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成就高的原因 (1)都市生活的需要。 (2) 文人享乐的需要。 (3)诗词分工一词娱情。 文 唐宋古文运动至宋完成,宋文成就高于唐。数量上,川大《全宋 文》;质量上,高于唐文。 唐宋文区别: 唐人是专门作文章,讲求布局谋篇,曲折波澜: 宋人虽曲折,但舒缓,洋洋洒洒,不露锋芒。 唐人善锤炼,自铸伟词,求词必己出,贵新奇; 宋人贵平易,大量使用虚字,使得文势舒缓,有一唱三叹之妙
一、 宋词成就高的原因 (1)都市生活的需要。 (2)文人享乐的需要。 (3)诗词分工——词娱情。 文 唐宋古文运动至宋完成,宋文成就高于唐。数量上,川大《全宋 文》;质量上,高于唐文。 唐宋文区别: 唐人是专门作文章,讲求布局谋篇,曲折波澜; 宋人虽曲折,但舒缓,洋洋洒洒,不露锋芒。 唐人善锤炼,自铸伟词,求词必己出,贵新奇; 宋人贵平易,大量使用虚字,使得文势舒缓,有一唱三叹之妙
第一章公 北宋前期文学 宋初散文 特点:具有鲜明的复古倾向,倡导韩柳古文。 (一)柳开、穆修、姚铉(《唐文粹》专录古文),大力倡导古文 (二)宋初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王禹偶 王禹偁是正直的官吏,三次遭贬。文集《小畜集》(周易,小 畜,寡也,不足以兼济)。通过阅读其代表作《待漏院记》、《唐 河店妪传》,了解宋初古文的情况。 二、 宋初诗风一一宋初三体 (一)白体(香山体):学白居易,浅切随意。代表: 王禹偁— 学白居易讽喻诗,也学杜甫,成为“白体”中成就 最高的。有近600首诗。 (二)晚唐体:学贾岛、姚合, 林逋(“梅妻鹤子”)咏梅诗最有名,如《山园小梅》 (三)西昆体:学李商隐,力图改变浅切诗风。代表有杨亿、刘 筠、钱惟演
第一章 北宋前期文学 一、宋初散文 特点:具有鲜明的复古倾向,倡导韩柳古文。 (一)柳开、穆修、姚铉(《唐文粹》专录古文),大力倡导古文 (二)宋初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王禹偁 王禹偁是正直的官吏,三次遭贬。文集《小畜集》(周易,小 畜,寡也,不足以兼济)。通过阅读其代表作《待漏院记》、《唐 河店妪传》,了解宋初古文的情况。 二、 宋初诗风——一宋初三体 (一)白体(香山体):学白居易,浅切随意。代表: 王禹偁——学白居易讽喻诗,也学杜甫,成为“白体”中成就 最高的。有近600首诗。 (二)晚唐体:学贾岛、姚合, 林逋(“梅妻鹤子”)咏梅诗最有名,如《山园小梅》。 (三)西昆体:学李商隐,力图改变浅切诗风。代表有杨亿、刘 筠、钱惟演
柳永与北宋前期的词坛 晏欧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因:继承五代词短章小令之体、相思离别的主题。 革:(1)语言洗去了浓艳与脂粉 (2)抒情功能加强,表现为对李煜词境的发展, 多抒发人生感受 (3)审美趣味改变,通俗性加强。 晏殊(同叔),有《珠玉词》。欧阳修,以婉约艳词著称,有 《六一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存词242首。 二、范仲淹等对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字希文,溢文正公。词存五首,独树一帜。 一 是境界大,从秦楼楚馆到塞上征人: 二是格调新,悲质朴,为豪放词的先驱。 三、柳永 (一)生平。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官至屯田 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有《乐章集》,存词219首
柳永与北宋前期的词坛 一、晏欧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因:继承五代词短章小令之体、相思离别的主题。 革:(1)语言洗去了浓艳与脂粉; (2)抒情功能加强,表现为对李煜词境的发展,多抒发人生感受; (3)审美趣味改变,通俗性加强。 晏殊(同叔),有《珠玉词》。欧阳修,以婉约艳词著称,有 《六一词》、《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编》,存词242首。 二、范仲淹等对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公。词存五首,独树一帜。 一是境界大,从秦楼楚馆到塞上征人; 二是格调新,悲壮质朴,为豪放词的先驱。 三、柳永 (一)生平。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官至屯田 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有《乐章集》,存词219首
三)柳词主要内容, 1、都市风光,市井人情。如《望海潮》。 把词从樽前转向了市 井。 2、羁旅行役,别离相思。如《八声甘州》、《雨霖铃》。写景 抒情都有突出成就。 3、下层妇女生活。这一内容的词很多。柳尤其了解下层妇女、 妓女的生活和心理,填了大量的词。如《满江红》(万恨千愁, 史41) (三)柳词史贡献 1、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和表现范围。把词从樽前花间转向了 市井行役,转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由花间的宛曲、温雅而 致通俗。柳词的世俗化,可以看作是宋代的通俗歌曲 2、丰富了词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形式结构大大推进。大量写作长调慢词。词至柳永而体制始 备。 4、风格多样。 5、雅俗互陈
(二)柳词主要内容,三方面: 1、都市风光,市井人情。如《望海潮》。把词从樽前转向了市 井。 2、羁旅行役,别离相思。如《八声甘州》、《雨霖铃》。写景 抒情都有突出成就。 3、下层妇女生活。这一内容的词很多。柳尤其了解下层妇女、 妓女的生活和心理,填了大量的词。如《满江红》(万恨千愁, 史41)。 (三)柳词史贡献 1、大大拓展了词的内容和表现范围。把词从樽前花间转向了 市井行役,转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由花间的宛曲、温雅而 致通俗。柳词的世俗化,可以看作是宋代的通俗歌曲。 2、丰富了词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形式结构大大推进。大量写作长调慢词。词至柳永而体制始 备。 4、风格多样。 5、雅俗互陈
第二章 北宋中期文学 欧阳修 一、生平 其人(1007一1072) “欧九”,字永叔,谥文忠公。 号醉翁,(《朝中措平山堂》词写道:“文章太守,挥毫万字, 一饮千钟。”;《醉翁亭记》中说:“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又号“六一居士” 二、古文理论及创作。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 1、革新理论:(1)革新对象:抨击五代文风、西昆体,打击 “太学体”。(2)革新理论:A、重道。道,既是儒道,又是现 实中的百事;B、文道并重,内容和艺术技巧并重。 C、对西昆体、太学体的看法也较客观,如很欣赏西昆中的好句 子“峭帆横渡官桥柳,迭鼓惊飞海岸鸥。 D、 不必拟古。他提倡继承孟子、韩愈,但并不拟古不化,如韩 文奇崛,欧文平易
第二章 北宋中期文学 欧阳修 一、生平 其人(1007—1072), “欧九” ,字永叔,谥文忠公。 号醉翁,(《朝中措·平山堂》词写道:“文章太守,挥毫万字, 一饮千钟。 ” ;《醉翁亭记》中说:“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 ”); 又号“六一居士” 。 二、古文理论及创作。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 1、革新理论:(1)革新对象:抨击五代文风、西昆体,打击 “太学体”。(2)革新理论:A、重道。道,既是儒道,又是现 实中的百事;B、文道并重,内容和艺术技巧并重。 C、对西昆体、太学体的看法也较客观,如很欣赏西昆中的好句 子“峭帆横渡官桥柳,迭鼓惊飞海岸鸥。 D、不必拟古。他提倡继承孟子、韩愈,但并不拟古不化,如韩 文奇崛,欧文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