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背景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 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 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擘喻,将艰深的义理,化 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 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 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 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 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 “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古印 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均为宣 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 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 启发意义
文化背景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 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 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 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据说“经中 有大喻八百,小喻三千”,其方式包括顺喻、逆喻、现 喻、非喻、先喻、后喻、先后喻、遍喻等。佛经的寓言 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 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 “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 《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古印 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求那毗地译。全书两卷,均为宣 扬佛教教义而作,但“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完全可以 当成一部极有趣味的文学作品来读,对社会人生也不无 启发意义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 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 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 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 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 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 口爽,此亦复尔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 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 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 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 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 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 口爽,此亦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