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女儿说:搞地下工作很艰苦,环境也十分复杂,要经得起考 验,要提高警锡,.防止叛徒出卖。他还严肃地教育女儿,要有 随时随地为革命牺鞋的思想准备,并耐心地向她们讲授应付敌 探的本领。 ·然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印刷厂遭破环,实山、实嗣被 捕,实嗣的爱人杜延庆也在另地被捕。不久,又传来了实山的 爱人夏尺冰为叛徒出卖,在长沙被捕的消息。两个女儿、两个 女婿统统被捕,这对叔衡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啊!但是,他 仍然昼夜不停地为党工作。党组织为此派人四处奔走,多方营 救。由于实山、实嗣在党组织和父亲的教育下,早已准备好了 被捕后的答词,经过审讯,敌人没有捞到任何东西,很快由组 织设法保释出狱。实嗣的爱人杜延庆被判处八个月徒刑,党组 织为他请了律师辩护,刑满后也出狱了。可是,实山的爱人夏 尺冰因坚贞不屈,受尽了折磨,最后校湖南军阀何键修杀在长 沙的大马路上。 夏尺冰是叔衡年青时代好友夏果雅的儿子。夏果雅曾参加 过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二○年间宁乡沩山贫农张三元所领导的震 撼湘中的宁(乡)、益(阳)、安(化)地区的农民起义,后 流亡在外,尺冰就在叔衡家长大。在叔衡的教育下,这个青年 萌发了革命思想,一九二四年冬在宁乡甲种师范读书时入党, 一九二五年冬,由党组织保送去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在北 伐军中任营指导员。他思想敏捷,对敌斗争坚决果敢。一九二 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潜回湖南,由省委派任为中共宁乡县委书 记。后又活动于湘东南一带,曾任湘东南特委书记。 叔衡得知尺冰牺稚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但他强忍着眼泪 对实山说:“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不应死在病床上,他一定要死 30
在大马路上。”教育和安慰女几化悲痛为力魔,继续坚持做好 党的工作。 一九三一年八月后,由于蒋介石对红军第一、二、三次反 革命“围剿”连遭惨败,国民党反动派在白区更加斑狂地进行 大逮捕、大曙杀,上海环境更加险恶。党决定让叔衡转移到苏 区去。临行前,他将女儿找去吃饭,谆谆教育女几说:作共产 党员的就应该是不柏死的。我们从入党的那天起,就把自己的 一切,包括自已的生命完全交给党了。说着,他又重读了自已 去苏联路过哈尔滨时写的诗,并特别解释了“此生合是忘家 客”一句,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革命者就是要抱定舍身忘家 的决心,他既希望女几了解他的过去,又鼓励女儿说,你们将 来也会有机会到苏区去的,那时我们又会在一起的。谁知这次 父女的亲切聚会,竞成了永诀。临行前,实山给他赶织了一件 毛衣,他也给了实山一只刻有“衡”字的戒指。这些都成了父 女永别的纪念物。 (五) 一九三一年秋,叔衡离开上海经香港、广东、闺西,到达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瑞金,住在叶坪一个叫谢桂明的老乡家 里。他置到粉碎蒋介石第三次反革命“围剩”后根据地的一片 兴旺景象,心情格外舒杨。这年十一月七日至二十日,中华工 农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谢家祠盘隆重召开,成 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叔 衡出席了这次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并被任命为 中央政府工农检查部部长。接着,又被任为内务部代理部长和 31
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还兼任各级苏维埃政府于部训练班主 任和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举凡检察、民政、司法,从对政府 方针、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纵火烧山、偷税漏税、违法乱纪 和反革命犯罪的处理与惩办,苏维埃干部的训练,到省、县印 信的领发,行政区划的增设与撤并,以及有关婚烟、死亡、土 地契约、工商业的登记、拥军优属、修路搭桥、邮政传递、葵 杀耕牛、调解纠纷、社会救济等等,都由他主管,任务繁露而 复杂。他以“俯首甘为需子牛”的精神,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曾和他在工农检察部一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回忆说,何老给人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萄。工农检察部 是一个大部,有七八十个干部,常分批轮流下到各地,检赛 各种贪污、·违法乱纪、失职读职的行为,调查落实各种控告材 料。每批人员下去前,他都要详细交代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强调 不能对群众耍态度,要搞好和群众的关系,深入群众,了辉冀 实情况。每批下去的干部回部后,他都要亲自听取汇报,干部 有什么事做错了,他就指出错在哪里,今后应注意什么。他对 干部要求严格,但他批评人,不是疾言厉色,而是和风细雨, 耐心教育。在部里,他的威信是很高的。 ‘这时,王明左倾严重错误已在中央苏区逐步贯彻。经过一 九三一年十一月苏区党代表会(通称懒南会议)和一九三二年 八月党的宁都会议,左倾错误领导相继剥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 军中的领导职务。对此,叔衡十分不满。在工作中,他对左倾 错误的某些作法进行了抵制。当时,在过左的肃反政策的影响 下,一些省、县司法机关的干部认为,.多判死刑保检。叔衡主 管司法,对下面报来审批的来件,总是仔细审查,反复推敲, 凡是他认为材料不够判处死刑的,就不予批准。例如,一九三 82
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他在审批瑞金县苏裁判部第二十号判决书 时写道:“关于朱××判死刑一案不能批准,朱××一名由枪 毙改为监葵二年。根据口供和判决书所列举的事实.是普通 刑事集件,并非反革命罪。”①又如,一九三二年七月七日, 他对江西省苏裁判部省字第二号关于温×、余××等六犯并案 分别判处一案的批示中写道:“余××判处死刑暂时不能批 准,因余的罪状不很明白。.原判发还,.暂作悬案,待 接到你们详细报告之后再作决定。”®同年十月十日,他在给 会昌县苏裁判部的指示信中说:“第二号判决书主要是些偷牛 偷鱼的事,至于与反动土豪通信,到底通些什么信,发生了什 么影响,未曾证明,不能处死,需再搜查反革命证据或发现反革 命的新材料可以复审。不过,主审人要改换”@。诸如此类, 还有不少。 但是,他对真正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决不心慈手软。例 如一九三二年秋,瑞金县黄柏区的干部和群众揭发县委组织 部长陈××有严重问题。他立即派干部进行调查。随后,又亲 自到黄柏区了解情况。结果证实陈××确是一个混进革命队伍、 罪恶累累、民愤很大的恶精地主,并任过“民团”团长。他就毫 不犹豫地排除各种阻力,将陈××依法逮捕、公审、枪毙了。 由于叔衡发表过一些对左倾错误不满的言论,又在审判工 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罪证确实,量刑准确,重罪不 轻判,轻罪不重判,对当时过左的肃反改策进行抵制,导致了 左倾错误领导和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指责他为“严垂的官僚主义 ①1932年6月2日《红色中华>。 @1932年7月7日<红色中华>: ③1932年10月16日红色中华,。. 33
者”,说他“政治上动摇,“拿法律观念来代替了残酷的阶级 斗争。.使反革命受不到应有的处罚”,“在查田运动中, 在改造苏维埃运动中,甚至在肃反运动中都没有起积极作用, 1 是站在劳观的样子”①等等。一九三二年冬,中央政府机关的 党总支委员会召开会议对他进行批判。左倾错误在苏区全面 贯彻后,从一九三三年夏开始,又在报刊上对他进行点名批 判。一九三三年七月七日,在中央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斗争) 第十七期上,还发表了左倾错误的主婴领导者写的《火力向着 右倾机会主义》一文,集中批判何权衡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 声言要兴师动众,“用全部力量”对他“去作斗争。” 对于这些无理指责,叔衡并不畏祺。在批判会上,他虽承 认官僚主义是有一点,但公开声言,“在改治上我从来没有动摇 过。”②在实际工作中,他仍然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例 如:一九三三年十月,他在审批江西省苏裁判部第一八二号判 决书关于王××判处枪决一案时,仔细地审查了判决书冲关于 王××犯罪的全部材料,认为只有少量贪污公款一项是属实 的,其他各项或者是任意夸大的,或者是很不落实的。十月十 二日,他对这个案件作了一个很长的批示,对全案材料所列举 的事实一一作了分析,指出原判是“过左的判决”,“主×× 只是贪污公款(量少),不见有反革命重大行为,处以死刑, 是非常失当的,应改为监禁一年,剩夺公民权一年。”®并在 批示中指出除所贵污的财物收缴回公家外,“原判宣布无效, 希郎照批示执行。”④ 叔衡这种原则精神,不仅表现在能不顾政泊压力,坚持自 ①②1933年9月3日《红色中华。 ⑧⑨④《裁判半月刊,1933年10月20日第6期。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