研究战路是方 法论的整体主义而不是个体主义 (2)建构主义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观点。主要概念包括主体间互动、文化、观念、认同 规范等: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包括规范理论、认同理论和安全共同体理论等。 2.温特的建构主义思想。 (1)温特的主体间建构主义思想。 (2)温特的三种无政府“文化”思想。这三种文化是分别是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 康德文化。 在霍布斯 无 数府文化中 国家的相互 位是“敌 ,是你死我活,敌 没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在洛克的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相互定位是“竞争对手 的角色 竞争对手有者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但没有免于暴力的权利。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主权的确认 就是一个标志。在康德的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相互定位是“朋友”。朋友之间相互承担义 务:不使用暴力解决争端,在出现侵路的情况下相互帮助,从而导致多元安全共同体和集体 安全。温特的三种结构(文化)塑造了 动者的三种身 份认同, 即霍布斯文化的敌人身份 洛克文化的竞争对手身份、和康德文化的朋友身份。温特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是变化的。 动者的实践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国际体系的结构是可变的,另一方面,结构的变 化又是不易的。在温特看来,这三种文化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演变方向。霍布斯文化是主权体 系之前的时期,洛克文化是我们目前所处的现实,康德文化则指向未来。 学习日标 解建构主义理论特征 2.掌握温特的国际无政府文化理论内涵。 作业: 1。简述建物主义的理论特占。 2.试论述温特的建构主义思想 知识单元7:国家行为体及其对外决策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国家对外决策 (1)国家行为体概说。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的民族特征:主权的要义及其演变: (2)国家利益的内涵及其复杂性 (3)国家权力。国家权力的内涵与构成:综合国力与国家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2.国家对外决策
1.了解各种自由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内容。 2.掌握各种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旨;重点把握各种自由主义的理论的基本内容。 作业: 1.阐述自由主义各流派的主要思想观点。 2.阐述罗伯特·基欧汉的国际制度思想。 3.阐述相互依存理论的主要内容。 知识单元 6:建构主义与认同政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建构主义理论概说。 (1)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建构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社会本体论;强调行动者或主 体的社会建构性质;建构主义既注意因果解释,也注意建构解释;建构主义的研究战略是方 法论的整体主义而不是个体主义。 (2)建构主义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观点。主要概念包括主体间互动、文化、观念、认同、 规范等;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包括规范理论、认同理论和安全共同体理论等。 2.温特的建构主义思想。 (1)温特的主体间建构主义思想。 (2)温特的三种无政府“文化”思想。这三种文化是分别是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 康德文化。在霍布斯的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相互定位是“敌人”角色,是你死我活,敌人 没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在洛克的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相互定位是“竞争对手”的角色, 竞争对手有着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但没有免于暴力的权利。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主权的确认 就是一个标志。在康德的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相互定位是“朋友”。朋友之间相互承担义 务:不使用暴力解决争端,在出现侵略的情况下相互帮助,从而导致多元安全共同体和集体 安全。温特的三种结构(文化)塑造了行动者的三种身份认同,即霍布斯文化的敌人身份、 洛克文化的竞争对手身份、和康德文化的朋友身份。温特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是变化的。行 动者的实践导致了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国际体系的结构是可变的,另一方面,结构的变 化又是不易的。在温特看来,这三种文化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演变方向。霍布斯文化是主权体 系之前的时期,洛克文化是我们目前所处的现实,康德文化则指向未来。 学习目标: 1.了解建构主义理论特征。 2.掌握温特的国际无政府文化理论内涵。 作业: 1.简述建构主义的理论特点。 2.试论述温特的建构主义思想。 知识单元 7:国家行为体及其对外决策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 国家对外决策 (1)国家行为体概说。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的民族特征;主权的要义及其演变; (2)国家利益的内涵及其复杂性. (3)国家权力。国家权力的内涵与构成 ;综合国力与国家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2. 国家对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