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 ·荷兰围海造田工程以须德海工程为标志。工程内容是建造 30km的堤坝将须德海“脖颈”合龙,形成内海,再从艾塞 尔河向内海引入淡水,使其淡水化。随后形成了5片总计 20.6万公顷的圩地用于农业,其余部分为湖泊、河流水面 。 这项计划始于1918年,1932年堤坝工程实现合龙。其后 开展了大规模的堤防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按照规划,5片 垦区的规模从2.4万到4万公顷不等。 ·经过多年的不解努力,围海造田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垦区的建设是陆续展开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约每 10年启动一个新垦区建设,每一个垦区的完成大体需要20 年。到1996年陆续完成了4个垦区主体及各项配套设施的 建设,土地总面积达16.5万公顷
实例分析 ◼ 荷兰围海造田工程以须德海 工程为标志。工程内容是建造 30km的堤坝将须德海“脖颈”合龙,形成内海,再从艾塞 尔河向内海引入淡水,使其淡水化。随后形成了5片总计 20.6万公顷的圩地用于农业,其余部分为湖泊、河流水面 。这项计划始于1918年,1932年堤坝工程实现合龙。其后 开展了大规模的堤防和排水系统的建设。按照规划,5片 垦区的规模从2.4万到4万公顷不等。 ◼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围海造田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垦区的建设是陆续展开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大约每 10年启动一个新垦区建设,每一个垦区的完成大体需要20 年。到1996年陆续完成了4个垦区主体及各项配套设施的 建设,土地总面积达16.5万公顷
(1)20世纪30年代的荷兰的威尔英梅尔垦区是农业垦区 为增加粮食生产和提供就业机会,在沿海岸线不适合耕 作的土地,发展为果园,花卉园和混合农场。还根据居民 休闲的需要,进行了景观设计。 (2)在荷兰的豪斯特沃尔德自然保护区,完全排除人为 干扰,不采取人工种植方式,完全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 在该区的核心地带形成一片野生林区,面积4000公顷,是 荷兰面积最大的阔叶林
◼ (1)20世纪30年代的荷兰的威尔英梅尔垦区是农业垦区 ,为增加粮食生产和提供就业机会,在沿海岸线不适合耕 作的土地,发展为果园,花卉园和混合农场。还根据居民 休闲的需要,进行了景观设计。 ◼ (2)在荷兰的豪斯特沃尔德自然保护区,完全排除人为 干扰,不采取人工种植方式,完全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 在该区的核心地带形成一片野生林区,面积4000公顷,是 荷兰面积最大的阔叶林
(3)而1968~1996年开发的南芙莱沃兰德垦区, 则已经把生态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上。从土地规 划方面看,1/2土地用于农业,1/4用于城镇开发 , 余下的1/4是自然区域,包括森林和河湖水面。 规划中为自然生态的成长留下足够的空间,其面 积达1万多公顷
◼ (3)而1968~1996年开发的南芙莱沃兰德垦区, 则已经把生态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上。从土地规 划方面看,1/2土地用于农业,1/4用于城镇开发 ,余下的1/4是自然区域,包括森林和河湖水面。 规划中为自然生态的成长留下足够的空间,其面 积达1万多公顷