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步骤要点说明单层底铺盘—一将折叠于对侧的半幅拉开,覆盖将治疗巾边缘上折包严依次为:近、远、左右两侧并包严双层底铺盘一一再取一治疗市横打、自近及远横盖于其上,并包严所铺无菌盘,4小时内有效(6)注明时间,整理用物5、取用无菌溶液法用于护理操作(1)洗手,戴口罩,准备环境及用物核对标签(名称、浓度、有效日期),(2)检查、核对检查瓶口有无松动,裂缝、溶液有无浑浊沉淀、变色等(3)开启瓶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手示指和中指套住瓶塞将其拉出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防污染(4)冲洗瓶口、倒取无菌溶液以手持溶液瓶,签向掌心,倒液冲瓶口于无菌容器中,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再由冲洗处倒液于治疗碗内冲瓶口后保持瓶口低位不可蘸取,倒出的液不可倒回(5)消毒瓶塞、盖好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防污染(6)注明无菌液开启时间,整理用物已开启的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24小时6、戴、脱无菌手套用于无菌操作保持手套的无菌,无污染(1)修剪指甲,取下手表,洗手,戴口罩防刺破手套准备环境及用物(2)检查核对无菌手套的号码、有效日期(3)手套袋平放于清洁、干燥桌面上打开,取出粉润滑双手(手掌、手背、指尖),用后将滑石粉滑石粉包,涂擦双手包放于包布靠外侧(4)戴手套分次提取法:手套外面(无菌面)触及任何非无菌物品一手捏起同侧袋口,另一手捏起手套反折处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另一(手套内面)斜向上取出对准五指戴好手套的内面(非无菌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B同法另一手捏起同侧袋口一以戴好手套的手触及手套的外面指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内面(手套外面),对准五指戴好一次性提取法:
6 操 作 步 骤 要 点 说 明 单层底铺盘-将折叠于对侧的半幅拉开,覆盖 并包严 双层底铺盘-再取一治疗巾横打、自近及远横 盖于其上,并包严 将治疗巾边缘上折包严, 依次为:近、远、左右两侧 (6)注明时间,整理用物 所 铺无菌盘,4 小时内有效 5、取用无菌溶液法 用于护理操作 (1)洗手,戴口罩,准备环境及用物 (2)检查、核对 核对标签(名称、浓度、有效日期), 检查瓶口有无松动,裂缝、溶液有无浑浊、 沉淀、变色等 (3)开启瓶盖 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翻起 一手示指和中指套住瓶塞将其拉出 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防污染 (4)冲洗瓶口、倒取无菌溶液 以手持溶液瓶,标签向掌心,倒液冲瓶口于无菌 容器中,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再由冲 洗处倒液于治疗碗内 冲瓶口后保持瓶口低位 不可蘸取,倒出的液不可倒回 (5)消毒瓶塞、盖好 手不可触及瓶口及瓶塞内面,防污染 (6)注明无菌液开启时间,整理用物 已开启的溶液瓶内的溶液,可保存 24 小时 6、戴、脱无菌手套 用于无菌操作 保持手套的无菌,无污染 (1)修剪指甲,取下手表,洗手,戴口罩, 准备环境及用物 防刺破手套 (2)检查核对无菌手套的号码、有效日期 (3)手套袋平放于清洁、干燥桌面上打开,取出 滑石粉包,涂擦双手 粉润滑双手(手掌、手背、指尖),用后将滑石粉 包放于包布靠外侧 (4)戴手套 分次提取法: A. 一手捏起同侧袋口,另一手捏起手套反折处 (手套内面)斜向上取出对准五指戴好 B. 同法另一手捏起同侧袋口一以戴好手套的手 指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内面(手套外面),对 准五指戴好 一次性提取法: 手套外面(无菌面)触及任何非无菌物品 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另一 手套的内面(非无菌面);未戴手套的手不可 触及手套的外面
操作步骤要点说明两手同时拆开手套袋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手,取出手套,将两手套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戴好手套的3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措内面,同法戴好(5)双手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以纱布自手指尖擦干手套使之与手贴合,将纱布投在包布外面工作服衣袖外面,进行无菌操作戴好手套的手始终保持在腰部以上水平、视线范围内(6)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手套上有污渍,清洗后再脱去翻转脱下,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使用后的手套不可接触皮肤将其向下翻转脱下(7)翻转手套,使污染面朝外,浸泡于消毒液内。手套内注满消毒液洗手【注意事项】1.操作前检查灭菌日期。2.操作时防止跨越污染无菌区及无菌物品。3.操作后记录打包/开瓶/铺盘时间
7 操 作 步 骤 要 点 说 明 A. 两手同时掀开手套袋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 手,取出手套. B. 将两手套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戴好手套的 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反摺内面,同法戴好 (5)双手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 工作服衣袖外面,进行无菌操作 以纱布自手指尖擦干手套使之与手贴合,将纱 布投在包布外面 戴好手套的手始终保持在腰部以上水平、视线范 围内 (6)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 翻转脱下,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手套内, 将其向下翻转脱下 手套上有污渍,清洗后再脱去 使用后的手套不可接触皮肤 (7)翻转手套,使污染面朝外,浸泡于消毒液内。 洗手 手套内注满消毒液 【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灭菌日期。 2.操作时防止跨越污染无菌区及无菌物品。 3.操作后记录打包/开瓶/铺盘时间
三、鼻导管给氧法【目的】1.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评估】1.病人的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有无鼻中隔弯曲。2. 病人的病情、意识、年龄、治疗情况。3.病人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的结果。4.病人心理状态、对氧疗的目的及安全用氧知识的了解程度、合作程度【操作前准备】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1)按需备齐供氧装置(1套)。(2)治疗盘内备鼻导管、胶布、橡胶管、玻璃接管、棉签、纱布、扳手、弯盘、小药杯(内盛冷开水)、别针、橡皮筋、氧气记录卡、笔。3.病人准备:协助取舒适体位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无明火、无热源【操作步骤】氧气吸入操作流程氧气吸入操作步骤操作步骤要点与说明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解释确认病人,取得合作2.备胶布2~3根?用于固定鼻导管用3.选择并清洁鼻孔用湿棉签清洁鼻腔4.通过玻璃接管将鼻导管和供氧装置连接,检^湿化瓶内放置冷开水或蒸馏水查有无漏气,是否通畅5.调节氧流量:先调节好流量再插鼻导管轻度缺氧1~2L/分钟,中度缺氧2~4L/分钟,重度缺氧4~6/分钟,小儿1~2/分钟6.湿润鼻导管前端,测量插入的长度,轻轻插入长度:鼻尖至耳垂2/3插入鼻腔并将胶布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将固定后的鼻导管末端,用别针固定橡胶管于被单上7.记录、观察?持续给氧者应每班更换鼻导管,双侧皇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签名腔交替插管观察缺氧症状:实验室指标;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是否通畅,有无氧疗副作用出现8.停止用氧,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氧流量,防止不当操作,引起肺组织损伤A若是供氧中心装置,取下鼻导管后,关关闭总开关,再开流量表放出余气后,关闭★流量表闭流量表开关若有胶布痕迹先用松节油、再用乙醇、最后用干棉签擦拭9.安置病人,体位舒适10.记录停氧时间及效果11.卸表
8 三、鼻导管给氧法 【目的】 1.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评估】 1.病人的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有无鼻中隔弯曲。 2.病人的病情、意识、年龄、治疗情况。 3.病人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的结果。 4.病人心理状态、对氧疗的目的及安全用氧知识的了解程度、合作程度。 【操作前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1)按需备齐供氧装置(1 套)。 (2) 治疗盘内备鼻导管、胶布、橡胶管、玻璃接管、棉签、纱布、扳手、弯盘、小药杯(内 盛冷开水)、别针、橡皮筋、氧气记录卡、笔。 3.病人准备:协助取舒适体位。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安全、无明火、无热源 【操作步骤】 氧气吸入操作流程 氧气吸入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要点与说明 1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解释 确认病人,取得合作 2.备胶布 2~3 根 用于固定鼻导管用 3.选择并清洁鼻孔 用湿棉签清洁鼻腔。 4.通过玻璃接管将鼻导管和供氧装置连接,检 查有无漏气,是否通畅 湿化瓶内放置冷开水或蒸馏水 5.调节氧流量:先调节好流量再插鼻导管 轻度缺氧 1~2L/分钟,中度缺氧 2~4L/ 分钟,重度缺氧 4~6/分钟,小儿 1~2/ 分钟 6.湿润鼻导管前端,测量插入的长度,轻轻 插入鼻腔并将胶布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 插入长度:鼻尖至耳垂 2/3 将固定后的鼻导管末端,用别针固定橡 胶管于被单上 7.记录、观察 记录给氧时间、氧流量、签名 观察缺氧症状;实验室指标;氧气装置有无 漏气,是否通畅,有无氧疗副作用出现 持续给氧者应每班更换鼻导管,双侧鼻 腔交替插管 8.停止用氧,先取下鼻导管、再关闭氧流量, 关闭总开关,再开流量表放出余气后,关闭 流量表 防止不当操作,引起肺组织损伤 若是供氧中心装置,取下鼻导管后,关 闭流量表开关 若有胶布痕迹先用松节油、再用乙醇、 最后用干棉签擦拭 9.安置病人,体位舒适 10.记录停氧时间及效果 11.卸表
选用一次性鼻导管、鼻塞、面罩、橡胶12.整理病人,整理用物,终末消毒个管、湿化瓶等应定期更换并及时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事项】在用氧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氧疗情况,观察病人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流是否通畅等。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3.严格遵守给氧操作原则,使用前,应先调流量后使用,停用时应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4.鼻导管应每班更换一次,并由另一侧鼻孔插入,可减少鼻粘膜的刺激。鼻腔分泌物多者应及时清除,避免导管堵塞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5kg/cm2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对未用或已空的氧气筒应分开放置,并分别标上“满”或“空”标志,以免急用时因搬错而延误抢救病人时机。6.注意是否出现氧疗副作用:如氧中毒、肺不张等。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湿化给氧7.告知病人及家属氧疗的重要性及氧气装置、使用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积极宣传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教会病人正确有效的吸氧方法。四、特殊口腔护理【目的】1.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防止粘膜干燥皲裂。2.防止口臭、牙垢,使病人舒适,促进食欲3.预防口腔感染及并发症,保持口腔正常功能。4。观察口腔内舌苔及口腔粘膜的变化,提供病情动态变化的信息。【评估】1 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2病人口腔状况口腔pH值、有无口臭、溃疡、出血、义齿等,长期应用激素或抗生素者有无真菌感染等。9
9 12.整理病人,整理用物,终末消毒 选用一次性鼻导管、鼻塞、面罩、橡胶 管、湿化瓶等应定期更换并及时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事项】 1.在用氧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氧疗情况,观察病人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 流是否通畅等。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防火、防油、防热、防震。 3.严格遵守给氧操作原则,使用前,应先调流量后使用,停用时应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 4.鼻导管应每班更换一次,并由另一侧鼻孔插入,可减少鼻粘膜的刺激。鼻腔分泌物多者应及 时清除,避免导管堵塞。 5.氧气筒内氧气勿用尽,压力表至少要保留 5kg/cm2 以免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对 未用或已空的氧气筒应分开放置,并分别标上“满”或“空”标志,以免急用时因搬错而延误抢救 病人时机。 6.注意是否出现氧疗副作用:如氧中毒、肺不张等。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湿化给氧。 7.告知病人及家属氧疗的重要性及氧气装置、使用安全知识及注意事项。积极宣传呼吸道疾病 的预防保健知识,教会病人正确有效的吸氧方法。 四、特殊口腔护理 【目的】 1. 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防止粘膜干燥皲裂。 2. 防止口臭、牙垢,使病人舒适,促进食欲。 3. 预防口腔感染及并发症,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4. 观察口腔内舌苔及口腔粘膜的变化,提供病情动态变化的信息。 【评估】 1 病人的病情、自理能力、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2 病人口腔状况 口腔 pH 值、有无口臭、溃疡、出血、义齿等,长期应用激素或抗生素者有 无真菌感染等
【操作前准备】士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1用物准备2(1)治疗盘:治疗碗(内有含漱口液的棉球数个、弯血管钳、镊子、压舌板)、弯盘、水杯、吸管、手电筒、治疗巾、棉签。必要时备开口器。(2)外用药:液状石蜡、锡类散、冰硼散、西瓜霜、金霉素甘油、制霉菌素甘油等,按需酌情准备。(3)常用漱口溶液:根据口腔pH值、药理作用选用,见表。常用漱口溶液表名称作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预防感染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口腔,广谱抗菌0.02%洗必泰溶液清洁口腔,广谱抗菌复方硼酸溶液(朵贝尔溶液)轻微抑菌,除臭1%~3%过氧化氢溶液遇有机物时,放出新生氧,抗菌、除臭1%~4%碳酸氢钠溶液为碱性溶液,抑制真菌生长2%~3%硼酸溶液为酸性防腐剂,改变细菌的酸碱度,抑菌0. 1%醋酸溶液抑制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生长银花甘草漱口液清热解毒、除臭中药藿香煎剂用于口气移臭的病人高效广谱抗菌口泰含漱液(内含0.05%~0.1%洗必泰,0.5%甲硝唑)病人准备病人了解口腔护理的目的和方法;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3.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病人床旁桌上无多余物品,便于操作。4【操作步骤】口腔护理操作步骤操作步骤要点说明将备齐的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桌上,核对床号、姓名★尊重病人,以取得合作1并解释10
10 【操作前准备】 1. 士准备 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准备 (1)治疗盘:治疗碗(内有含漱口液的棉球数个、弯血管钳、镊子、压舌板)、弯盘、水杯、 吸管、手电筒、治疗巾、棉签。必要时备开口器。 (2)外用药:液状石蜡、锡类散、冰硼散、西瓜霜、金霉素甘油、制霉菌素甘油等,按需酌情 准备。 (3)常用漱口溶液:根据口腔 pH 值、药理作用选用,见表 。 表 常用漱口溶液 名称 作用 生理盐水 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0.02%呋喃西林溶液 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0.02%洗必泰溶液 清洁口腔,广谱抗菌 复方硼酸溶液(朵贝尔溶液) 轻微抑菌,除臭 1%~3%过氧化氢溶液 遇有机物时,放出新生氧,抗菌、除臭 1%~4%碳酸氢钠溶液 为碱性溶液,抑制真菌生长 2%~3%硼酸溶液 为酸性防腐剂,改变细菌的酸碱度,抑菌 0.1%醋酸溶液 抑制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生长 银花甘草漱口液 清热解毒、除臭 中药藿香煎剂 用于口气秽臭的病人 口泰含漱液(内含 0.05%~0.1%洗必泰,0.5%甲硝唑) 高效广谱抗菌 3. 病人准备 病人了解口腔护理的目的和方法;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 4. 环境准备 环境清洁安静,病人床旁桌上无多余物品,便于操作。 【操作步骤】 口腔护理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要点说明 1. 将备齐的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桌上,核对床号、姓名 并解释 尊重病人,以取得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