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学习心理统计方法的作用的和意义一、统计学与心理统计学的概念二、心理统计学的主要作用三、学习心理统计学的意义.第二节心理统计的基本过程和内容一、研究设计二、资料收集与整理三、资料统计分析..5第三节心理统计学中常用的名词和概念6一、变量和随机变量二、个体、总体与样本三、统计量和参数...四、统计数据资料的分类8第四节应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文件9一、SPSS简介..9二、启动SPSS.10三、建立数据文件10四、整理数据文件1314五、保存数据文件六、读入已保存或其它类型的数据文件15
1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学习心理统计方法的作用的和意义. 2 一、统计学与心理统计学的概念. 2 二、心理统计学的主要作用. 2 三、学习心理统计学的意义. 4 第二节 心理统计的基本过程和内容 . 4 一、研究设计. 5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5 三、资料统计分析. 5 第三节 心理统计学中常用的名词和概念 . 6 一、变量和随机变量. 7 二、个体、总体与样本. 7 三、统计量和参数. 7 四、统计数据资料的分类. 8 第四节 应用 SPSS 软件建立数据文件. 9 一、SPSS 简介. 9 二、启动 SPSS. 10 三、建立数据文件. 10 四、整理数据文件. 13 五、保存数据文件. 14 六、读入已保存或其它类型的数据文件. 15
第一章绪论问题心理学家观察到,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普遍有畏难的态度,并有对数学的焦虑,对数学学习的投入也不一样。这种心理现象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呢?还有人认为,数学成绩差异与男女性别有关,男生优于女生。这个说法是否成立?为此,心理学家进行了有关实证研究,应用心理评定量表抽样调查了一批中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数学焦虑、对数学的投入及其数学成绩,结果见例1-1。研究问题如下:1.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的量表评分和数学成绩的基本情况如何?2.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与数学成绩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3.男女生之间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和数学成绩是否存在差异。4.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是否可有效预测其数学成绩?回答以上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则需要借助心理统计方法,这是本书将要学习的内容。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统计学与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理解学习心理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3.了解心理统计学的基本内容4.了解进行心理统计的基本步骤5.熟悉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6.初步认识SPSS软件的内容第一节学习心理统计方法的作用的和意义一、统计学与心理统计学的概念统计学是搜集、整理、分析、描述和显示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也称为“数据的科学”。从传统的观点可以将统计学分为数理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学以概率论为基础,阐明统计学的数学原理,推导和证明有关的数学公式,为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提供适用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应用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在各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心理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分支,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专门研究如何整理与分析由实验、调查和测验等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找出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推论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二、心理统计学的主要作用在心理学研究中会遇到大量的数据的问题。这些数据资料尽管拥有大量的信息,但是它们却以分散而零乱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不能被直接利用。对搜集到的研究数据资料,只有经过统计整理、计算、分析和推断,才能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发现有关的心2
2 第一章 绪论 问题 心理学家观察到,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普遍有畏难的态度,并有对数学的焦虑,对数学 学习的投入也不一样。这种心理现象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呢?还有人认为,数学 成绩差异与男女性别有关,男生优于女生。这个说法是否成立? 为此,心理学家进行了有关实证研究,应用心理评定量表抽样调查了一批中学生对数学 的态度、数学焦虑、对数学的投入及其数学成绩,结果见例 1-1。研究问题如下: 1. 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的量表评分和数学成绩的基本情况如何? 2. 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与数学成绩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3. 男女生之间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和数学成绩是否存在差异。 4. 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是否可有效预测其数学成绩? 回答以上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则需要借助心理统计方法,这是本书将要学习的内容。 本章学习目标 1. 了解统计学与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2. 理解学习心理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 3. 了解心理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4. 了解进行心理统计的基本步骤 5. 熟悉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6. 初步认识 SPSS 软件的内容 第一节 学习心理统计方法的作用的和意义 一、统计学与心理统计学的概念 统计学是搜集、整理、分析、描述和显示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 律,也称为“数据的科学”。从传统的观点可以将统计学分为数理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数 理统计学以概率论为基础,阐明统计学的数学原理,推导和证明有关的数学公式,为各个学 科领域的研究者提供适用的数学工具和方法。应用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在各学科 领域中的应用。 心理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的分支,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专门研究如何整理与分 析由实验、调查和测验等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找出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推论的一门应用学科, 是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二、心理统计学的主要作用 在心理学研究中会遇到大量的数据的问题。这些数据资料尽管拥有大量的信息,但是它 们却以分散而零乱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不能被直接利用。对搜集到的研究数据资料,只 有经过统计整理、计算、分析和推断,才能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发现有关的心
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心理统计学的作用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1描述心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在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从量的角度进行研究,用数据描述心理现象的特征,例如在本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中,通过中学生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的量表评分和数学成绩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出其基本情况;又如对智力测量获得的智商计算出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量,并用这些统计量说明人群智力水平的分布特征与规律。例1-1:针对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及相关因素等问题,心理学家进行了有关实证研究,应用心理评定量表抽样调查了一批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及其对数学的态度、数学焦虑和数学学习动机,结果见表1-1。表1-1:中学生数学成绩及相关因素评定结果举例调查项目及内容举例结果举例项目名称项目内容编号顺序编号001002003省略姓名甲乙丙具体姓名...性别0.女生1.男生101..年龄(岁)具体年龄151615...856670期中数学成绩具体成绩.期末数学成绩具体成绩866075.数学焦虑量表(A)选择回答完全不完全完全难说同意选择结果问题(例)不同意同意同意A1.在所有科目中,我最23514344..害怕数学A2.数学考试时,我愈想22134534.考得好,我愈觉得慌乱A3.我常担心数学考试会21345541..不及格。以下省略数学态度量表(B)选择回答选择结果B1.我确信我有数学的能12345412...力B2.我能获得好的数学成23514341.绩B3.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12345235...的以下省略数学动机量表(C)选择回答选择结果C1.懂得数学对谋生有帮23514413...助C2.为想让老师认为我是12345442.位好学生所以我学数学C3.我学数学的原因是因22134541..为数学很有趣以下省略3
3 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心理统计学的作用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 描述心理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常从量的角度进行研究,用数据 描述心理现象的特征,例如在本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中,通过中学生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 学投入动机的量表评分和数学成绩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可以反映出其基本情况;又如对智力 测量获得的智商计算出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量,并用这些统计量说明人群智力水平的分布 特征与规律。 例 1-1:针对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及相关因素等问题,心理学家进行了有关实证研究,应 用心理评定量表抽样调查了一批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及其对数学的态度、数学焦虑和数学学习 动机,结果见表 1-1。 表 1-1:中学生数学成绩及相关因素评定结果举例 调查项目及内容举例 结果举例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编号 顺序编号 001 002 003 省略 姓名 具体姓名 甲 乙 丙 . 性别 0.女生 1.男生 1 0 1 . 年龄(岁) 具体年龄 15 16 15 . 期中数学成绩 具体成绩 85 66 70 . 期末数学成绩 具体成绩 86 60 75 . 数学焦虑量表(A) 选择回答 问题(例) 完全 不同意 不完全 同意 难说 同意 完全 同意 选择结果 A1.在所有科目中,我最 害怕数学 1 2 3 4 5 3 4 4 . A2.数学考试时,我愈想 考得好,我愈觉得慌乱 1 2 3 4 5 2 4 3 . A3.我常担心数学考试会 不及格。 1 2 3 4 5 1 5 4 . 以下省略 数学态度量表(B) 选择回答 选择结果 B1.我确信我有数学的能 力 1 2 3 4 5 4 1 2 . B2.我能获得好的数学成 绩 1 2 3 4 5 4 1 3 . B3.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 的 1 2 3 4 5 5 2 3 . 以下省略 数学动机量表(C) 选择回答 选择结果 C1.懂得数学对谋生有帮 助 1 2 3 4 5 4 1 3 . C2.为想让老师认为我是 位好学生所以我学数学 1 2 3 4 5 2 4 4 . C3.我学数学的原因是因 为数学很有趣 1 2 3 4 5 4 1 2 . 以下省略
2.探索心理现象间的关系许多心理现象之间可能相互关联,如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学生对数学的焦虑、数学态度与数学成绩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心理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探索两种或几种现象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例如在本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中,可以对中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的量表评分和数学成绩进行相关分析,了解这些因素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3.由样本推断总体在心理学调查或实验研究中,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个体都加以研究,只能从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组成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整理分析,去推断和预测总体的情况,这就需要心理统计学中推论统计的方法。例如在本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中,可以对男女中学生样本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的量表评分和数学成绩等指标进行分析,根据样本的统计量推论男女中学生总体的情况。4.心理现象差异的分析有些心理现象或对象之间往往存在差异,例如在本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中,男女中学生样本的数学成绩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又如实验表明心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心理症状评分之间存在差异,评价两组样本的成绩或症状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是否有意义,不能只靠直观辨别,必须通过统计分析中的t检验等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科学推论。5.分析多种心理现象间的联系与规律一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中有的因素作用较大,有的次之,有的相互关联。究竞哪一个或哪几个因素的作用真正在起作用?因素间或个体间的联系如何?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例如本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中,要了解中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是否可有效预测其数学成绩:义如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要想从诸多因素中找出作用较大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必须应用心理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三、学习心理统计学的意义1:学习心理统计学能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心理科学文献作为学生或专业人员,要经常研读国内外有关心理学文献,而有关心理学的研究报告、科研论文和专著,多是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来表述其研究成果的。如果不懂得心理统计,就会看不懂他人的研究成果,就无法从中吸取经验和评价其研究的成果2.学习心理统计学能更好地进行心理科学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无论进行调查、测验或实验,都涉及到整理和分析数据,都需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这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处理,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由此可见,心理统计知识的匮乏有碍于心理科研水平的提高,会影响学术交流以及学科理论的发展。3.学习心理统计学能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态度通过心理统计学的学习和应用,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心理统计学是以数理统计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有数学的严谨性等特点。它所使用的推理及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培养人们有条理、严谨和注重实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态度。第二节心理统计的基本过程和内容心理统计分析是一个数据处理的过程,一般包括下列三个基本步骤:4
4 2. 探索心理现象间的关系 许多心理现象之间可能相互关联,如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 之间,学生对数学的焦虑、数学态度与数学成绩等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心理统计学中 的相关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探索两种或几种现象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例如在 本章开始提出的问题中,可以对中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的量表评分和 数学成绩进行相关分析,了解这些因素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3. 由样本推断总体 在心理学调查或实验研究中,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个体都加以研 究,只能从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组成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整理 分析,去推断和预测总体的情况,这就需要心理统计学中推论统计的方法。例如在本章开始 提出的问题中,可以对男女中学生样本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的量表评分和 数学成绩等指标进行分析,根据样本的统计量推论男女中学生总体的情况。 4. 心理现象差异的分析 有些心理现象或对象之间往往存在差异,例如在本章开始提 出的问题中,男女中学生样本的数学成绩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又如实验表明心理治疗组与对 照组的心理症状评分之间存在差异,评价两组样本的成绩或症状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是否有意 义,不能只靠直观辨别,必须通过统计分析中的 t 检验等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科学推论。 5. 分析多种心理现象间的联系与规律 一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中有的因素作用较大,有的次之,有的相互关联。究竟哪一个或哪几个因素的作用 真正在起作用?因素间或个体间的联系如何?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例如本章开始提出的问 题中,要了解中学生的数学焦虑、数学态度、数学投入动机是否可有效预测其数学成绩;又 如个体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压力、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要想从诸多因素中找出 作用较大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必须应用心理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回归分 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 三、学习心理统计学的意义 1. 学习心理统计学能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心理科学文献 作为学生或专业人员,要经常 研读国内外有关心理学文献,而有关心理学的研究报告、科研论文和专著,多是采用科学的 统计方法来表述其研究成果的。如果不懂得心理统计,就会看不懂他人的研究成果,就无法 从中吸取经验和评价其研究的成果。 2. 学习心理统计学能更好地进行心理科学研究 在心理学领域中,无论进行调查、测 验或实验,都涉及到整理和分析数据,都需要运用统计的方法,这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处理, 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由此可见,心理统计知识的匮乏有碍于心理科研水 平的提高,会影响学术交流以及学科理论的发展。 3. 学习心理统计学能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态度 通过心理统计学的学习和应用,有助 于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心理统计学是以数理统计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 有数学的严谨性等特点。它所使用的推理及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它可 以培养人们有条理、严谨和注重实证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态度。 第二节 心理统计的基本过程和内容 心理统计分析是一个数据处理的过程, 一般包括下列三个基本步骤:
一、研究设计在从事心理学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工作之前,要事先作好研究设计(researchdesign)。研究设计是关于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获得观测资料、达到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立题,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指标、研究控制因素,安排研究步骤,选择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资料统计方法等。研究设计在心理学领域的使用极广,每一项调查、测量和实验事先都必须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实施。由于研究设计的独特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其内容将在科研方法教材中详细介绍。二、资料收集与整理资料搜集是统计工作的前提,是进行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资料收集常常通过科学实验、调查、测验、工作记录、统计报表或统计公报与统计年鉴等获得。资料收集时要特别注意收集方法的科学性、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资料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核对、纠错、改正、汇总的过程。现代统计分析常常是将原始数据资料录入计算机后进行。但在原始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前,首先要对原始数据记录进行整理,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对,及时纠正错误。这是因为计算机本身不能识别数据的诊误,以致诊误不断扩大,使结果难以解释。数据资料录入计算机后,一般可运用逻辑核对法和双重输入自动核对法进行错误识别,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数据输入时人为的误差。三、资料统计分析心理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多元统计分析三大类。1,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科学实验、调查、测验得到的大量数据,描述数据的全貌,从而表达事物或现象某一方面的特征与相互关系。其具体内容有:数据如何分组归类,如何使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如何通过计算数据的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等特征数,简缩数据,进一步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及全貌。描述统计的方法,既适用于只表示局部情况(样本)的一组数据,也适用于全面调查、实验或测验中所获得的表示整体情形(总体)的数据,它可以使大量零散的、杂乱无章的数字资料简缩、概括,更好地显示事物的某些特征,有助于研究和说明问题的实质。2.推论统计也称推断统计,是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有关特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通常不可能或者没有必要把所研究的问题的全体逐一加以观测和研究,而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的个体作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这就有如何从局部的统计资料估计推断全体的情况,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个事物及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如何对不肯定的事物和现象作出决策等等,这是推断统计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推断统计的具体内容有: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假设检验的各种方法、计数资料假设检验方法、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在研究过程中,以上二部分内容间有着密切联系。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推断统计必须依靠描述统计所计算的特征数。描述统计只是对数据进行一般的分析归纳,若不进-5
5 一、研究设计 在从事心理学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工作之前,要事先作好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 研究设计是关于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获得观测资料、达到研究目的。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包括立题,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研究指标、研究控制因素,安排研究步骤,选择处理和分析研究数据资料统计方法等。研究 设计在心理学领域的使用极广,每一项调查、测量和实验事先都必须进行合理的设计才能实 施。 由于研究设计的独特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其内容将在科研方法教材中详细介绍。 二、资料收集与整理 资料搜集是统计工作的前提,是进行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资料收集常常通过科 学实验、调查、测验、工作记录、统计报表或统计公报与统计年鉴等获得。资料收集时要特 别注意收集方法的科学性、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 资料整理是指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核对、纠错、改正、汇总的过程。现代统 计分析常常是将原始数据资料录入计算机后进行。但在原始数据资料输入计算机前,首先要 对原始数据记录进行整理,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核对,及时纠正错误。这是因为计算机本身 不能识别数据的谬误,以致谬误不断扩大,使结果难以解释。数据资料录入计算机后,一般 可运用逻辑核对法和双重输入自动核对法进行错误识别,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数据输入时 人为的误差。 三、资料统计分析 心理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多元统计分析三大类。 1. 描述统计 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科学实验、调查、测验得到的大量数据,描述数 据的全貌,从而表达事物或现象某一方面的特征与相互关系。其具体内容有:数据如何分组 归类,如何使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如何通过计算数据的集中量数、 差异量数等特征数,简缩数据,进一步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及全貌。描述统计的方法,既适 用于只表示局部情况(样本)的一组数据,也适用于全面调查、实验或测验中所获得的表示整 体情形(总体)的数据,它可以使大量零散的、杂乱无章的数字资料简缩、概括,更好地显示 事物的某些特征,有助于研究和说明问题的实质。 2. 推论统计 也称推断统计,是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如何通过 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的有关特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通常不可能或者没有必 要把所研究的问题的全体逐一加以观测和研究,而是从总体中抽出一部分的个体作为样本, 进行分析研究。这就有如何从局部的统计资料估计推断全体的情况,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 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个事物及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 较,如何对不肯定的事物和现象作出决策等等,这是推断统计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推断统 计的具体内容有: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假设检验的各种方法、计数资料假设检验方法、各 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 在研究过程中,以上二部分内容间有着密切联系。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推断统 计必须依靠描述统计所计算的特征数。描述统计只是对数据进行一般的分析归纳,若不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